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吉他中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chaorenyyf

[原创文章] 儿子被我的梦想绑架——古典琴童养成记(持续更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2-1 10: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弄堂里的吉他手 发表于 2021-1-30 16:26
同意你的说法,只要不是太明显的错误,有些根本不必去硬性纠正。今天跟着A老师学习,A老师的指法手势在B ...

我也是纠结了好久才选择了第一种学习方式,因为实在受够了之前的不严谨养成的坏习惯所幸现在这个老师事无巨细,特别的耐心,说话不急不缓的,也不会给孩子太多压力,就是每当孩子出错的时候,他就用正确的方式弹一下同样的旋律,让孩子去感受其中的不同,孩子暂时也不排斥这样严格的练习,就由他去吧。目前来看情况还不错,孩子拿起尤克里里弹之前的一些曲目,他自己也能明显的感觉到弹出来的东西不一样了,以前经常把四分音符弹成八分休止符,类似于顿音的奏法,弹什么曲子都像是儿歌,蹦蹦跳跳的,现在改的音与音之间很连贯自然了,蛮好的。
发表于 2021-2-1 10: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chaorenyyf 发表于 2021-2-1 09:46
琴头上夹着的那种调音器把灯调绿了以后,在手机上用一个叫做Gstrings的软件的再看,发现有几根弦的音比标 ...

琴头上夹的那个调音器我用了几年了从来没用出过问题,演出比赛都用过。我不知道是不是型号的问题。我用的是达达里奥的那个很小的夹琴头上的调音器

我不知道你说几根弦的音比标准低几十赫兹是什么情况。吉他的五弦调准了的震动频率才110赫兹。应该是术语用错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2-1 10: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longyuxi1 发表于 2021-2-1 10:20
琴头上夹的那个调音器我用了几年了从来没用出过问题,演出比赛都用过。我不知道是不是型号的问题。我用的 ...

我说几根线比标准音低几十赫兹确实有点笼统,其实是低音弦差几赫兹,123弦差10~30不等,越高的音差的越多
发表于 2021-2-1 11:26:26 来自吉他中國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chaorenyyf 发表于 2021-2-1 09:46
琴头上夹着的那种调音器把灯调绿了以后,在手机上用一个叫做Gstrings的软件的再看,发现有几根弦的音比标 ...

我也不太懂得这个原理,一个是按照木头的震动来调音,一个是用声音来调音,那我觉得还是用声音来调音的更准确吧。当然夹在琴头的那种也有它的天然的优势,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足够了。我觉得吉他调音是个玄学,有的人要根据他弹的曲目主要在那些把位来修正他的调音方式,这可能要在我们段位高了一些之后才能理解学习。
发表于 2021-2-1 11: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以为夹在琴头上的调音器足够准确了,平时我连这个都懒得用,一般都是用手机里的app调的,所以上课时如果老师把琴拿过去示范,总是弹几下后顺便把音又调一下。看来调音这个事情也要正确对待,从今往后还是用琴头上的调音器吧。
发表于 2021-2-8 00: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找的好老师啊?认识深圳的好老师吗?求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1-3-1 10: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年假结束,迫不及待的来论坛里给各位琴友拜个晚年:祝各位新的一年里都能更进一步、身体安康
第五课:因为赶上过年了,老师也在休息,所以一个年假里都在家自行练习。老师那边一回来马上去约了第五节课,学习的这一个阶段以来,第一次从老师那里听到了肯定的话语,心里还是蛮开心的,至少没有让孩子练错喽。事实上也是因为压根就没有往前走,一直在原地“扎马步”,练基本功,反复的弹奏之前学习的内容言归正传,终于接触到了新内容,依然是拨弦的方法,和之前反过来了,要求P指不靠弦,I,M指去靠弦弹奏,适应了好一阵子,然后就开始接触了强弱的概念,试着把力度标记弹奏出来。之前也和孩子说过这个强弱的事情,孩子只是简单的通过控制右手的力度来完成操作,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后,可以更灵活的用不同的拨弦方法来完成。老师的要求也很简单,就是把之前弹奏过的练习曲,全部用新的拨弦方法来弹奏出来,一直练到可以很熟悉的找到琴弦的极限张力的前提下,保证音量且足够均衡,保证音色够干净即可
    课后总结:新的拨弦方式和之前学习的拨弦发声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发力的角度略有不同,需要多加练习,把几种拨弦方式都能灵活运用,才可以更好的去控制强弱起伏
发表于 2021-3-1 10:55:47 来自吉他中國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chaorenyyf 发表于 2021-3-1 10:37
刚刚年假结束,迫不及待的来论坛里给各位琴友拜个晚年:祝各位新的一年里都能更进一步、身体安康[em3 ...

