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91|回复: 24

对单音的感慨——罗德里哥的阿协2乐章(独奏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9-11 15: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单音的感慨——罗德里哥的阿协2乐章(独奏版)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源自J兄的:“哈哈兄:你要的谱子找着了。”
http://www.guitarschina.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43718

我一直认为,我这不入流的功夫是不佩演绎这样的曲目的。但在麦麦猪和哈哈兄的怂恿下,我作了尝试,录下了第1页。

http://www.JoeNo1.com/Guitar/XX.wma 580KB

我不是科班出身,也不是自幼喜欢音乐,对旋律和节奏不是太敏感,以前听过不少大师和演奏家的演绎,都没有对没有对旋律和节奏有特别深的认识。这次自己看谱摸索,不时会感到兴奋,不仅是感觉自己弹出了有点像那么回事儿的旋律,还感叹经过简单节奏变化的一个单音A(第1页最后两拍),竟能使我百般回味;接着,想弹出疾风扫过一般流畅的音阶,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将就了:(
但愿我能更好地把握好节奏、并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完成第2页。
越是感到不足,越发感慨:要弹好单音不容易啊!要练好基本功!

乐谱:

发表于 2003-9-11 15: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西班牙作曲家罗德里格的《阿兰胡埃斯》协奏曲


  罗德里格,1999年7月6日于马德里的家中去世,享年97岁。

  用这样的一段文字来作为《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的开场白,实在让人感到一阵鼻酸,因为就在距离20世纪即将结束时,这位广受欢迎的作曲家终于安详的走了。或许有读者怀疑笔者资料有误,罗德里格不是早就过世了吗?,确实有许多朋友问过笔者这样的问题,他们觉得《阿兰胡埃斯》吉他协奏曲太好听了,不像是现代作曲家写的曲子!

  西班牙出生的罗德里格三岁就因为白喉导致失明,不过对于音乐的喜爱却未曾因此改变。罗德里格先在瓦伦西亚音乐院学习作曲,毕业之后到巴黎留学,受教于作曲家杜卡斯(Paul Dukas),后来一度转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适逢西班牙内战(1936~1939年)游走于巴黎以及德国福莱堡之间,直到战后才返回西班牙。流浪期间,罗德里格有家归不得,因此这段期间的创作中经常融入许多西班牙民谣的曲调。回到西班牙的罗德里格已经是极富盛名的作曲家,随即应马德里大学之邀担任教授。往后的50年里,罗德里格从事作曲以及教学活动直到过世,在世时已经获得政府颁发的无数勋章,除了是西班牙的国宝级人物之外,也是享誉全球的古典音乐作曲家。1999年7月6日,因为身体已经极为衰老,而过世于自己的家中。罗德里格被称为现代乐坛的抒情诗人,他的音乐风格以西班牙民族性立足,但是又不失古典音乐应该具备的型式。这种风格在音乐界的名词称为新古典主义(Neo classicism)、新浪漫主义(Neo Romanticism),简称Casticism,是一种纯西班牙风格的气质。因此他虽然出生在前卫音乐盛行的廿世纪,不过旋律却优美动听。

  罗德里格是出了名的“一曲作曲家”(注1),但是终其一生只有《阿兰胡埃斯》协奏曲成功流传后世。《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的地位极为重要,对于吉他音乐的复兴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罗德里格被称为法雅(Manuel de Falla)、杜林纳(Joaquin Turina)之后,最能够代表西班牙国民乐派的作曲家,而为他奠定这个雄厚基础的根基就是这首《阿兰胡埃斯》吉他协奏曲。在古典世界,为吉他创作的作曲家并不多见,早期的作曲家中,只有朱里亚尼(Mauro Giuliani)最著名,其它的几位不但名气不足,曲子也屈指可数,能够流传到现在的更在少数。在罗德里格创作《阿兰胡埃斯》之前,廿世纪初的作曲家Mario Castelnuovo-Tedesco曾经写了一首颇为成功的吉他协奏曲,在当时这个举动影响了许多作曲家,让他们对于吉他创作有了新的概念,而这也是往后40年间吉他音乐复兴的前哨,罗德里格就在这一股复兴风潮之下开始拟定谱曲计划。另外,吉他是一种非常方便、多功能的乐器(注2),不过它的音量非常薄弱,如果与其它的乐器合奏,很容易发生被吃掉的状况,因此为吉他谱曲非常不容易。《阿兰胡埃斯》协奏曲则是这一波吉他复兴运动中,少数成功的代表作,它的成功来自于在独奏乐器以及伴奏乐团之间取得了极佳的平衡。

