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吉他中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613|回复: 51

DIY一台高品质小功率的电子管吉他放大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 13: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大家好,我是一名录音师,平时在工作中经常接触一些录音室吉他手,他们来棚里录音时大部分不会携带吉他放大器,而是用一些类似音箱模拟器之类的数字合成效果器来录音.一是吉他放大器携带不方便;二是用放大器录音需要乐手和录音师多次调整以后才能捕捉到合适的音色,这样就浪费了宝贵的棚时,作曲家要多掏银子(因为我是在商业棚干活,吉他手都是来了拿着谱子就弹,弹完了结账就走这种).所以大部分的电吉他录音都无法满足我对音色和音质的要求,这是后期混音时无法弥补的!于是想在自己棚里拥有一台吉他放大器的想法油然而生,但是棚里大部分的录音是以管弦乐队为主,吉他录音以箱琴为主,所以花大价钱购买一只高质量的放大器老板并不同意,况且现在市面上的大部分放大器都是商业产品,以功率大增益高为卖点,不符合录音室的要求(目前大部分的录音室话筒在不失真的情况下都承受不住120dB以上的声压级,而放大器在拉小音量的时候又狠难有好的动态和音色,失去了用放大器录音的意义),小功率的放大器又很少有商家去用心做(因为商业卖点不高,大部分消费者心目中的放大器是商业演出时那些吉他手背后的音箱墙,这正中了商家的意愿,很显然比起那些功率小体积小的放大器,消费者更愿意掏腰包买这些大家伙),当然能买到的也是价格不菲(目前在国外的乐器销售网站上fender最贵的一款箱子好像是一台复古的5E3,后级两只6V6A类推挽,功率10瓦左右,卖两千多美元),于是就动了自己制作一台适合录音室使用的吉他放大器的念头.之前做过一台AC15练手,声音还可以,但是理论差的太多,调试的不好,信噪比也一般,送朋友玩了.上学时电子电路学的不深,而且都是晶体管电路,这次认真学习了一年多的电子管电路理论基础,开始造第二台放大器.首先想说一下电吉他这件乐器.电吉他本身并不是一件完整的乐器,它没有共鸣腔,自身所发出的音量太小,无法达到人耳正常听音的声压级(人类说悄悄话时为40dB左右,正常说话时为70dB左右,大声嚷嚷为80dB左右,马路上的噪音100dB左右,摇滚乐现场120dB左右,人耳的痛域也就在120dB左右,也就是说超过了120dB的声压级,大部分人开始接受不了,表现为头疼,烦躁等,如果真的感觉到耳朵疼了,那听力肯定会受到严重影响.由于音乐的频率范围要比我们说话的频响宽很多,人耳在不同频段所感受到的响度也有很大差异,所以同样声压级的一段音乐和一段语音,人耳会认为语音的声音比较大,有学者指出婴儿啼哭时的频段是人耳最为敏感的频段.建议大家在听音乐时保持80dB左右的声压级就好,国际上规定录音室的标准监听声压级为80dB到83dB,也就是说录音师在平衡整首乐曲的频率响应时是在这个声压级下完成的,超过或是低于这个值越多,频率响应的变化越大,主要体现在低频和高频,声压越大,低频和高频越明显,声压小则越不明显.国内的好多录音师并不按照这个声压标准进行混音,而是在声压很大的情况下工作的,尤其是摇滚乐录音师,喜欢在如同现场一般的声压下工作,而大部分的消费者都是用随身听,电脑音箱等设备进行重放,根本达不到这种声压级,所以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高低频比他当时监听到低很多,声音听起来散乱无力,清晰度不够,细节缺少等,这种唱片在国内比比皆是,如果你要是想听到好的频率响应,首先就是要开特别大的声音,可是在这么大的声压级下,又有谁能听完一张唱片呢?),所以放大器就油然而生了.