真是用功的家长和琴童啊。外行通常只看到弹吉他的左手上上下下的忙活,但实际上右手比左手还要难。你们这么稳扎稳打的学,进步是肉眼可见的。
发表于 2021-3-2 07: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chaorenyyf 发表于 2021-3-1 10:37
刚刚年假结束,迫不及待的来论坛里给各位琴友拜个晚年:祝各位新的一年里都能更进一步、身体安康[em3 ...

小朋友加油!
发表于 2021-3-2 14: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拉弦是什么意思?
请教了。

发自吉他中国iPhone客户端
发表于 2021-3-2 15: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弄堂里的吉他手 发表于 2021-1-30 16:26
同意你的说法,只要不是太明显的错误,有些根本不必去硬性纠正。今天跟着A老师学习,A老师的指法手势在B ...

古典吉他里也有这种情况?在a都师认为对的b老师认为不对?
发自吉他中国iPhone客户端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15: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plussa 发表于 2021-3-1 10:55
真是用功的家长和琴童啊。外行通常只看到弹吉他的左手上上下下的忙活,但实际上右手比左手还要难。你们这 ...

谢谢您的鼓励,有时候反而是我有一点急功近利,想让孩子尝试着弹一些更有难度的曲子,还好每次都被老师及时发现,一盆冷水泼下来使我保持清醒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15: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处的空间 发表于 2021-3-2 14:03
拉弦是什么意思?
请教了。

拉弦就是左手按弦的时候,角度不对,有一个向下的拉力,会把琴弦拉下来,出来的声音不是很好听,有的时候按不紧还会发出嗡嗡嗡的琴弦震动的声音
发表于 2021-3-2 15: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chaorenyyf 发表于 2021-3-2 15:44
拉弦就是左手按弦的时候,角度不对,有一个向下的拉力,会把琴弦拉下来,出来的声音不是很好听,有的时候 ...

谢谢。这么快就回复了,认真看了你的贴子。真的细心的家长。
发自吉他中国iPhone客户端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16: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八上的第五课,我们是过了十五才上班,所以今天来记录一下孩子第六课的情况
第六课:
    经过一周的练习信心满满的去回课,结果老师给了我当头一棒。在我的“精心指导”下孩子又双叒练错了具体表现在I,M两指靠弦的时候是用指肚子勾的弦,完全给抠死了,琴弦不能很好的放出去,导致只能通过向上翘起小关节折指来完成放弦虽然保证了音量,但是弹出来的音又干又硬,完全没有美感。手指运行的角度方向也不正确,没有按照自然的角度靠上去,而是旋转了一下手腕,近乎垂直于琴弦硬抠上去的这节课整个就成了改错,罪过,罪过 老师详细示范讲解了正确的姿势,引领孩子做了大量的分解练习。以1弦为例,具体分为三步:1、先用指尖肉把弦压下去。2、向2弦方向发力把琴弦绷紧。3、向2弦方向自然的把手指斜着滑上去完成放弦得到一个饱满圆润的音
通过跟老师沟通交流后做了一个课后总结:
      孩子练习靠弦的时候,我只是单纯的考虑到了音量的大小,每当孩子音量太小的时候我都会加以提示,逼着孩子用一个更加生硬的力量和角度去弹响,没有照顾到触弦的部位和发力的角度,导致孩子每次弹一个强音的时候,仿佛都用到了全身的力量,脚上的拍子会踩的很重,身体也会跟着抖动一下(可笑我当时还把这种过分肌肉紧张的抖动当做了是一种身体律动)孩子练琴的时候,并不专业的我坐在旁边大呼小叫,指手画脚,让他的精神状态一直处于一个紧绷的状态,肌肉也放松不下来,弹出来的音怎么会好听呢?这一点我要深刻的反省并加以改正老师给我的建议是:孩子练琴的时候,我可以尽量试着去放手,给他一个自我思考纠错的过程和时间。如果实在不放心,怕孩子偷懒,可以悄悄的搬个小凳子在门外听着,偶尔提醒他要认真效率的去练习即可。当孩子脱离了对我的依赖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后,我反而一身轻松了,何必每天在那里火冒三丈,影响彼此的心情,效果也不见得会更好呢?所以我决定今后练琴的时候试着按照老师的建议去做,观察一段时间看看效果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16: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处的空间 发表于 2021-3-2 15:47
谢谢。这么快就回复了,认真看了你的贴子。真的细心的家长。
发自吉他中国iPhone客户端 ...

