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176|回复: 47

打听杨雪霏的近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3-17 15: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可见,我们国家的古典吉他的地位太低呀,学钢琴小提琴的多,学吉他的太少了。
发表于 2003-3-17 08: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国内媒体似乎对她COVER得比较少。
建议看看国外的吉他论坛和网站,有关她的报道和评论还是比较多的。
从中看出,杨在欧洲是比较活跃的,已进入国际主流演奏家的行列,爱好者对她的评价还是相当高的。反倒她在国内有些DEVALUED。
发表于 2003-3-17 18: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Thanks, Simon. Actually, "devalued" was once a financial term in equity markets ranking which means  "价值被低估" if in Chinese. It's used much more frequently than "Devaluated" today.


发表于 2003-3-18 1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DEVALUED是最常见的,大家都习惯这么用,DEVALUATED虽然语法没有错误,可似乎很少这么用。
DEVALUATE是多以名词形式出现的:DEVALUATION。
发表于 2003-3-18 16: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赫赫,陈老师有个手段,就是要求学生买好琴,钱花了就得玩命学,赫赫,出成绩了不是:)
发表于 2003-3-18 1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呕刻!不说了。
发表于 2003-3-18 1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evaluated and devalued yisi bu  tai yiyang de shuo
发表于 2003-3-17 2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求求你门,别说鸟语好吗
发表于 2003-3-17 1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haha, "Devalued" is also OK, Mr. Write-evrything-in-English.
发表于 2003-3-17 1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haha, it should be " devaluated"
 楼主| 发表于 2003-3-17 04: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听杨雪霏的近况

听到论坛上有人提起她,请问她现在的情况?
发表于 2003-3-17 15: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吉他的不少,只是学古典吉他的太少了!
发表于 2003-3-18 1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雪霏的主页上关于她的新消息不太多。只有一个2002年在德国的演出录像。
发表于 2003-3-18 1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古典的也不少!只是会弹的太少了。学吉他自学为主,学不好或者吃不了苦可能三天就仍了。谁舍的买个钢琴学不会三天就扔。学钢琴肯定有家人资金,精神上支持。学吉他只有自己鼓励自己了。
发表于 2003-3-18 1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象没有一个贴子是说杨雪非的,呵呵。
发表于 2003-3-19 1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年初的时候编译过一个杨的新资料,放在这里了。不知道还有没有。。。
发表于 2003-3-19 1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主页上的未来行程安排的满满的,都是准备到世界各地去办独奏会
 楼主| 发表于 2003-3-23 0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hobo在2003-3-18 18:30:34的发言:
杨雪霏的主页上关于她的新消息不太多。只有一个2002年在德国的演出录像。
不如就把她的主页地址帖出来吧!
发表于 2003-3-23 1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古典很耗时间,这可能是最大的原因
发表于 2003-3-23 1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好琴入不了门?
好象太偏颇了吧?
我一直觉得人是最主要的,琴仅仅是锦上添花。
据我所知,在国际上屡获大奖的一些陈老师的学生,虽然现在都换了不错的琴,但不久前一直使用被很多人看不上眼的CHENZHI-030。
当然,对琴本身的偏好又是另外一回事情了,比如收藏,就象我,买了好琴大概并不是为了弹,就是喜欢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03-3-23 0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哈哈在2003-3-19 10:51:37的发言:
我年初的时候编译过一个杨的新资料,放在这里了。不知道还有没有。。。
没搜索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3-23 0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raimundo在2003-3-18 16:38:17的发言:
赫赫,陈老师有个手段,就是要求学生买好琴,钱花了就得玩命学,赫赫,出成绩了不是:)
对!琴好不好可大不一样。没一把好琴根本入不了门!
发表于 2003-3-20 1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她正在向着国际大师的称号前进,相信有一天她会成为大师的。反观国内的王雅梦和李洁,眼界和经历无法与杨相比,如果照此下去,不改变现状,我估计没有太大的前途。
发表于 2003-3-23 2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雪霏的主页:http://www.xuefeiyang.net
030应该不算太差,据说手感还不错。
发表于 2003-3-25 1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幸亏出去了,如果留在国内,绝不会有这么大的发展。
确实不错,可是我担心她有些东西已经定型了,再往上走很难。
希望仅仅是担心。
发表于 2003-3-25 0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guitarguitar兄的评论深有同感。
虽然我没有机会聆听杨的演奏,但我比较频繁流览国外的吉他网站,更喜欢看他们的BBS。杨在国外的演出总能引起强烈反响,而且成为当地吉他迷最热衷的话题,就些类似我们在国内欢迎大卫-罗素来访一样。在一些网站,BBS上有很多评论她的帖子,评价相当高。杨成为世界级主流演奏家已是不争的事实。
我还从国外的网站上了解到,现在有一批忠实的杨雪菲FANS,有个英国人好象总跟随她演出,在并写了很多关于她的音乐会评论(我曾翻译过其中的一篇并贴在吉他中国论坛)。总体上看,外国吉他爱好者最欣赏杨的地方主要体现在:无与轮比的技术(比如抡指),非常POWERFUL的演奏(他们觉得杨在SMALLMAN弹出的强有力的音质已达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另外最主要的是她富有激情的演奏以及东方人特有的对音乐的理解和权势。PS,她的《彝族无趣》最受欢迎,呵呵。。。有点象《可用爸爸》的感觉。
当然他们也提出杨的一些不足之处:驾驭大作品的能力。
发表于 2003-3-25 0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我在英国的时候,偶尔认识一个卖吉他的人(吉他商店老板),他也知道杨雪霏,因为杨在英国有过演出,而且效果很好。那位老板之所以记住杨,还是一个原因是因为她的吉他很不错。
发表于 2003-3-24 2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真不明白,为什么在国内总有人觉得中国演奏家便不如外国演奏家,杨雪霏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国内的评价虽然已经不错,但她确实应该被予以更进一步的肯定,目前在国内是远未能达到她应该拥有的评价。