  罗德里格于1936~39年之间,因为西班牙内战而来往侨居于德法之间,当时他的生活非常清苦,但是罗德里格仍然着手于《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的创作。1939年,返回马德里不久,就完成整首曲子了。虽然罗德里格谱写了这首曲子,不过他自己可是个完全不会弹吉他的人呢!有关于吉他的技巧以及性能,都是由马德里皇家音乐院吉他教授马沙所提供,因此当作品完成之后,罗德里格即对外宣布将这首《阿兰胡埃斯》提献给马沙教授。《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第一次演出是在1940年,地点于巴塞隆纳,担任主奏的是该曲受提献者马沙教授。《阿兰胡埃斯》一推出即大受好评,一直到今天还是颇具盛名。对于西班牙人而言,《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的地位就如第二国歌一样,极具代表性。

  不过,这首曲子为何能够在推出之时就受到广大欢迎呢?其实这与西班牙的国情有关。曲子发表时,西班牙已经打了三年内战,对于百姓而言,已经精疲力尽,《阿兰胡埃斯》明亮轻快的曲风为民众带来许多希望以及安慰。另外,这首曲子的三个乐章都有轻快、优美的的西班牙民谣旋律,并且对于这项西班牙国民乐器有着极为成功的表现,所以西班牙人对于《阿兰胡埃斯》协奏曲有着一种莫名的认同感。

  阿兰胡埃斯是什么?阿兰胡埃斯是西班牙的一个地名,它位于首都马德里南方约50公里的一处自然景观,这个地方大约在西班牙的国土中心,是干燥高原中唯一的森林景观,由于地中海阳光以及海风的滋润而孕育出一片苍翠的绿林,感觉就如沙漠中的绿洲一样。从16世纪以来,西班牙的皇室就在此建筑离宫作为避暑处。到过西班牙的朋友都知道,当地的地中海气候非常炎热,日照极为强烈,因此阿兰胡埃斯这样一块地方,就显得非常重要。18世纪之后一直到19世纪初,西班牙百姓经常在此举行各种民俗庆典,这种皇室与庶民同乐的情况让阿兰胡埃斯成为贵族与平民的交集之处。罗德里格的《阿兰胡埃斯》协奏曲所要表达的就是贵族(浪漫)与平民(活力)的融合之力。根据罗德里格的说法,他想要在这首曲子中表现出“笼罩在忧愁的哥雅(西班牙画家)阴影下,融合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力量。”他深深的觉得,不论是型式或是感情,都要揉合古典以及大众的心。《阿兰胡埃斯》吉他协奏曲在西班牙非常普及,除了以吉他演出之外,其优美的旋律也时常被改编为其它形式的曲子,例如大家熟悉的西班牙男高音卡列拉斯就曾经将此曲的第二乐章翻唱为西班牙语歌曲。
  
  根据罗德里格的相关资料统计,罗德里格一身至少留下百件音乐作品。分析他的作品,可以发现罗德里格并非大编制作品的专家,清新美妙、隽永优长的小品反而占了极为重要的地位。1939年完成的《阿兰胡埃斯》协奏曲则是他最重要的作品。《阿兰胡埃斯》由三个简短的乐章所构成,配器单纯而精练、旋律亲切而优美,它虽然称不上伟大的巨构,然而由《阿兰胡埃斯》所散发出的光芒却足以流传久远。

  毫无疑问,罗德里格是西班牙近代吉他复兴的第一人,他的音乐伴随着每一位西班牙人的一生。虽然罗德里格已经离开世间,但是他的精神就如《阿兰胡埃斯》一样,留在人们的心中,永远不会消失。


发表于 2003-9-11 1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确实很有味道!鼓掌!感觉技巧上已经没有负担了,佩服~!
期待ING~~~~~~~