互相学习~有什么好的练琴心得也欢迎您写下来交流
 楼主| 发表于 2021-3-10 15: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一周的改错练习,基本达到了老师所要求的标准,终于又学习了一点新内容,每次往前踱一小步,都很开心
第七课:
  1、学习了左手手指的分配规律,什么情况下要用到4指按弦以避免跳指按弦,确保音符连贯性。利用一些简单的练习曲加强3,4指的独立性。
  2、学习了休止符的概念,跟着节拍器练习各种休止符的时值。学习了两种尾音的消音手法。一种是保持着自然按弦半握拳的手型向右下方靠下去,类似于弯曲的手刀。一种是利用P指和虎口外侧的肉压下去。具体实行起来要根据曲目编排情况灵活掌握使用,不能拘泥于一格
  3、学习了临时升降号的概念,布置了一些加入了半音阶的简单练习曲。
课后总结:
       对于乐理知识的掌握还不错,就是节拍不是特别稳,可能受制于对指板的熟悉程度不够,忽快忽慢消音的时候消的不是很干净,不知是孩子手小还是发力角度不对,总有个别弦的震动没有完全制死,需要后期多观察 上节课接受了老师的建议,尝试逐渐去放手,不再时刻坐在他身边去监督他。即使偶尔在门外听到一些低级错误屡次在犯,也尽可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实在压不住火就先离他远一点,抽根烟冷静一下再去给他心平气和的指出来,尽量不给孩子施加过重的心理压力目前来看情况还是不错的,希望能早日做到真正放手
发表于 2021-3-10 19:24:10 来自吉他中國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三大之一,卡尔/}
发表于 2021-3-10 19:24:40 来自吉他中國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尼龙、孩他爸
发表于 2021-3-11 11: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长不会乐器,不练古典,甚至不听古典,却想让孩子喜欢古典是很困难的,最后也大多变成了逼孩子去学古典,不仅是吉他,提琴钢琴也是一样的,单论乐器毫无疑问是枯燥的,古典更是如此,在古典的严格要求下,手型,音阶,换把,圆滑音,轮值,琶音这些大多数人都觉得枯燥的东西反而是重中之重,如果没有对音乐的热爱做支撑,很难去坚持下来
所以想让孩子喜欢乐器,首先就要喜欢音乐,想让孩子喜欢音乐,家长首先要喜欢音乐,而想让孩子喜欢古典,家长不仅要喜欢古典,更要有广泛的音乐兴趣和良好的音乐审美
我希望楼主逼迫孩子的时候可以稍微想一想,自己除了盯着孩子练琴,有没有给过别的什么引导,自己对古典是不是热爱,自己听过多少古典的曲子,不说别的,古典吉他的曲子听过多少?是不是真的热爱古典曲目还是只是觉得古典吉他的逼格更高?
发表于 2021-3-11 12:38:51 来自吉他中國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lussa 于 2021-3-11 12:49 编辑
sunhao107467 发表于 2021-3-11 11:55
家长不会乐器,不练古典,甚至不听古典,却想让孩子喜欢古典是很困难的,最后也大多变成了逼孩子去学古典, ...

身为琴童家长,觉得老兄提的这个要求太高了。想想这届家长,语数英编程全能辅导算是基础配置了,然后还要能陪娃运动,至少教好跳绳拍球。音乐上要是再要求能陪练,能赏析,这实在要求太不容易了。

我前几天还真的动过这心思,想着自己的手指的灵活肯定是不能跟娃拼了,是不是争取至少在音乐的知识上要提高一下,因为没有足够的知识,也真的不知道自己听的是个啥,总觉得自己是被对牛弹琴了。查到图书馆有一套剑桥音乐史,七八册,每册千八百页,我还挺死心眼的从图书馆借回来第一本,结果连目录没看完就完全懵了。实话实说,在俺家娃开始学吉他前,俺是分不清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哪个在前哪个在后的,现在这个总算记住了,好像也多少听人讲了一些这两个时代音乐的特点,曲子也是听了一些。但如果真的说是听一个陌生曲子就能判断这属于哪个时代的风格的话,我觉得我还未必能比大猩猩强呢。
发表于 2021-3-11 14: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plussa 发表于 2021-3-11 12:38
身为琴童家长,觉得老兄提的这个要求太高了。想想这届家长,语数英编程全能辅导算是基础配置了,然后还要 ...

