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会员
UID17027
好友
回帖0
主题
精华
积分87205
阅读权限225
注册时间2002-12-20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发表于 2003-12-7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世界著名乐团及简介
翻译外文时头痛之一是遇到了一些乐团叫不出名字,今天在声音论坛遇到了此贴,转来大家分享。
1.爱乐乐团(Philharmonia Orchestra)
这是1945年,由EMI公司的录音经理沃达·雷格当做演奏录音专用的乐团组织而成的,训练工作当时因纳粹夺政,逃亡在英国的卡拉扬担任,结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培育成世界第一流的管弦乐团.这段时间,不单从事唱片录音,而且也开始公开演奏,等到卡拉扬主任首席指挥后,该团声誉与日俱增.
1957年,卡拉扬辞退后,由德国大指挥家克伦贝勒接棒.不料,1964年 格离开公司后,这个乐团就被EMI一脚踢开,断绝了一切的经济援助.可是在克伦贝勒领导下,缍越过艰难的时期,成为自主经营的乐团,自此重新出发后,也把团名改为"新爱乐管弦乐团"(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由克伦贝勒担任名誉会长兼首席指挥.
1971年,马洋被聘为首席客座指挥,可是1973年克伦贝勒去世后,他也离去了.从1973年起,迎聘意大利指挥家慕锹接任首席指挥之职,慕锹工作得非常卖力,试图重拾昔日荣耀.出人意外地,1978年,这个乐团又突然宣布把"新"字去掉,再更改为原来的"爱乐管弦乐团".现任指挥:西诺波利.
2.爱乐管弦乐团(Philharmonia Orchestrs)
英国交响乐团.由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艺术指导华尔特·莱格1945年创建于伦敦,并自任艺术指导.同年10月由比彻姆指挥首次公演.1948年后的十几年间,通过录制大量唱片获得了巨大国际影响.这期间卡拉扬曾带该团访美演出.1964年后曾用"新爱乐管弦乐团"名义自主经营,后至1977年恢复原名.70年代在指挥家穆蒂的领导下,乐团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与乐团合作录制唱片的指挥家多达百人之上.1984年后由意大利指挥家,作曲家西诺波利任指挥.乐团总人员约90名.
3.奥斯陆爱乐乐团(Oslo Filharmonisk Selskap)
现在的奥斯陆爱乐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1919年组成的,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871年创立的音乐协会(Musik Foreningen)管弦乐团.可是这个曾被格里格和史威森指挥过的乐团进入20世纪后就停止活动,到1919年再组成目前这支乐团.
1936年后的26年, 曲家葛流纳黑克担任常任指挥,1945年后成为音乐监督,乐团水准提升不少.1962年起由钢琴家费耶斯塔特接棒,音乐监督是康姆.现任指挥是著名的扬颂斯.
这个团员只有70人的二管编制乐团,尽管规模不大,但以擅长演奏本国作曲家格里格以及北欧作品闻名于世,那杰出的演奏不容有追随者.
4. 阿姆斯特丹音乐会堂乐团(Amsterdam Concertgebouw Orkest)
当1888年阿姆斯特丹修建新的音乐会堂时,也同时创立了这个荷兰的代表性乐团.首任指挥是柯斯,从1895年起由孟格堡接任后,才把它逐渐培育成世界水准的著名乐团,这位名指挥家君临这个乐团前后长达50年.他最拿手的是德国浪漫派作品,曾积极地演奏理查·施特劳斯和马勒的音乐.
从1945年起,曾任孟格堡助理达31年的贝奴姆,升任常任指挥,世界大战期间降落的士气被他提升上来,达到跟孟格堡时代相媲美的层次.1959年贝奴姆突然去世后,由海汀克接棒,一直活跃到现在.起初他上任时,有三个乐季的时间由约夫姆辅助.现任指挥:柴利.
由于荷兰的地理环境,这个乐团具有德国式厚实的音响.不过,那柔和优美的音色跟德国的乐团不一样.即使演奏近代法国音乐等作品,也能显示丰富的情韵.