最早的电吉他是在箱琴上面安装拾音器得到的,那是因为摇滚乐的兴起使节奏站在了乐曲的主导地位,架子鼓的声音太大,普通的箱琴在音量上很难与它平衡,这时扩声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把声音够大的吉他要比音色和音质重要的多!发展到后来就成了实心的电吉他,经典的电吉他音色也是那个年代就定义了的.所以电吉他其实是一套系统,它由吉他,拾音器,放大器和音箱四个部分组成,缺少了哪一样都不是一个整体,其中吉他本身当然是最为重要,一把好的吉他是好音色的开始;拾音器的作用是把声音转化为电信号,它与动圈话筒的原理一样,越是高品质的拾音器频率响应越好,能捕捉到更多的细节,越好的吉他就应该配备越好的拾音器,相反不好的吉他应该配低质量的拾音器,这就像好多人平时唱卡拉OK时听起来挺好听的,可是一到录音棚唱就差了好多,就是因为好的话筒频率响应更平直,拾取到的细节更多,有些人的齿音太重,嘴里不干净,音准问题就全暴露出来了,所以低质量的拾音器反倒不会暴露出那么多缺点;喇叭的作用与拾音器正好相反,它是把电信号转换为声音,越高质量的喇叭频率响应越好,声音的转换也越为真实,我们所听到的电吉他音色最终就是通过它听见的,喇叭的品质越好发出的声音也就越好,当然要与吉他和拾音器平衡,前面没有达到的后面也就体现不出来,但是在这套系统里喇叭的价值至少要等同于拾音器的价值甚至更高,如果你有一把万元级别的吉他自然会配备有高品质的拾音器(这种拾音器每套的零售价会是上千元的),而却用一只几百元甚至是几十元的喇叭还原声音显然是大打折扣,我认为这个级别的电吉他系统配备一只千元以上的喇叭一点也不为过;最后剩下放大器了,放大器在电吉他这套系统里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放大拾音器所转换的微弱电信号,提供足够的动力以推动喇叭,如果前三个环节的品质都很好的话,那么放大器这个环节的标准显然是越简单越好,越直接越好,越复杂的电路越多的信号处理都会损失更多的细节和动态,如果你想听出每次手指蹭弦的不同音色区别来,那么在这一环节就必须简单直接,像Larry Carlton,Lee Ritenour,B B King这类演奏风格的吉他手就要求这一环节越简单越好,反应越快越好,如果是技术不好手底下不干净的吉他手很显然是不适合用这种放大器的,因为他会一五一十的表现任何演奏的细节,好的与不好的,所以弹琴不干净的吉他手用这种放大器听起来就会很脏.一台质量很差的音箱放大器组合开到失真音色,你能分辨出的也就是单线圈和双线圈拾音器的区别,具体到什么牌子的吉他什么档次的吉他恐怕就很困难分辨了!(废话太多了不过我还想再多说点:第一,放大器对音色的影响远没有喇叭和箱体对音色的影响大,这里指对音色的正面影响,如果你想获得经典的Marshall失真音色,首先应该要考虑的是一台4x10或4x12喇叭的封闭式箱体,就算你买了Marshall的音箱头用一个喇叭的箱体或是开放式的箱体也出不来那声,用对了箱体的情况下用别的品牌的一些高增益音箱头调整均横也能出经典的Marshall失真音色.第二,现在很多人追求大功率,买箱头非要个100瓦的,再来个4x12的箱体,功率每增加一倍声压级增加3dB,也就是说100瓦的比50瓦的大3dB,50瓦的比25瓦的大3dB,而距离音源每远一倍声压级衰减6dB,也就是说如果你距离音箱两米远向后退到四米时声压级会衰减6dB,此时100瓦的头变为25瓦了!真的需要这么大的功率吗,音量不够可以增加喇叭的数量,每增加一倍声压级增加3dB,还可以选择高灵敏度的喇叭,灵敏度100dB的喇叭配合15瓦的放大器和灵敏度94dB的喇叭配合60瓦的放大器所发出的音量是一样的,这些办法可以节能的多!)
下面进入正题,现在国内终于可以买到专业的乐器喇叭了,百变龙的V30价格非常不错,比国外零售商的价格还要低,灵敏度达到100dB,在录音室里使用我需要一台功率5瓦至15瓦左右的放大器就完全能够胜任各种工作,我对它的要求就是快速直接的演奏反应和动态表现,较高的信噪比,丰富的泛音,丰满动听抒情的音色,下面上电路图.
G5.gif

