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歌者
UID90428
好友
回帖0
主题
精华
积分792
阅读权限255
注册时间2004-5-17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发表于 2004-9-26 0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安定医院大夫在2004-09-25 8:47:47的发言:
根本就是两码事
教授这趟线走的是大专院校的教学科研体系,不同的职称是对教师在教研等方面学术水平的学衔评定.
演奏员这趟线走的是国有演出团体(也就中国和朝鲜有)的艺术实践体系,是对演奏者在演奏等方面技能水平的评定.
两套体系的职称册重点和评定办法是完全不同的。
其实基本不搭界.
计划经济时代,大家总拿两套体系进行横向比较,就是所谓的"级别挂靠".那个时候比一比工资水平,住房面积,书报费,能坐什么车,能住什么医院能,看什么内部资料.实际上是利益上的比较,兼有心理上的安慰.其实走教学体系的人从来不跟走其他体系的人比较,显丢人.您想啊,歌舞团搞演奏的,有几个文化素质高的?也这帮人怕别人看不起喜欢瞎比较,攀攀亲,提高提高形象,找找心理安慰。
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靠实力说话,什么职不职称的,意义不大,求知应聘基本不看您职称,明白人三言五语就知道您什么水平。
各种职称系列有各自的要求和标准,并不是只有大学教授才是唯一的所谓“教授”,为什么其他系列的专家喜欢说自己也是“教授”或“副教授”呢??原因其实只有一个,就是其他很多系列职称叫起来要么不顺口、要么其他人听起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比如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研究员、副研究员,馆员、副研究馆员,中教一级、中教二级等等。人家说自己是“教授”或“副教授”并不是有意抬高自己,只是一种通俗的说法罢了。
在职称评定时它们的基本标准和要求是一样的,统一的任原职年限、统一的学历标准,不太相同的是各自不同的倾向,比如学校看教学成绩或研究成果、演奏员看获奖情况和实际演奏水平,研究员看理论研究等等,不要小看演员和演奏员,大学教授去了也不见得就干好。旧象优秀中学教师未必自己考的上清华大学一样,只不过大学教授们由于人生经历的种种原因坐到了大学里罢了!
在大学生实习时,尤其一些大学的“附属”单位,比如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那里的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是可以带本科生或研究生的,但他们不一定有“教授”职称,但横向的对比是必须的,主治医师(相当于讲师)就不一定能带研究生。。。
另外,也不必刻意认为大学的教授就有什么了不起,谁没上过大学呢??大多教授不过尔尔,有的说白了不见得比咱强!
各行各业有自己的标准和行业衡量规范,计划经济时期关于职称的评定及系列划分是很科学的,关于这个我看不是随便说清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