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71|回复: 23

写给吉他大师和高手的信,菜鸟感悟:中国吉它要走自己的道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14 16: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给吉他大师和高手的信,菜鸟感悟:中国吉它要走自己的道路。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大师们和酷爱吉他的同志们你们好。我是个很普通的吉他爱好者,现在感觉遇到了一些困惑:找不到自己喜爱的曲子,我也不愿为了炫耀而去苦练那些不但别人听不懂,自己也不喜欢的曲子。所以我就感悟出:古典吉他要真正的在中国立足,就必须跳出西方的怪圈,走自己的道路,创自己的风格。毕竟我们都是中国人,有几千年的文化,有自己用乐曲抒情的思维方式。我们怎么可能完全摆脱这种束缚。我觉得也是没有必要摆脱的,反而是绝对要保留,抛弃了就是背叛。既然这样那就让我们用吉他来创作属于自己的乐曲吧,只有让我们先听懂了,我们才可能喜爱,才可能来认识它练习它,发扬它。也只有创出自己的风格,我们才能走象世界,让世界学习我们。看见中国现在有许多年轻的演奏家,我真高兴。我觉得他们的技术水平绝对绝对不亚于国外的,但是弹奏的乐曲好象弹不出国外大师的味道,这也是我能体谅的,因为那是别人的乐曲,让国外的大师弹弹《彝族舞曲》试试,肯定不如我们中国的每一位大师弹的。                                                                                                                                  。谁来肩负这个重任?就是你们,中国的吉他大师和吉他爱好者们,需要你们来奠定这个基石。创作吧!也只有你们才能够创作!因为你们最了解中国,也最了解吉他!!  [em04][em0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05-14 18:00:13编辑过]

发表于 2004-5-14 17: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我是学英语的,可是,外国文学我一点都不喜欢!!中国的英语大师们!请你们创作吧!用英语创作出中国的红楼梦和水许船!!!!
 楼主| 发表于 2004-5-14 17: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楼上的我鄙视你,你什么意思!我就知道中国人用"五线谱"创作了"交响乐"《梁祝》!!! 交响乐我们都能创作,吉他为什么不能!世界吉他风格多了,为什么吉他没到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格,就连我们的新疆也有自己明显的风格,虽然还不成熟! 你懂不懂什么叫“尝试”。我敢说,谁敢谁能第一个迈出这艰难的一步,  谁就是“中国吉它之父”!         我也可以耻笑你的“懦弱”“顽固不开化”。恭候你再回我的帖子。切~[em1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05-14 18:01:31编辑过]

发表于 2004-5-14 1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了解西方的吉他如何有东方的风格呢?弹不出国外大师的味道不能说那是别人的乐曲而推一干二静的说法啊.希望你想想吧,创作中国风格曲人很多.可为啥弹的人很少?包括创作曲的本人,也只能说创作者还不够成熟和创作的水平有代提高.呵呵呵,你的想法是好的.二楼的说法也没有错啊.我也想哪位英语大师们能够用英语创作出中国的红楼梦和水许传!!!哈哈哈,
发表于 2004-5-14 2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yrx在2004-05-14 19:03:08的发言: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了解西方的吉他如何有东方的风格呢?弹不出国外大师的味道不能说那是别人的乐曲而推一干二静的说法啊.希望你想想吧,创作中国风格曲人很多.可为啥弹的人很少?包括创作曲的本人,也只能说创作者还不够成熟和创作的水平有代提高.呵呵呵,你的想法是好的.二楼的说法也没有错啊.我也想哪位英语大师们能够用英语创作出中国的红楼梦和水许传!!!哈哈哈,

同意
发表于 2004-5-14 2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zuotian在2004-05-14 17:31:25的发言:
楼上的我鄙视你,你什么意思!我就知道中国人用"五线谱"创作了"交响乐"《梁祝》!!! 交响乐我们都能创作,吉他为什么不能!世界吉他风格多了,为什么吉他没到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格,就连我们的新疆也有自己明显的风格,虽然还不成熟! 你懂不懂什么叫“尝试”。我敢说,谁敢谁能第一个迈出这艰难的一步,  谁就是“中国吉它之父”!         我也可以耻笑你的“懦弱”“顽固不开化”。恭候你再回我的帖子。切~[em13]


你自己说是菜鸟,但你这态度不是良好的讨论态度吧?2楼的说法没有错呀,他的观点不是与你很接近吗?要我们有些自己的作品,质量比得上恰空这些作品时,我们的演奏家自然会去弹,但现在我们自己的好作品在那里?那要是不弹外国作品,我们的演奏家可以弹什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05-15 0:59:43编辑过]