挑来挑去就选了上面这张图,之前请蝎子帮忙看过这张图,他说一点问题都没有.根据自己的要求有些变动,第一是改为胆整流,用的5Z3P,但是整流后的电压比自己预想的要低一些,又定了一只5AR4过两天就到,功率级有微小的变动,设计成了可以选择多种功率放大管的电路,还可以切换三极管接法和五级管接法,这样可以得到不同管子的音色和不同的输出功率,从3瓦到13瓦就都有了,录干琴音色时可以选择功率大一点的,失真时则可选择小功率的.

内部.jpg

内部图,如果有布线不合理的地方请多提宝贵意见

滤波.jpg

电源滤波部分

均衡.jpg

均衡部分的电路

背面.jpg

三只左氏的牛,从左到又分别是:电源插座,保险管座,电压选择开关(可以选择电源变压器次级高压绕组的两种不同电压),波段开关1(用来控制帘栅极的电压,分别是EL34,6550,KT88,6V6,6L6,EL84),波段开关2(用来控制功率管阴极电阻的大小得到不同的栅偏压,分别是EL34五级管接法,6550和KT88五级管接法,6V6五级管和三极管接法需要调整电压开关,6L6五级管接法,EL34三极管接法,6550和KT88三极管接法),五级管接法和三极管接法的转换开关,4欧输出,8欧输出

正面.jpg

正面的图,从左至右分别是:高阻抗输入,低阻抗输入,音量,亮度开关(有两档亮度选择,上为高亮度,下为低亮度,中间为关),均衡器bypass开关,三段均衡,电源指示灯,stanby开关,电源开关

外观1.jpg

装盒子里啦,盒子是找人定做的,果木的,颜色有些偏红了,本来我是想要偏棕色的,实物没有照片这么红

外观2.jpg

背面,呵呵.总体来说声音基本达到了自己的要求,音量开到最大噪声也很小,工作点还需仔细调一调,主要是每只功率管状态的调整,可能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过些天把视听发上来大家听听.做这个小箱子从计划到设计到备料到完成现在这个样子大概用了半年多的时间,不满意的地方还是有不少,不过这次积累了很多经验,下次一定会更近一步的!大家多提宝贵意见,看看布局什么的有什么问题,本来输出牛送了一个牛罩,但是罩和不罩没有什么区别,下次想自己绕牛试试.



[ 本帖最后由 湛江杀人王 于 2008-8-2 22:36 编辑 ]
发表于 2008-8-2 14: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6P3P   EL34  12AX7
发表于 2008-8-2 16: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非是6P3P也,怕是5Z3P吧
发表于 2008-8-2 16: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忘记赞美了,好手工,向您学习
器件非常之发烧
发表于 2008-8-2 16: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潜水员显身,好帖

不过字太小了,哪位版主帮忙改大点
发表于 2008-8-2 17: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音箱中间很长的那个是铜线??? 第一次看到这样
不过很漂亮
前面文字看的真累
 楼主| 发表于 2008-8-2 17: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几位,第一支管是5Z3P,器件其实也不算什么发烧,就是牛贵点,电阻几毛钱一支,电容最贵的也不到5块钱.字体确实太小了,让大家费眼睛了!
发表于 2008-8-2 18: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  能把元件的价格都公布一下么  谢谢    顶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8-2 18: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上的,价格我没具体算过,不算喇叭差不多两千块钱吧,回头等弄利索了我再细算算
发表于 2008-8-2 20: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来一牛人。热闹啊,哈哈
很牛很强悍。
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08-8-2 21: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琴韵 的帖子

好眼力,估计是曙光的铝座5Z3P吧。
发表于 2008-8-2 22: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
发表于 2008-8-2 22: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LZ的箱子,怎么让我想到了“DUMBLE”。很好,支持一个!!!

