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36|回复: 45

关于靠弦的讨论--漫谈之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6-2 0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靠弦作为向不靠弦过渡的一个必须掌握的技巧有它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使初学者相对容易的掌握手指的发力关节,发力点。第2,可以通过靠弦比较容易的找到饱满,浑厚的声音,使之对音色的概念有个初步的认识。尽管现在拨弦得方法很多,不过我还是趋向一定要掌握好靠弦。现在大多数人有个误区就是认为靠弦是不靠得过渡,练好后就没用了。其实不然。有很多场合靠弦是可以派上用场的,比如高音,需要夸张处理的地方,用靠弦可以有很完美的表现,加大乐曲的渲染力,而这一点上恐怕是不靠弦所不能比拟的,毕竟他们之间还是有差异的。
       试着在乐曲中用用靠弦奏法吧,相信你一定能够找到新的感觉。
发表于 2003-6-2 16: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这是一个不用争论的话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我国的文艺方针。
世界上那一位优秀的演奏家否定过靠弦弹法?如果你经常接触吉他室内乐,获钢琴伴奏的吉他协奏曲,结果自然就出来了。室内乐是弦乐演奏者的必修课程,不要忽视!
发表于 2003-5-31 15: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呵呵,感觉R兄已是遥不可攀了:)
 楼主| 发表于 2003-6-1 0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靠弦的讨论--漫谈之五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R - Raimundo     M - 愤怒的蚂蚁

M:R兄怎么看待靠弦这个技术呢?

R:赫赫,这个其实是一个很老的话题了,不过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以前大家对靠弦是很重视的,把他和钩弦作为古典吉他的两种基本的拨弦方法来看待的。前一阶段突然有一种趋势,就是一切都要不靠弦了,靠弦似乎成了过时的奏法,演奏水平的高低要看会不会用不靠弦来发出靠弦的声音了。我想这很大程度上受了陈老师的学生们影响,他们用不靠弦弹出了漂亮华丽的音色,因此就较少的应用靠弦动作了。时至今日,我们了解到了越来越多的拨弦理论,像卡雷巴罗学派以钩弦作为基本动作,在此基础上加入固定点的概念得到了靠弦,这是一种追求音色变化的方法,他们把靠弦作奏出饱满强壮音色的方法。而有的流派,则以靠弦为基础,在靠弦中加入控制,得到不靠弦的动作,这样靠弦就成为了一种基本练习的方法,和偶尔用来演奏强音的手段。从我的所学上看,我个人是比较倾向于第二种方法的。

M:呵呵,我也是倾向于你说的第二种方法。在实际的学习中也是按照第二种方法来的:)事实上靠弦与不靠弦的手指运动方式是一样,关键的不同就在于放弦以后的手指不在停靠在临弦上,也就是放弦后的手指是有“控制”的, 那么可以看出在一开始要首先掌握靠弦的正确的运动方式,并得到理想的靠弦音色是很重要的,熟悉后只要训练手指放弦后的控制就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音色。那么R兄是怎样理解靠弦这个动作的?

R:赫赫,原来蚂蚁兄也是这个流派:)想要理解靠弦这个动作,就要在特定的演奏技巧体系中,正如上面我说的,在不同流派里对于靠弦的认识就是不一样的,因此,我想我们只能说,在我们所掌握的演奏方法中对靠弦的认识是什么。这个声明也许是显得有些没有必要,但是这个问题的争议实在是太大了,我想任何的谨小慎微都不为过的。那么好,在规定了谈论范围之后,我可以说,在我的认识里,靠弦是一种基本的动作,这个动作在一定的程度上利用了手指运动的惯性,因此可以说最基本的靠弦是一个没有完全控制的动作,不知蚂蚁兄怎么看?