发表于 2004-5-14 2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荒谬!
发表于 2004-5-14 2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05-15 0:10:13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4-5-14 2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6楼的说好!不好意思,第一次发帖子,就出“洋像”了。我的态度不对,也可能是我太固执了,太坚持己见了。在这里我向2楼的同志道歉,对不起了,兄台。  原因可能就是我太菜了,看来我的灵魂还没有被古典彻底的净化!没有动人的心灵,我怎么能够弹奏出动人的乐曲啊! 惭愧!          本以为大家会和我的想法一样呢。   回去也和同学讨论了,虽然他们不弹,但他们也深深的懂得欣赏音乐。他们和大家一样都有或多或少不同的看法。 现在我也不知道我说的是对,是错了。 还是听听大家的看法,也好静下心来从新想想。  感谢你们,希望多提异议~   [em04][em04]
发表于 2004-5-14 2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多听听一些古典吉他优秀作品!
发表于 2004-5-14 2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zuotian在2004-05-14 22:55:54的发言:

6楼的说好!不好意思,第一次发帖子,就出“洋像”了。我的态度不对,也可能是我太固执了,太坚持己见了。在这里我向2楼的同志道歉,对不起了,兄台。  原因可能就是我太菜了,看来我的灵魂还没有被古典彻底的净化!没有动人的心灵,我怎么能够弹奏出动人的乐曲啊! 惭愧!          本以为大家会和我的想法一样呢。   回去也和同学讨论了,虽然他们不弹,但他们也深深的懂得欣赏音乐。他们和大家一样都有或多或少不同的看法。 现在我也不知道我说的是对,是错了。 还是听听大家的看法,也好静下心来从新想想。  感谢你们,希望多提异议~   [em04][em04]

你这帖的态度是论坛礼仪最好的示范,不作无谓争论,没有人身攻击,完全以事论事,但仍然维持自我,没有随波逐流,这些都值得学习。
发表于 2004-5-15 08: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件乐器, 并不单单是一件乐器, 而是文化的载体,
我们学习一件乐器, 就应该研究和学习她蕴涵的文化内涵, 即"道"也.
正如古代的兵器, 也是思想宗教甚至哲学的载体, 我对武术不太了解, 但我知道有个太极拳, 它不仅仅是一种拳术, 而是中国文化和智慧的载体, 西方人学习中国武术, 只有掌握了中国的文化, 才能真正掌握武术的精髓. 吉他也是如此.
不是贬低所谓的"中国风格", 我觉得吉他在中国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中国风格". 可是, 目前国人对吉他的了解和认知程度远未达到发展它改造它的程度. 正如一个爱好太极拳的外国人非要把它用在拳击比赛中那样地可笑.
其实归根到底, 学习吉他是学习西方古典音乐和西方艺术的一个途径, 通过演奏和学习经典的吉他作品, 我们也许会慢慢体会西方古典音乐的魅力吧.
这里, 我想到现代的很多中国人对待外国的东西会有楼主这样的思想, 而且会觉得理所当然(其实是极不正常的)---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我觉得, 这与老毛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去其糟粕, 吸其精华---有极大的关系. 其实, 这个思想是有很大的片面性: 我们对一件不了解的东西, 我们怎么会知道哪些是精华, 哪些是糟粕呢? 我们是不是应该先抱着学习的态度, 而不是批判的态度呢?
楼主所说的<梁祝协奏曲>的确是西方音乐民族化的典范, 她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不妨简单回顾一下西方音乐进入中国的历史, 西方音乐早在清朝末年传入中国的, 中国对其完全是"拿来主义"全盘吸收,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 到60年代的时候, 中国的西方古典音乐水准已经非常高了. 这为<梁祝>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设想一下, 如果当初中国人只接受西方的乐器, 只拿它来演奏中国的丝竹调, 高山流水...而不学习西方的音乐理论和体系. 是绝对不是出现<梁祝>这样的作品的. 其实, 这部作品的形式, 和声, 体系, 题裁完全是西方古典音乐, 只是运用了中国音乐的旋律作为素材而已.
吉他, 中国自己的路, 个人认为, 目前还是不要走的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05-15 8:53:26编辑过]