PS,我斗胆说一句,我感觉也可以把和声处理再重一些,而且不用帕音,仓!仓!仓!仓!很凝重很苍丧的感觉。我听的那个演奏家的录音就是这样处理的。

不过,你的处理也是很有特点和味道的,温柔浪漫,有股少女的情怀,赫赫,追求个性也很好!严重期待ING~~~

发表于 2003-9-11 2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乍一听,确实有大师的感觉~~
高音温暖圆润,低音吨厚有弹性。。。。音色控制细腻啊。。。打击我啊。。。
发表于 2003-9-11 2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I服了U。
发表于 2003-9-11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佩服!一代网络弹侠!
发表于 2003-9-11 2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弹的太棒了!
发表于 2003-9-11 2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起来感觉不错,就是最后得音阶没处理好。。
声音得轻重没处理好
寒。。。。不知道我再练几年才能弹啊。。。。。
发表于 2003-9-11 2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哥~~录这个用的是什么琴啊?

弹这个的时候,我感觉你要是能处理的“神经质”一点会更好。呵呵
发表于 2003-9-12 0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意思是不是要弹得象个怨妇?

323,我恨!~我恨!我恨~恨~恨!
 楼主| 发表于 2003-9-12 09: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Cash_power 提供详尽的背景资料!

哈哈兄说的“仓!仓!仓!仓!”我试了一下,果然手感畅快,哈哈~~不过我脑海里还是深深印着协奏曲的感觉,仍在努力把层次分开。

Entei兄说的音阶处理我在楼顶说过,是我的技术水平问题,暂时没办法:(

roncalli兄,我还是用我的拉米列斯+EJ46(旧弦)录音;你所说的处理我还做不到,我说过,我弹琴比较板,缺乏创造力,而且录音的时候还要看着谱,没办法:(
发表于 2003-9-12 1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是啊...要弹成怨妇型的确实不容易, 快速音阶, 密集的圆滑音, 能在技巧上完成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还要追求强弱对比, 音色和情感的细微变化, 真是太难了~~~~~ 除了CD外, 我还真没听过国内谁弹过这个呢~~~~~大师一般也不敢说自己弹得完美啊~~~

对了, 仓仓仓的问题, 其实我听的那个也不是太重, 赫赫...只是感觉比较饱满而已~~~因为我觉得这毕竟是个独奏曲, 没有乐队的陪衬, 和声的衬托只好自己来多多加强一些了~~~~一点个人的看法, 不一定对啊~~~~
发表于 2003-9-12 1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怨妇~~~或者说是贵族化的怨妇~~~
 楼主| 发表于 2003-9-21 0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弹完了!
http://www.JoeNo1.com/Guitar/X.wma 1.2M
还是不稳!哎,要找个指挥教教我就好了:)
发表于 2003-9-21 0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弹弹这个版本?





 楼主| 发表于 2003-9-21 09: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jianguo兄早贴出来就好了,多一份参考!你这谱转调的时候怎么是两把吉他???
这个版本也是C大调转G大调,我不会再弹了,再弹就弹协奏的版本,D大调转A大调:)
发表于 2003-9-21 1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anweiz.com/bbs/Adagio.mp3
也来个版本过几天就删了
发表于 2004-5-12 2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JoeNo1在2003-09-21 9:40:00的发言:
wangjianguo兄早贴出来就好了,多一份参考!你这谱转调的时候怎么是两把吉他???
这个版本也是C大调转G大调,我不会再弹了,再弹就弹协奏的版本,D大调转A大调:)

纠正一下,这是小调的曲子呀
 楼主| 发表于 2004-5-14 0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js22212221在2004-05-12 20:07:00的发言:


纠正一下,这是小调的曲子呀

唉,没办法!我的乐理很差!
发表于 2004-5-14 0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Joe兄!支持你!
 楼主| 发表于 2004-5-14 0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Tonygt在2004-05-14 3:15:00的发言:
Joe兄!支持你!

感动!
唉,我家里就没人支持我弹琴!我暂时放弃了。。。
发表于 2004-5-14 0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怕,正如你所说,每次你重新拿起琴时都有新的感觉的!期待你早日回来![em07]
 楼主| 发表于 2004-5-14 04: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Tonygt在2004-05-14 3:48:00的发言:

不怕,正如你所说,每次你重新拿起琴时都有新的感觉的!期待你早日回来![em07]


这次难说了,废得比较彻底。
BTW:你不用睡觉的?!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4-5-14 05: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4-5-14 0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5-23 06:56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