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24|回复: 2

西拉·柯德伊评巴利奥斯(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24 0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拉·柯德伊评巴利奥斯(转贴)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西拉·柯德伊评巴利奥斯


回到上页  回到主页


--------------------------------------------------------------------------------
  西拉·柯德是著名的巴拉圭吉他艺术家和巴利奥斯研究家,他曾于1981年访问日本,滨田滋郎采访了他。 巴利奥斯的天才体现在多方面可以满足各种艺术追求的爱好者
滨田滋郎(以下简称滨田):——您是否愿意谈一谈关于巴利奥斯的话题?
柯德伊(以下简称柯):很高兴谈这个话题。
滨田:您和他直接认识吗?
柯:不,我没和他见过面。但是,我的父母与巴利奥斯很熟。我母亲与巴利奥斯师从同一位吉他老师(索萨·埃斯卡达)。所以,在我儿童时期就听说过巴利奥斯的伟大业绩。但是,巴利奥斯最后离开巴拉圭时是1925年,我那时还只是个小孩。……但是,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很熟悉母亲弹的巴利奥斯的曲子。长大成人后,我走访了拉丁美洲各国,收集巴利奥斯的作品,已经收集到了大约100首曲子。现在流传于世的巴利奥斯的作品,比如理查德·斯托维尔编辑的乐曲集等,都是我提供的材料。我还帮了海苏斯·拜尼德斯的忙,为他提供乐谱。为了搜集散落于各地的巴利奥斯的作品,我花费了30多年的时间。
滨田:巴利奥斯的作品有多少首呢?
柯:现在已知的大约有100首,但我相信实际上比这个数字要多得多。
滨田:有人说有300首。
柯:很可能。比如,我听了巴利奥斯去世前给中美洲友人录的音,那里面所弹的作品,还没有乐谱留下来。据说,巴利奥斯喜欢即兴演奏,几乎每天都有新作。创作《乡愁》这首曲子,完全来自于他丰富的灵感。这首曲子首次在1919年11月6日里约热内卢的伊塔玛拉德宫殿举行的演奏会上公演。这是巴利奥斯两天前构思,之后用了一天就写出来的作品。据说即使是更大型的作品,他也总是很快就写出来。
作为一个优秀的即兴演奏家,他最引人注目的才华表现在,他明确地采用了和声来增加其作品的感染力和描述力。虽然,索尔和泰雷加也运用了和声,但是,作为吉他大师兼作曲家,谁也比不上巴利奥斯的和声丰富,意境多彩而深远。巴利奥斯可以把同一支曲子弹奏出多种和声变化。关于这方面的评论可以这样说: ——索尔时代的音乐是古典派,古典派原则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巴利奥斯是舒曼,勃拉姆斯以后发展起来的浪漫派音乐,是浪漫派和声法。巴利奥斯是最早探讨这种方法的艺术家。比如,《圣景之梦》这支曲子实在是气势磅礴的作品,同时,对于吉他,它又是一部新作品。
滨田:的确是如此啊!
柯:我认为巴利奥斯的音乐即使是对于现代音乐界也具有深远的影响,若问为什么,应该说他包含了所有的艺术表达形式。比如《乡愁》这首曲子几乎都是波萨诺瓦的节奏,《华尔兹第四号》等更是如此,他能写出肖邦风格的华尔兹曲。还有,他还写出了如《蜜蜂》、《大教堂》那样演奏技巧非常难的曲子,也写出过令人感到绝妙无比的“音乐会用练习曲”一类的乐曲。总之,巴利奥斯的音乐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爱好的听众的要求。
滨田:他真是一位多种风格的作曲家。
柯:是的,他与索尔一样,都不拘泥于一种作曲风格。他的作品风格建立在巴赫、莫扎特、海顿、肖邦之上,同时,又加上他自己特有的风格,形成了他的音乐。
滨田:他本人也是很有魅力的人啊。
柯:是的,他的确是个伟大的人物。要了解他的各个侧面,并真正理解他,的确是很难的事。从表面上看,他是非常奔放不羁的人,手持一把吉他闯荡世界。顺便提一下,他是和塞戈维亚并列的实力派职业吉他演奏家。在当时,他也是一位著名人物。在他生命的最后四五年,住在萨尔瓦多期间,他从事教学。在这以前,他几乎不收学生,由于晚年多病,不能进行旅行演出,所以才开始教授学生。
