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06|回复: 18

[转帖]世界著名乐团及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2-7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世界著名乐团及简介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翻译外文时头痛之一是遇到了一些乐团叫不出名字,今天在声音论坛遇到了此贴,转来大家分享。

1.爱乐乐团(Philharmonia Orchestra)
  
  
     这是1945年,由EMI公司的录音经理沃达·雷格当做演奏录音专用的乐团组织而成的,训练工作当时因纳粹夺政,逃亡在英国的卡拉扬担任,结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培育成世界第一流的管弦乐团.这段时间,不单从事唱片录音,而且也开始公开演奏,等到卡拉扬主任首席指挥后,该团声誉与日俱增.

    1957年,卡拉扬辞退后,由德国大指挥家克伦贝勒接棒.不料,1964年 格离开公司后,这个乐团就被EMI一脚踢开,断绝了一切的经济援助.可是在克伦贝勒领导下,缍越过艰难的时期,成为自主经营的乐团,自此重新出发后,也把团名改为"新爱乐管弦乐团"(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由克伦贝勒担任名誉会长兼首席指挥.

    1971年,马洋被聘为首席客座指挥,可是1973年克伦贝勒去世后,他也离去了.从1973年起,迎聘意大利指挥家慕锹接任首席指挥之职,慕锹工作得非常卖力,试图重拾昔日荣耀.出人意外地,1978年,这个乐团又突然宣布把"新"字去掉,再更改为原来的"爱乐管弦乐团".现任指挥:西诺波利.

2.爱乐管弦乐团(Philharmonia Orchestrs)
  
  
     英国交响乐团.由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艺术指导华尔特·莱格1945年创建于伦敦,并自任艺术指导.同年10月由比彻姆指挥首次公演.1948年后的十几年间,通过录制大量唱片获得了巨大国际影响.这期间卡拉扬曾带该团访美演出.1964年后曾用"新爱乐管弦乐团"名义自主经营,后至1977年恢复原名.70年代在指挥家穆蒂的领导下,乐团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与乐团合作录制唱片的指挥家多达百人之上.1984年后由意大利指挥家,作曲家西诺波利任指挥.乐团总人员约90名.


3.奥斯陆爱乐乐团(Oslo Filharmonisk Selskap)
  
  
     现在的奥斯陆爱乐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1919年组成的,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871年创立的音乐协会(Musik Foreningen)管弦乐团.可是这个曾被格里格和史威森指挥过的乐团进入20世纪后就停止活动,到1919年再组成目前这支乐团.
    1936年后的26年, 曲家葛流纳黑克担任常任指挥,1945年后成为音乐监督,乐团水准提升不少.1962年起由钢琴家费耶斯塔特接棒,音乐监督是康姆.现任指挥是著名的扬颂斯.
    这个团员只有70人的二管编制乐团,尽管规模不大,但以擅长演奏本国作曲家格里格以及北欧作品闻名于世,那杰出的演奏不容有追随者.


4. 阿姆斯特丹音乐会堂乐团(Amsterdam Concertgebouw Orkest)
  
  
     当1888年阿姆斯特丹修建新的音乐会堂时,也同时创立了这个荷兰的代表性乐团.首任指挥是柯斯,从1895年起由孟格堡接任后,才把它逐渐培育成世界水准的著名乐团,这位名指挥家君临这个乐团前后长达50年.他最拿手的是德国浪漫派作品,曾积极地演奏理查·施特劳斯和马勒的音乐.
    从1945年起,曾任孟格堡助理达31年的贝奴姆,升任常任指挥,世界大战期间降落的士气被他提升上来,达到跟孟格堡时代相媲美的层次.1959年贝奴姆突然去世后,由海汀克接棒,一直活跃到现在.起初他上任时,有三个乐季的时间由约夫姆辅助.现任指挥:柴利.
    由于荷兰的地理环境,这个乐团具有德国式厚实的音响.不过,那柔和优美的音色跟德国的乐团不一样.即使演奏近代法国音乐等作品,也能显示丰富的情韵.


5 BBC交响乐团(BBC Symphony Orchestra)
  
  
     1930年创立,由原先已有的BBC录音室管弦乐团,吸收被解散的女王音乐厅管弦乐团的团员,重新组合而成.结果,当时团员的总人数高达119名,规模无比庞大.第一任首席指挥就是鼎鼎大名的鲍尔特,他任职到1948年.两年后由沙尔坚担任首席指挥,前后共7年,后来舒瓦兹接棒,演奏力锐减,此事起因于指挥者的无能.
    使这支著名乐团起死回生的是1963年接任的多拉蒂,只经过3年的训练,很快磨练出第一流的合奏境界,此后,由戴维斯、布烈兹和肯培等名师接任,保持辉煌的声誉,1976年肯培去世,首席指挥就暂时悬空下来.1978年终于邀请到俄国名指挥家罗杰斯特文斯基担任首席指挥.现任指挥:A·戴维斯.
    目前这个乐团团员总共110名.


6.巴黎交响乐团(Orchestra de Paris)
  
  
     这个乐团名符其实代表法国的国家交响乐团,是在1967年因当时的文化部长安德烈·马尔罗的提议而创设的.它的前身虽然是从1828年继续过来的"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团",可是利用改组的机会,大幅度更换了团员,然后迎聘孟许担任首任音乐监督,做出灿烂的起步.
    不幸,这位名指挥家孟许1968年在美国旅行演奏途中去世,1969年起由卡拉扬接棒,1972年开始,由索尔蒂指挥,1975年9月改由巴伦勃伊姆就任音乐监督,不仅同时设立合唱团,也举行室内管弦乐的演奏,有时亲自弹奏钢琴,跟团员们做室内乐演奏,表现得多彩多姿,令人侧目.现任指挥:贝奇科夫.
    该团的经费由国库提供百分之六十,团员以巴黎音乐学院的旧团员为中心,经过严格的考选,再集合法国各种乐器的名手,使得他们那光辉的音色与卓越的演奏技巧,称霸全球,成为数一数二的最具魅力的交响乐团.
    创立后,最初的阶段,暂时经常更换音乐监督,可是进入巴伦勃伊姆的时代后,终于安定下来,不仅擅长法国音乐,在演奏德奥作品时,也都有优异表现.


7.巴黎管弦乐团(Orchestra de Paris)
  
  
     被认为是欧洲最高水平的交响乐团之一的巴黎管弦乐团,于1967年创建于巴黎.其前身是1828年成立的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团.开始由明希担任音乐指导,后由卡拉扬以音乐顾问的名义接替.70年代后由肖尔蒂、巴伦波伊姆担任音乐指导与指挥.本乐团的管乐尤其是木管演奏十分出色.乐团的总员约为110名.


8.柏林交响乐团(Berliner Sinfonie Orehester)
  
  
     1952年创建于柏林的柏林交响乐团,先后由希尔第勃朗特和斯美塔契克指挥.60年代至70年代由桑德林任常任指挥.乐团演奏水平显著提高.随后赫尔比希接任,其演奏配合更趋于成熟.


9.柏林爱乐乐团(Berliner Philharmoniker)
  
  
     这是1882年,由解散了的,毕尔瑟管弦乐团的大约50名团员作为中心,加上部分业余人士组成的.1884年由克林特沃特担任首任指挥,1887年后由彪罗就任常任指挥,为这乐团打下牢固的基础,表现出充实的演奏内容.
    从1895年起,改由尼基什接任常任指挥,前后达27年之久,他把这乐团训练成全世界首屈一指的最伟大交响乐团之一,尼基什去世后,除了大战中某一时间外,都由福尔特万格勒担任指挥,直到1954年,这段期间,乐团声誉更隆.1955年后,由卡拉扬接任终身常任指挥,乐团总员120人.
    进入卡拉扬时代后,演奏会活动和唱片录音,更为积极.甚至扩大范围,在萨尔斯堡复活节音乐节上,也参与歌剧公演的活动.不论是名与实,都成为世界各交响乐团之冠,备受赞扬.卡拉扬之后,由阿巴多接任至今.
    如果跟欧洲较具传统的乐团相比,柏林爱乐的历史虽然较浅,但从彪罗后,担任长期指挥的人,全是该时代最伟大的指挥界巨擘,于是建立起无比辉煌的传统,促使他们的演奏曲目,无限扩大.尤其是,这个现代交响乐团,演奏技能精彩绝伦,表现积极,由于具备优异的、柔软的反应力,不管任何指挥家统率它,都能发挥其实力与适应性.这个乐团的大量录音,都保持最高水准.


10.柏林弦乐合奏团(Deutsche Streichersolisten,Berlin)
  
  
     德国室内乐团.1973年创建于柏林.由柏林爱乐管弦乐团、柏林广播交响乐团、柏林德意志歌剧院管弦乐团的十一位主要提琴演奏家组成.演奏曲目广泛,技巧高超,音响稳重而充实.


11.班贝格交响乐团(Bamberger Symphoniker)
  
  
     德国交响乐团,1945年创建于班贝格.其前身为在布拉格由德国人组成的德意志爱乐管弦乐团.1968年前一直由觊尔伯特任常任指挥.1979年起由洛克伦任首席指挥,现任指挥是施泰因.


12.波士顿交响乐团(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1881年由亨谢尔担任指挥创立,此后到1918年前历任指挥的清一色是德国籍指挥家,他们是杰利克、尼基什、鲍阿、慕克和马克斯·费德勒.1918年到次年由法国作曲家拉波接任,后面是法国指挥家蒙都,1924年起由俄国人库塞维兹基就任音乐监督,为波士顿交响乐团带来黄金时代.1949年又由法国人孟许接棒,1962年莱因斯多夫继任,但因性格不合,7年后改由斯坦堡兼任,1972年起进入小泽征尔的时代,再度重振威风,绽开灿烂花朵.
    波士顿交响团是所有美国乐团中最具有贵族气息的,尤其是弦乐合奏特别优美,受人称赞.由于小泽征尔的训练,他们的音乐更具年轻人的朝气.名指挥家柯林·戴维斯从1973年起应邀担任这支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这两位指挥家,不停地指挥这支著名的乐团,灌录了无数受世人爱不忍释的杰出唱片.阿巴多也指挥这支乐团录过唱片.现任指挥:霍格伍德.