M: 呵呵,我也完全赞同R兄的观点,那么我们就从“我们这一流派”来说一下靠弦这个动作吧~在我的认识中靠弦的动作虽然是一个整体的瞬间的动作,但要细分起来,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步骤还请R兄指正:1,放松的触弦(触弦点应该是手指的左侧指肉指甲同时触弦)2,压弦(绷弦)用指跟关节的力量把弦压到斜下方(指板方向)这时其他手指不要紧张。用拉弓的例子比喻最恰当不过了,这是就好象拉满的弓一样。3 放弦。放弦时第一关节(指尖关节)要放松,这时的动作决定了你弹的音色。一只拉满的弓,要是偏偏不在拉满的时候放,一样达不到最远的射程,我们放弦的道理是一样的,要使弦充分的震动起来。4,弹完弦的手指完全放松后在进行下一个动作(聆听你弹的音色)“完全放松”是靠到临弦上以后才开始的,可以理解成我们在一开使摆上右手时的那种放松的感觉,也就是说,放弦后到靠到临弦上的这一阶段手指实际上受到一种发力后的惯性所摆布的。

R:赫赫,蚂蚁兄用的是一个经典的靠弦的比喻,分析得也很详细,我想我们这里讨论的靠弦应该是一种较为初级的靠弦的动作,在这个动作中,控制的成分比较的少,仅在触弦、绷弦和离弦三个阶段用到了一定的控制力,而离弦之后就依赖惯性了,我想这种方法由于其中的惯性因素,很难在速度和控制上有所作为,不像是一个完整的演奏方法,而作为一种练习的方法似乎更好,这样,练习者可以把精力全部集中到触、绷、离弦的控制上去。我认为的演奏上的靠弦应该是一种控制了的靠弦,这个动作是不同于最基本的靠弦的,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离弦之后并不是完全依赖惯性停靠到邻弦上的,而是演奏者有意识的去控制这个“靠上去”的动作,因此,动作幅度和力度是可以完全控制的。也就是说,无论是触弦前,触弦,绷弦,离弦还是离弦后都是在有意识的控制下完成的,因此可以称作控制了的靠弦。

M: 呵呵:)R兄所讲非常的明确,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就是实际上靠弦在实际的应用中应该是“完全控制”的既“靠也可,不靠也可”就算是靠到弦上,也是“有控制的”实际上的与初级阶段的靠弦练习最关键的区别就在于放弦以后的控制了:) 听过你不靠弦的音色,觉得真的很好,几乎很难听出与靠弦的差别来,那么R兄是怎样的方法来训练这样的控制的呢?

R:这个其实也是从控制的靠弦过渡来的,其实就像蚂蚁兄在其他帖子里说的“任何的惯性的手指运动都是错误”,我想控制的靠弦的训练主要的目的除了在曲子中应用之外,更多了就是建立一种对拨弦的完全控制能力,也就是摆脱惯性的能力。到具体的办法上,我想这个差异也很大,我谨说说我的方法,大家探讨一下,我认为在控制的靠弦这个动作里,有两个关节是很重要的,一个是大关节,也就是我们说的发力点,这个关节的力量感很强,还有一个我个人认为应该是指端关节,这个关节灵活性差,力量也差不过由于接近指端,导向性很好。因此,我在做控制的靠弦的动作里,离弦之后,会加强对这个关节的控制,以它来引导手指的走向,最后达到控制的靠弦。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对手的控制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训练了,在做起不靠弦,只不过是对离弦之后进一步控制,使之不靠到弦上而已,动作完完全全和控制的靠弦是一样的,我得不靠弦的声音之所以和靠弦接近,也就是这个原因(赫赫,其实我个人喜欢把不靠弦称为“完全控制的靠弦”)。

M:看了R兄说讲,我觉得也受到很大的启发,尤其是指端关节来控制放弦后的手指,我觉得尤为重要呵呵:)这应该是在从靠弦到“完全控制的靠弦”的过程的一个训练的重点吧~

R:赫赫,这个也只是对我比较有效的一个方法,希望大家试试再看效果如果:)


漫谈之四:http://www.guitarschina.com/50/dispbbs.asp?boardID=1&ID=30637
漫谈之三:http://www.guitarschina.com/50/dispbbs.asp?boardID=1&ID=28551
漫谈之二:http://www.guitarschina.com/50/dispbbs.asp?boardID=1&ID=27574
漫谈之一:http://www.guitarschina.com/50/dispbbs.asp?boardID=1&ID=27328




发表于 2003-5-31 2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赵长贵老师的vcd中发现,低音都靠弦,高音的单音大多靠弦!

