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吉他中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25|回复: 0

[电吉他人物] 重磅访谈!无死角解剖吉他新星Mateus Asato的超人气秘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17 13: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本帖最后由 新闻主编 于 2020-2-18 09:40 编辑



不仅一般音乐爱好者,就连活跃在一线的职业吉他手们也为之折服。出身巴西的Mateus Asato,至今一张专辑未发,但人气爆棚。截止2019年9月,点击他YouTube频道的人约33万,关注他Instagram的粉丝超90万。超人气的理由,可以解释为将乐手与超级乐手划分开的那一线之隔:乐感和品味。细腻的技术、入耳的旋律,以及独一无二的声音,让听者越发中毒。

日本【ヤングギター】杂志曾在2017年采访过Mateus Asato,不过这次,【ヤングギター】决定制作大篇幅特集,有关Mateus Asato鲜为人知的秘密,阅读后您将知晓!!



Q:因为不是第一次采访,那就让我们聊一聊你其他故事。开始弹吉他的动机是什么?

9岁的时候,父母带我去亲戚家玩,亲戚家孩子正练着吉他,他还告诉了我很多摇滚乐队,一支叫Oficina G3的巴西乐队让我印象最深。从亲戚家回来,我就心里种草了。10岁生日那天,爸妈送我一把电吉他作为生日礼物。对了,第一个和弦还是我母亲用木吉他教我的。

Q:至今为止,哪些乐手影响过你?

至今为止吗?我的喜好可变了不少。刚才说到以前是Oficina G3的Juninho Afram,还有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Paul Gilbert、Joe Satriani、Andy Timmons、Michael James Romeo,这只是冰山一角。(笑)

对我个人最具转折意义的要说John Mayer。自从知道了他,我的演奏改变了太多太多。



Q:你的YouTube上,翻弹到原创,有很多视频。首次发布视频是在2007年,那时你才13岁啊。

我刚开始练电吉他时就有刷YouTube,随机看各种吉他视频,给了我很多灵感。2013年,为了专心学音乐我搬到了洛杉矶,通过SNS分享我的生活点滴。虽然学习很辛苦,但我还是坚持不断地发了不少东西。

大学毕业后进入MI音乐学校,更是让我发现,即便你已是名吉他手了,依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不断分享你的视频,让别人看到你的进步。

Q:最开始你发布的都是硬摇滚、金属类的演奏,现在偏向旋律性,这是怎样一个过程?

要感激很多巴西的音乐家们,跟他们相遇交流让我受益匪浅。你不能只听你喜欢的音乐,世界上那么多种音乐类型,去多听,多摸索。

Q:这也是你能驾驭原声、其他类型吉他的原因?

我想应该是。启初我真的是只想弹电吉他,就这么一直下去。可最终,要揣摩一些技术的话,原声吉他是必不可少的。我见过很多电吉他弹得很牛的人,让他们换上木琴,水平马上下来一大截。

Q:有时你也用拨片,但更多以指弹为主,这是有什么癖好吗?

2014年我在创作【Change】时,突然萌生“旋律和节奏同时进行”的想法。要去实现,我能想到的就只有Finger Picking了。演奏上的变化也十分契合这首曲的名字:【Change】。

在这个风格里逐渐摸索、发展,最终成为我的主要演奏技巧之一。

视频地址:https://v.qq.com/x/page/d0519jjaxp3.html

Q:Finger Picking,受到过哪些乐手影响吗?

Tommy Emmanuel。其实我本来不知道他,发布【Change】视频后,有人给我留言说“好像Tommy Emmanuel。” 我网上查后才知道谁是Tommy。(笑)

Q:你在YouTube上传的原创作品很多都不是完整版,为什么?

YouTube上视频都是我从Instagram上直接转过来的。有些都将放入我的专辑发布,首张专辑发布前怎么能揭晓完整的曲子呢?(笑)



Q:作曲通常是怎样的流程?

站在放映自己人生电影的角度,想象给电影插入乐曲。电影里的人物在听什么、读什么书,又为何沉思……非常自我的日常生活。

Q:确实如此。那作曲时会不会考虑到听众的想象力,给听众一些特别暗示?

我就是直抒胸臆,每位听者的感受都不尽相同。有人在我的Instagram上评论“这是今天我听到最悲伤的声音”,各种各样的评论,其实很有趣。

Q:你演出时经常表演【North(天の目)】这首曲子,怎么会想到用日文来命名这首歌?