发表于 2004-5-15 0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的高论,不得不顶!说说谭顿的吉他奏鸣曲硬伤在哪?
发表于 2004-5-15 1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是一种乐器,乐器是人们用来表现音乐的!!用来表现你内心的东西,流露出你内心的情感。对于音乐,我认为是没有国籍的,他只要是好的作品。就会有人去演奏、就会有人去欣赏。当然,发展中国的音乐应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事儿,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吗!!但这份工作是漫长的。目前不是有好多人在做吗!!!不也有好多人在改编吗!!中国好的音乐作品、文学作品、不也在国外流传吗!!吉他本身就不是中国的乐器,但它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目前已普及到世界各地,已经没有了国籍。人们对于吉他的热中,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他发展到今天,普及率如此之大、变化之大,包括古典音乐、爵士乐、摇滚乐、乡村音乐、现代音乐、流行音乐及一些国家的民族音乐,都少不了吉他。这说明了,吉他本身的表现力,以及他的魅力。让人为此折服!!!好多话想说;但不知如何说!!!一句话!!!先生们、女士们、努力吧!!!
 楼主| 发表于 2004-5-15 1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好! 心服口服,好药!药在嘴里,还没吞下去,就感觉全身撒爽! 估计明天一觉醒了,不但会心病痊愈,还会精神倍增。就让我远里困惑,全身心的投入,去领略吉他的真我风采吧!       感谢神医
发表于 2004-5-16 0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知道中国人用"五线谱"创作了"交响乐"《梁祝》!!! ????协奏曲吧。。。。。。这个曲子在小提琴音乐海洋中,只是凤毛麟角了。。。当然,鼓励创造。。。但要有土壤。。。不错,怎么都支持~~~
发表于 2004-5-16 06: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zuotian在2004-05-15 18:57:52的发言:

说的好! 心服口服,好药!药在嘴里,还没吞下去,就感觉全身撒爽! 估计明天一觉醒了,不但会心病痊愈,还会精神倍增。就让我远里困惑,全身心的投入,去领略吉他的真我风采吧!       感谢神医

兄台心胸宽广,值得大家学习!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4-5-16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4-5-16 17: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你推荐一本作品(中国作品曲集)方仁俊先生改编中国作品,是一本吉他作品,里面也有几首是他本人创作的作品!
 楼主| 发表于 2004-5-17 15: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你们,我有出了新贴,我的吉他调查:如果让你从新,选择你是否依然选择吉他?   恭候 各位大侠也能给我的新贴捧场。 哈哈~        
发表于 2004-5-17 2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还是西方的东西一个老外他把中国的二胡拉的再好也没有味道,毕竟这不是他们民族的东西,他们不能有很深刻的理解。中国的BLUES乐手的技巧再高超,也比不上美国任何一个黑人乐手,因为BLUES的灵魂在那里,流淌在每个音乐者的血液里~~中国要走自己的路,就应该把自己国家的民族音乐文化发扬光大,让世人了解并接受
发表于 2004-5-17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dyingtom在2004-05-17 21:24:20的发言:
吉他,还是西方的东西
一个老外他把中国的二胡拉的再好也没有味道,毕竟这不是他们民族的东西,他们不能有很深刻的理解。中国的BLUES乐手的技巧再高超,也比不上美国任何一个黑人乐手,因为BLUES的灵魂在那里,流淌在每个音乐者的血液里~~
中国要走自己的路,就应该把自己国家的民族音乐文化发扬光大,让世人了解并接受
吉他与二胡的区别现在已经不是两种民族乐器的区别了, 而是主流音乐与地域音乐的区别.

古典吉他已完全容入世界主流艺术(西方古典音乐体系)之中, 目前而言, 东方人和西方人对主流艺术的理解和演绎已没有高低之分, 比如,日本和中国的交响乐团和乐手在世界上已经占有了一席之地.

古典吉他已从民族乐器溶入到世界主流艺术之中, 从演奏民族乐曲, 现在已能演奏正宗的古典音乐, 从而登上了大雅之堂, 这归功于SEGOVIA等人的努力. 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如果中国人再把这件世界性的乐器中国化地域化, 等于是倒退.
如果真要地域化个性化, 那也绝对不是用古典吉他生搬硬套地演奏中国乐曲, 这是一条死胡同!! 美国人也用吉他为自己的音乐服务, 但人家发明了民摇吉他, JAZZ吉他和电吉他. 从乐器的形状, 声音和古典吉他是天壤之别的.这才是真正的民族化道路. 这是自然而然的,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05-17 22:28:47编辑过]

发表于 2004-5-17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goodinging在2004-05-17 22:08:24的发言:


  
如果中国人再把这件世界性的乐器中国化地域化, 等于是倒退.

GOOD~~`
发表于 2004-5-17 2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到渠成,勉强不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5-23 00:19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