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walksound

说说国内演奏家台上的紧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22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成语能大体明白意思就行,歌手大赛上那个“守株待兔”的选项:一是比喻因循守旧、二是比喻徒劳无功,平时我们看来好象后者更对,可正确答案是一。不过听音乐会,我的感觉最重要的是去享受音乐;当考官的话,最重要的是揪出错误的地方。至于非要吹毛求疵,那也无可厚非,因为人嘛,心里有意见都有想说话的冲动;不让他说话,他会更冲动。
 楼主| 发表于 2004-5-22 1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以下是引用wangjianguo在2004-05-22 11:51:21的发言:

成语能大体明白意思就行,歌手大赛上那个“守株待兔”的选项:一是比喻因循守旧、二是比喻徒劳无功,平时我们看来好象后者更对,可正确答案是一。
不过听音乐会,我的感觉最重要的是去享受音乐;当考官的话,最重要的是揪出错误的地方。至于非要吹毛求疵,那也无可厚非,因为人嘛,心里有意见都有想说话的冲动;不让他说话,他会更冲动。

其实,俺把讨论的结果看得并不重要,而是更喜欢讨论的过程,嘿嘿
发表于 2004-5-22 1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以下是引用walksound在2004-05-22 11:54:42的发言:


其实,俺把讨论的结果看得并不重要,而是更喜欢讨论的过程,嘿嘿
呵呵,这个过程是感性和理性的辨证统一。符合论坛基本发言规范的讨论是非常欢迎的。
发表于 2004-5-22 1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老郭的说法我也是认同的.比如一首曲的旋律大家很清楚,如在现场演奏中大家欣赏的同时也在默默的哼着其旋律.如哼哼着时演奏着突然弹错音时,一个听者的的感觉顿时被打乱,那感觉就好像是从云端掉入深邃里.节奏更是如此.所以要求演奏家在现场时不出错也是考核他平时的练习和心理成受度,如一个演奏会太多错音,听众的感觉起伏不定.那怎能说是欣赏???那是在受罪啊.听完后对这不满发发唠叨这是正常的.连听后说的感想都驳夺的话.那真是一件悲哀.
发表于 2004-5-22 1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扯
发表于 2004-5-22 1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可能一音不错吧?人不是机器!就算机器也有故障的时候!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就算考试也有个及格线吧?通过了就及格~音乐也是如此!只要好听~感觉好~错个音能怎么了?当然~能避免还是要避免就是苦练~来提高技巧和熟练程度。但万一弹错了~也不能就把人说的不值钱啊!二人转?京剧?什么玩意。无聊的人在街边吱吱哑哑的~破乐器~破嗓音!讨厌死了!
发表于 2004-5-22 1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walksound在2004-05-21 21:55:18的发言:
国内的演奏家上台机会少,实践机会不多,难免紧张,或受台下观众的行为干扰。





但是作为一个演奏家,首先就是一个舞台上的演员。职业演员的表演应该到位不出纰漏,这是观众对他的基本要求,也是作为一个职业演奏家的应有的职业道德。




就说二人转或者其他地方戏曲吧,弟兄们听说过那个二人转或者地方戏曲的名家在台上经常出错吗?




好了,那为什么人家就能在众多而且层次复杂的观众面前得心应手呢?




别的戏曲不知道,就二人转来说,我在电视上曾听赵本山、潘长江等介绍说,他们从农村的炕头儿、场院,演到城里的茶社、桑拿、夜总会,直至中央级的剧院、电视直播,遇到过形形色色的观众,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场面,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紧张、干扰可言。




我相信,二人转的观众要比古典吉他的观众素质低得多---舞台上演出稍微有些麻烦,叫倒好是清的,按东北人的脾气,骂街砸场子揍演员也是有可能的。所以逼得他们不得不好好排练,不得不好好表演,不得不在各种场合下严肃对待,不得不在各种场合下锻炼自己。日积月累,自然也就出不了大什么问题。




反观古典吉他的观众,也就是在你表演的时候走动走动,电话铃响几下,偶尔鼓错掌,有意见也是事后才发表观点,相比之下素质绝对算是高的。这么好的观众还埋怨,真是不识抬举了。我看这些人就是欠饿----二人转演员咋不埋怨观众?因为观众是他的衣食父母。
  

我就不信这个邪~~  好,按老郭的逻辑,我把他的发言改一下:



国内的演奏家上台机会少,实践机会不多,难免紧张(您看过多少国内演奏家?其实,您一直指的国内演奏家就那几个人,对不?),或受台下观众的行为干扰。


但是作为一个演奏家,首先就是一个舞台上的演员。职业演员的表演应该到位不出纰漏,这是观众对他的基本要求,也是作为一个职业演奏家的应有的职业道德。(没问题)


就说二人转或者其他地方戏曲吧,弟兄们听说过那个二人转或者地方戏曲的名家在台上经常出错吗?