13.伯恩茅斯交响乐团(Bournemouth Symphony Orchestra)
  
  
     英国交响乐团.1893年创建于伯恩茅斯.原名"伯恩茅斯市立交响乐团",1954年后改用现名.1934年前由创办人戈弗雷(Sir Dan Godfrey,1868~1939)任首席指挥.历任首席指挥中录制唱片最多且影响较大者,为1972~1979年任职的贝尔格伦德.1980年后西格尔(Uri Segal,1944~ )任第7任首席,现任指挥:利顿.


14. 柏林广播交响乐团(Radio-Symphonie Orchestra,Berlin)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1946年,当做柏林美军占领区RIAS广播局专属乐团组成的,次年开始演奏活动.团员是俄军占领区内、原柏林国立歌剧院管弦乐团作为中心,起初虽然以为广播服务为主,后来很快也进行公开演奏,1949年由弗立柴担任首席指挥后,进步神速,跃入国际水准.
    1953年因美国中止援助,一时陷入存续危机中,后来奋发图强,改为自主经营,名称也改成目前的情况,次年起在"自由柏林广播局"的节目中也定期演出.弗立柴一直工作到去世的1963年,随后由马泽尔接棒,1978年交给莱因斯多夫.现任指挥:阿诗肯纳吉.
    跟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一样,这是德国广播乐团中的佼佼者,因弗立柴优异的手腕,培养出卓越合奏传统,一直保持下来.他们的演奏,如果跟柏林爱乐或巴伐利亚相比,尽管显得颗粒较小,但拥有惊人的反应力与华丽明亮的音响,而且演奏曲目极为宽广.


15. 巴尔的摩交响乐团(Baltimore Symphony Orchestra)
  
  
     美国交响乐团.1916年创建于巴尔的摩.同年2月11日举行第一次音乐会.首任指挥施特鲁伯(Gustave Strube,1867~1953).1930~1935年由西蒙(George Siemonn)任指挥.1935~1937年由谢林(Ernest Schelling,1876~1939)任音乐指导与指挥.1937年起由詹森(Werner Janssen,1899~ )任客席指挥.1939~1941年由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指挥家巴洛(Howard Barlow,1892~1972)任音乐指导与指挥.1942年之后的10年间由斯图尔特(Reginald Stewart,1900~ )任指挥.1952~1959年由弗莱契亚(Massimo Freccia,1906~ )任指挥.1959年阿德拉(Peter Hemman Adlet,1899~ )被推举为音乐指导与指挥,他在任职的9年间维持了乐团的实力.现任指挥:金曼.



 楼主| 发表于 2003-12-7 1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16. 拜鲁伊特音乐节乐团(Bayreuther Festspielorchester)
  
  
     这是1876年8月18日由李希特指挥《尼伯龙根的指环》启用的拜鲁伊特音乐节乐团,中途有过两空白时期,这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10年,以及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51重新开始的两次.不过,它的历史,先后已超过100年.
    虽然这并不是为音乐节而常设的管弦乐团,却集聚了全德国最优秀的演奏家,而且由李希特、莫特尔、慕克、托斯卡尼尼、理查·斯特劳斯、福尔特万格勒、克纳佩布许和伯姆等各时代的代表性名指挥家担任过指挥,成果辉煌,是瓦格纳演奏的权威.


17.柏林德国歌剧院乐团(Orchestra der Deutschen Oper Berlin)
  
  
     1912年创建于柏林.隶属柏林市立歌剧院(1961年改称柏林德国歌剧院).早期由瓦尔特、克莱姆佩雷尔、理查·施特劳斯、伯姆等人指挥.1965-1972年由马泽尔任音乐总指导.1980年起由西班牙指挥家洛佩斯-科博斯接任.现任指挥:祖伊特纳.乐团总员约140人.


18. 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City of Birmingham Symphony Orchestra)
  
  
     英国交响乐团.1920年创建于伯明翰.简称CBSO.同年11月10日由英国作曲家埃尔加指挥首次演出.第一任首席指挥马修斯(Applehy Mattews).1924年后由博尔特、里格诺尔德(Hugo Rignold,1905~1976)、弗雷莫等担任音乐指导与首席指挥.弗雷莫使乐团成为具有第一流水平的演奏团体.1979年由拉特尔(Simon Rattle,1955~ )接任首席指挥.


19.布拉格市立交响乐团(Prague Symphonic Orchestra IFOKI)
  
  
     1934年创建于布拉格,1952年后成为由布拉格市主办的乐团.演奏活动以电影配音(F) 、歌剧演出(O) 、演奏会(K)三者并重,故又称为"FOK交响乐团".其演奏风格富有特色.鲁多夫·别卡列克、斯梅塔契克、斯洛瓦克、别洛赫拉维克先后任乐团指挥.


20.布拉格广播交响乐团(Prague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本世纪30年代初创建于布拉格,隶属原捷克国立广播电台.录制唱片时兼用"捷克广播交响乐团"的名称.指挥分别由斯美塔契克、卡列尔·伊尔杰克、雅罗斯拉夫·克郎姆布霍茨等担任.

21.巴黎歌剧院交响乐团
(Orchestre de Theatre National de L'opera Paris)
  
  
     巴黎歌剧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路易十四时代的1671年.自从创立以后,一直成为最活跃的法国代表性歌剧院,由于卢利、康布拉、 拉摩等人先后担任音乐监督,遂能保持最高盛誉,乐团也网罗了技艺高超的团员,成为法国数一数二的杰出乐团.
    目前这支巍峨壮丽的歌剧院建盖于1875年,1936年部分失火烧损,但很快又修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经济等理由,很难再维持优秀人员,演奏开始有些粗糙,后因总经理李巴曼的大力整顿,再加1973年迎聘索尔蒂担任音乐监督,像伯姆等名家也应邀前来客串指挥,再度展现多彩多姿的活动,声誉日隆.
    1980年随着总经理的更替,音乐监督也决定由瓦维左接任.


22.伯恩茅斯小交响乐队(Bournemouth Sinfonietta)
  
  
     英国室内管弦乐队.1968年创建于伯恩茅斯.演奏曲目包括从巴罗克时代到现代的乐曲.每年的音乐季节公演90场左右.第一任首席指挥为法国大提琴家、指挥家根德龙(Maurice Gendron,1920~ ).1977年以后由德国指挥家万根库姆(Volker Wangenheim,1928~ )任首席指挥.


23.柏林爱乐管乐合奏团
(BI a serensemble des Berliner Philharmonischen Orchesters)
  
  
     1977年创建于柏林的德国管乐团.由柏林爱乐管弦乐团首席双簧管演奏员科赫筹建,并由柏林爱乐管弦乐团的13名演奏员组成.该乐团被誉为具有世界最高水平的合奏团体之一,常与盛名的柏林爱乐管弦乐团一起举行演奏音乐会.


24. 保罗·摩利亚管弦乐团(Le Grande Orchestre de Paul Mauriat)
  
  
     世界三大著名轻音乐队之一。创办人保罗·摩利亚1925年出生在法国马赛,4岁开始学钢琴,10岁入马赛音乐学院,17岁组织了自己的通俗乐队。1965年保罗·摩利亚乐队正式成立。乐队多次到世界各地演出,音乐制品广为流行。乐队演奏时以弦乐为主,伴有轻盈的打击乐和铜管乐,擅长演奏改编的古典名曲、电影音乐等轻音乐。声音温柔典雅,质朴清新,明快自然,亲切感人,号称“情调音乐之神”。多年来录制了500多张唱片制品。


25.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Symphonie-Orchester des Bayerischen Rundfunks)
  
  
     这是老本营放在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广播局,以德国为中心,再加东欧地方,遴选出优秀的演奏家,在1949年创立的乐团.当时负责筹划的约夫姆顺理成章就任首任指挥,立刻把它训练成首屈一指的广播乐团.以理查·斯特劳斯为首,像克劳斯、伯姆、克伦贝勒等名指挥家,都先后客串指挥过这个乐团,于是名声大噪.
    1961年,约夫姆前往音乐会堂管弦乐团后,由库贝利克接任常任指挥与音乐监督,结果活动更为充实、频繁,经常到欧洲各国和美国音乐旅行,也被邀到维也纳、柏林、爱丁堡等地的音乐节演奏,经常博得好评.现任指挥:科林·戴维斯.这个乐团真不愧是广播交响乐团,演奏曲目幅度宽广,从古典到现代,无所不能.由于拥有优异的技能,以及柔软的音乐性,被公认为仅次于柏林爱乐的西德代表性乐团.