滨田:日本最近也经常谈论他。
柯:对他的评价,今后会持续下去。因为,巴利奥斯留下了很多作品,要评价这位吉他艺术大师的生涯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很难知道他的全部。现在的年轻人继承了他的艺术精华,继续弹奏他的曲子,但是就连巴利奥斯本人也不能全部演奏完他的所有作品。
滨田:他的作品是不是会有散失?
柯:有的。有时他就把刚写完的曲子忘在所住旅馆的房间里了。也有时写完曲子后有人想要,随手就送人了。他作的“音乐会用练习曲”,是一个组曲,全部共15首,但据我调查,在公开的演出里,他弹过的只有1首。还有《蜜蜂》、《快板·交响曲》等都没有刊登在里塔尔出版的曲集中。
滨田:他还演出不是自己创作的曲子。
柯:是呀。他演奏过阿尔贝尼斯、巴赫等人的作品。
滨田:据说是巴利奥斯首次用吉他演奏了巴赫的琉特琴组曲,是真的吗?
柯:是真的。他在德国,首次连续演奏了琉特琴组曲的全曲(注:是第几号组曲没有明确记录)。同时,他是把巴赫乐曲录下来的第一位吉他艺术家。
滨田:他比塞戈维亚还早吗?
柯:是的。塔雷加的《阿拉伯风格幻想曲》,也是由巴利奥斯首次录音的。1910年,泰雷加去世后仅一年,他马上就演奏了《阿拉伯风格幻想曲》。他1914年灌制了这支曲子,四年后的1918年再次录音。他弹奏别人创作的作品时,都是先研究谱子,然后练习,最后以自己的风格弹奏。
滨田:刚一听说,我简直不敢相信,巴利奥斯竟使用过钢弦而不用羊肠线弦。
柯:是呀。高音的3根弦采用了钢弦,但是为了改善音质,他把一个橡胶小球放在弦上作为调节。
滨田:放在弦的什么位置上?这个小球有多大?
柯:放在琴码附近,大小犹如柠檬的籽,或是一粒小豆,是橡胶小球,放在弦下。①弦、②弦和③弦所放的橡胶小球的大小,以及所放位置都稍有不同,有个级差。他为了得到理想的音色和音乐下了不少的功夫啊!经过这些努力,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音色。经过多少年后,才有人发明了尼龙弦,结束了使用肠弦的历史。也可以说巴利奥斯是琴弦改革的先驱者之一。
滨田:当时他为什么不用羊肠线弦了呢?
柯:也许是不能满足音色的要求吧。因为巴利奥斯时时都在旅行演出,所到之处又不一定有优质的肠线弦出售,而他每天练习都长达10小时至12小时,所以,肠线弦经常不够用。
滨田:关于巴利奥斯与塞戈维亚的关系,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传闻……
柯:关于这点,我这里有份资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真实情况(拿出一份巴利奥斯亲笔信的复印件)。
滨田:这是很珍贵的东西呀!收信人叫尔汀,这人是谁?
柯:巴利奥斯有一位堂兄弟叫玛尔汀·巴格拉,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但还有一位全名叫玛尔汀·巴格里达的,他是收了巴拉圭人的工资,前来负责照顾巴利奥斯生活的人。读了信,你可以知道巴利奥斯与塞戈维亚见了面。信中写了令人感动的情景。还写道,他想把《大教堂》的乐谱送给塞戈维亚,但最终也没送到塞戈维亚手上,所以有人误解塞戈维亚当时不想弹奏巴利奥斯的作品。这其中的真相是:在中间传递乐谱的巴格里达是柳贝特的崇拜者,他对塞戈维亚没有特别的好感,所以没有把谱稿送交给塞戈维亚,而巴利奥斯却不知道这件事。以后,巴利奥斯与塞戈维亚都各自去旅行演出了,不可能把谱稿再送去了。调查了巴利奥斯的各种信件后,才知道了这样一个引起双方误会的真相。


发表于 2003-11-24 1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偶像~
发表于 2003-11-24 1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巴里奥斯一度是我最崇拜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5-21 01:06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