自从年初听过她演出后,便开始特别留意她的动向,发现她在国外的评价均是极高,也是吉他圈的一个热门话题,广被谈论,大有成为新一代吉他大师的可能,几乎所有评论都是一面倒的高度赞美,没有听过她演奏的话,可能会以为是夸张,但由于曾现场听过,知道一般赞叹之词是很难实际描述出她音乐的特点,得现场感受才能体会,真希望她可以尽早回国演出,大家试试都给她发电邮,促请她回来演出,说不定能成。

至于她的现在,从收集到的资料显示,她的活动日程安排得挺频繁,也那里都有(就是没有中国 :< ),刚刚被登入最新版的二百年来古典吉他名人录,而且所占的篇幅还算比较大,不少作曲家给她题献作品,较著名的(我听过名字)有多明尼康尼和梅林,其他很多没听说过,一方面是我见识不广,另方面可能因为不是吉他作曲家,比如梭特和息逊,我在网上找到他们大量的资料,应该算是主流作曲家,猜想杨雪霏是往主流音乐圈前进,并不单单是局限在吉他圈。
发表于 2003-3-25 08: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提供一些国外评论她的网址吧
发表于 2003-3-24 2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应该为之喝彩。有机会一定要听听她的演奏。
发表于 2003-3-25 14: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兄,俺想知道你最多都去哪些吉他bbs,俺也想掺和掺和
发表于 2003-3-26 08: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很少看网站上的评论,所以不知道国外评论杨的网站。而且网站上的有些东西仅仅是一些表面上的话或是比较激进,虽然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但是......不如自己实际去看看好了。如果大家有机会去英国或是西班牙,就知道部分在中国弹吉他的人都是纸上谈兵。
发表于 2003-3-26 2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還是這裡人氣高,也沒有什麼爭吵, 也沒有什麼廣告, 爽!

楊妹妹是我偶像, 也是國人之光, 絕對是吉他界的明日之星, 期待有一天可以現場欣賞到她的演奏, 聽過看過太多對她的讚譽, 實在太渴望這一天可以早點到臨.