我觉得你可能误会了我说的话,我的意思并不是让家长学什么专业的东西,审美也不等于分析。
我的意思是说一个希望培养孩子古典爱好的家长,最好是需要真的喜欢音乐热爱音乐的,而不是一个为了孩子去强迫自己的人。我也是工科生也没有学过音乐。但我手机里的歌单有几十个古典和爵士歌单,音乐史即使是厚厚一本也一样看得下去。我学琴的地方有三年了还在学卡尔卡西D大调,但我学了一年半多,已经弹了维拉罗伯斯的《前奏曲1号》。因为我每天下了班之后整晚都在练琴,有时候就算加班到11点,到家也还会偷偷小声练半小时才休息,光是科庸巴巴一首曲子我就听了2  300遍,拿起琴的时候就会觉得平静,这是喜欢。
另外只是听音乐而不是创作的话重要的是感受和共情,而不是什么和声和曲式分析。就算是演奏,理论分析也不可能比对乐曲的感情理解更重要。所以如果不能体会到音乐的美感,只想用理科的方式讨论曲式和时代,去分析去背诵,那无疑是本末倒置,只会让你被吓退。我觉得重点不是你听出了音乐是什么风格,什么时代,而是你听音乐的时候感受到了什么。就好比你听巴赫的时候并没有觉得感动和平和,也感受不到平缓的旋律和节奏下的对生活的热情,满脑子只有巴洛克风格,对位法和1685-1750,那你说是不是还不如不听?
只要家长喜欢,自然会流露出来,孩子自然感受的到,而相反的,如果家长不喜欢这些东西,却为了培养孩子去硬逼着自己看,不仅自己心理上疲惫不堪,同时也会投射到孩子身上,“我为了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却根本不体会我的良苦用心”,想想有多少家长说过类似的话?如果你不喜欢,做的越多,就会对孩子的要求越高,就越功利,心态就越失衡,孩子就会越讨厌。
我提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假如没有孩子,楼主现在还会不会去听古典,还会不会去看什么音乐史呢?
 楼主| 发表于 2021-3-11 17: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aorenyyf 于 2021-3-11 17:27 编辑
sunhao107467 发表于 2021-3-11 14:11
我觉得你可能误会了我说的话,我的意思并不是让家长学什么专业的东西,审美也不等于分析。
我的意思是说 ...

