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吉他中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74|回复: 28

[贝斯吉他硬件] 介绍一个国外手工小品牌 Sage Guitars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6 03: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尽管正在准备出国,不应该再折腾设备了,但前一阵觅得这把 Sage贝司,从外型,木料到元件都是我非常喜欢的类型,所以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下。这里发一些图供大家欣赏,目的是说明国外的一些非常小规模的手工制琴作坊无论在原料、工艺还是制琴理念上都会有自己的一些独到之处,希望广大琴友都能找到自己心仪的手工贝司,也希望国产手工琴能早日赶上国际一流水准。

介绍一下Sage这个牌子。这是一个美国的牌子,非常小的作坊,琴师一共就两位,他们的网站是 www.sageguitars.com 。Sage 的琴的共同特点是外形比较朴实,但使用的木料比较有档次,较多使用一些exotic wood,贴面的木纹都很美观,上漆都是清漆,保留木头原有的颜色和纹理。两位琴师对细节的处理非常严谨,做工可用一丝不苟来形容,整把琴找不出任何一点点的瑕疵。

我买到的这把琴配置非常的出色,琴体是桃花心木,能产生比较温暖的音色。贴面是带有accent line的flame maple。琴头做了match的处理。琴颈是五片maple的拼合,指板是我最喜欢的ebony。琴桥和卷弦器都是磨砂质感的黑色Hipshot。拾音器用的是两块 Aero custom humbucker,Aero是目前最高端的手工拾音器品牌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拾音器上面加了一个ebony做的盖子,做工极佳。前级电路是著名的glockenklang,五个旋钮分别是volume, blend, treble, mid, bass,并且旋钮盖也一律是ebony加maple的定制产品。

这把琴的音色可调范围并不是很大,总体比较温暖,但又不乏明亮,音色非常的干净。

[ 本帖最后由 bardlute 于 2009-12-16 03:37 编辑 ]
DSC02792.jpg
DSC02793.jpg
DSC02794.jpg
DSC02795.jpg
DSC02796.jpg
DSC02797.jpg
DSC02790.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03: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再贴两张官网的图
sage1.jpg
sage4.jpg
sage2.jpg
sage3.jpg
sage5.jpg
sage6.jpg
sage7.jpg
发表于 2009-12-16 05: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好漂亮的琴啊,恭喜了。

Glockenklang电路我也用了,这个德国电路的特点是毫无染色,由于它的中频增益在500 Hz,
我个人觉得很适合搭配P 或 Soapbar的PU,Humbucker也不错。
发表于 2009-12-16 06: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学习贴。。
前排强力插入。。。。
发表于 2009-12-16 09: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琴的价格还算靠谱,不知道为什么欧洲琴贵的不象样子
发表于 2009-12-16 11: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毫无染色的电路,太棒了,电路盒用的什么涂料啊,??
发表于 2009-12-16 11: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2-16 1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蝙蝠WX 于 2009-12-16 11:20 发表
毫无染色的电路,太棒了,电路盒用的什么涂料啊,??


应该是环氧树脂的一种吧,用来做屏蔽的,其实这样的涂装一般都不需要铜箔或者锡箔屏蔽了。。。我的Atelier Z使用的这样的涂装,开始我还以为琴做的粗糙没有贴屏蔽纸,结果发现那是我噪音最小的一把琴(几乎没有噪音),比使用Humbacker的MTD(铜箔纸屏蔽)都要小。。。
发表于 2009-12-16 13: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涂料最管用的,只是不知道哪一种,我去涂料点问一下
发表于 2009-12-16 13: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09-12-16 13: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赞!
又长见识啦,哈哈
发表于 2009-12-16 13: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环氧树脂啦,是一种高导电漆料。