发表于 2003-6-1 0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辟!
发表于 2003-6-5 0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老师应川音吉他专业的邀请,拟定5月到川音进行为期1周的学术讲座和音乐会.由于SARS的猖獗,未能成行,估计改期下学期.

发表于 2003-6-3 2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不靠和靠原理是一样的~~~~~~~~~~
我觉得靠弦的音色特点和稳定性无可替代,不靠只能做到声音接近
发表于 2003-6-5 1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999T和SARS:
    ALBERT来川音时,托运了两集装箱的私人物品,其中一箱是唱片和乐谱.我和他的学生业余时间就往他家跑,就象逛图书馆一样.现在还有十几本理论文献放我处,已在陆续译出,收获颇丰.而且ALBERT对我们从不保留.我再此发言也是报此目的仅供大家参考.
   一些碍于自尊的抬杠的话就不要占用论坛空间了.如果你们本着学习提高的态度需要了解这些译著内容的话,我们可以在QQ和短信中讨论.
   吉他在中国音乐界的地位还很低,我们作为吉他界的外围,就不要让音乐界的人看笑话了.多写些对吉他有帮助的发言吧.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影响吉他发展的老问题了.
   也许再过三五年,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视野也会开阔.我们回想一下现在的观点和发言,我们会觉得自己当时很无知,这说明我们进步了.
   弹琴要报着不断修正自己的态度,要以古为师,以能为师,以众为师.生活中的一些经历也许会对你的演奏水平带来意想不到的提高.
   最后以中国吉他界泰斗的话结束讨论:能做出美味的人必定是尝过美味的人.(泰斗的原意是:我让学生刻苦练好靠弦是为了可以弹好不靠弦,我让学生用节拍器练习是为了将来脱离节拍器)

发表于 2003-6-4 15: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SARS兄何出此言?两个概念不一样吗?愿闻其详。
(楼上老兄,你大概没弄明白“不靠弦”和“不靠弦奏法”两个概念的区别吧?)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3-6-4 2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3-6-4 2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谢谢徐老师的指点。我弹琴的时间很短,接触的琴也比较低档,徐老师所讲的是目前我所不能理解,希望以后能有更深的认识。也希望徐老师以后多提意见。
[/quote]
ramundo兄过谦了,你的老师是我最佩服的朋友,他非常棒。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3-6-4 1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3-6-4 2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些时间和高老师谈及您到川音执教,高老师也很为您高兴呢。
发表于 2003-6-6 1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B]西部吉他网[/B]”热忱欢迎朋友们光临,同时也真诚希望网友们不论在哪讨论问题时都本着就事论事的原则,不要......。
吉他中国是网络上的吉他前辈,这里的氛围非常好。
吉他中国对西部吉他网这个网络后辈也非常友好和热情,再次深表感谢!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3-6-4 0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3-6-4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3-6-5 1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Nylon是不打算继续讨论了~~~嘿嘿~~~您走好,别跟我们这些业余的一般见识~~

其实既然你敢说出36楼里被引用的那段话(其实raimundo是谦虚了一下,以否定自己来肯定不靠弦奏法,你居然就接过话茬针对不靠弦奏法放出这样的言论来),再说出37楼的话就不奇怪了.....