好了,那为什么人家就能在众多而且层次复杂的观众面前得心应手呢?
(注意下面我改了,按老郭的逻辑



别的(吉他)不知道,就(古典吉他)来说,我在电视上曾听赵本山.SEGOVIA、潘长江.Willams等介绍说,他们从西班牙农村的炕头儿、场院,演到城里的茶社、桑拿、夜总会,直至中央级的剧院、电视直播,遇到过形形色色的观众,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场面,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紧张、干扰可言。




我相信,古典吉他的观众要比二人传的观众素质低得多---舞台上演出稍微有些麻烦,叫倒好是清的,按东北人的脾气,骂街砸场子揍演员也是有可能的。所以逼得他们不得不好好排练,不得不好好表演,不得不在各种场合下严肃对待,不得不在各种场合下锻炼自己。日积月累,自然也就出不了大什么问题。




所以古典吉他的观众,也就是在你表演的时候随便你走动走动,电话铃响几下,随便鼓错掌,爹爹不休发表观点。这么好的观众还埋怨,真是不识抬举了。我看这些人就是欠饿----古典吉他演员咋不埋怨观众?因为观众是他的衣食父母。
——————————————————————————————
根本就是胡扯,让老郭第1楼的帖子就是:看古典吉他音乐会,可以随便走动,随便响电话,随便鼓掌,给演奏家一个考验的环境!随便发表评论,同时跟他们“演奏”,这样的演奏家才是神经百站的

关于出错,你非要找,没人不让你找,不过,你楞要和二人传比,哼哼,去东北看看吧,你见过二人传吗?不也是道听途说吗?  不过是听照本山说的。呵呵

人人都有发表言论的权利,这里现在真自由啊~~ 所以,你想说就说,看着不爽,咱也说。
哈哈

几个问题,问老郭:
1、您看过几个国内演奏家?(知道您不好意思说,其实就那几个)
2、您看过二人传吗?
3、能给我推荐一张一个错音(包括瘪音)没有的音乐会吗?国外的?看看国外这帮孙子和国内这帮爷爷比怎么样?
前面是玩笑,后面的问题是正经的,肯请回答~
发表于 2004-5-22 1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人转"的特点是从来不“照本煽”,即兴的东西多一点,忘了词和观众打个哈哈就过去了,继续演。和弗拉门哥吉他有一拼(即兴的东西)!古典吉他则不同 必须“照本煽”!
发表于 2004-5-22 14: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贱族在2004-05-22 13:42:51的发言:
。但万一弹错了~也不能就把人说的不值钱啊!
其实提意见的人我倒没有看出谁把啥啥说的一不值.只不过是想对未来演奏会时的期待要求更高而已.很简单的一理由就是.很多网友上传自己的录音.大家批评和指点的也人很多.他们放上来是为了求知的.而演奏加开音乐会的目地是赚钱和表现的.如他们没有求知的精神.那心态还不如那些敢上传朋友的呢.如弹错而说是很难避免和弹的是既兴的.这样说实话还不如听CD呢.有错就改善莫大焉,知错不改的话????唉~~
发表于 2004-5-22 14: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演奏加开音乐会的目地是赚钱和表现的.”
这话好心寒,哈哈哈
YRX老师,有空您自己操办场音乐会,看能赚多少,咱们一起赚~
谁也没说提意见、建议不好,问题是:说句公正话,你不觉得歪理太多了吗?     如果您也认为二人传和古典吉他可以比(就说演奏形式上),那么我没话说~?

呵呵,哈哈。
发表于 2004-5-22 14: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小兵吉他在2004-05-22 14:24:33的发言:

“演奏加开音乐会的目地是赚钱和表现的.”
这话好心寒,哈哈哈
YRX老师,有空您自己操办场音乐会,看能赚多少,咱们一起赚~


哈哈哈.演奏家不赚钱谁来演啊.主办方赚不赚和演奏家不同哦.
再说了.我可没把吉他和二人转比.我认同上面说的因该看的明白把???
我可没说一个错音都不行,只不过是说了太多错误不可取哦.


