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英雄 
 
UID259269
好友
回帖0
主题
精华
积分8456
阅读权限255
注册时间2006-3-9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楼主 |
发表于 2007-12-22 21: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904uio 于 2007-12-22 14:49 发表   
说一说作曲思路吧 
感觉 结尾太仓促了 
来个首尾呼引较好   
 
谢谢你的建议:) 
 
简单谈一下作曲的动机和感想.此曲原唱是台湾歌手梁静如. 
前奏是自由的,泛音的旋律基本按照歌曲的前奏进行,但前 
奏部分多以弦乐为主,并有多个声部同时进行. 
 
泛音的旋律只需抓住合声的主旋律即可.值得庆幸的是,当我 
对照原旋律摸泛音的时候,竟然没有用到一个人工泛音.把我 
给乐坏了~~(人工泛音是我的弱项啊...) 
 
A段部分重复两遍,总的来说,第二变要比第一边弹得要丰满. 
一是从编曲角度上不重复,二是给听者有层层递进感. 
 
A段和弦编排如下: 
G - D9/#F - EM, C - G/B - AM - D7 
G - B7 - EM7, EM7 - b EM7 - DM7(下行过渡和弦) 
C - D - G 
 
B段是过渡段,一共要反复四次.本想在第三和第四变的时候 
加入双音来走旋律,但由于练习不到家~~只能暂时放弃这个 
念头.(以后练熟了,可以修改再录一遍) 
 
B段和弦编排如下: 
EM - D - C - D - G, EM - BM - C - D 
EM - BM - C - D - G, EM - AM - D - DM6 
 
C段为复歌,高潮段. 
和弦,指法编排比较简单,但都用了7P以上的把位. 
力求干净清澈的效果. 
 
C段和弦编排如下: 
C - D - BM - EM, C - D - G - G - F 
C - D - BM - EM, C - D - G - G 
 
重复A段结尾,结尾以G9 + 12P自然泛音结束. 
 
Remark :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想法,如有不对的地方或是建议,欢迎大家指教批评. 
再次感谢指弹版的版主给指弹爱好者提供了这样优秀的一个交流平台! 
 
希望能在这里结识更多吉它爱好者,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b rgd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