      感谢您的交流我自己本身呢也是玩音乐的,只不过是玩的民乐里的吹管乐,什么古埙,尺八,陶笛,竹笛,萧,葫芦丝,巴乌等等都在玩,键盘也会一些,开始是想教孩子我擅长的这些东西,无奈孩子先天不足,有些过敏性哮喘,心肺功能差了一点,气息不太好,遂作罢后来他们学校开音乐会,有个少儿乐队,他看吉他比较帅,但是手小拿不了,就从尤克里里入门了我个人心理上是没有什么门派、风格之分的,只要听着顺耳,都会听。孩子受我影响,也是大杂烩,有什么听什么,我们自己的古曲苏武牧羊,阳关三叠,平沙落雁,春江花月夜等等他也很喜欢,偏现代的一些古风曲他也喜欢,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给他播放了一首《曲阜孔儒风》,他居然给听哭了,说是想到以后考上大学要离开爸爸妈妈,很难过久石让的一些新世纪音乐他也赞不绝口,天空之城,风居住的街道,幻化成风什么的都是大爱,尤其喜欢八音盒版本的一些技巧比较繁复,或者比较噪的音乐他反而不是很喜欢,说是太吵了。后来我找了一个退休的旧手机,给他整理了一个歌单,也是大杂烩,拉德斯基进行曲、土耳其进行曲、西班牙斗牛士舞曲、威廉退尔序曲、FADE、少女的祈祷、梦中的婚礼、夜的钢琴曲、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秋日私语、D大调卡农、故乡的原风景、The sound of silence、秋~华恋、最后的莫西干人、山鹰之歌等等等等,把他喜欢的曲子全部放到了一起,每天晚上写作业、睡觉的时候循环播放,现在不听音乐基本是睡不着觉的乐理知识这一块呢,我只教他实用乐理,曲子中需要什么就教什么,不会提前教他一些暂时用不到的理论。基本上他目前学习古典吉他还是以基本功为主,没有让他练什么有难度的练习曲。练习的过程中也确实经常压不住火,难免会对他严厉一点,我也一直在反思自己,寻求改进。练习时间呢不固定,练一会消遣一会,我也怕他太枯燥消遣的方式就是和我一起合作,我用键盘走和声伴奏,他走旋律,或者他弹分解和弦、简单的扫弦节奏型,我用吹管乐走旋律,有时候玩到一些流行音乐的时候,例如成都、兰花草、鸿雁什么的曲子,他妈妈也会随时参与进来担任一下主唱现在二宝也快两岁了,总是跑过来即兴伴舞。准备等她3岁的时候买个非洲鼓回来让她学习一些简单的节奏型,真正的参与进来,我们的家庭乐队也就基本成型了(话说我是真的觉着女鼓手好帅,不知道闺女能不能喜欢的上,随缘吧)说白了我这个孩子也不一定非要喜欢古典,之前我也说过,我觉得练习古典更多的是学习一种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做事一丝不苟,勇于迎难而上,这样的精神应该才是伴随他一生的最宝贵的财富。并没有想过古典的逼格高不高、学习古典将来要当个演奏家什么的
      一不小心啰嗦了这么多,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每次聊到孩子总是这样要下班啦,有时间再聊
发表于 2021-3-12 05:01:41 来自吉他中國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chaorenyyf 发表于 2021-3-11 17:23
感谢您的交流我自己本身呢也是玩音乐的,只不过是玩的民乐里的吹管乐,什么古埙,尺八,陶笛 ...

我倒是觉得如果孩子不喜欢就没必要练。你希望孩子通过练琴获得的那些软技能(比如认真,不畏难的品质),完全可以通过一个孩子喜欢的课外活动来获得。这样大家都更快乐一些,孩子的进步也更快。这也是老外的传统方法,小时候到处撒网,发现兴趣和特长,然后到了十几岁时专注于其中的一两项。当然在一片内卷的大环境下,这种方法不好说还能不能行得通了。
发表于 2021-3-12 05:52:21 来自吉他中國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sunhao107467 发表于 2021-3-11 14:11
我觉得你可能误会了我说的话,我的意思并不是让家长学什么专业的东西,审美也不等于分析。
我的意思是说 ...

可能是每个人接触古典音乐的方式是不同的。我也可以说是喜欢古典音乐,但是呢,因为不懂,只能听个热闹,具体哪个作品好,完全不懂,也就无法沉浸进去听。最近一年因为孩子在恶补乐理,其中也有音乐史部分,所以跟着看了一点。夏天是陪娃看了伯恩斯坦在上世纪小孩们做的系列讲座,然后现在看杨照老师的分享,才开始意识到原来在他们的指导下听,一首曲子里有那么多的细节可以欣赏。就像读唐诗,读的时候即使不知道其中的各种典故可能也觉得挺美,但这并不一定真的是作者表达的原意,要真的理解,欣赏,要读懂字里行间的每个典故,以及作者的那么时代的背景和作者创作时的个人境遇状况等。然后呢,懂得更多之后,也许才发现原来自己原来不喜欢无法欣赏的那些诗,实际上只是因为他们说的是我不懂的东西,它们是更高阶的一种美。
发表于 2021-3-12 09: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sunhao107467 发表于 2021-3-11 14:11
我觉得你可能误会了我说的话,我的意思并不是让家长学什么专业的东西,审美也不等于分析。
我的意思是说 ...