发表于 2004-5-22 14: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yrx在2004-05-22 12:21:22的发言:

老郭的说法我也是认同的.比如一首曲的旋律大家很清楚,如在现场演奏中大家欣赏的同时也在默默的哼着其旋律.如哼哼着时演奏着突然弹错音时,一个听者的的感觉顿时被打乱,那感觉就好像是从云端掉入深邃里.节奏更是如此.所以要求演奏家在现场时不出错也是考核他平时的练习和心理成受度,
如一个演奏会太多错音,听众的感觉起伏不定.那怎能说是欣赏???那是在受罪啊.听完后对这不满发发唠叨这是正常的.连听后说的感想都驳夺的话.那真是一件悲哀.
把我发的字再说清楚因该会更好些.免得有些人把我看成不讲理的人.哈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04-5-22 14: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小兵吉他在2004-05-22 13:51:45的发言:



  



我就不信这个邪~~  好,按老郭的逻辑,我把他的发言改一下:
------------


人人都有发表言论的权利,这里现在真自由啊~~ 所以,你想说就说,看着不爽,咱也说。
哈哈

几个问题,问老郭:
1、您看过几个国内演奏家?(知道您不好意思说,其实就那几个)
2、您看过二人传吗?
3、能给我推荐一张一个错音(包括瘪音)没有的音乐会吗?国外的?看看国外这帮孙子和国内这帮爷爷比怎么样?
前面是玩笑,后面的问题是正经的,肯请回答~
换了别人,这种逻辑比较混乱的发言,一般情况下,我基本是不愿回答的。考虑到您是这儿的老大,不回答您的问题,也确实有点不开面儿。好吧,我就简单说说。

首先请允许我先纠正您一个基本的逻辑推理思维问题。

必须强调的是,这个基本问题,是能否有效讨论的大前提,如果大前提不存在,说再多,也是瞎说。当然,您可能跟我一样,也是来瞎说的。

“我就不信这个邪”---这句话就证明,你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不符合“大胆怀疑小心求证”的最起码的探讨原则。所以,我有理由相信,如果继续与您讨论,基本上是无规则的进行,必然导致不可知。

“按老郭的逻辑,我把他的发言改一下”
-------------在您有思维定势的前提下,您把我的发言改了,居然还说是按照我的逻辑,简直是贻笑大方啊。


您也是念过书的人,肯定中学学过如何写议论文,大学就更不用说,如果论文和答辩的时候,逻辑混乱,还怎么毕业呢?


讨论,思维的方式和论证的过程很重要。您做网站,想必也经过反复论证的。
论证就要保证清晰的思维和逻辑,否则,风险很大。
至于您下面的几个问题,那就更属思维混乱加无聊了,以至于我已经不屑回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05-22 14:44:01编辑过]

发表于 2004-5-22 14: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YRX老师,小气了不是`~我个人觉得,说出“演奏家开音乐会是为了赚钱或者赚很多钱” 是不负责任的,或让人心寒~ 您可以进行下成本核算。可以算算:中国一年有几场古典音乐会? 一般每个演奏家不超过2场!  那么你可以看下,基本都是演奏家自负盈亏。一场就算他们每个观众赚10~20(刨除场租、票务提成等),一个音乐会600人算多。那么最多1万。。。。这可是演奏家一年的收入!!!平均1个月多少?您清楚吧。。。。。。。 很早以前有个演奏家就跟我说过:靠音乐会,早饿死了,而且,很多时候赔钱。。个人现在已经办了7,8场(主要是电的),只有一场平回来,其他都靠关系补。。。题外话。——————————————我也没说您比啊?  我是说:谁也没说提意见、建议不好,问题是:说句公正话,你不觉得歪理太多了吗?     如果您也认为二人传和古典吉他可以比(就说演奏形式上),那么我没话说~? (楼主的意思不就是2人传和古典吉他比吗,而您是:同意他的观点,当然他还有别个观点。。。)如果演奏家办音乐会赚钱,我为什么不办?那么多演奏家的联系方式都在我这,包括出场费。如果YRX老师您投资,我肯定把PEPE请来~~今年,如何?
发表于 2004-5-22 14: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声明:本人早已退出吉他中国管理团队,目前只负责演出事宜,论坛、和管理员由朋友负责。所以,本人不是这里老大,谢谢各位台爱~~~老郭,字太小,看不清,也就不看了,无非是你的歪门邪道。哈
发表于 2004-5-22 14: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演奏家好像很少有人会有这义务免费吧?不够的话会有人肯贴钱的.反正演奏家很少有自己掏腰包的.如自己掏腰包也是为了打广告买CD哦,演奏家一年演几场不能算是他一年的纯收入.如扬雪菲在中国几年难得一场.照您这么算她得要饭咯.哈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04-5-22 14: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小兵吉他在2004-05-22 14:42:12的发言:


声明:本人早已退出吉他中国管理团队,目前只负责演出事宜,论坛、和管理员由朋友负责。所以,本人不是这里老大,谢谢各位台爱~~~
老郭,字太小,看不清,也就不看了,无非是你的歪门邪道。哈

刚改了。
字看不清就是歪门邪道,这是啥道理,嘿嘿~~~~~
发表于 2004-5-22 14: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YRX老师:
呵呵,你问问ANI,去年他们自己掏了多少。 中国人啊,站着说话不腰疼,什么时候您能站到舞台上演出一场,再说说感受~~
再声明:本人早不弹古典吉他了,现在没事,无聊就经常来这跟大家谈吉他,就是谈而已~
扬雪菲的演出你不会看他主页啊?排得满慢得。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没法比啊。。。。
哈哈,怎么说您都有道理,有机会自己去亲自做点事。。。办个吉他普及活动也可以,体会下“做”和“说”得区别。
发表于 2004-5-22 14: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walksound在2004-05-22 14:46:31的发言:



刚改了。
字看不清就是歪门邪道,这是啥道理,嘿嘿~~~~~

改了也不看,咋的?
我要看了:我是小狗
发表于 2004-5-22 14: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郭说的有道理, 别曲解了.
追求完美是艺术家追求的目标, 爱好者对演奏家进行批评更没有错. 我想这是大家的共识吧.
如果演奏家们连楼主的这点"意见"都听不进去, 那就真是不自信的表现了. 即使说得有些"过", 那么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又有何妨?
俗话说, 丑的人就怕别人说他丑, 而美的人总爱说自己不漂亮.
发表于 2004-5-22 14: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walksound在2004-05-22 1:18:35的发言:


你还学过二人转呢?~~~~~~~~~~~
会唱很多,还能背些:
想当初我高老庄上多呀么多快乐,都怪我那大师兄,那个猴子精啊,他活活把我坑~~《猪八戒工地》
赵石匠我住南上庄啊。。。靠,崔氏女我流落接头。。。。。《马钱破谁》
二妹啊,给俩豆包吧~~~《回杯记》~~~
  
发表于 2004-5-22 14: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哈哈在2004-05-22 14:54:36的发言:

老郭说的有道理, 别曲解了.
追求完美是艺术家追求的目标, 爱好者对演奏家进行批评更没有错. 我想这是大家的共识吧.
如果演奏家们连楼主的这点"意见"都听不进去, 那就真是不自信的表现了. 即使说得有些"过", 那么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又有何妨?
俗话说, 丑的人就怕别人说他丑, 而美的人总爱说自己不漂亮.
典型的骂人不吐骨头~~
您总说自己漂亮,好多人说你帅啊~~
哎,最怕别人说俺丑,身高不够,体重超重。。。。苦啊
发表于 2004-5-22 14: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小兵吉他在2004-05-22 14:40:09的发言:


如果演奏家办音乐会赚钱,我为什么不办?那么多演奏家的联系方式都在我这,包括出场费。如果YRX老师您投资,我肯定把PEPE请来~~今年,如何?
只要PEPE说他来演出是免费的(出场费是零).我很愿意投资搞一场演奏会的.有这好事别忘了我哦.我就算保本的话多少还能出名.哈哈哈.
如要出场费那不就是为了钱啊.那出不起啊.
 楼主| 发表于 2004-5-22 14: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小兵吉他在2004-05-22 14:51:06的发言:



改了也不看,咋的?
我要看了:我是小狗
没看还说字儿小,哈哈~~~~~~
发表于 2004-5-22 15: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小兵吉他在2004-05-22 14:57:06的发言:


典型的骂人不吐骨头~~

您总说自己漂亮,好多人说你帅啊~~

哎,最怕别人说俺丑,身高不够,体重超重。。。。苦啊


老大, 啥时候你也学会呼叫满产了. 服了油.
发表于 2004-5-22 15: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小兵吉他在2004-05-22 14:50:03的发言:

回YRX老师:
呵呵,你问问ANI,去年他们自己掏了多少。 中国人啊,站着说话不腰疼,什么时候您能站到舞台上演出一场,再说说感受~~
再声明:本人早不弹古典吉他了,现在没事,无聊就经常来这跟大家谈吉他,就是谈而已~
扬雪菲的演出你不会看他主页啊?排得满慢得。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没法比啊。。。。
哈哈,怎么说您都有道理,有机会自己去亲自做点事。。。办个吉他普及活动也可以,体会下“做”和“说”得区别。

我没觉得在国内办活动能挣钱的.要挣就只有演奏家挣啊.所以回到老问题.演奏家演奏是为了赚钱,哈哈哈哈.
发表于 2004-5-22 15: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哈哈在2004-05-22 15:00:21的发言:



老大, 啥时候你也学会呼叫满产了. 服了油.
我喜欢这样的争论,那样才有激情.也能从中学的东西,哈哈哈.
发表于 2004-5-22 15: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单纯演奏可能赔钱, 但我想, 演奏家们坚持开音乐会绝不是学雷锋或推广高雅艺术. 锯我所知, 目前中国吉他演奏家的道德水准远没达到这种程度. PS, 我不是指责他们.
作广告是有花钱的, 市场推广也是需要花钱的....天下没有不付出就能得到的东西.
发表于 2004-5-22 15: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哈哈在2004-05-22 15:08:54的发言:

单纯演奏可能赔钱, 但我想, 演奏家们坚持开音乐会绝不是学雷锋.
作广告是有花钱的, 市场推广也是需要花钱的....天下没有不付出就能得到的东西.


我们谈的已经离主题越来越远了.哈哈哈.从听音乐到二人转.接着到办音乐会,呵呵呵
老郭可别见怪哦.
 楼主| 发表于 2004-5-22 15: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yrx在2004-05-22 15:12:32的发言:




我们谈的已经离主题越来越远了.哈哈哈.从听音乐到二人转.接着到办音乐会,呵呵呵
老郭可别见怪哦.
聊呗,哈哈~~~~~~
发表于 2004-5-22 15: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要说, 中国大师班收费太高! 哈哈哈...
发表于 2004-5-22 15: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哈哈在2004-05-22 15:14:25的发言:
还要说, 中国大师班收费太高! 哈哈哈...
哈哈哈.站的立场不同嘛.嘿嘿.
发表于 2004-5-22 15: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老师, 你说说看.
 楼主| 发表于 2004-5-22 15: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叫公开课也许好一些
发表于 2004-5-22 15: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立场不同,演奏家出场费越高越能说明其价值.主办方希望办一个能赚钱演奏会.听众嘛.最好是免费的,如免费的谁还管弹的错不错的,有的听就行.大师课收费的收入归大师还是给主办方我不知道.但我觉得要指点的收些钱.旁听的还是免费好.哈哈哈,
发表于 2004-5-22 16: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古典的综合素质在所有版中最突出。。。。可能年龄一般都在70年代吧爱看
发表于 2004-5-22 17: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眼都看花了, 不知道说什么了。
发表于 2004-5-22 17: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walksound在2004-05-22 11:01:43的发言:

看来,需要进行一番推理了,同时,为了使推理相对客观,首先更有必要为shalala网友普及普及语文等方面的常识。




一、常识普及


1、语文常识


为了重温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我特地查阅了不同时期不同出版社不同编纂者出版的三个不同版本的成语词典,目的是对“买椟还珠”一词的求得多方释义,同时也为这次讨论求得佐证。不约而同的是,三本成语词典对该成语的解释居然只字不差:



买椟还珠--------椟:木柜,木匣;珠:珍珠。《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里说,有个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珍珠,把珍珠放在一个装潢得非常华贵的匣子里,郑国人不识货,买下了匣子,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2、音乐常识


音乐的四个基本要素就是:音高、节奏、力度和音色。其中“音高”排在首位。这是公理,不需要论证。



二、推理


a、音乐的四个基本要素就是:音高、节奏、力度和音色。其中“音高”排在首位。


b、弹错音,就是音高出错。这一点无可非议。


c、由a、b可以推论,音高出错就是毁了音乐的一大要素。


d、由C可知,缺乏第一大要素的,就不能称为音乐。


e、由D可知,对缺乏第一大要素的东西提出看法,是欣赏音乐的正确心态。


三、结论


shalala网友为什么要用那个“比喻取舍不当”的成语来讥讽“欣赏音乐的正确心态”呢?



