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78|回复: 28

[共享] 《回忆》组曲 第1乐章 我的录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14 0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共享] 《回忆》组曲 第1乐章 我的录音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http://asniler.com/sound-my/Evocation-96KB.mpa
第1乐章。
发表于 2004-4-14 0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非常好!!!
毫不客气的说,比很多老师弹得好多了。
如果非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可能要有两处节奏问题要与ani商榷。请见图中的两个圆圈。

都是在第一次演奏时出现的,有抢拍的嫌疑。反复之后没发现问题。
个人观点,您见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14 0:50:05编辑过]

发表于 2004-4-14 0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弹的太好了,很感性另外想问一下ani,你弹的时候有没有用圆滑音的?你觉的原谱安排用圆滑因的处理是怎么看的?
 楼主| 发表于 2004-4-14 0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第1处圆圈的地方回到了主调,这里我当时的感觉是要着重表现一下那个第4弦上的e音,所以这个e音提前了一些出来。而该小节的速度比其他稍微慢了一点点,这样时值还是基本没问题。因为这里是RUBATO,弹性速度,所以要这么补回来;因为这个曲子整个是一个MILONGA的节奏型,所以节奏型的第1拍其实是在小节(比如第4小节)的第2拍,所以我将其提前了一点点也是为了着重这个第1拍。第2处圆圈的地方是个渐强的经过句,为了增强该处音乐的张力:这个经过句我的理解是对下面曲子高潮部分的一个提示,好象要开饭了阿姨会摇一下铃铛。所以这里也有个crescando.的记号;另外不知你有否注意,我在这个曲子中间,凡是作者用e小调分解和弦拼凑小节数的地方都改用了标准Milonga节奏的7和弦来代替,所以你注意听应该会发现我弹到这画圈部分以前实际时值已经超过了该小节,所以画圈这句成为了真正的“经过句”(附加句??),我不想让它太占用时值,所以这里很快就过去了。平时弹这个的时候都比较散漫自由,会加好多东西。这个比较正规了点,我还是比较喜欢自由些弹这个。不过可能别人听起来已经觉得自由过头了点。所以以上也都只能说是我的“个人理解”了。很高兴WALKSOUND提出问题,而且提的很是在点子上。赞赏ing!我的建议是演奏音乐实际就是研究音符和音符之间的那些时间。
发表于 2004-4-14 0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ANI, 我感觉没有你最初的那个版本好.
似乎有些太自由了.容易给人浮和滑的感觉.  赫赫...你第一次那个好. 深情意重, 朴实真切.
第一乐章, 我感觉应该沉稳和含蓄. 如果演奏主题的时候情绪表达太过自由, 个性话过于鲜明的话, 可能会限制音乐的进一步展开. 主题的发展空间可能会被舒服.
但如果你是作为一个单独的小品来弹的, 就另当别论了.
个人看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14 8:53:15编辑过]

发表于 2004-4-14 0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
发表于 2004-4-14 0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ani在2004-4-14 1:45:00的发言:
第1处圆圈的地方回到了主调,这里我当时的感觉是要着重表现一下那个第4弦上的e音,所以这个e音提前了一些出来。而该小节的速度比其他稍微慢了一点点,这样时值还是基本没问题。因为这里是RUBATO,弹性速度,所以要这么补回来;因为这个曲子整个是一个MILONGA的节奏型,所以节奏型的第1拍其实是在小节(比如第4小节)的第2拍,所以我将其提前了一点点也是为了着重这个第1拍。
第2处圆圈的地方是个渐强的经过句,为了增强该处音乐的张力:这个经过句我的理解是对下面曲子高潮部分的一个提示,好象要开饭了阿姨会摇一下铃铛。所以这里也有个crescando.的记号;另外不知你有否注意,我在这个曲子中间,凡是作者用e小调分解和弦拼凑小节数的地方都改用了标准Milonga节奏的7和弦来代替,所以你注意听应该会发现我弹到这画圈部分以前实际时值已经超过了该小节,所以画圈这句成为了真正的“经过句”(附加句??),我不想让它太占用时值,所以这里很快就过去了。
平时弹这个的时候都比较散漫自由,会加好多东西。这个比较正规了点,我还是比较喜欢自由些弹这个。不过可能别人听起来已经觉得自由过头了点。所以以上也都只能说是我的“个人理解”了。
很高兴WALKSOUND提出问题,而且提的很是在点子上。赞赏ing!
我的建议是演奏音乐实际就是研究音符和音符之间的那些时间。
首先说明一点:我与ani的讨论问题,似乎是在怎么处理更好的范畴,已经在“对与不对”的基准之上。




