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木材市场和木材贸易的具体现状我就不知道了,请论坛里的业内人士解析一下,这种位于琴厂上游的环节如果参差不齐,混乱不堪的话……我就担心大家手上的琴,拼版不说,搞不好木头都不是一个品种的,上边布满各种虫眼和木疖子, ,木工用腻子修补修补,砂纸打磨后刷上漆,你也看不出来,也没经过干燥,拿在手上还挺重,以为是硬木呢。我在国外论坛看一个大家对比自己的les paul 的重量,在9镑至10磅之间,只有个别高于10镑或者低于9磅,也就是说,大部分les paul都是在8斤至9斤(4公斤至4.5公斤)之间的,国内的很多琴用的不是桃花心木,却动辄5公斤8公斤,可见其含水率。其实乐器制造规模化工业化之后,乐器厂基本上还是个木器加工厂,运作方式也是木器加工的模式,工厂的采购人员,存储管理人员,制作加工人员对乐器可没那么痴迷更没有制琴师的那种对乐器的深厚感情,他们生产一把琴时和造一把椅子的心态估计并无二致。木器加工厂往往都是设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即便是美国产gibosn也是一样,那些社会底层的工人只不过是干活糊口,他们才不管什么乐器不乐器,美日产的琴质量好,是因为他们工业管理水平比较高,各环节控制比较严格,所以最终产品质量比较有保证。至于什么韩国印尼的品牌,大家千万别迷信…以为自己手上的宝贝在工厂员工手上也是宝贝那就纯属意淫了。其实大规模生产的琴,说道底是一种产品,好坏也是在产品级别的乐器里横向对比的,真正的乐器还得是制琴师手工选材制作的那种,所以大家也别太较真了,你手上的那块木头是吉他而不是菜板子基本上纯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