这是我所有创作里最有深意的一首。之前有长达1年的时间我都奔波于巡演,结束后久违再次回到家中,我发现很多都变了,生活一团糟糕。我应该如何继续?该往哪儿走?我到底想要什么?这首歌曲传递的就是为自己指明方向。而一听它的旋律,又很日式,所以就用【天の目】来命名。



视频地址:https://v.qq.com/x/page/l30635j27fn.html

Q:你也有日本血统,在音乐上有受日本文化的影响吗?

确实,我的祖父母(爸爸方)生在冲绳,也在这里生活。但很遗憾,我并没有对日本文化和音乐有太深了解。不过今后肯定会有更深入的体会,很期待接下来将在冲绳和京都的演出!

Q:很多人觉得你的演奏,就像人声一样,细腻的那种微妙之处。

感谢对我用如此高的评价。这要归功于Tori Kelly、Bruno Mars,与他们同台演出对我帮助很大。并不是说让我琴技进步了,而是让我专注于吉他发出怎样的声音。

Q:是怎么与Tori Kelly、Bruno Mars合作上的?

Tori的制作人委托学校老师帮她找个适合的吉他手,老师推荐了我,我也搞定了考核。

与Bruno的合作,要说到2018年的比利时音乐节,那时我作为Jessie J的吉他手演出,而Bruno是当天的压轴戏。我表演完,Bruno和他的吉他手主动过来和我打了招呼,这让我开心得不行!

之后过了大概1年,Bruno的吉他手因为老婆产期将至,问我能不能来,我当然是同意了!Tori、Bruno、Jessie,能与他们3位同台是老天对我的恩惠!





Q:与不同歌手配合,演奏上也会相应进行改动?

当然。在流行舞台上你要具备百变的应变力。跟Tori合作时,我研究过R&B;与Jessie合作,我研究了Rock;Bruno则是Funk。我并不是一个全能达人,所以每个领域学习一些只会让我更进一步。

Q:2019年5月你就来日演出过,现场好多人。现在想想觉得那场怎么样?

确实没想到现场来那么多观众,大家一首不落地听完我的演出,真是太太太开心了!每年都想来!

Q:果然没过几个月你又来了。这次是冲绳和京都。

日本是我巡演最后一站。对我也将是很特别的一站。

Q:刚才我们也提到过,还未发布专辑却又如此高人气,应该算是个例了。你自己觉得是什么原因?

网络的力量!一张专辑未出,现场能来数百人看你的演奏?对于70、80年代的人来说大概无法理解。还有就是好奇心。大家会想这个人视频里弹得不错,现场会如何?声音会怎样?当SNS、YouTube世界里的人走到现实中来,总是叫人充满想象。



Q:现在的主要设备都有哪些?

吉他就是Suhr的签名款Mateus Asato Classic S Antique,粉、黑两色。琴弦规格主要用【.010-.046】和【.010-.052】。音箱主要用Bogner Shiva 20th Anniversary和Matchless DC-30.

Q:签名款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2014年就用一把粉色的Suhr吉他。在基础上稍加改变,就成了我现在的粉色签名款。之后Suhr提议再为我制作一把黑色搭配金色配件的,粉与黑,会有很棒的视觉效果。



Q:近些年由于数字技术的飞跃,很多年轻乐手都不用音箱了,你对此什么想法?

其实2018年与Jessie J在欧洲的演出就用的Kemper。电子管音箱声音时常会有微妙变化,如果现场你没时间去调试它,数字设备确实十分便利。但手感上,电子管音箱是无敌的。

Q:现在太多人都想做出和你一样的音色,参数上有什么可以告诉大家的?

没什么特别的。一把单线圈ST、一个肥厚的过载、一点点的空间类效果,足够!

Q:吉他定音呢?

我对各种尝试还是蛮感兴趣的,下次演出我会带上6把琴。(笑)除了标准定音外,我还比较喜欢DROP D或是DADGAD。

Q:最后再分享下你接下来的计划吧。

出一张专辑,不,我希望是两张!然后就开始筹备个人SOLO演出。

Q:专辑具体发布时间定了吗?

制作中了!日本的演出我将献上专辑里的曲目,一定要来!

视频地址:https://v.qq.com/x/page/z3063uygm0t.html

感谢阅读

来源/【ヤングギター】杂志
译文/武德吃脱壳
图文制作/沙里飞
校对/魔方宣传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4-6-1 10: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