         期待LZ的视听 !!!!!!
 楼主| 发表于 2008-8-2 23: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说的是啊,DUMBLE的箱子和Traninwreck的箱子都是我喜欢的风格,既然神似不了咱就来个形似过过隐!哈哈
发表于 2008-8-2 23: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料十足。
主要是楼主的想法非常的好,通过修改原电路达到自己的目的,的确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的不光是copy,更重要的是创新!!!
还有就是楼主的录音知识大伙必定要看啊。很难得能说这样专业性的话。
另外,楼主说的“第一,放大器对音色的影响远没有喇叭和箱体对音色的影响大,这里指对音色的正面影响,”这话,小弟由于实践少,理解不深。我以为对吉他音色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前级放大器,前级放大的级数,工作点的确定,栅极电阻的运用,阴极旁路电容的运用,耦合电容的值,以及音调电路的设计最大的影响了从拾音器出来的音色,至于后级、喇叭、和箱体的影响相对小。不知道我这样的理解正确不,希望楼主和更多的amp diyer大侠们指正。
 楼主| 发表于 2008-8-3 00: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ironlung 的帖子

先说声谢谢!其实我说的也不一定对,只是我个人的理解而已,万事也没有绝对的.
干琴音色和失真音色当然是通过放大器调整的,所以这两种音色要分开来说.比如都是干琴音色的电子管放大器,其实音色的差异并不大,通过调整均横都能差不多,电子管的工作点选的偏离正常值很多当然可以得到非常个性的音色,但是损失的会是音质,也不好获得丰富的谐波,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个性音色往往是或干瘪,或浑浊,或刺耳等,当然这是我个人对音色的理解,而且电路的调试经验也少,这种对音质的主管评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由于我本身的职业关系,对音色的把握不应该加入太多个性,要做到中庸,做出的东西根据音乐风格要适合大部分听这种音乐的人的口味,不可能每个人都照顾到.好多人说MARSHALL的干琴音色不好听,主要原因是购买MARSHALL放大器的人一般情况下都会配备4X12喇叭的封闭式箱体,这种箱体对喇叭音色影响非常大,做HI_FI音箱的人都不希望听到太多的箱体声,他们要通过计算箱体的容积等数值以获得最少的喇叭声.但MARSHALL这种封闭式的箱体由于形状和容积等的关系,带有非常多的箱体声,他的作用有点类似箱琴的箱体对声音的影响,当然只是原理上差不多,所以这种封闭式的箱体出来的声音很有个性,配合失真音色出来的声音紧凑,结实,颗粒感强.当切换到干琴音色时,这种箱体的声音是低频太紧,不够松弛自然,高频的指向性太强,扩散度不好,而多只喇叭单元互相也会产生相位的抵消和增益,使频率响应变差,我认为好的干琴音色应该是松弛自然,充满整个房间的听感.你看MARSHALL的大部分主打产品都是多只喇叭单元封闭式的箱体,因为他主打的就是高增益失真音色,而FENDER的产品几乎没有封闭式的箱体,因为他更侧重于干琴音色.
         说了这么多只是个人理解,希望大家多发表意见!
发表于 2008-8-3 08: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白明白
非常感谢楼主的慷慨之言,而且是非常专业的理解。这些知识真的很有用
大伙一定要拜读啊!!!哈哈
原来我跟Bigbass兄是从不同的的角度去理解的,哈哈 ,我单从电路的角度去分析,而Bigbass兄更全面更专业的角度阐述。
我试过把吉他接入马兰士7的前级电路(一hifi电路,还改了高阻输入的), 真想把吉他从二楼扔下去,哈哈,太难听了。从拾音器出来,要是对它作高保真放大,就是我说的扔吉他的情况,但一旦接进吉他专用放大器就不同了,主要针对的是中高频的提升(并不是全频),这样各种不同的前级塑造了不同的频响曲线,而且这曲线还真的很曲。Bigbass兄说的很对,放大器就是要配合箱体使用,不同的箱体就出来很不同的声音。
发表于 2008-8-3 10: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bigbass 的帖子