用Google查一下〝Conductive Shielding paint〞,可以找到很多,这种屏蔽漆本身是高导电的。

许多琴厂使用这种漆料做屏蔽,优点是比较省时间而且美观,同时,学徒也能独立操作。

然而,我个人觉得还是铜箔比较可靠些,因为漆料里的导电物质,终究不像金属那么紧密。

除了黑色之外,屏蔽漆还有银色与金色的,黑色漆料内的导电物质应该是石墨,金、银色的就不
知道是什么材料。

另外,除了涂抹的屏蔽漆,国外也有卖喷漆罐的产品,使用更方便,但是要喷得均匀也是工夫。

至於小白提到的情形,應該是PU本身的設計,某些PU裡面已經屏蔽好了,這種PU多半引線就有
〝正、負、地〞三條,而MTD用的Bartolini PU應該仍只有兩條引線。

然而,我有一把琴新裝上Nordstrand NJ5FS,廠方也說它本身有屏蔽,引線也是三條,實際上它
的屏蔽只在PU底部做了一小片,依舊需要另外做PU槽屏蔽,才能確實隔絕雜訊。

[ 本帖最后由 jumbo_ez5 于 2009-12-16 14:01 编辑 ]
发表于 2009-12-16 13: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umbo_ez5 于 2009-12-16 13:50 发表
不是环氧树脂啦,是一种高导电漆料。

用Google查一下〝Conductive Shielding paint〞,可以找到很多,这种屏蔽漆本身是高导电的。

许多琴厂使用这种漆料做屏蔽,优点是比较省时间而且美观,同时,学徒也能独立 ...


明白,感谢老师的指正~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4: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Jumbo老师提供的信息
发表于 2009-12-16 15: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墨导电漆,taobao很多。只是一定范围内有效果。对于噪音还是拾音器本身的绕线设计和屏蔽处理对噪音的影响最大。
恭喜lz啊,很漂亮的木头。支持小作坊的产品,aero的拾音器一直仰慕可惜没有机会用,glockenklang也没一直仰慕却无缘使用,不过用过同为德国出品的delano也是干净的一塌糊涂。
发表于 2009-12-16 17: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精致的贝司!
发表于 2009-12-16 18: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不错,,好东西太多了,,,慢慢 接触就会发现,我们了解的太少了
发表于 2009-12-16 18: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墨导电涂层吧。。。这个在良友的琴上也有用到。。。蛮好的
发表于 2009-12-16 18: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路上看到好多wima的红方块。。。
发表于 2009-12-16 19: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2-16 21: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扁桃体 的帖子

我曾经有一把Bottom Wave 的MB-FIVE Deluxe 70
日本的牌子  但就算在日本也不常见  
这个牌子跟FODERA一样选用AERO的PU搭配FODERA的PREAMP
有种长得像FENDER的FODERA NYC SERIES的感觉
声音 手感都超棒 在5弦里也算不重
切成被动之后单纯使用AERO PU工作 TONE一样很棒
颗粒清晰.自然又有暖暖木头味
赞~~
发表于 2009-12-16 21: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2-16 23: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路同样是德产~怎么MEC差那么多...唉~
发表于 2009-12-16 23: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2-17 17: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spforest 于 2009-12-16 21:02 发表
我曾经有一把Bottom Wave 的MB-FIVE Deluxe 70
日本的牌子  但就算在日本也不常见  
这个牌子跟FODERA一样选用AERO的PU搭配FODERA的PREAMP
有种长得像FENDER的FODERA NYC SERIES的感觉
声音 手感都超棒 在5弦里 ...


有说法fodera nyc,bottome wave和fclef都是日本加工的,同一个场子代工的。不过fodera没有承认。
我很喜欢bottomwave现代的琴头。很修长。
恭喜你啊,本来当年乐展想拿下fclef的,无奈只消费的起300美元左右的东西,遂放弃。
发表于 2009-12-17 18: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琴好,价格也好啊。4W美刀,一般人买不起。
发表于 2009-12-17 19: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世假的真实 的帖子

4W...美刀~?那是多少~?
发表于 2009-12-18 00: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4万美子。以为金子呢。我擦。
琴头我很喜欢。。。就是拾音器我不是很喜欢,
发表于 2009-12-18 06: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像Conklin和YAMAHA的混血……嘿嘿!

恭喜好琴入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4-6-1 11: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