可能是肆意歪曲成语,或者是自己根本不知道这成语咋用?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不好猜测了,毕竟大家都是学过语文的人。



三、补充


作为艺术家,怎能强迫观众接受自己的错误呢?作为旁观者,就更没有理由强迫别人发表个人的意见,况且是正确的意见。

呵呵,好好,这个东东我喜欢,可惜,问题多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偷换了概念:将音乐美感混同与音乐要素,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是否有了音乐要素的音乐,就是有了音乐美感的音乐?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很好,去听midi,如果不是,那么底下的什么abcd推断都不过是水中花了。再来继续看,演奏者出了错误,是否就是其音乐没有了音高?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因为不能拿局部代整体,他出了一个音高错误不等于整体都没有音高,而我们现在讨论的是音乐欣赏,音乐欣赏的问题是音乐美感问题,而不是音乐要素问题,2者混淆是不可以的,亲爱的走音,毕竟您是读过书的。我们再来看所谓的“欣赏音乐的正确心态”,这个心态就是去欣赏演奏者的音乐是否局部出现音高问题?这种心态算是欣赏音乐的正确心态?哈哈哈,仔细我的牙。您举的买椟还珠的解释我很满意,麻烦你翻书了,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太对了!俺就是这个意思,听音乐您不去听他的音乐美感,而去探询他的音乐是否局部出现音高问题,您这不是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是什么?要说到强迫您如何如何就更有意思了,我如何强迫您了?您在说您的意见,我在说我的意见,不能说我的意见不同您的意见就是强迫您了,您不是读过书吗?
 楼主| 发表于 2004-5-22 1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shalala在2004-05-22 17:59:16的发言:


呵呵,好好,这个东东我喜欢,可惜,问题多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偷换了概念:将音乐美感混同与音乐要素,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是否有了音乐要素的音乐,就是有了音乐美感的音乐?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很好,去听midi,如果不是,那么底下的什么abcd推断都不过是水中花了。再来继续看,演奏者出了错误,是否就是其音乐没有了音高?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因为不能拿局部代整体,他出了一个音高错误不等于整体都没有音高,而我们现在讨论的是音乐欣赏,音乐欣赏的问题是音乐美感问题,而不是音乐要素问题,2者混淆是不可以的,亲爱的走音,毕竟您是读过书的。我们再来看所谓的“欣赏音乐的正确心态”,这个心态就是去欣赏演奏者的音乐是否局部出现音高问题?这种心态算是欣赏音乐的正确心态?哈哈哈,仔细我的牙。您举的买椟还珠的解释我很满意,麻烦你翻书了,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太对了!俺就是这个意思,听音乐您不去听他的音乐美感,而去探询他的音乐是否局部出现音高问题,您这不是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是什么?要说到强迫您如何如何就更有意思了,我如何强迫您了?您在说您的意见,我在说我的意见,不能说我的意见不同您的意见就是强迫您了,您不是读过书吗?
简直是为辩而辩,继而开始胡说八道了,哈哈。
其实要想说明白这个道理,根本不用你这样混淆视听。
跟您讨论我发现也犯不上去推理了。
打个比方吧-----都说某人长得不错,很美丽。那么眼睛是不是美丽的要素之一?肯定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素之一吧?如果一只眼睛毁了,而另一只眼睛是正常的,那还能不能谈上美?
这不是最简单的道理吗?看来我翻不跟您推理论证,用这种最通俗的比喻,也许您才能明白,也不至于让大家云里雾里。
再有,弹错了音,难道不是音高有问题吗?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我还真没听说过谁弹错了音,还说自己这音没问题的,今天终于从您这儿长了见识。佩服佩服~~~~~~~~
发表于 2004-5-22 1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看看您看看,您尽说话都说在点子上了,我都不知道怎么喜欢您了,和谁您也别推理了,因为您的推理有问题啊 出错在音乐演奏里是要有度的,您懂么?要按您的一音不错理论,演奏者的音乐里出了一个错音,那么就相当于美女瞎了一只眼?[em01]您真是太让我开心了,我好久都没这么开心了,谢谢啊,您和2人转真是强多了,您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快乐。说您局部代整体您还不服气,那么您以后看完谁的音乐会都可以严肃的说:这个演奏者的音高有问题,旁边来一逗哏的,问你句:怎么音高有问题呢?您揭开包袱:因为他出了一个错音。[em01][em01][em01]走音啊走音,您真是俺的开心果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7-16 00:41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