26.布达佩斯爱乐管弦乐团(Budapest Philharmonic Orchestra)
  
  
     匈牙利交响乐团.1853年创建于布达佩斯,为匈牙利历史最久的交响乐团.乐团不仅单独举行演奏会,而且还参加一些歌剧的演出.在指挥费伦契克指导下曾录制过《加兰塔舞曲》等,被认为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27.巴黎音乐学院交响乐团
(Orchestre de la Societe Concerts de Concervatoire de Paris)
  
  
     这个巴黎管弦乐团的前身--巴黎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是法国历史最古老、技艺最优异的名乐团,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1828年3月9日,由当时的巴黎歌剧院指挥阿布奈克在巴黎音乐学院旧礼堂举行演奏会的时候.
    这个乐团的团员,全部由巴黎音乐学院的教授、毕业生和在校学生构成,历任指挥有吉拉尔、第尔曼、贾尔桑、塔费纳尔和梅沙朱等,一直成为法国各乐团的核心,1919年葛贝尔担任指挥,1938后是孟许,战后的1949年起是克路易坦(直到去世),这几位名指挥家都留下辉煌足迹.这段时间内,有许多法国音乐是由这个乐团首演的.
    这个乐团的传统是由巴黎音乐学院院长担任会长,常任指挥就兼任音乐学院副院长,团员清一色是这支音乐学院的优秀分子,难怪技艺高强,音响明丽、洗炼,曾灌录过不少极富魅力的唱片.


28. 比利时国立广播交响乐团(BRT SymfonieorRest)
  
  
     1935年于布鲁塞尔创建.隶属比利时国立广播电台(BRT),原名"INR交响乐团",后改用现名.由安德烈、霍夫曼等先后任指挥.演奏风格较通俗名曲为长.由安德烈指挥录制的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组曲》、《意大利随想曲》等唱片均深受好评.


29. 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Bayeriches Staatskapelle)
  
  
     这是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也就是慕尼黑歌剧院)的管弦乐团,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53年创办的雷季登兹剧院.后来,1816年建盖了宫廷剧院,因彪罗和雷维等人的领导,名声远播,尢以上演瓦格纳歌剧而闻名.
    现在这个团体,是1911年当做宫廷管弦乐团组织而成.创立当初由理查·斯特劳斯担任指挥,后又由莫特尔与瓦尔特接棒,名气渐隆,1939年由克纳佩布许担任音乐监督,但是1944年空袭时,歌剧院全毁.战后转移到普林兹雷根登剧院,重新开始活动,由索尔蒂、肯培、弗立柴等担任音乐总监督,1963年新剧院启用,经过凯尔伯特和萨瓦利什的指挥后,现由斯坦恩接任.这个乐团是德国歌剧院乐团中实力最强者.唱片录音多以德国歌剧为中心,演奏都相当精彩.


30.柏林爱乐管弦乐团大提琴家十二人合奏团
(Die 12 Cellisten der Berliner Philharmoniken)
  
  
     德国室内乐团.1972年创建于柏林.由柏林爱乐管弦乐团大提琴组的十二位演奏家组成.常首次演出新作.演奏技巧高超,音乐性强,具有现代气息.


 楼主| 发表于 2003-12-7 1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31.东京交响乐团
  
  
     1946年创建于东京,原名为"东宝交响乐团".除举行音乐会外,还为东宝影片公司的影片配乐.乐团曾一度解散,恢复后用现名.指挥先后由秋山和庆、远山信二、矢崎彦太郎等担任.乐团总员98人.


32. 底特律交响乐团(Detroit Symphony Orchestra)
  
  
     美国交响乐团.1914年创建于底特律.首任指挥盖尔斯(Weston Gales,1897~1939).1918年起由著名钢琴家加布里洛维琦(Ossip Gabrilowitsch,1878~1936)担任音乐指导与指挥的17年中,乐团的水平迅速提高.1935年副指挥科拉尔(Victor Kolar,1888~1957)升任指挥.从1938年起吉奥内(Franco Ghione,1889~1964)应聘与科拉尔实行双重领导.1943年克鲁格(Karl Krueger,1894~?)担任音乐指导与指挥.1952年聘请法国指挥家帕雷重建乐团,取得了显著成效,短期内使乐团成为美国屈指可数的主要乐团之一.当时录制的唱片如德彪西的管弦乐曲《大海》.1973年由切卡托接任.1978年起多拉蒂任音乐指导与指挥,乐团与英国Decca唱片公司签订了合同,此后,底特律交响乐团成为世人瞩目的乐团.


33.达拉斯交响乐团(Dallas Symphony Orchestra)
  
  
     美国交响乐团.1900年创建于达拉斯.初期只有35名团员.首任指挥克赖西希(Hans Kreissig).1905~1911年由弗里德 (Walter Fried)接替.他于1918~1925年曾再次出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匈牙利指挥家多拉蒂担任音乐指导与指挥.他改组乐队,使乐团成为第一流的演奏团体,人数也扩充到四管编制的规模,并首次与美国无线电公司(RCA)建立了联系.1949年后由亨德尔(Walter Hendl,1917~ )、克茨基(Paul Kletzki,1900~1973)、约翰森(Donald Johanson,1928~ )担任指挥.1977年后聘请墨西哥的马塔担任音乐指导与指挥.为了加强指挥力量还聘请马舒尔任第一客席指挥.1979年秋季以来,赫尔比希接替马舒尔担任第一客席指挥.乐团以辉煌的合奏受到全国的注目.乐团总员85人.


34.多伦多交响乐团(Toronto Symphony Orchestra)
  
  
     这个加拿大的乐团是1908年以多伦多音乐管弦乐团团员为中心,在魏斯曼指导下举行演奏会后才组成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断活动,1923年重新编组,由克尼兹担任首任指挥,1931年克尼兹死后,由马克米兰就任音乐监督,自此,乐团有了长足进步.由于功劳彰著,1935年被英国皇室册封为爵士.次年引退后由朱斯金特接棒,他也使这个乐团产生辉煌的演奏成果.
    1965年迎聘原任纽约爱乐副指挥的小泽征尔为音乐监督,终于确立世界一流的地位.这段时间内曾为CBS灌录不少唱片,但1969年把这个职位交给从捷克逃亡出来的安杰尔.1973年因安杰尔的去世,次年秋天改由英国的青年指挥家安德烈·戴维斯接任,自此又开始在CBS 录音.
    团员总共95名.由A·戴维斯接任音乐监督后,多伦多交响乐团似乎返老还童,变得格外精神抖擞了,演奏更富朝气,明亮而且华丽.


35. 丹麦广播交响乐团(Danish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1925年创建于哥本哈根.由初期11人的室内乐团发展到90余人.40年代成为北欧第一流的演奏团体,指挥家劳尼·格连达尔以及马尔科、切利比达凯等对乐团的发展都起到了显著作用.


36. 大都会歌剧院乐团(Metropolitan Opera Orchestra)
  
  
    大都会歌剧院虽然在1883年就开幕,但当初并无专属管弦乐团,据说大都由达姆罗许指挥的纽约交响乐团担任伴奏.1885年由萨伊德尔担任首任指挥,并组织了管弦乐团.此后,马勒和托斯卡尼尼曾担任指挥,可是上演德国、意大利或法国歌剧时,都由不同的指挥分别担当,于是一直无法产生所谓的音乐监督.
    大都会歌剧院有了音乐监督已迟至1972年,首任就是库贝利克,可是他只担任到1974年2月就辞职了.接着,这职位又悬空下来.1976年由首席指挥莱文升任此职,直到今日.
    在原则上,大都会歌剧院管弦乐团是歌剧专用,是不举行单独的演奏会的.可是,由于他们的技艺高强,于是成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著名乐团.


37. 德累斯顿爱乐乐团(Dresden Phillharmoniker)
  
  
    一提起德累斯顿的交响乐团,人们立刻会想到国立管弦乐团,可是在这个历史悠久的音乐都市中,另外还有一个已有100年历史的乐团,这就是德累斯顿爱乐.这个乐团创立于1870年,起初像莱比锡布店大厦乐团那样,取用演奏厅的乐字,叫做工艺会馆管弦乐起,1915年起才改为爱乐乐团.
    1934年起,由肯培担任常任指挥,次年曾举行"现代音乐演奏会",显示其积极的活动,促使这支乐团不停地扩展.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遭受很大的打击,于是停顿了一段时间,1947年由彭嘉兹担任指挥后,逐渐增强实力,也到西欧旅行演奏,获得佳评,经过费斯特、马舒尔和赫比希的领导后,后由凯格尔担任常任指挥.


38.东京爱乐交响乐团
  
  
     1948年组建于东京的东京爱乐交响乐团,其前身为1910年创立的松阪屋少年音乐队.后曾更名为松阪屋管弦乐团、中央交响乐团等,1948年改用现名.乐团演出活动频繁,年演出约100余场,并常参与演出歌剧及舞剧.指挥先后由高田信一、渡边晓雄、鲁契、尾高忠明等担任.乐团总员约有88人.


39. 德国北部广播交响乐团
(Symphonie--Orchester des Norddeutschen Rundfunks)
  
  
     德国交响乐团.1945年创建于汉堡.隶属于德国北部广播局.1945~1971年由施密特--伊塞尔斯泰特(Hans Schmidt--Isserstedt,1900~1973)任首席常任指挥;1972年后改任名誉指挥.在他指导下乐队演奏水平显著提高,并去欧美各地旅行演出.1972~1976年由阿兹蒙任音乐指导与指挥.1979年由滕斯泰特任首席常任指挥.现任指挥是万德,乐团总员115人.


40.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Staatskapelle Dresden)
  
  
     德国交响乐团.演出歌剧时改称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1548年创建于德累斯顿.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交响乐团.德国著名作曲家许茨(Heinrich Schuz,1585~1672)自1617年起指挥这个乐团长达55年.韦伯、瓦格纳也曾在这个乐团担任指挥多年,并在这里首次演奏自己的作品.伯姆、凯尔伯特、马塔切契、桑德林都曾担任常任指挥.1975年后由布洛姆斯泰特、若杉弘等人任指挥.现任指挥是汉斯·冯克,乐团演奏水平很高,所奏德奥古典音乐格调高雅,乐曲织体层次分明,乐团总员约130人.
 楼主| 发表于 2003-12-7 1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41.德国西南部广播交响乐团
(Sinfonieorchester des Sudwestfunks,Baden--Baden)
  
  
     德国交响乐团.1946年创建于巴登巴登.隶属于德国西南广播局.1948~1962年由罗斯鲍尔德(Hans Rosband,1896~1962)任首席指挥.他曾带领乐团在欧洲各国旅行演出.1964~1979年由法国指挥家布尔(Ernest Bour,1913~ )接任首席指挥.乐团演出过为数众多的现代作品.1980年由波兰指挥家科尔德(Kasimierz Kord,1931~ )任首席指挥.乐团总员97人.