发表于 2003-6-6 1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NYLON兄是做房地产的啊.
我原以为您是专业人士呢.
发表于 2003-6-6 07: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西部吉他在2003-6-6 2:19:48的发言:
Nylon先生,木秀于林,"疯"必吹之。你翻译的文献可否放一些到http://www.westguitar.net
顺祝您的房地产事业蒸蒸日上。



mj~~

发表于 2003-6-6 0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Nylon先生,木秀于林,"疯"必吹之。你翻译的文献可否放一些到http://www.westguitar.net
顺祝您的房地产事业蒸蒸日上。

发表于 2003-6-4 2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Nylon在2003-6-4 21:24:05的发言:
靠弦和不靠弦音色可以很接近,但穿透力和远达性不靠弦明显不如靠弦.我的专业朋友中有的普遍运用不靠弦,音色很棒,靠与不靠都很饱满圆润,但穿透力就是不行.一合弦四和钢琴立马现形.
会不靠弦不一定靠弦就很自如,尤其在一段快速琶音和音阶中能随意交替运用更是如此.毕竟,两者演奏时的手型位置是有区别的,能快速调整并保持手型过渡稳定非常不易.泰南德的Pumping Nylon中对此有专门论述和训练.
靠与不靠没有区别不一定是好事(色彩单一),完全放开的靠和有控制的不靠肯定是有区别的.尽管音色都很棒,但穿透力和远达性就不同了.靠弦也要根据控制程度来区分.浅靠和不靠区别当然不大.
我想raimundo放开靠和他的有控制的不靠肯定有区别.不信玩玩室内乐试试.


Nylon兄您好,我学琴时间不长,手的能力很有限,自然是玩不动室内乐的。不过有一点我想可能是理念上不同,就是我的靠弦和不靠弦手型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在靠与不靠的转换是很自然的,就在于手指的控制,手型是不用调整的。

另外,对于不靠弦的远达性和穿透力,我想这个倒不是问题,一般靠弦都会爆发力大一些,音量自然会大,那个惯性也就会大一些,采用靠的话,是一种自然的解决方法,然而,抛开自然这个前提,对于这种惯性的控制,在技巧的范围内是可能的(不是必需的),因此我始终坚信手天分很高的人的不靠弦是可以完全达到靠弦的效果,不过对我这样资质中下的业余爱好者而言,只可能是一个永远达不到但又将会永远追逐的目标。
发表于 2003-6-5 0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SARS在2003-6-4 21:45:02的发言:
   哈哈哈,和尚不急太监急啊。谁否认靠弦了?谁说不靠弦奏法就不用靠弦了??急什么嘛?!太狭隘了吧?
    世界古典吉他都发展到今天这一步了,还争这个问题?怎么还要从录像带寻求答案?显然缺乏学者风度嘛。
    陈志老师当然有起局限性,谁没有局限性?但从世界范围看,中国得到国际承认的是谁?大家肯定很清楚。我想,那些大话连篇的人大概也是陈老师的学生吧?今天总算出了点头,心里就不服气了?哈哈,大概还嫩了点。最好用事实说话,你们得了几个国际奖?出了几张CD?在国外办了几场音乐会??

    和尚现在与应该还有,谈谈吉他也不足为奇,与时具进嘛!太监现在就不多了吧,目前流行病重灾区的新疗法?说实话,我跟陈老师学过几天琴,同时说明,我可能不认识诸位当中的任何一位!只是,中国医学中有一种“以毒攻毒”的疗法......






发表于 2003-6-5 0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尼龙大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味道啊!
发表于 2003-6-4 2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Albert在2003-6-4 13:20:09的发言:
补充:关于靠弦和不靠弦从某一方面将还取决于演奏时你用的乐器,如果你用的是cedar材质面板的吉他,并且音梁的结构是网状或蜂窝状,如斯莫曼或达曼,或改良型的阿明,在使用这几种乐器演奏时使用不靠弦奏法可以很轻松的使音量大于传统琴(罗曼尼欧司或阿瓜多等),也可节约练习靠弦法所花费的时间。在上届香港比赛的听众席我有此体会(坐最后一排),用不靠弦弹法的选手中有使用斯莫曼的,音量明显大于用传统琴靠弦弹法的选手,而有一位使用河野吉他的不靠弦弹的选手则音量明显要小于其他选手。
如果拥有或弹过一些不同风格的吉他(最好是顶级的),相信会在不同的吉他上选择不同的弹法。因为在一些入门级的全单板演奏琴上所取得的声音还是不能更进一步的说明问题。