这位同学说要音乐熏陶的,不知自己家里有琴童没有啊?理论上很高尚大,执行起来真不是那么回事的。我家里都是特喜欢古典音乐的,从来家里车里放的都是古典。两娃从能刚坐得住的年纪,就带着一起去听音乐会,八九十美刀一张票,从大都会歌剧院到卡耐基音乐厅都听过了,但人家从来都是睡上它后半场。后来我说还是省省钱,让他们在家安心睡觉吧。
真要是家里有能熏陶熏陶就自觉练琴的孩子,那多半都是将来可以走专业路线的了。就说是专业的,像郎朗那样,还是要逼一逼才出来。
当然郎朗他爸那样有点儿过分,但现在电视电子游戏网络的诱惑那么大,家长不看着点儿,小朋友就被拉跑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3-12 11:22:43 来自吉他中國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plussa 发表于 2021-3-12 05:01
我倒是觉得如果孩子不喜欢就没必要练。你希望孩子通过练琴获得的那些软技能(比如认真,不畏难的品质), ...

孩子自己还是很喜欢音乐的,不限于古典。他听音乐很有画面感,初次听一些没听过的曲子,也能听出一些场景啦,表达的情感啦等等,用语言描述出来。然后我就特意去网上搜索一下这些曲子的赏析,给他读一读,聊一聊,补充一下。练习古典七节课,差不多两个多月吧,孩子最明显的改变就是做事情更加有条理了。懂得什么时间段该做什么,学习态度端正了许多,目前状态还是蛮不错的。对孩子的教育这一块我们还是比较开明的,不会强迫他做一些不喜欢的事情,只是偶尔会严肃的鞭策他一下,毕竟孩子本性还是贪玩的。
发表于 2021-3-12 12:33:52 来自吉他中國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chaorenyyf 发表于 2021-3-12 11:22
孩子自己还是很喜欢音乐的,不限于古典。他听音乐很有画面感,初次听一些没听过的曲子,也能听出一些场景 ...

这么快就有这么大的进步,真是不容易啊。难得孩子喜欢,还有合适的老师。
发表于 2021-3-13 19:19:27 来自吉他中國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羡慕,佩服,我孩子这个月5岁了,我想让她学古典吉他,主要是我自己喜欢听......我自己也想学,可惜我的工作原因,没多少时间,没法陪她一起,还在观望,先多了解一些周边的知识。
 楼主| 发表于 2021-3-17 15: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whread 发表于 2021-3-13 19:19
羡慕,佩服,我孩子这个月5岁了,我想让她学古典吉他,主要是我自己喜欢听......我自己也想学,可惜我的工 ...

成人的话理解能力还是会比孩子强的,一天能摸10分钟,摸上几年下来也能自娱自乐啦,喜欢就去做吧,时间都是挤出来的更何况如果孩子学的话,两个人互相促进效果更好呀
 楼主| 发表于 2021-3-22 10: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一周的练习,把之前所学内容进一步的梳理了一下,还有一些遗留问题存在,例如:强奏不够强,弱奏太弱,整体音量偏低,消音消的不太干净,导致个别琴弦还在微微震动,还需要努力练习
第八课:
    新学习了一弦五七八品的音。学习了换把位的基本要领,要求整条胳膊都要动作,不能夹着肩膀只动小臂。眼睛要看着目标品,而不是盯着自己的手指换把位的时候左手手指不要抬得太高,会不好控制落点。尽量轻触琴弦把琴弦当成轨道一样滑过去,要掌握好力道,不要带出倚音、指滑音来,类似于弹泛音时的那种触感(因为孩子之前玩尤克里里最喜欢的就是泛音,所以老师用这个举例,这个抽象的概念不适用于所有琴友)还学习了一下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的概念,练习和声音程的时候,两指力量不均匀,I指力量偏弱,M指抠的太死,音色不太统一,音量也不均衡,需要回家再好好练习一下
    自行在网上找了一些资料,好像很多大师总会强调一个问题,就是音阶练习的重要性。个人是比较认同这个观点的,毕竟音乐就是由一个个音符组成,只要单音质量够高,弹出来的曲子必然不会太差,若是连单音都弹不好,练习再多技巧也白搭。所以未和老师沟通,私自给孩子多加了一条音阶练习,时间呢就是一个机械节拍器上满发条每分钟80拍的速度自动停止即可,简单测试了一下差不多半小时左右我心里也清楚这样的练习尽管有用,但是及其枯燥,怕他无聊,我打开电子琴陪着他一起练,顺便也可以纠正一下他节奏不稳的小问题。练习难度也不大,只是在保证音色、音量的前提下,先从全音符开始,逐渐过渡到2分音符、4分音符,稳定好4分音符的音色后,开始加入节奏型的变化,目前只加入了二八节奏型,大附点,大切分,有了节奏型的变化后总算找到了一些练习上的乐趣
发表于 2021-3-22 12: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老菜鸟持续关注着,跟着学.感谢楼主!您辛苦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3-22 15: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gyxgs 发表于 2021-3-22 12:13
一个老菜鸟持续关注着,跟着学.感谢楼主!您辛苦了!