42. 费城交响乐团(Philadelphia Orchestra)
  
  
     美国主要交响乐团之一.1900年创建于费城.同年11月16日举行第一次音乐会.最早担任指挥的是弗·谢尔(Fritz Scheel,1882~1907).建团80余年中对乐团的成长影响最大的指挥家为史托科夫斯基和奥曼蒂.史托科夫斯基于1913年就任第三任音乐指导与指挥,短期内使乐团的演奏水平显著提高,乐团以辉煌的音响、多彩的音色闻名于世,被称为"费城音响".它的各个乐器组都拥有著名演奏家.其管乐部分格外出色.在史托科夫斯基时期,乐团通过首次演出和唱片、广播等介绍了许多现代音乐作品.1936年后奥曼蒂与乐团共事41年,曾带领乐团在欧亚各洲旅行演出.1977~1980年由原来的第一客席指挥里卡多·慕狄担任音乐指导与指挥.乐团总员约110人.现任指挥是萨瓦利什.


43. 法国国家交响乐团(L'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aise)
  
  
     这是属于法国国家广播局的乐团,1934年聘安杰布烈许特担任指挥,经过严格的考试遴选团员后,以"法国国立广播交响乐团"之名起步.战后历任指挥家有德佐米耶尔、罗桑达尔和鲁路等,后来由于晚年的孟许和马第农,也指挥过这支乐团,使声誉大增.
    1975年1月,由于广播局组织的变动,这支乐团的经营与管理改属法国电台.于是名称也改为"法国国家管弦乐团".该年由鬼才杰里毕达克就任音乐监督,再度引人注目,不料不到一年就辞职,自此,不再置常任指挥,由伯恩斯坦和马泽尔等人作为中心,继续他们的演奏活动,1977年起,聘马泽尔为首席客座指挥.
    这是足与巴黎管弦乐团并驾齐驱的法国代表性乐团,虽然看不到巴黎管弦乐团般华丽的音色,但合奏明晰、精密,感觉极富情韵.由于是广播交响团,所以对现代作品的演奏,态度也很积极,演奏曲目范围宽广,擅长演奏梅西安等人的作品.马第农指挥这支乐团灌录的德彪西管弦乐作品全集的唱片,充分发挥了这支乐团演奏法国音乐的独特本领.


44. 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Radio Symphonie Orchestra,Frankfurt)
  
  
     较早时,这乐团的正式称呼是"赫森广播交响乐团",近年来才使用现在的名称.这是1927年当做法兰克福国营广播局的管弦乐团组成的,1937年后由罗斯鲍尔德担任常任指挥,接着是舒利希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西德广播局重新整编,然后改称为西德(赫森)广播交响乐团.
    战后起到1953年,由舒雷特担任常任指挥,后继者有崔利希和马捷拉特等人,1961年起由已故美国黑人指挥家狄克森担任指挥,1974年起由殷巴尔接棒.
    在60年代前,这乐团未必获得很高评价,但殷巴尔就任后,他们的活动急速变得充实起来,目前已是西德广播交响乐团中的佼佼者.即使只听殷巴尔指挥的巴尔托克管弦乐曲集,就会发现每一细部都注入神经,反应敏锐,合奏精致,音响柔软.


45.法国国家广播电台新爱乐管弦乐团(Nouvel Orchestre Philharmonique de Radio-France)
  
  
     1976年由国家广播爱乐管弦乐团、抒情管弦乐团、室内管弦乐团合并而成.经常举行名曲演奏会及现代音乐系列音乐会等,同时还能举办几个音乐会.在法国作曲家及指挥家阿米任音乐指导与首席指挥期间,乐团广泛巡回演出,演奏水平有很大提高.80年代初,乐团指挥由库里威恩接任.


46.国家交响乐团(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这是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交响乐团,尽管团名上有National一字,却一点也没有受到政府的资助.这支乐团是在1930年春天临时组成的,而且举行3场演奏会,次年再以这些演奏家为中心正式创立.首任音乐监督是大提琴家金特勒.1948年引退后由副指挥米契尔升任,此后他担任这支乐团的音乐监督长达22年.
    1970年由多拉蒂接任后,这支乐团就显得活跃起来,为英国Decca公司进行唱片录音.1977年起,由罗斯特罗波维奇就任第四任音乐监督,后来又请西班牙指挥家布格斯担任这支乐团的首任客座指挥.团员人数总共是95名.


47. 哥伦比亚交响乐团(Columbia Symphony Orchestra)
  
  
     美国交响乐团.1958年创建于洛杉矶郊外的比巴里·希路斯.当时82岁高龄的大指挥家瓦尔特在当地居住,哥伦比亚唱片公司(CBS)为出版一系列由瓦尔特指挥的立体声唱片,在当地筹建了这个乐团.主要聘请洛杉矶爱乐管弦乐团的演奏员参加演奏,并从好莱坞电影乐团团员中择优录取.乐团录制的乐曲几乎全由瓦尔特指挥.



48.汉堡爱乐乐团(Philharmonisches Staatsorchester Hamburg)
  
  
     德国交响乐团.1896年创建于汉堡的汉堡国立歌剧院管弦乐团举行演奏会时所用名称.1922~1933年由卡尔·穆库(Carl Muck,1859~1940)担任第一任常任指挥.1934~1949年由约夫姆接任.后凯尔伯特、萨瓦利什等人相继担任指挥.1975年起由意大利指挥家切卡特任音乐指导与指挥.乐团的演奏稳重而具有德国传统特色.乐团总员约135人.


49. 皇家爱乐乐团(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这个乐团1946年由毕勤创建,自创建以来,一直由毕勤领导.1960年聘肯培为指挥,次年毕勤去世后,财政陷入危机.1966年,肯培就任首席.1975年由于肯培转任BBC交响乐团指挥,改由多拉蒂接棒,成为首屈一指的乐团.1978年多拉蒂转任美国底特律交响乐团总监后,本想聘当时苏联的特米卡诺夫当首席,后因当时苏联政府不放人,首席悬空一个乐季后 ,1979年起由韦拉接任.现任指挥:阿诗肯纳吉.


50.哈雷交响乐团(Halle Orchestra)
  
  
     1857年由柴尔斯·哈雷在英国曼彻斯特创立.他一直担任指挥到去世的1895年,接着由著名的瓦格纳指挥家李希特就任常任指挥,把这支乐团培育成世界一流的乐团,直到1911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经济萧条,这支乐团也跟着衰微,1920年,哈蒂就任首席指挥后,再挽回颓势,可是13年后哈蒂一经辞职,又接连只由客席指挥维持,乐团又沉寂下去.1943年由巴比罗里就任首席指挥,因训练成果辉煌,起死回生,重享昔日荣誉.1968年巴比罗里从第一线的活动退下,担任这支乐团的"桂冠指挥",在世之间,首席一直悬空着.1970年巴比罗里去世后,次年就聘请洛霍伦为首席指挥.哈雷管弦 乐团虽然不是华丽的乐团,但他们的音色颇具特色.擅长演奏北欧音乐.1984年起由波兰指挥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克洛瓦切夫斯基任首席.


 楼主| 发表于 2003-12-7 1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51.赫尔辛基爱乐乐团(Helsingin Kaupunginorkesteri,或Helsinki Philharmonic Orchestra)
  
  
     芬兰主要交响乐团.1882年由作曲家、指挥家罗贝尔托·卡雅努斯(Robert Kajanus,1856~1933)创建于赫尔辛基.卡雅努斯亲自担任常任指挥50年,把乐团培养成为具有第一流水平的交响乐团,并介绍了西贝柳斯为数众多的作品.1951年汉尼凯宁(Tauno Hannilcainen,1896~1968)任常任指挥.1972年起由贝尔格伦德(Paavo Bergund,1929~ )任首席指挥.现任指挥:康密希奥纳.


52. 荷兰室内管弦乐团(Netherlands Chamber Orchestra)
  
  
     荷兰室内乐团.由小提琴家哥尔德贝格创建于1955年.早期由23名提琴演奏员和1员古钢琴演奏员组成.哥尔德贝格自任音乐指导、指挥和独奏演员,并有时兼任首席小提琴.乐团经常参加音乐节的演出,并多次在国内外各地参加活动,其保留曲目有一百八十多首,同时也录制了大量著名协奏曲唱片.


53. 华盛顿国家交响乐团(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Washington)
  
  
     1931年创建于华盛顿.指挥先后由金德勒、米切尔、多拉蒂、罗斯特罗洛波维奇担任.乐团总员95人.


54. 华沙国立爱乐管弦乐团(Warsaw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波兰主要交响乐团.1901年建于华沙,其前身为华沙国立剧院管弦乐团.1977年后由指挥与音乐指导的罗维茨基率领,使其成长为欧洲最优秀的交响乐团之一.本乐团一直是国际性音乐节"华沙之秋"的主要演奏团体,其曲目的演出包括众多的现代乐曲.姆里纳尔斯基、罗维茨基、柯尔多都担任过乐团指挥.乐团总员人数为100名.


55. 赫尔辛基广播交响乐团(Helsingin Radion Sinfonia Orkesteri)
  
  
     芬兰交响乐团.30年代创建于赫尔辛基,隶属芬兰广播局.指挥相继由福格斯狄托、贝尔格伦德、卡姆等担任.乐团擅长于演奏西贝柳斯的乐曲.