谢谢你         小弟不太懂    买了个FENDER65W的花了1200块        2000+自己做感觉有点贵     不知道大哥能不能给发个视听
发表于 2008-8-3 11: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的精彩    帮顶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08-8-3 13: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几位客气了.纠正我之前的一个笔误:应该是做HI_FI音箱的人都不希望听到太多的箱体声,他们要通过计算箱体的容积等数值以获得最少的箱体声!
另外昨晚上我随便录了一小段,我家里的电压太低,才200伏多点,管子的灯丝供电都是将将够,棚里的电压接近230了,所以和在家调试的工作点变化比较大,前级增益比较大,比预期的要高,音色稍微有点燥,因该再收敛一点就好了.想听的留个地址吧,或是谁帮忙放网上大家能下载,文件1兆多点
发表于 2008-8-3 1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手艺啊,牛人真多啊
 楼主| 发表于 2008-8-3 14: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到了一个笨办法,去注册了一个邮箱,diycleanamp@sina.com,密码321321,想听的朋友麻烦自己下一下吧
琴是一把PRS,扔棚里半年多了没人动过有点打品,弹琴的是我一小兄弟,多长时间没弹琴了他自己也不清楚.琴直接进放大器,接一只百变龙V30喇叭开放式箱体,话筒是SM57,经话放后近数字音频工作站,录好后加了一点钢板混响,其余的没做任何调整.可以听出谐波还是比较丰富的,可以表现出吉他很长的延音,在块到中间的一个根音时可以听出来,直到这个音结束都应该听不见任何噪音,就算吉他手不用手护弦也几乎是没有噪音,可能是我工作性质的关系对噪音这东西很敏感要求也比较高,动态还说得过去,没达到我预期的目标.
发表于 2008-8-3 14: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目前试听的音色来讲。整体的声音偏亮,欠些醇厚的感觉。建议以后有时间重新录一个,最好把音箱的均衡以及增益...等录音时的参数给上,这样更能详尽的说明这个箱子的音色!

   继续支持一个!!!
 楼主| 发表于 2008-8-3 15: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伤感吉普车 于 2008-8-3 14:46 发表
就目前试听的音色来讲。整体的声音偏亮,欠些醇厚的感觉。建议以后有时间重新录一个,最好把音箱的均衡以及增益...等录音时的参数给上,这样更能详尽的说明这个箱子的音色!

   继续支持一个!!!

楼上说的不错,就目前的声音来讲有点偏向VOX的风格了,工作点我还要再调整一下,这几天老婆要生孩子了,没什么时间,估计要拖一阵子了.
偏亮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琴和放大器本身的原因,如果我动均衡降低高频的话,高音弦虽会收敛些但低音弦的泛音同时也就被衰减了,低音弦肯定会不好听不够透,这样的话放到音乐里和其他乐器混合时清晰度就大打折扣了,听起来也不精神.
二是SM57这只话筒的频响特性,这只话筒的频率响应是40至15K,但并不是很平直,在6K左右有一个5dB左右的峰,所以这也是偏亮的原因之一.
三是你我的监听系统有可能存在差异,也许在你那里听起来比我这还亮也未可知,过多的高频势必会影响中低频,想要取得平衡需要不断的调整,尝试
发表于 2008-8-3 21: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字体变大了 顶一下
发表于 2008-8-3 22: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干的错,希望以后能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让大家分享和学习
发表于 2008-8-3 22: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igbass 于 2008-8-3 15:53 发表

楼上说的不错,就目前的声音来讲有点偏向VOX的风格了,工作点我还要再调整一下,这几天老婆要生孩子了,没什么时间,估计要拖一阵子了.
偏亮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琴和放大器本身的原因,如果我动均衡降低高频的话,高音 ...