貼一篇報紙上的評論

举重若轻的演奏
  Markgrafler吉他艺术节的前奏曲, 中国演奏家杨雪霏 – 一位音色高雅的大师。

德国慕力咸  –  第七届“Markgrafler Gitarrentage”艺术节有一个引起轰动的开始:中国年青演奏家杨雪霏,以她精妙的技巧和一套由杰作组成的节目,触动着听众。

  当欣赏完这场音乐会后,对过往在新闻媒体上出现,关于这位东方天才的赞叹评论,感觉是一丁点都没有夸大,杨雪霏确实已经挤身于世界最佳吉他演奏家之列。

  这艺术节主旨的“贵精不贵多”,可以从这场音乐会中体会到,节目以梅林的回忆组曲开始,节目一开始已经可以清楚知道,杨雪霏是一位音色高雅的大师,在维持乐曲应有风格的同时,完美平衡于内容与表达两方面。

  在雷宫第的夜曲中,她以非常精妙的轮指,带出一个像被柔和月色照着的场景,营造出一个和煦而充实的气氛,跟随演奏的维拉罗伯士练习曲,带着超凡的闪光,适时恰当的形成一个对比,最后她以使人屏息静气的演绎方式,奏出多明尼康尼的羊儿爸爸来完结上半场的节目,在此可以显示出她对这乐曲非常艰涩的结构的理解,那怕是最困难的段落,在她手中仍然显得优美典雅。

  这些使人讶异,举重若轻的演奏方式,可以显示出这演奏家的个人风格是由完美无缺的专注,和张力的把握所结合成,在下半场节目中,杨雪霏把时光倒流,她演奏了巴哈的恰空舞曲,在此曲中,她展示出巧妙渐进的戏剧性,由一个深思熟虑的缓慢演奏开始,以弹奏完美的音阶结束。随后她以一种内在和交互复合的演绎方式,演示了一首令人惊喜的民间音乐,梅斯的匈牙利幻想曲。

异国音乐
  跟着是另一个对比:王惠然的彝族舞曲,一首轻盈舞蹈的异国音乐,这乐曲由杨雪霏本人改编,可以明显感觉她对音乐动态的掌握非常高明,即使在音乐安静、微妙的地方,仍然可以振奋人心,在威廉禾顿的五首小品中,她宽宏高洁的重音应用,流动的组织和多采多姿的气氛,再一次展现出她全面而且多样化的能力。杨雪霏并没有那些肤浅的炫技表现,她完全是在表达音乐,即使在演奏翻场曲时,她仍然坚定的不作炫技,在巴利奥斯的魔幻花园之梦和廸安斯的探戈两首翻场曲后,更进一步见证她真正非凡出色的艺术。
发表于 2003-3-25 1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晚的明星无疑是中国吉他演奏家杨雪霏,” 英国泰晤士日报(2003年1月14日)

“吉他演奏家杨雪霏的独奏音乐会是最让人惊喜的,” 英国卫报(2003年1月13日)

2002年7月德国Oberbadisches Volksblah(中文)及 Badische Zeitung (中文)报纸的音乐会评论。

"明显地,杨雪霏具备成为世界顶尖演奏家的能力" 古典吉他杂志 (2002年10月)

“吉他演奏家杨雪霏, 已被公认为正冒起的明星"   帕尔汀 Tim Panting, 古典吉他杂志 (2002年5月)

“所有曾听过她演奏的人都赞美她,难以相信她会没有成就 ”    哥连高巴 Colin Cooper, 古典吉他杂志2001年4月 (2001)
发表于 2003-3-27 0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是先入为主的感觉再作怪~~总觉得第一次听到的最好听~~~~
发表于 2003-3-27 0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李洁的风格 ~~~觉得杨的科庸巴巴没李的好听~~彝族舞曲也没颖彪的好听~~
发表于 2003-3-27 14: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杨雪菲的演奏是充满激情灵性,和充满“征服性”的,仿佛她是为吉他和音乐而生。

发表于 2003-3-26 2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在我心中杨雪霏是在中国的演奏家中唯一可称为大师的人物。
发表于 2003-3-27 14: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太火爆,不够冷静,所以还不能称大师。
发表于 2003-3-25 0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她的那把SMALLMAN好象是新款的了,是琴箱上带“扶手”的那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5-17 03:09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