56.皇家利物浦爱乐管弦乐团(Royal Liverpool)
  
  
     英国交响乐团,1943年创建于利物浦,前身为1840年建立的利物浦爱乐协会的乐团.1957年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乐团"皇家"称号.萨金特、里格诺德、普里查德、格罗夫斯、艾瑟顿曾担任过乐团指挥.六七十年代乐团曾录制不少有影响的唱片.


57.捷克爱乐乐团(Czech Philharmonic Orchestra)
  
  
     这是1894年以布拉格国民剧院管弦乐团的团员为中心组成的,两年后在德沃夏克指挥下举行第一次演奏会.起初还是附属于原歌剧院,到1901年才独立,1918年后由名指挥陶利希担任音乐监督,提升为捷克首屈一指的乐团.
1942年起由库贝利克接任监督,到1950年后的安杰尔时代才获得世界性实力与名气.1968年由诺伊曼接任音乐监督,柯煦拉则担任常任指挥.另一方面,以法国为中心的各国指挥家也时常应邀前去客串指挥.
    由于历史悠久,不论名与实都不愧是捷克代表性乐团,特别是弦乐部分早享佳誉,合奏力高强,具有古雅的情调.他们那捷克式独特的音响,在演奏本国作品时,情韵特别的美,不容有别的追随者.他们的演奏曲目虽然广阔,但以斯拉夫系作品较出色.


58.克利夫兰交响乐团(Cleveland Orchestra)
  
  
     美国主要交响乐团之一.1918年在克利夫兰音乐艺术协会的协助下成立,同年12月11日在克利夫半举行第一次音乐会,由尼·索科洛夫(Nikolai Sokoloff,1859~1922)担任指挥.乐团的历任指挥中最重要的是波兰血统的罗津斯基,匈牙利血统的赛尔以及法团人马泽尔.1933~1943年担任音乐指导与指挥的罗津斯基为乐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乐团加入了著名交响乐团的行列.在1946年~1970年在赛尔任职期间,成长为美国5大交响乐团之一.马泽尔于1972年到该团任音乐指导与指挥之后,使该团继续保持原有的高水平.从1984年的音乐季节起由多纳尼接任指挥.乐团以合奏完美、均衡、明快,乐队音响透明著称.乐团总员104人.


59.柯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乐团(Orchestra of the Royal Opera House,Covent Garden)
  
  
     英国交响乐团.隶属于皇家歌剧院.1732年建于伦敦的柯文特花园剧院于1856年遭火灾.1858年重建后成立本乐团.1892年始用皇家歌剧院名称.奥地利作曲家马勒曾指挥乐团演出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本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由库贝利克、索尔蒂、科林·戴维斯等著名指挥家担任音乐指导与指挥.


60.罗马合奏团(Virtuosi di Roma)
  
  
     意大利室内合奏团,由指挥家法萨诺于1947年在罗马创建.其编制包括古钢琴、双簧管和弦乐五部合奏,被著名指挥家托斯卡尼尼称之为"世界最高水平的合奏团",尤以演奏意大利巴罗克音乐著称.其演奏活动的开展,使之巴罗克音乐得到广泛的普及.听众对乐团的演奏表情之丰富,效果之完美给予高度的评价.乐团总人为13名.

 楼主| 发表于 2003-12-7 1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61.伦敦交响乐团(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这是由于亨利·J·伍德所统率的女王音乐厅管弦乐团在1904年分裂后,另外组成的乐团,首任指挥就是有名的李希特,他一直担任到1911年.次年由尼基什接棒,他也是显赫人物.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改由柯兹就任首席指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约有百分之七十的团员都从军,更因会场的女王音乐厅被烧毁,演奏活动被迫停止.
    大战后,1950年起,由克利普斯担任首席指挥,再度开始音乐活动,5年后由柯林兹引接,1961年起蒙都成为首席,由于这位大师的功劳,这支乐团显示飞跃进步,1964年蒙都去世后,由维斯和克尔特斯这两位年轻指挥家,以双头制维持演奏活动,但次年却正式任命克尔特斯为首席指挥.
    后来由于跟乐团方面意见对立,克尔特斯在1968年辞去后,改由普烈文接任首席指挥.此后10年间,乐团与指挥之间一直保持蜜月般的状况,可是1979年起,则改由意大利俊秀阿巴多接棒.夏伊则从1980年开始,担任这支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此外,这支乐团从1977年起,聘德国长老级指挥家约夫姆为"桂冠指挥",接着又赠给老大师伯姆"名誉指挥"的头衔.现任指挥:托玛斯.
    由此看来,伦敦交响乐团是伦敦五大乐团中,拥有最豪华指挥阵容的一个,难怪受世人注目,这也是万能型的演奏团体,对指挥家的反应,非常敏锐.


62.伦敦爱乐乐团(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932年因毕勤而组成,7年后毕勤却把它丢了,于是改为自主经营的方式,重新活动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9年,由贝奴姆就任首席指挥,但次年就交棒给鲍尔特,他在7年后辞去会长名誉,1958年起由斯坦堡接任,经过普利柴德后,1967年海汀克兼任阿姆斯特丹音乐会堂常任的方式,担任这支乐团的艺术监督与首席指挥.1979年则改由索尔蒂接任.现任指挥:韦尔泽--莫斯特.
    伦敦爱乐是伦敦五大管弦乐团中以优雅的室内乐式合奏闻名的,这是由于受到创立人毕勤爵士的影响之故,至今依然多少保存着.据说,目前这个乐团又更上一层楼,实力有凌驾伦敦交响乐团之势.


63. 里昂交响乐团(Orchestre de Lyon)
  
  
     法国交响乐团.草创于1919年,1969年在里昂正式成立.原名"罗纳--阿尔卑斯交响乐团",1971年后改用现名.音乐指导与指挥博多和副指挥西方万·康布拉使乐团的演奏水平有很大提高.乐团以1975年建成的莫利斯·拉威尔大厅为据点展开音乐,也参加里昂歌剧院的演出.演奏曲目广泛,以法国作品为主.1979年4月曾来北京、上海旅行演出,受到好评.乐团总员108人.


64.拉慕鲁交响乐团(Orchestre de L'Association des Concerts Lamoureux)
  
  
     法国管弦乐团.法国指挥家拉慕鲁(Charles Lamoureux,1834~1899)1881年创建于巴黎.拉慕鲁自任指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马克维奇任常任指挥.1961年后不设常任指挥,主要聘请客席指挥举行星期日演奏会.


65. 罗马歌剧院乐团(Teatro dell'Orera,Roma)
  
  
     意大利交响乐团.1880年创建于罗马.隶属于罗马歌剧院.意大利作曲家马斯卡尼、意大利指挥家赛拉芬曾任指挥.乐团总员约110人.


66.洛杉矶爱乐管弦乐团(Los Angeles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美国交响乐团,1919年在洛杉矶创立.其乐团指挥先后由罗恩韦尔、罗津斯基、克列姆佩雷、瓦伦斯坦、贝努姆、梅塔担任.60年代以来,乐团发展到历史最好时期.1978年后由朱利尼继任指挥,其演奏水平日渐提高.乐团总人为106名.


67.莱比锡布店大厦乐团(Gewandhausorchester,Leipzig)
  
  
     德国交响乐团.1743年创建于莱比锡.因1781年后定期在格万特豪斯(Gewandhaus,即"布店大厦")举行音乐会而得名.乐团具有古老的传统和风格.1835年起门德尔松曾指挥这个乐团近10年,使乐团成为欧洲第一流的演奏团体.尼基什、福尔特万格勒、瓦尔特等著名指挥家都担任过本乐团的指挥.李斯特、柏辽兹、瓦格纳、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圣--桑、理查·施特劳斯等著名作曲家也曾指挥这个乐团的演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康维契尼、诺伊曼等指挥家使乐团重振旗鼓.1970年后由库尔特·马舒尔任首席指挥.乐团演奏曲目广泛,以古典作品为主,同时也演奏近现代作品,乐团总员约180名.


68. 罗马尼亚广播交响乐团(Rumania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1928年创建于布加勒斯特,隶属罗马尼亚国家广播电台.初期规模较小,只在电台播音室演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编制扩大,成为国家有代表性的乐团之一.本乐团在孔塔指挥下录制的艾奈斯库《罗马尼亚狂想曲》获得广泛好评.


69.伦敦国家爱乐管弦乐团(Nation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London)
  
  
     1970年创建于伦敦.由伦敦音乐界的知名人士私人经营,专事录制唱片和磁带.50年代末期曾用"RCA交响乐团" 、"伦敦音乐节管弦乐团"名义灌制唱片.团员大都是居住在伦敦的优秀演奏家.担任乐团指挥的有博宁格、莱文、马泽尔、夏伊利等.


70.列宁格勒国立爱乐管弦乐团(Leningrad State Phiharmonic Academy Symphony Orchestra)
  
  
     原苏联交响乐团.其前身为1772年创建于彼得堡的音乐协会管弦乐团.1782年改组为宫廷交响乐团,十月革命后改用现名.由库塞维茨基、高克、姆拉文斯基等担任指挥.三四十年代乐团不断到国外演出,其水平不断提高,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演奏风格有激情和力度感,尤对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本国作曲家作品的解释生动具体而令人信服.乐团总员125人.

 楼主| 发表于 2003-12-7 1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71.罗马圣切契里亚音乐学院乐团(Orchestra Strabile dell' Accademia Nazionale di Santa Cecilia di Roma)
  
  
     意大利主要交响乐团.1886年创建.隶属于著名的圣切契里亚音乐学院.初期由于德·萨巴塔(Victor De Sabata,1892~1967)的指挥而闻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长时期不设常任指挥,至1973年始聘请马克维奇为常任指挥,并整顿编制,从而提高了乐团演奏水平.