非常谢谢徐老师的指点。我弹琴的时间很短,接触的琴也比较低档,徐老师所讲的是目前我所不能理解,希望以后能有更深的认识。也希望徐老师以后多提意见。
发表于 2003-6-4 2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RAIMUNDO是一个讨论问题的态度。我是赞同的。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3-6-4 2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3-6-5 0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SARS你这就没涵养了,谁不是抱着探讨的目的.
如您所说,最好请你发表独到的见解.不要只在那里哼哼.
ramundo兄,您的学术精神很好,才能激发起大家的讨论.
但只针对有天分的人的教学体系不是完善的教学体系,能把资质平庸的人调教上一个档次,才能称之为好的体系.如果不靠弦出效果要靠天分的话,这种教学体系并不完善.岂不是说没天分就没法学了?
SARS不要针对人做攻击,ALBERT的课我看过,很客观,他并不排斥任何流派,即使他的弟子有靠弦的,也有不靠弦的,他都能因才施教,因势利导.他们的音乐都很棒.
而我之所以这样讨论,是觉得全面而不偏废才是正途,目前有一味偏颇的倾向,对整个吉他的水平有害无利.
发表于 2003-6-4 2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靠弦和不靠弦音色可以很接近,但穿透力和远达性不靠弦明显不如靠弦.我的专业朋友中有的普遍运用不靠弦,音色很棒,靠与不靠都很饱满圆润,但穿透力就是不行.一合弦四和钢琴立马现形.
会不靠弦不一定靠弦就很自如,尤其在一段快速琶音和音阶中能随意交替运用更是如此.毕竟,两者演奏时的手型位置是有区别的,能快速调整并保持手型过渡稳定非常不易.泰南德的Pumping Nylon中对此有专门论述和训练.
靠与不靠没有区别不一定是好事(色彩单一),完全放开的靠和有控制的不靠肯定是有区别的.尽管音色都很棒,但穿透力和远达性就不同了.靠弦也要根据控制程度来区分.浅靠和不靠区别当然不大.
我想raimundo放开靠和他的有控制的不靠肯定有区别.不信玩玩室内乐试试.
发表于 2003-6-4 2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和尚不急太监急啊。谁否认靠弦了?谁说不靠弦奏法就不用靠弦了??急什么嘛?!太狭隘了吧?
   世界古典吉他都发展到今天这一步了,还争这个问题?怎么还要从录像带寻求答案?显然缺乏学者风度嘛。
   陈志老师当然有起局限性,谁没有局限性?但从世界范围看,中国得到国际承认的是谁?大家肯定很清楚。我想,那些大话连篇的人大概也是陈老师的学生吧?今天总算出了点头,心里就不服气了?哈哈,大概还嫩了点。最好用事实说话,你们得了几个国际奖?出了几张CD?在国外办了几场音乐会??



发表于 2003-6-4 2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嗬嗬,看了大家的讨论,我来说几句吧,不一定对,大家海涵:)

这次这个漫谈虽然名为关于靠弦的讨论,其实更多的是在谈靠弦与不靠弦的联系,也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练习的方法(可能的,不是唯一的),就其种种,我们只想说明一个观点,就是对于右手技术总是会有一个从不完全控制到完全控制的过程。可能是从不完全控制的勾弦到完全控制得靠弦,可能是从不完全控制得靠弦到完全控制的不靠弦。这些方法虽然在音乐上有着用途的差别,或是在技巧上有着流派的差异,但是在其根本的原理上,都是在追求一种对手指的细致入微的控制力。一旦得到了这种控制力,那么所有拨弦技巧就显得都很相通了。
因此,我猜测国内陈老师强调不靠弦的原因,可能不在于单纯的在技巧上的尝试,或是作为靠弦的替代,更多的可能是在强调要有能用不靠弦达到靠弦声音的控制力。
发表于 2003-6-4 0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关于两种弹法。