5 BBC交响乐团(BBC Symphony Orchestra)
1930年创立,由原先已有的BBC录音室管弦乐团,吸收被解散的女王音乐厅管弦乐团的团员,重新组合而成.结果,当时团员的总人数高达119名,规模无比庞大.第一任首席指挥就是鼎鼎大名的鲍尔特,他任职到1948年.两年后由沙尔坚担任首席指挥,前后共7年,后来舒瓦兹接棒,演奏力锐减,此事起因于指挥者的无能.
使这支著名乐团起死回生的是1963年接任的多拉蒂,只经过3年的训练,很快磨练出第一流的合奏境界,此后,由戴维斯、布烈兹和肯培等名师接任,保持辉煌的声誉,1976年肯培去世,首席指挥就暂时悬空下来.1978年终于邀请到俄国名指挥家罗杰斯特文斯基担任首席指挥.现任指挥:A·戴维斯.
目前这个乐团团员总共110名.
6.巴黎交响乐团(Orchestra de Paris)
这个乐团名符其实代表法国的国家交响乐团,是在1967年因当时的文化部长安德烈·马尔罗的提议而创设的.它的前身虽然是从1828年继续过来的"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团",可是利用改组的机会,大幅度更换了团员,然后迎聘孟许担任首任音乐监督,做出灿烂的起步.
不幸,这位名指挥家孟许1968年在美国旅行演奏途中去世,1969年起由卡拉扬接棒,1972年开始,由索尔蒂指挥,1975年9月改由巴伦勃伊姆就任音乐监督,不仅同时设立合唱团,也举行室内管弦乐的演奏,有时亲自弹奏钢琴,跟团员们做室内乐演奏,表现得多彩多姿,令人侧目.现任指挥:贝奇科夫.
该团的经费由国库提供百分之六十,团员以巴黎音乐学院的旧团员为中心,经过严格的考选,再集合法国各种乐器的名手,使得他们那光辉的音色与卓越的演奏技巧,称霸全球,成为数一数二的最具魅力的交响乐团.
创立后,最初的阶段,暂时经常更换音乐监督,可是进入巴伦勃伊姆的时代后,终于安定下来,不仅擅长法国音乐,在演奏德奥作品时,也都有优异表现.
7.巴黎管弦乐团(Orchestra de Paris)
被认为是欧洲最高水平的交响乐团之一的巴黎管弦乐团,于1967年创建于巴黎.其前身是1828年成立的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团.开始由明希担任音乐指导,后由卡拉扬以音乐顾问的名义接替.70年代后由肖尔蒂、巴伦波伊姆担任音乐指导与指挥.本乐团的管乐尤其是木管演奏十分出色.乐团的总员约为110名.
8.柏林交响乐团(Berliner Sinfonie Orehester)
1952年创建于柏林的柏林交响乐团,先后由希尔第勃朗特和斯美塔契克指挥.60年代至70年代由桑德林任常任指挥.乐团演奏水平显著提高.随后赫尔比希接任,其演奏配合更趋于成熟.
9.柏林爱乐乐团(Berliner Philharmoniker)
这是1882年,由解散了的,毕尔瑟管弦乐团的大约50名团员作为中心,加上部分业余人士组成的.1884年由克林特沃特担任首任指挥,1887年后由彪罗就任常任指挥,为这乐团打下牢固的基础,表现出充实的演奏内容.
从1895年起,改由尼基什接任常任指挥,前后达27年之久,他把这乐团训练成全世界首屈一指的最伟大交响乐团之一,尼基什去世后,除了大战中某一时间外,都由福尔特万格勒担任指挥,直到1954年,这段期间,乐团声誉更隆.1955年后,由卡拉扬接任终身常任指挥,乐团总员120人.
进入卡拉扬时代后,演奏会活动和唱片录音,更为积极.甚至扩大范围,在萨尔斯堡复活节音乐节上,也参与歌剧公演的活动.不论是名与实,都成为世界各交响乐团之冠,备受赞扬.卡拉扬之后,由阿巴多接任至今.
如果跟欧洲较具传统的乐团相比,柏林爱乐的历史虽然较浅,但从彪罗后,担任长期指挥的人,全是该时代最伟大的指挥界巨擘,于是建立起无比辉煌的传统,促使他们的演奏曲目,无限扩大.尤其是,这个现代交响乐团,演奏技能精彩绝伦,表现积极,由于具备优异的、柔软的反应力,不管任何指挥家统率它,都能发挥其实力与适应性.这个乐团的大量录音,都保持最高水准.