72. 美国交响乐团(The American Symphony Orchestra)
  
  
     1962年由史托科夫斯基在纽约新创立的乐团.起初具有半业余性,主要是作为年轻演奏家们的研究实习之用,但因史托科夫斯基独特的训练方法,合奏技艺急速猛进.特别1965年,邀请3位助理指挥,为一直被认为"演奏不可能"的艾夫斯第四交响曲,做出成功的世界首演时曾轰动一时,传为佳话.
    1973年史托科夫斯基引退返回英国后,由日本年轻指挥家秋山和庆接任音乐监督,以自主经营方式继续活跃,可是1977年秋山辞职后就不再有音乐监督,落入低潮中.后来经常由作曲家、编曲家莫顿·古尔德站上指挥位.
    团员总数100名,演奏会次数每年约60次.


73. 慕尼黑爱乐乐团(Munchener Philharmoniker)
  
  
     这原是1893年在慕尼黑创立的市立管弦乐团,起初取用创立者之姓,称为凯姆管弦乐团.1897年,布鲁克纳的学生雷维就任指挥,次年温嘉纳接棒,1908年起,改称为费拉因管弦乐团.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先后由作曲家普费兹纳和豪瑟加担任指挥,1928年起改称慕尼黑爱乐,纳粹时代由卡巴斯达担任指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罗斯鲍尔德和李嘉的领导,实力渐增,1967年起由肯培担任音乐监督,直到去世,前后共10年,由于他的功劳,终于培育成德国第一流的乐团.肯培去世后,遗职悬空很久,到1979年秋天起,才邀请杰里毕达克就任该团音乐监督.


74.蒙特利尔交响乐团(Montreal Symphony Orchestra)
  
  
     加拿大交响乐团.1934年创建于蒙特利尔.翌年正式开始演奏活动.乐团在比利时指挥家杜福(Defauw,1885~1960)于1947~1955年担任音乐指导与指挥期间奠定了牢固的基础.1956年后由马克维奇和梅塔接任指挥.1978年后由瑞士指挥家迪图瓦担任音乐指导与指挥.


75.莫斯科广播交响乐团(Mosdow Radio and Television Symphony Orchestra)
  
  
     1930年创建于莫斯科.全称"苏联广播电视大管弦乐团",隶属于莫斯科国家广播局.乐团演奏技巧卓越高超,并录制了大量乐曲,其中有《瓦格纳名曲集》等相当一批的通俗名曲.指挥相继有高克、罗杰斯特文斯基、费多谢耶夫.乐团总员约110人.


76.慕尼黑巴赫管弦乐团(Munchener Bach-Orchester)
  
  
     由德国管风琴家、指挥家里希特1955年创建于慕尼黑,并自任指挥,后由其学生耶纳接替.在演奏巴赫作品之外,还演奏巴罗克时代的其他德国作品和海顿、莫扎特的乐曲、所录器乐唱片中,尤以巴赫的四部《管弦乐组曲》为最佳.


77.莫斯科国家爱乐乐团(Moscow Stato Philharmonic Orchestra)
  
  
     这个乐团的历史很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51年才创立,首任指挥是沙莫斯德.他们的演奏目标是除古典名曲外,还担任俄国现代作品的介绍与首演,以及采用演奏会形式演奏歌剧作品.
    1960年由康德拉辛就任音乐监督后,这个乐团就显示飞跃的进步,成为他们的黄金时期.1976年后,康德拉辛为了要在国外从事客席指挥活动,就辞去监督,由年轻的季达恩接任.
    康德拉辛是俄国指挥家中富知性与个性的人物,因此在他指挥的时代,莫斯科爱乐的演奏能充分发挥出他们的潜能.


78.蒙特卡洛国家歌剧院乐团(Orchestra National de l'opera Monte-Carlo)
  
  
     摩纳哥交响乐团,1863年创建于蒙特卡洛.先后由帕雷、托马吉(Henri Tomasi)等法国指挥家任常任指挥.除演出歌剧、舞剧外,也举办音乐会.1974~1978年由马塔切契任音乐指导与指挥,1978年9月起由福斯特任首席.


79. 纽约爱乐交响乐团(New York Philharmonic)
  
  
     美国主要交响乐团 .1842年创建于纽约.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管弦乐团.原名纽约爱乐协会管弦乐队,1928年与纽约交响乐协会管弦乐团合并后改称纽约爱乐交响乐团(New York Philharmonic-Symphony Orchestra).从1958年起,原文名称删去了"交响乐团(Symphony Orchestra)"一词,中译名不变.1922年约·威·门格尔贝格担任首席指挥后,乐团的演奏水平显著提高.1928~1936年由托斯卡尼尼担任音乐指导与指挥,乐团进入"第一黄金时期".此后相继由巴比罗利、罗津斯基、瓦尔特、史托科夫斯基、米特罗普洛罗斯等指挥家先后担任乐团的主要指挥.从1958年起由伯恩斯坦担任指挥的时期,被称为乐团的"第二黄金时期".乐团的演奏具有典型的美国风格,以丰富多彩的音乐与鲜明生动的乐队音响著称.1978年起,由著名印度指挥家梅塔担任音乐指导与指挥.现任指挥:马舒尔,乐团总员约110人.


80.匹兹堡交响乐团(Pittsburgh Symphony Orchestra)
  
  
     它的前身是匹兹堡艺术协会的管弦乐团,创立于1895年,首任指挥是阿嘉,1898年交棒给轻歌剧名作曲家哈巴特,1904年由鲍阿接任,但6年后乐团就解散了.1926年由该地音乐家再度发起,组织了匹兹堡交响乐团协会,于是再度开始活动,经过布里斯金和莫达雷里的指挥后,1937年由克伦贝勒接任,并进行彻底的改革与训练,但次年就交棒给莱纳,他担任这支乐的音乐监督,先后达10年之久.
    接着萨巴塔只指挥一个乐季,就由客席指挥维持下去,1952年由斯坦堡接任,在引退前的25年里,把这支乐团培育成全美首屈一指的著名乐团.1978年起,改由普烈文担任音乐监督,又获得世界乐坛的注目.现任指挥:马泽尔.
    团员共106名.他们的演奏充分反映出斯坦堡的性格,是所有美国乐团中最具德国式厚重音响的.
 楼主| 发表于 2003-12-7 1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81. 瑞士罗曼德乐团(L'Orchestre de la Suisse Romande)
  
  
     这支乐团是1918年由名指挥家安塞美(1883~1969)所创立的.1938年吸收并合并洛桑广播交响乐团.直到1967年引退之前,安塞美担任这支乐团的常任指挥,大约有半世纪之久.在这段时间内,为英国Decca (London)灌录过无数优秀的唱片,成为全世界闻名的乐团.这支乐团在日内瓦和洛桑两个都市都有定期演奏会,有时也参与日内瓦大剧院的歌剧演出,或参加夏季鲁哲伦音乐节管弦乐团的演奏.
    安塞美引退后,雷兹基和萨瓦利什先后接棒.在萨瓦利什统率下,音色方面强烈地倾向于德国味道,跟安塞美时代的拉丁色彩迥异其趣.1980年起,由斯坦恩接任常任指挥,此后这支乐团的德国味道,一定会更加浓厚.所谓"罗曼德",是指瑞士境内,以法语为公用语的地区.昔日,安塞美那独特的、透明的音色已经有逐渐稀薄的趋势.现任指挥:约尔丹.


82. 圣马丁室内乐团(The Academy of St. Martin-in-the-Fields)
  
  
     这是以原任伦敦交响乐团第二小提琴首席的马利纳(1924年生)为中心组成的室内乐团,1959年首次公开演奏.由于这是获得伦敦Sant Martin-in-the-Fields教堂人士 支援才得以组成的,因此,可以说是"圣马丁教堂的乐团".
    这个乐团创立之初,只是11名弦乐演奏家和数字低音的小合奏团而已,由马利纳兼任指挥与首席演奏家.不久,就专心致志于指挥任务.这个很快就引发世人注目的室内乐团,随时追加枪手,也涉足大编制的作品,显示非常积极的活跃姿态.
    1978年,马利纳终于辞去指挥,改由长久以来一直担任首席演奏家的布朗女士接棒.
    这支室内乐团的演奏曲目范围很广,从巴罗克音乐到17、18世纪的作品,无所不能.他们的演奏,是以清新的现代感觉,以及对作品的彻底研究,著称乐坛.在端庄、明晰的样式美之中,展现出活生生的感情.


83. 斯卡拉剧院乐团(Orchestra del Teatro alla Scala,Milano)
  
  
     意大利最著名的交响乐团.1778上与斯卡拉剧院同时创建.本世纪前半叶在托斯卡尼尼和德·萨巴塔的指挥下,乐团成为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歌剧演奏团体.同时常以米兰交响乐团的名称举行演奏会.1971年起由阿巴多任音乐指导与指挥.乐团总员约125人.


84. 苏联大剧院乐团(National Academy Bolshoi Theatre Orchestra,USSR)
  
  
     苏联交响乐团.1776年与大剧院同时创建于莫斯科.主要演奏歌剧、舞剧音乐.拉赫玛尼诺夫、伊波里托夫-伊凡诺夫、萨莫苏德、戈洛瓦诺夫(Nicolai Golovanov,1891~1953)、罗杰斯特文斯基等先后担任过指挥.柴可夫斯基和安东·鲁宾斯坦也曾指挥这个乐团演奏过自己的作品.1969年由西蒙诺夫(Yuri Simonov,1941~ )任首席指挥.乐团总员约250人.