顺便贴上好友翻译的Pumping Nylon书中关于靠弦和不靠弦的阐述,供各位琴友参考(和图例相关的部分略有删节,请见谅!)。
靠弦奏法(Apoyando):
      靠弦奏法实际上是让琴弦更多地朝面板方向振动。实际上,这会在吉他内部和面板上导致更多的共振。这就是为什么靠弦奏法通常感觉比不靠弦奏法发音更丰满。
      姿势:大关节,这种奏法主要的推力源自于这里,放置于接下来低点的邻近的弦的上方。例如,如果你在演奏第一弦,大关节应悬留在第二或第三弦上面。
      动作:尽管手指所有关节都要移动,事实上使手指移动的关节是大关节(掌骨和指骨的关节)。这是推挤手指过弦的推力的来源。它也是向着手的方向牵动手指的唯一的关节,能够产生非常圆润的声音。其他的关节是使指尖向上方移动,如果我们限制大关节的动作,将产生薄的声音。把它想像成类似腿行走:我们通过臀部使自己朝前推进,而不是膝部或踝部。
      尽管它们都一起混合成一个动作并迅速、连贯地进行,每次拨弦包括三个步骤:1.安置(预备)、2.施压、3.释放。
      安置:安置简单地包括足够精确地预备、或放置手指在一根弦上来完成一次拨弦,这也有助在音符之间短暂地阻止琴弦振动------刚好足够用来控制音色。突然把手指击压在振动的琴弦上会产生一种拍击声,并且,经常性的,指甲不小心单独与弦接触形成发出嘶嘶声的效果。通过安置手指我们抑制住接触弦的部位并且将任何令人不快的噪音减到最少。
      安置手指也是控制发音的唯一有效的手段。那些声明他们从不重视手指安置动作,并且事实上竟然教他们的学生也不注重手指安置的人,坚持认为手指的安置动作会打断声音,这是不受欢迎的。这,当然,在我们第一次学习怎样完成这一过程,将预备动作夸大的时候是实情。但比起这些来说安置手指能有更多优点。任何能发出好的声音,能控制他们的音色和发音,并且具有各种关于他们的手指在做什么的敏锐知觉的演奏者都在一定程度上运用安置手指的动作。
      施压:我们在一根弦上施加的压力将弦移置到一定程度。我们在一个方向上移动琴弦的距离决定琴弦在另外一个方向将能达到多远。这确定一个音将会有多响。无论你在弦上施加多大程度的压力,确定你总能感觉到琴弦在手指下面的移动。一定要明确!
      释放:释放决定发声。在靠弦奏法的情况下,手指简单地把已经用于拉过琴弦的压力,在当它接触到邻近弦的时候放掉。放空的手指借助弦弹回到演奏下一个音的预备位置。注意一个圆满完成的靠弦奏法是怎样向面板方向进行的。

不靠弦奏法(Tirando):
      不靠弦奏法本质上与靠弦奏法相同在构成和动作上是类似的。能够有理由将靠弦奏法当作间断的不靠弦奏法来描述,或者说不靠弦奏法如同连贯的靠弦奏法。不靠弦奏法过程中有两个重点要争取作到尽可能让琴弦朝面板振动,手指应向手掌跟部径直持续后移。这些要素帮助充分利用潜能得到饱满的声音。一个圆满完成的不靠弦奏法能和一个靠弦奏法几乎同样有力。