      就LZ和我们共同喜欢的音箱类型:“DUMBLE”---以及以原声出众的“Matchless”等音箱来讲,它们的声音在原声上都是相对偏暖,高频虽然清晰通透,但整体耳感还是较为柔和!不象fender,Vox原声高频那么尖锐直接。当然我也是从声像资料上去体会所得的感受,目前没有能力去亲自直接感受那些“名机”!就当聊天,说的不对的话,请谅解/
发表于 2008-8-4 00: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做的很好了,特别是木壳!
鸡蛋里挑骨头一下:接地母线如果非要用这么长的话最好换粗一点的
发表于 2008-8-4 00: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发表于 2008-8-4 00: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后都是木头壳 考虑散热的问题了吗?

如果 4个前级 2个后级 一个整流管 就更好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8-4 09: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伤感吉普车 于 2008-8-3 22:56 发表


      就LZ和我们共同喜欢的音箱类型:“DUMBLE”---以及以原声出众的“Matchless”等音箱来讲,它们的声音在原声上都是相对偏暖,高频虽然清晰通透,但整体耳感还是较为柔和!不象fender,Vox原声高频那么尖锐直 ...

      哪有什么不对的啊,更谈不上谅解不谅解了,好朋友就是应该直言不讳.clean tone有好几种,虽然目前的音色也勉强算是一种,但也不是我预期想要的,等多调整一下看看吧.
 楼主| 发表于 2008-8-4 10: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sound 于 2008-8-4 00:02 发表
做的很好了,特别是木壳!
鸡蛋里挑骨头一下:接地母线如果非要用这么长的话最好换粗一点的

       多谢高手夸奖,给我留着面子呢吧?哈哈
       做机的时候这跟是手头最粗的了,自己也是觉得有点细,估计以后有粗的了也懒得换了,哈哈.下次做的话不用这种母线方式了.最开始滤波部分汇入了母线有交流声,后来改了一下就全好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8-4 10: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调吉他手 于 2008-8-4 00:47 发表
前后都是木头壳 考虑散热的问题了吗?

如果 4个前级 2个后级 一个整流管 就更好了

前面有木头,后面是完全敞开的,牛的余量比较足,尤其是电源牛可以供立体声的机器使用了,开机一下午三只牛也只是微温而已,其实完全没必要,有点浪费了.
前级高增益的等以后经验和理论长进些的时候可以尝试一下,但电路如果太过复杂了就不太适合搭棚焊了,我对设计电路板可是一点都不懂,蝎之狂舞的这类机器已经做得很到位了,如果真需要的话不如就买他的了,估计比自己做还省银子呢.后级推挽虽然噪音上比较好控制,但是调试起来可能还需要点专业的设备.下一台机就做个推挽的试试,但管子定6V6了,功率也不会大多少,实在是喜欢上这只管的声了!哈哈
发表于 2008-8-22 21: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再顶
发表于 2008-9-19 13: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太强了!早看到这贴我就不发问了,看了这贴也明白了我要问的问题之一。基本上就按照兄台的思路作一个Combo 小功率5W~15W箱子,不过电路部分可能用Fender 5E1为基础来做了。

当然,如果兄台把世纪实现电路的原理图贴出来我就更省事了

[ 本帖最后由 CrazyHarp 于 2008-9-19 13:54 编辑 ]
发表于 2008-9-19 16: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的同时再问,EL34的三极管接法和五级管接法在你的这个箱子中除了功率不同,音色的差异是否明显?
发表于 2008-9-20 23: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9-28 12: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问LZ个问题,你的旋钮和指示灯是在我那里买的吗?
发表于 2008-10-6 14: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菜鸟,请明白的大虾告知,输出变压器的输入阻抗应该是多少啊?1点几K?
另外,电源变压器次级线圈需要几组输出? 一个325, 一个6.3就可以了么?性能上有什么要求,我可否找电源变压器生产厂家来做?

另外有没有任凭古国,如果不用扼流圈效果会如何?
发表于 2008-10-7 16: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手艺啊,牛人真多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4-6-2 22: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