此曲我没有弹过,其实网友大多数的录音我都没有弹过,完全是先看谱子然后对照录音,所以难免武断一些。

“。。而该小节的速度比其他稍微慢了一点点,这样时值还是基本没问题。。。我的建议是演奏音乐实际就是研究音符和音符之间的那些时间。。。。”
-----非常感谢您的说明。这是处理上的正常行为,我也是这样理解的。
不过,如果从我个人的理解角度看,这两处节奏的处理可能完全与您意见相反。

关于那个第四弦上的E音出现的时机,我更倾向于迟一些出现,而不是提前。我理解,如果迟一些,则更能强调这个E音所处的声部层次,而且更能强调前面那个G音的旋律声部,继而使这一小节的第一个音(作为音头)与前面几小节的旋律衔接得更加自然贴切深入。当然,这是没有考虑到美隆加的节奏型的情况下。
不过我的印象当中,大多数情况下,作曲家使用一个节奏型作为作曲动机之一的时候,一般都要“事先交待”,比如在曲子的第一小节开始的2到4小节内,将节奏型交代得清楚,比如说小夜曲、西班牙舞曲、华尔兹、探戈、哈纳涅拉、皮阿佐拉的探戈、巴黎奥斯的一些舞曲等等(手头没有电子版的谱子,所以没法加上来说明)。
而这首曲子,根据您提供给我的关于美隆加节奏型的常识以及您的录音来推测,好像并没有像以往的作曲家那样进行“事先交待”,所以我想请教为什么把这首曲子作为美隆加来加以诠释?当然,很多作品会在曲子中穿插一些节奏型。不过,给我的感觉,作曲家在穿插新的节奏型一般都是从一个新的乐段开始的,而我理解这首曲子到了第四小节好像并非新的乐段开始。

年龄大了思想比较僵化,而且听力也在衰减。




都是个人的见解,说得对不对的你别在意。非常高兴能与您交流并能从您那里获得。




另外:您更改和声部分个人认为很不错,所以没有多说。请相信我的视谱能力,嘿嘿
我的walksound笔名不知为什么密码不管用了,只好用这个笔名回答您,请见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14 9:37:14编辑过]

发表于 2004-4-14 0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 接着讨论.
发表于 2004-4-14 1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小作品往往很值得咀嚼。说起来也容易具体化,系统性针对性也强
发表于 2004-4-14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弹的很好.可以说比很多老师弹的都好.节奏基体现出来了.不过还是个人自由色彩偏重了.但个人喜欢也没啥的.        挑个骨头.谱的倒数第二行第二小节的最后三个音中两个伴奏音没听到.不知道是不是故意不弹还是弹的声小了没听出.但是对MILOKA节奏行来说那音不该小或没有,


发表于 2004-4-14 1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天父在2004-4-14 10:23:00的发言:
其实小作品往往很值得咀嚼。说起来也容易具体化,系统性针对性也强