发表于 2003-6-4 14: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老兄,你大概没弄明白“不靠弦”和“不靠弦奏法”两个概念的区别吧?
发表于 2003-6-4 18: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靠弦和不靠弦都要掌握才行,最近看了泰南德的Pumping Nylon更是深有体会,书中阐述特别精辟.而且泰南德既不偏重靠弦,也不忽视不靠弦.而他也说,真正要掌握右手技巧,在一串音阶中,靠弦奏法更有练习价值.
如果有所偏废,则不可取.否则力度和音色变化的动态范围相对会狭窄很多.真正的大师在演奏中,随时想靠就靠想不靠就不靠.他们的音色和力度调色板极为丰富而且运用自如.
早期中国的古典吉他重视靠弦而忽视(甚至曲解)不靠弦,现在好象又有走到另一个极端的趋势.这样都是走火入魔.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3-6-3 2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3-6-4 09: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3-6-4 1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音色的穿透力和远达性而言,不靠弦还是要差一些,尽管两者音色上可以一致,因为有控制(如楼顶所言)也就意味着不能在力度上完全放开。陈派弟子好象在和弦乐四重合作方面还比较薄弱(不加麦)。而PEPE的流派,和弦乐合作也不遑多让。他们运用了大量靠弦,而速度也丝毫不减(PEPE还有ANGLE的快速经过句,从来不助跑的),在弦乐背景下清晰可闻。其不靠弦音色也同样圆润饱满。因此,要全面提高右手技巧,两种技巧都应全面掌握且控制自如。Pumping Nylon中有大量关于这方面的阐述。一旦和弦四或钢琴合作过,才会知道什么才是优秀的右手技巧和功力,这是独奏体会不到的。
发表于 2003-6-4 1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关于靠弦和不靠弦从某一方面将还取决于演奏时你用的乐器,如果你用的是cedar材质面板的吉他,并且音梁的结构是网状或蜂窝状,如斯莫曼或达曼,或改良型的阿明,在使用这几种乐器演奏时使用不靠弦奏法可以很轻松的使音量大于传统琴(罗曼尼欧司或阿瓜多等),也可节约练习靠弦法所花费的时间。在上届香港比赛的听众席我有此体会(坐最后一排),用不靠弦弹法的选手中有使用斯莫曼的,音量明显大于用传统琴靠弦弹法的选手,而有一位使用河野吉他的不靠弦弹的选手则音量明显要小于其他选手。
如果拥有或弹过一些不同风格的吉他(最好是顶级的),相信会在不同的吉他上选择不同的弹法。因为在一些入门级的全单板演奏琴上所取得的声音还是不能更进一步的说明问题。
发表于 2003-6-5 0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Nylon在2003-6-5 0:16:16的发言:
SARS你这就没涵养了,谁不是抱着探讨的目的.
如您所说,最好请你发表独到的见解.不要只在那里哼哼.
ramundo兄,您的学术精神很好,才能激发起大家的讨论.
但只针对有天分的人的教学体系不是完善的教学体系,能把资质平庸的人调教上一个档次,才能称之为好的体系.如果不靠弦出效果要靠天分的话,这种教学体系并不完善.岂不是说没天分就没法学了?
SARS不要针对人做攻击,ALBERT的课我看过,很客观,他并不排斥任何流派,即使他的弟子有靠弦的,也有不靠弦的,他都能因才施教,因势利导.他们的音乐都很棒.
而我之所以这样讨论,是觉得全面而不偏废才是正途,目前有一味偏颇的倾向,对整个吉他的水平有害无利.


赫赫,Nylon兄呀,我始终没说一句不用靠弦的:)我只是说,把能用不靠弦弹出完美的靠弦声音作为手控制能力的一个表现,我追求的是对手的绝对的控制,而不是不靠弦。由于我得不靠弦是从靠弦训练过来的,如果我的不靠弦控制得很好,那么靠弦也有一定的控制力。靠与不靠就要看音乐了,没有必要强调技巧这个工具。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3-6-5 0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7-8 06:53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