85.圣路易斯交响乐团(St.Louis Symphony Orchestra)
  
  
     美国交响乐团.1880年创建于圣路易斯.为美国最早成立的交响乐团之一.首任指挥奥滕(Joseph Otten).1931年后戈尔希曼(Vladimir Golschman,1893~1972)连任音乐指导与指挥26年.这个时期是乐团的黄金时期,录制了许多唱片.1958年由雷默特尔(Edouard van Remoortel,1926~1977)接任指挥.1968~1975年由苏斯金德(Walter Susskind,1913~ )任指挥的时期,使乐团重新得到发展.1979年来特金(Leonard Slatking,1944~ )接任指挥.乐团总员100人.


86.苏格兰国家交响乐团(Scottisoh National Orchestra)
  
  
     英国交响乐团.1891年创建于格拉斯哥.原名"苏格兰交响乐团".1950年改组后用现名(简称SNO).在格拉斯哥与爱丁堡定期演出,并常到苏格兰各地巡回演出.1971 后并设"新音乐"座谈会,介绍现代乐曲并邀请听众参加座谈.1959年后一直由苏格兰出身的指挥家吉伯森(Alexander Gibson,1926~ )担任首席指挥.乐团总员96人.现任指挥是雅尔维.


87. 萨格勒布室内合奏团(I Solistidi Zagreb)
  
  
     南斯拉夫室内合奏团,1953年由意大利著名大提琴家亚尼格罗根据萨格勒布广播电台的要求组建.亚尼格罗并长期担任指挥和独奏.乐团演奏曲名广泛,从巴罗克音乐到现代音乐,其演奏生动、精练,颇有现代特色,所录唱片如巴赫的作品深受好评.乐团总员14人.


88. 斯洛伐克爱乐管弦乐团(Slovak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949年由原捷克指挥家塔里希创建于布拉迪斯拉发.十年之后,由斯洛瓦克任首席指挥,乐团出国演出二百多次,使其演奏水平大进.著名指挥家阿巴多、马蒂农等都应邀担任过乐团的客席指挥.


89.斯图加特室内管弦乐团(Stuttgarter Rammeror-chester)
  
  
     德国室内管弦乐团.1945年由指挥家明兴格尔创建于斯图加特.同年9月首次公演时获得极大成功.乐团成员以15名弦乐演奏家为主,必要时可增添其他人员.其演奏以德意志巴罗克音乐著称,同时也演奏海顿及其他古典乐派的音乐作品.


90.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Radio Sinfonieorchester Stuttgart)
  
  
     德国交响乐团.1945年创建于斯图加特,原名为"德意志南部广播交响团",1975年后改用现名.安赛尔美、伯姆、索尔蒂、斯托科夫斯基等指挥家相继任乐团指挥.在建团25周年期间,由切利比达凯指挥演出布鲁克纳、拉威尔、德彪西的乐曲后一举成名.乐团总人员为114人.

 楼主| 发表于 2003-12-7 1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91. 萨尔茨堡莫扎特管弦乐团(Mozarteum Orchester,Salzburg)
  
  
     1938年创建于萨尔茨堡.其前身为1941年创立的萨尔茨堡大教堂音乐协会管弦乐团和1917年成立的莫扎特音乐学院莫扎特管弦乐团.1958年后由萨尔茨堡州和市当局拨款经营,但规定除演奏会外尚需为州立剧院的演出伴奏.长期担任莫扎特音乐学院院长的保姆加特纳曾兼任乐团的指挥.1968年后由哈格(Leopold Hager,1935~ )就任首席指挥,并带领乐团到世界许多城市巡回演出.1981年后拉尔夫·魏卡特接任.在保姆加特纳与哈格等人指挥下,乐团录制了大量唱片,乐团首席演奏员并组成室内乐团,以萨尔茨堡莫扎特合奏团的名义演出弦乐合奏,有时也加管弦、钢琴等.由1976年后担任萨尔茨堡莫扎特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演奏员的匈牙利小提琴家霍莫基担任指导.


92. 斯德哥尔摩爱乐管弦乐团(Stockholm Filharmoniska Okhester)
  
  
     斯德哥尔摩爱乐的历史在北欧各交响乐团中,算是比较古老的,可以追溯到1526年由瓦萨王设立的,以意大利人为中心的宫廷管弦乐团.18世纪时,露伊莎·魏利卡女王修建了歌剧院,也让宫廷管弦乐团在歌剧院中演奏,1897年因国民音乐水准提高,遂创立爱乐协会,由这支乐团兼任爱乐演奏会的任务.
可是今日的爱乐管弦乐团之正式起步是1914年修建目前的演奏厅后,礼邀各国名指挥家频频前来客串指挥以后的事.自此,这个乐团的活动才急速充实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先后由舒密特伊塞斯和多拉蒂担任常任和音乐监督,于是演奏水准提高许多,1974年由罗杰斯特文斯基接棒,1982年起决定由阿罗诺维奇担任首席指挥.现任指挥:贝里隆德.


93.图卢兹市立管弦乐团(Orchestre du Capitole de Toulouse)
  
  
     法国交响乐团.创建于法国南部的古城图卢兹.该乐团除举办音乐会以外,并与市立歌剧院合作演出歌剧,同时还经常在国内各地举行公演并参加普罗旺斯音乐节.在普勒松任音乐指导及指挥的1968年之后,乐团录制了不少法国古典乐曲的唱片资料.


94. 维也纳爱乐乐团(Wiener Philharmoniker)
  
  
     维也纳爱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42年,由尼柯莱担任指挥的维也纳宫廷歌剧院管弦乐团所举行的演奏会,此后,这个乐团的团员都由国立歌剧院管弦乐团中选拔出的人员组成,并且成为音乐与传统之都维也纳的象征性乐团.
从1860年起,这个乐团团员们自主经营,在德索夫指挥下,开始举行定期演奏会.1870年起,他们的阵地移到目前的费拉因音乐厅.接着由李希特担任指挥,声鸣鹊起,随后像马勒、尼基什、理查·施特劳斯、温嘉纳、福尔特万格勒和瓦尔特等作曲家或指挥家,都先后被邀担任常任或客座指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伯姆和卡拉扬为中心,继续他们的演奏活动,后来,由阿巴多担任相当于常任指挥的地位(多年来,这支乐团不设常任指挥),此外,伯姆、伯恩斯坦、马泽尔、慕狄和梅塔等,也经常被邀客串指挥.根据统计,曾指挥这支著名乐团灌过唱片的指挥家达40多位,现任指挥:阿巴多.
    团员演奏出来的"传统音响"具有独特的美感,这是别的乐团所听不到的.在演奏曲目上看,虽然显得较多保守,可是每当演奏传统的德奥系作品时,一定会表现出由衷的共鸣与自发性,这种魅力是不容有追随者的.跟柏林爱乐一样,拥有全世界最高的声誉.


95. 维也纳交响乐团(Wiener Symphoniker)
  
  
     1900年,由著名的布鲁克纳指挥家雷威创设,起初叫做维也纳协会管弦乐团,1922年,跟东金斯特拉管弦乐团合并,遂变更成目前的名字.战前,1933年起由卡巴斯达担任指挥的时代,颇有名气,战后1948年到1954年间,由卡拉扬担任音乐监督,又把演奏水准提高很多,显示飞跃的进步.
    此后,有很长的岁月,不再安置常任指挥,但只靠客座指挥,依然保持了多彩多姿的演奏活动.1960年才迎聘萨瓦利什担任常任指挥,后来,又由克利普斯、朱里尼和莱因斯多夫接棒.现任指挥:普雷特尔.乐团总员126人.
    由于维也纳爱乐的名气太大,难免吃亏,可是维也纳交响乐团却是奥地利第二个最具实力的乐团,不应忽视,他们所擅长的依然是德奥系的作品,如果跟拥有传统音响的维也纳爱乐相比时,纹路显然粗些,但音质较明丽,对现代作品也显示积极的态度.


96.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交响乐团(Wiener Volksoper)
  
  
     1898年创建于维也纳.隶属维也纳国家歌剧院.1917--1924年由魏恩加


特纳任音乐指导与指挥,上演了莫扎特、瓦格纳等人的歌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为轻歌剧伴奏,并录制了不少轻歌剧选段的唱片.乐团总员约60人.


97. 威尼斯费尼切剧院管弦乐团(Teatro La Fenice di Venezia)
  
  
     意大利交响乐团.1792年创建于威尼斯,隶属费尼切剧院,为威尼斯现存最古老的歌剧院管弦乐团.其演奏以音色优美而著称.乐团总人为101人.

98. 悉尼交响乐团(Sydney Symphony Orchestra)
  
  
     澳大利亚交响乐团.1934年创建于悉尼.其前身为澳大利亚国营电台(ABC)的器乐合奏团.1936年后作为广播管弦乐团演出时用"ABC悉尼交响乐团"名称.1946年后只用现名.1946~1956年由英国指挥家戈森斯(Eugene Goossens,1893~1962)担任常任指挥后演奏水平显著提高,成为澳大利亚最有代表性的交响乐团.1979年起由法国指挥家弗雷莫任常任指挥.每年举行约160场音乐会,并常去世界各国演出.乐团总员约90人.


99.匈牙利爱乐乐团(Philharmonia Hungarica)
  
  
     这是1956年匈牙利抗暴动乱时,由匈牙利逃亡到西欧的音乐家们,由于获得某几个慈善团体的援助,次年春天在维也纳组成的奇特的管弦乐团.创立以后,就由同国的名指挥家多拉蒂担任音乐监督,因个人或各种团体的捐款,得到一笔基金,也靠大家的努力,急速提高了他们的声誉.
    后来,他们的老本营就移到西德威斯特法伦州的马尔市,从该州和该市,以及联邦政府获得援助,也增补许多团员,目前不再像创立时那样只由逃亡的匈牙利人组成了.结果,活动格外安定、积极,常到欧洲各地去演奏旅行,也应邀参与各地音乐节的活动,大获佳评.在多拉蒂之后,有一阵由卡利狄斯指挥,再以后的音乐监督是马尔.