10.柏林弦乐合奏团(Deutsche Streichersolisten,Berlin)
德国室内乐团.1973年创建于柏林.由柏林爱乐管弦乐团、柏林广播交响乐团、柏林德意志歌剧院管弦乐团的十一位主要提琴演奏家组成.演奏曲目广泛,技巧高超,音响稳重而充实.
11.班贝格交响乐团(Bamberger Symphoniker)
德国交响乐团,1945年创建于班贝格.其前身为在布拉格由德国人组成的德意志爱乐管弦乐团.1968年前一直由觊尔伯特任常任指挥.1979年起由洛克伦任首席指挥,现任指挥是施泰因.
12.波士顿交响乐团(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1881年由亨谢尔担任指挥创立,此后到1918年前历任指挥的清一色是德国籍指挥家,他们是杰利克、尼基什、鲍阿、慕克和马克斯·费德勒.1918年到次年由法国作曲家拉波接任,后面是法国指挥家蒙都,1924年起由俄国人库塞维兹基就任音乐监督,为波士顿交响乐团带来黄金时代.1949年又由法国人孟许接棒,1962年莱因斯多夫继任,但因性格不合,7年后改由斯坦堡兼任,1972年起进入小泽征尔的时代,再度重振威风,绽开灿烂花朵.
波士顿交响团是所有美国乐团中最具有贵族气息的,尤其是弦乐合奏特别优美,受人称赞.由于小泽征尔的训练,他们的音乐更具年轻人的朝气.名指挥家柯林·戴维斯从1973年起应邀担任这支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这两位指挥家,不停地指挥这支著名的乐团,灌录了无数受世人爱不忍释的杰出唱片.阿巴多也指挥这支乐团录过唱片.现任指挥:霍格伍德.
13.伯恩茅斯交响乐团(Bournemouth Symphony Orchestra)
英国交响乐团.1893年创建于伯恩茅斯.原名"伯恩茅斯市立交响乐团",1954年后改用现名.1934年前由创办人戈弗雷(Sir Dan Godfrey,1868~1939)任首席指挥.历任首席指挥中录制唱片最多且影响较大者,为1972~1979年任职的贝尔格伦德.1980年后西格尔(Uri Segal,1944~ )任第7任首席,现任指挥:利顿.
14. 柏林广播交响乐团(Radio-Symphonie Orchestra,Berlin)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1946年,当做柏林美军占领区RIAS广播局专属乐团组成的,次年开始演奏活动.团员是俄军占领区内、原柏林国立歌剧院管弦乐团作为中心,起初虽然以为广播服务为主,后来很快也进行公开演奏,1949年由弗立柴担任首席指挥后,进步神速,跃入国际水准.
1953年因美国中止援助,一时陷入存续危机中,后来奋发图强,改为自主经营,名称也改成目前的情况,次年起在"自由柏林广播局"的节目中也定期演出.弗立柴一直工作到去世的1963年,随后由马泽尔接棒,1978年交给莱因斯多夫.现任指挥:阿诗肯纳吉.
跟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一样,这是德国广播乐团中的佼佼者,因弗立柴优异的手腕,培养出卓越合奏传统,一直保持下来.他们的演奏,如果跟柏林爱乐或巴伐利亚相比,尽管显得颗粒较小,但拥有惊人的反应力与华丽明亮的音响,而且演奏曲目极为宽广.
15. 巴尔的摩交响乐团(Baltimore Symphony Orchestra)
美国交响乐团.1916年创建于巴尔的摩.同年2月11日举行第一次音乐会.首任指挥施特鲁伯(Gustave Strube,1867~1953).1930~1935年由西蒙(George Siemonn)任指挥.1935~1937年由谢林(Ernest Schelling,1876~1939)任音乐指导与指挥.1937年起由詹森(Werner Janssen,1899~ )任客席指挥.1939~1941年由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指挥家巴洛(Howard Barlow,1892~1972)任音乐指导与指挥.1942年之后的10年间由斯图尔特(Reginald Stewart,1900~ )任指挥.1952~1959年由弗莱契亚(Massimo Freccia,1906~ )任指挥.1959年阿德拉(Peter Hemman Adlet,1899~ )被推举为音乐指导与指挥,他在任职的9年间维持了乐团的实力.现任指挥:金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