不过, 我一直不把它看做小品, 而是第一乐章. 所以, 我觉得规整沉稳, 交代清楚一些好. 不好太多地发挥. 因为音乐的发展是在后面.  
发表于 2004-4-14 1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听过ani兄弹整首回忆组曲~呵呵~正如他所说自己平时弹是处理的很自由的,加了很多自己的东西~这个第一乐章相对来说已经显得比较规矩了~看看ani兄有空能否把整首回忆组曲都录下来让大家听听~方便各位鉴赏学习~
发表于 2004-4-14 1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首曲子如果旋律足够通俗,简洁,相对可玩赏性,自由度就会大很多,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主题可以随意派生出很多变奏。例如可以把它编曲成典型jazz也挺好玩的。我非常同意,哈哈,天府的看法walksound一夜之间鸟枪换大炮,乌鸦变凤凰,成天父拉。。。
发表于 2004-4-14 1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弹得很好,但偶觉得有点太自由了,速度变化没问题,但觉得变化有点突兀,对这曲来说,好像不是太配合,但对你求变的精神表示欣赏。偶不是太同意这是Milonga,因为milonga的特点不是太明显,也没有说明,但其它各首都有说明是何种舞曲,如真是milonga,那更不因该太自由,偶觉得舞曲便应该能跳舞,太突然的变化便较为难跳舞的了。不知道是不是听习惯了,对改变了的音不是很适应,觉得还是原来较简朴的更好,也方便后面发展。偶是菜鸟,光说不练的,胡说八道,大虾別见怪。
 楼主| 发表于 2004-4-14 1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哇哇:那个地方是我故意不弹。这里并不是MILONGA的节奏型的音,而是为了与前面的织体相统一的和声内音。我的理解是这里已经是和声上准备进入属调然后返回主调完成前的一小句,这个小节第5个音B和第8个音C组成的带附点的旋律还是很不错的,有意犹未尽之感,所以这里我故意让他们中间“安静一点”以跟前面的织体产生区别,得到起伏后回落的效果。-----------------------------------------------------回 天父:试将每小节的第2个音前面画上小节线,然后把原来的小节线擦掉看看。回忆组曲之妙在于将各种阿根廷的曲体集中在一起,以不同的形式表现相同的主题。比如第2乐章的Zamba等等。第1乐章的MILONGA就是最传统的阿根廷音乐型。不过由于作者写作手法有些改变,所以该曲似乎也成为一个浪漫曲了。
发表于 2004-4-14 1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ani在2004-4-14 11:19:00的发言:

回 哇哇:
那个地方是我故意不弹。这里并不是MILONGA的节奏型的音,而是为了与前面的织体相统一的和声内音。我的理解是这里已经是和声上准备进入属调然后返回主调完成前的一小句,这个小节第5个音B和第8个音C组成的带附点的旋律还是很不错的,有意犹未尽之感,所以这里我故意让他们中间“安静一点”以跟前面的织体产生区别,得到起伏后回落的效果。
哦.知道了.谢谢解答.
发表于 2004-4-14 2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顶一下。如果能控制一下杂音会更棒
发表于 2004-4-16 17: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walksound一夜之间鸟枪换大炮,乌鸦变凤凰,成天父拉。。。哈哈~~~
发表于 2004-4-16 1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郭什么时候是乌鸭了???
发表于 2004-4-28 16: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发表于 2004-4-30 16: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不了了
发表于 2004-5-2 07: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音色真棒!!!!处理的也很好!!佩服佩服!!!!!!!  
发表于 2004-5-2 0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赞!
第二段的渐强开头推动很清晰,好!但这又使反复的时候用同样的方式显得格外雷同。这点是否可以再考虑一下?
呵呵,我没弹过的,瞎说。。。
还有,多口问一句,ANI兄的手现在如何?听来已经无恙了,可喜可贺!
发表于 2004-5-2 1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呀!!!!!!!
发表于 2004-5-13 14: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ani:第八节和第九节(过渡)你弹奏时处理的很好听,但和谱子里写的不一样,请教为什么?用的什么和弦?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4-5-13 1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原谱这个地方听起来简直就是用e小调的分解和弦来凑小节数保持结构上的完整。所以我在里面用了7音,更重要的把织体改成了标准的MILONGA的织体。
发表于 2004-5-13 2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ani在2004-05-13 19:34:00的发言:

我觉得原谱这个地方听起来简直就是用e小调的分解和弦来凑小节数保持结构上的完整。所以我在里面用了7音,更重要的把织体改成了标准的MILONGA的织体。

就这个地方你改得很别扭
发表于 2004-5-13 2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节奏概念,画蛇添足!
发表于 2004-5-14 0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上说,用e小调没错,但的确是太平淡了,没有激情。
至于改成什么样的好,可以再进一步探讨,你现在弹的这两节就比原谱好的多。
我也说不好应该用什么和弦,只能感觉。总之用e小调不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5-23 00:19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