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55|回复: 8

[请教]到底有没有人用六线谱视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5 15: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到底有没有人用六线谱视唱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我一直感觉,很神秘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4-3-5 16: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4-3-5 16: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4-3-5 16: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明显地关税,删了他!
发表于 2004-3-5 18: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别删~~~~等等


用六线谱视唱的人应该至少具备两个条件:1、不抵触六线谱,并且能比较流利地用六线谱视奏。2、对吉他指板上的每个音都很熟悉。这样也许还有可能用六线谱视唱,但只局限于吉他用标准定弦的时候。假如把《科庸巴巴》这样的曲子用六线谱记谱的话,要视唱就比登天还难!!

发表于 2004-3-5 1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六线谱是好东西啊。






人类很早就想把音乐记载下来。在中国音乐史上约四千年前已经有了简单的记谱法,在欧洲至少于公元9世纪就已经开始使用线谱来记录音乐了。                         今天世界沿用的五线谱记谱法,早在18世纪已经基本定型。但是,众所周知,这个记谱法的体系仍不十分完善.世界各国的音乐学者们都在对记谱法的改革进行相继的研究.并提出过许多不同的制订方案。                         用六条横线来记录音乐,早在中世纪格里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的四线乐谱确立之前.就已出现过简单的形式。五线谱记谱法产生以后,六条一组的平行横线,曾用于过欧洲的古代“手法谱”(TABLATURE)。近二百年以来.约有220多项有关记谱法改革的线谱方案提出,从一条线的到十六条线的都有,其中应用六条线的约有30多项,最早的发表于1789年,最近的发表于1984年;我国的方聋申和赵宋光在50年代末.也提出过类似西方的六线谱方案。然而.上述的所有方案的基本出发点,都只是为了统一读谱的方式。在意大利的中国音乐家吴道恭先生.最近以意文版发表了他的《论六线谱》一书.这个关于记谱法的改革方案,主要是基于以二十七条谱线构成的四个层次的六线谱,形成可以记载八个八度的“完全谱表”,以2:l关系的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以及二进制的原理,由。倍高音谱表”、“高音谱表”、“低音谱表”和“倍低音谱表”的序列方式组成;其中还包含了“中音谱表。和两个高低不同音区的。过渡谱表。。这些谱表只有一个统一的读谱方式和共同的应用法则,减少或完全避免了繁琐的加线,特别是排除了。中音谱表”(包括中音和次中音谱表)的移动所带来的困难。这个四层一组和八个八度的统一而又可分立的六线谱结构,囊括了高低全部可应用的音域,不仅包括了钢琴的音域,也包括了音乐创作和管弦乐队的所有音域。                         特别难能可贵的是,这四个层次的六线谱中.不同音区的c音(do)都设置在同样的中心而又对称的位置上,其逻辑结构的简明和严谨,必将给音乐记谱法的电脑化应用,带来广阔的前景。                         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讲,一切的符号包括语言在内,部有一种约定俗成的特点,因此对于人们已经习惯了的事物要进行改革,会是很困难的。                         对于“道恭体系”这一创造性的成果,应该充分予以肯定。但如何使这一合理的建议付诸实施,只有通过国际音乐界广泛的讨论并取得一致的共识后。拟定出推广的方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5 19:41:15编辑过]

发表于 2004-3-5 1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庸巴巴就别讨论了吧,五线没办法视奏,搞出多一行的谱,六线没法视唱,只有电脑可以做到。
发表于 2004-3-5 1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科庸巴巴的谱只有那一行实际音高的谱,视奏起来就麻烦了。
发表于 2004-3-6 0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henry在2004-3-5 19:25:00的发言:其实六线谱是好东西啊。






人类很早就想把音乐记载下来。在中国音乐史上约四千年前已经有了简单的记谱法,在欧洲至少于公元9世纪就已经开始使用线谱来记录音乐了。                         今天世界沿用的五线谱记谱法,早在18世纪已经基本定型。但是,众所周知,这个记谱法的体系仍不十分完善.世界各国的音乐学者们都在对记谱法的改革进行相继的研究.并提出过许多不同的制订方案。                         用六条横线来记录音乐,早在中世纪格里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的四线乐谱确立之前.就已出现过简单的形式。五线谱记谱法产生以后,六条一组的平行横线,曾用于过欧洲的古代“手法谱”(TABLATURE)。近二百年以来.约有220多项有关记谱法改革的线谱方案提出,从一条线的到十六条线的都有,其中应用六条线的约有30多项,最早的发表于1789年,最近的发表于1984年;我国的方聋申和赵宋光在50年代末.也提出过类似西方的六线谱方案。然而.上述的所有方案的基本出发点,都只是为了统一读谱的方式。在意大利的中国音乐家吴道恭先生.最近以意文版发表了他的《论六线谱》一书.这个关于记谱法的改革方案,主要是基于以二十七条谱线构成的四个层次的六线谱,形成可以记载八个八度的“完全谱表”,以2:l关系的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以及二进制的原理,由。倍高音谱表”、“高音谱表”、“低音谱表”和“倍低音谱表”的序列方式组成;其中还包含了“中音谱表。和两个高低不同音区的。过渡谱表。。这些谱表只有一个统一的读谱方式和共同的应用法则,减少或完全避免了繁琐的加线,特别是排除了。中音谱表”(包括中音和次中音谱表)的移动所带来的困难。这个四层一组和八个八度的统一而又可分立的六线谱结构,囊括了高低全部可应用的音域,不仅包括了钢琴的音域,也包括了音乐创作和管弦乐队的所有音域。                         特别难能可贵的是,这四个层次的六线谱中.不同音区的c音(do)都设置在同样的中心而又对称的位置上,其逻辑结构的简明和严谨,必将给音乐记谱法的电脑化应用,带来广阔的前景。                         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讲,一切的符号包括语言在内,部有一种约定俗成的特点,因此对于人们已经习惯了的事物要进行改革,会是很困难的。                         对于“道恭体系”这一创造性的成果,应该充分予以肯定。但如何使这一合理的建议付诸实施,只有通过国际音乐界广泛的讨论并取得一致的共识后。拟定出推广的方案。





终于找到知音了,我已经把我的一本卡卡全在上面加了一条线,不过看的多了,再看五线谱总错,也许现在还不是时候吧。


不过,最近看低音谱表的水平有点儿提高,呵呵。


吉它如果用这种记谱最好是用中音谱表,或是用大谱表,我想对于一些曲子来说用大谱表好象比,五线谱好,比如森林之梦,那么多加线,要用这种六线谱,或是五线谱的大谱表更易于读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5-22 09:26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