100. 休斯顿交响乐团(Houston Symphony Orchestra)
  
  
     美国交响乐团.1913年创建于休斯顿.首任指挥普利兹(Julian Paul Blitz),1916~1918年由首席小提琴伯奇(Paul Berge)接任指挥.此后的13年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其他原因,乐团活动中断.1931年恢复活动后由奈斯波里(Uriel Nespoli)任指挥.1932~1935年由莱杰(Frank St.Leger)担任指挥,1936~1947年由霍夫曼(Ernst Hoffmann)任音乐指导与指挥.据说霍夫曼为乐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8年由库尔茨(Efrem Kurtz,1900~ )接任音乐指导与指挥.1954年库尔茨离任后毕勤担任了1954~1955年音乐季节的指挥.1955年史托科夫斯基就任,他利用自己的声望跟几个大唱片公司建立了联系,成功地使乐团通过唱片获得世界声誉.他担任音乐指导与指挥直到1961年.此后相继由巴比罗利、普列文、福斯特任音乐指导与指挥.乐团总员94人.
 楼主| 发表于 2003-12-7 1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01.辛辛那提交响乐团(Cincinnati Symphony Orchestra)
  
  
     意大利交响乐团.1792年创建于威尼斯,隶属费尼切剧院,为威尼斯现存最古老的歌剧院管弦乐团.其演奏以音色优美而著称.乐团总人为101人.


102. 匈牙利国家交响乐团(Hungarian State Symphony Orchestra)
  
  
     这是1923年组成的乐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称做布达佩斯市立管弦乐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活动几乎全部停止,战后的1949年因费伦且克和箫莫吉的努力重新组成,并改用目前的团名.1952年聘名指挥家费伦且克担任音乐监督,乐团很快充实起来,成为匈牙利代表性著名乐团.
    这个拥有现代式机能的团体,在东欧的管弦乐团中是较为罕见的.从某种意义上看,此事跟匈牙利的演奏家或作曲家有共同的特征.尽管有优秀的技巧和合奏力,实力也是第一流的,但在国际上,一直局限于地方色彩中.


103. 匈牙利广播交响乐团(Hungaria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1945年创建于布达佩斯,又称"布达佩斯交响乐团",隶属匈牙利国营广播电台.乐团除广播外还录制唱片并举行演奏会,其演奏水平在国内属于上乘.第一任首席指挥为费伦契克,后由索莫基、列赫尔相继担任.


104. 新日本爱乐交响乐团
  
  
     1972年日本爱乐交响乐团经费来源中断后,其中约30名演奏员创办本乐团,由日本指挥家朝比奈隆、小泽征尔、小泉和裕等组成指挥家集体.乐团演奏音乐性强,独奏段落极为出色.乐团总员68名.


105.犹他交响乐团(Utah Symphony Orchestra)
  
  
     美国交响乐团,1939年创建于盐湖城.初期规模略小,1947年由阿弗拉瓦内应聘任指挥以来,乐团得到长足的发展.乐团汇集了优秀的演奏人员和最佳的乐器,其演奏丰满充实,曾录制大量的唱片.乐团还每年举行170次音乐会,并通过电台的广播网播放九十分钟的固定节目,是美国听众面最广的交响乐团之一.乐团总员85人.


106.英国室内乐团(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这个室内管弦乐团的前身,就是1946年由葛兹布罗创设的葛兹布罗管弦乐团,1960年改成目前这样的团名,重新起步.此后,不仅由于成为奥德巴拉音乐节台柱而扬名,更活跃于唱片录音和旅行演奏,遂成长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室内管弦乐团.
    团员的大部分是专属的演奏家,可是管乐的部分是时常顺应曲目的需要,邀请伦敦其他交响乐团的代表性演奏家担任客串演出.尽管叫做室内管弦乐团,但规模相当大,每次在奥德巴拉音乐节演出时,总人数大都超过50名.
    虽然没有专属的指挥家,但已故的名作曲家布里顿和雷帕德,经常指挥这支乐团,近年来,巴伦勃伊姆跟这支乐团的关系也更形密切.


107. 以色列爱乐乐团(Israe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这是1963年在名小提琴家胡贝曼倡议下以被纳粹驱逐的犹太人演奏家为中心组成的,起初名叫帕勒斯替那交响乐团.首任指挥采取双人制,由陶贝和金嘉共同担任,但不久就撤销常任制,改由客座指挥,像托斯卡尼尼、斯坦堡、库塞兹基、帕雷和伯恩斯坦等人都经常站上他们的指挥台.
    1958~1959年乐季,邀马第农担任一年的音乐监督后,又回到客席制.1968年后梅塔成为这支乐团的主要指挥家.这支乐团在1948年以色列发表独立宣言后才改称目前的团名.团员在50年代只有83人,但现在已扩大到100名.
    以色列爱乐由于是犹太人音乐家的乐团,弦乐合奏的技艺特别优异,那丝绸般的音色早获佳评.后由于梅塔有力的统率,进一步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名交响乐团了.


108.伊斯曼管乐合奏团(Eastman Wind Ensemble)
  
  
     美国管乐团.由伊斯曼音乐党校教授、指挥家芬纳尔(Frederick Fennell,1914~ )1952年创建于罗彻斯特.团员为伊斯曼音乐党校学生.经过严格训练后演奏水平显著提高.录制唱片磁带为数众多,包括威廉斯的《英国民歌组曲》,以及各种进行曲、舞剧选曲等.


109.意大利(罗马)广播交响乐团(Orchestra Sinfonica di Roma della RAL)
  
  
     意大利交响乐团.本世纪30年代创建于罗马.隶属于意大利国营广播局(RAI).录音时曾用"罗马交响乐团"、"意大利RCA歌剧管弦乐团"等名称.1946年由朱里尼任音乐指导与指挥.60年代先后由弗雷恰(Massimo Rrecia,1906~ )、帕洛蒂任常任指挥.福尔特万格勒曾任客席指挥,录制过相当数量的歌剧选曲.


110.伊斯曼-曼彻斯特爱乐乐团(Rochester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美国交响乐团.原名罗彻斯特交响乐团(Rochester Symphony),1922年创建于罗彻斯特.第二年由伊斯曼·柯达公司资助后,改称现名.1923年至1924年的音乐季节由戈森斯(Eugene Goossens,1893~1962)和科茨(Albent Coates,1882~1953)任指挥,后由戈森斯担任常任指挥至1931年.此后的四年延聘客席指挥.1935~1944年名钢琴家伊图尔维(Jose Iturbi,1895~ )担任音乐指导与指挥,1947~1956年由莱因斯多夫(Erich Leinsdorf,1912~ )继任.后由布卢姆菲尔德(Theodore Bloomfield)任音乐指导与指挥.之后经历了一段无专任指挥的时期.至1971年琼斯(Samuel Jones)任专职指挥.1973年后由金曼(David Zinman,1937~ )任音乐指导与指挥.乐团总员85人.


111.芝加哥交响乐团(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1891年以塞欧多瓦·托马斯为指挥,以T.托斯管弦之名起步.1905年他去世后,由史托克任,指挥了37年.中途这支乐团才改成现在这支乐称.在1953年由莱纳接任该团音乐监督之前,先后由杜佛、罗津斯基和库贝利克指挥过.由于莱纲严格的训练,才提任为全美最优秀的乐团之一.1963年后马第农指挥的时期又陷入低潮,1969年由索尔蒂担任音乐监督,再度挽回它的声望,成为美国最高级的乐团.
    这个乐团在近年无数优秀的唱片录音中充分反映了索尔蒂的音乐性,音响威力是全美国第一.演奏曲目也是"全能式"的,他们的演奏浑厚、结实,颇具重量感,是最受大众欢迎的乐团.只是在紧密度上要比费城略为逊色.
    团员共106名,现任指挥:巴伦勃伊姆.


112. 詹姆斯·拉斯特乐队(James Last)
  
  
     德国的詹姆斯·拉斯特乐队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轻音乐乐队之一。创建人詹姆斯·拉斯特生于1929年,学于不莱梅音乐学院,曾从事低音提琴演奏。他1955年在德国汉堡创办乐队专门演奏轻音乐乐曲,擅长将古典乐曲改编为现代作品,既不失高雅,又通俗宜听。乐队同时也演奏民间音乐、电影音乐和流行音乐。除演奏会外,作为前宝丽金(Polygram)公司的轻音乐队之一,已发行了五、六十张(盒)唱片(磁带),曲目种类包罗万象,加之人声伴唱,很受欢迎。1968年被德国评为最佳通俗乐队。


发表于 2003-12-7 1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好象没有中国的,排不上啊
2、好象没有西班牙的?可怜的《阿兰胡埃斯》,演绎最好的是西班牙的交响乐团,可惜没有。这是和吉他最有关的交响乐团吧。
3、有很多管乐团
4、日本有好几个啊。。。。。。
发表于 2003-12-7 1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喜欢柏林爱乐了,它是最棒的!
发表于 2003-12-7 15: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听都听不过来
发表于 2003-12-7 2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都看晕了.
发表于 2003-12-8 1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个乐团与第二个乐团明明就是同一个!
晕!

发表于 2003-12-9 04: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火花在2003-12-7 22:19:00的发言:
我都看晕了.
发表于 2003-12-9 1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
发表于 2003-12-18 1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你了,谢谢!
发表于 2003-12-19 2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好多乐团都喜欢叫爱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5-21 17:09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