谢谢您的关注,互相交流
发表于 2021-3-22 22:35:11 来自吉他中國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lussa 于 2021-3-22 23:03 编辑
chaorenyyf 发表于 2021-3-22 10:32
经过一周的练习,把之前所学内容进一步的梳理了一下,还有一些遗留问题存在,例如:强奏不够强,弱奏 ...

音阶练习可以加入很多花样,你们可以慢慢掌握了基本的之后跟老师沟通看看怎么能花样玩音阶。我们最近的技术课中每次老师都带着孩子们练点音阶,除了保证左手手指站立,以及右手变化交替拨弦的手指之外,还玩过,

弹的尽量顺畅
弹的尽量的断断续续,用左手消音和右手消音都要练
左手按弦力度的训练,每个音都弹出杂音
变换强音,比如每三个音有一个是强音
用ami或者mi/im轮指来弹音阶
发表于 2021-3-22 23: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redx 于 2021-3-22 23:40 编辑
gyxgs 发表于 2021-3-22 12:13
一个老菜鸟持续关注着,跟着学.感谢楼主!您辛苦了!

我也+1。就是帖子千万不要停。
 楼主| 发表于 2021-3-23 09: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plussa 发表于 2021-3-22 22:35
音阶练习可以加入很多花样,你们可以慢慢掌握了基本的之后跟老师沟通看看怎么能花样玩音阶。我们最近的技 ...

受教了呀,以后等孩子水平到了一定都试试看由于是自己偷偷给孩子额外加的练习,所以没好意思跟老师打招呼,怕给我停了,我想让孩子偷偷练一阵子看看效果
发表于 2021-3-23 10: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chaorenyyf 发表于 2021-3-23 09:06
受教了呀,以后等孩子水平到了一定都试试看由于是自己偷偷给孩子额外加的练习,所以没好意思跟老师 ...

既然都找老师了,还是要及时沟通吧。如果真的暂停,一定有停的道理。自己练又走火了咋办?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楼主| 发表于 2021-3-23 16: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spottie 发表于 2021-3-23 10:28
既然都找老师了,还是要及时沟通吧。如果真的暂停,一定有停的道理。自己练又走火了咋办?疑人不用,用人 ...

主要老师怕孩子练的太枯燥给练烦了,我呢比较了解自己的孩子,所以在掌握着火候偷偷加练,发现孩子不对劲的时候也就停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4-1 15: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课:
    这节课学习了一点新的乐理知识
1、通过几个简单的练习曲熟悉了一下临时升降号、还原号的视奏
2、认识了中强mf和中弱mp记号。通过几个练习曲,感受旋律的强弱起伏。特别强调:所谓强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不是固定音量,所以只要做出层次感即可,不要刻意的把弱弹到弱不可闻,强的时候恨不得抠断琴弦
遗留问题:通过回课发现,I,M两指力量还是不均匀,针对这个问题,老师要求P指拨弦这周暂停一下下,把所学的小练习曲全部用I,M两指交替靠弦弹奏出来,不然后续的强弱很难控制好 换把位换的还是不够丝滑,或多或少会带出一些杂音来,需要加强练习
 楼主| 发表于 2021-4-14 09: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课:
     通过一周的练习,I,M两指的力量均匀了许多,听起来还不错新学习了调号的5度循环推算法。弹奏时强弱的层次感要求进一步细腻,加入了渐强减弱的练习重点强调了左手的纵向扩张运指,纵向跨度太大的时候,手指没必要再用小关节垂直按弦,可以把手指伸平,挨到一些不发声的琴弦是不影响演奏的之前强行垂直小关节去按弦,手腕扭曲的比较厉害,很累,还容易按不准,经过老师的指导改善了很多。
     新发现的问题:之前偶尔会出现噌噌的杂音,以为是按弦没按好,经老师指导,原来是按弦的手指提前卸力了,既打断了连贯性又丢失了部分时值而且还发现个让人无语的事情,之前经过练习左手拉弦的问题基本解决了,最近一阵子又开始出现拉弦的问题,看来今后还得继续重视一下基本功的练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4-6-2 15: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