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吉他中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LAG
搜索
查看: 1320|回复: 1

[原声吉他硬件] 马丁吉他,穿越百年的声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29 16: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本帖最后由 新闻主编 于 2018-9-2 17:50 编辑

如何制造吉他,让它出声,不是什么秘密,只是需要耐心和细心而已。——Frank Henry Martin

尽管这位F.H Martin在管理工厂的时候,Martin卖的最好的是尤克里里,但是1904年,马丁的产品册中记录的这句语录,就是一个半世纪以来马丁吉他公司长盛于历史长河最好的解释。故事要从F.H Martin的先辈“C.F Martin一世”开始……



生于1796的Christian Frederick Martin,也许是上天注定的制琴师。1796年的1月31日,在德国的一个小城市Markneukirchen,这位天定的制琴师出生了,他做家具父亲其实并不知道儿子日后会成为一个制琴师,只是任由其发展,也许以后继承衣钵做个家具木匠也好,但是父亲的无心之举却为C.F Martin 成为我们今天知道的Martin埋下了铺垫。



15岁时,C.F Martin 已经是一名优秀的木工了,在接触了一小段时间家族产业之后,C.F去音乐之都做了一次旅行,在旅行中竟然成了当时著名吉他制作家Johann Stauffer的徒弟,木匠的功底使得C.F稍加努力就成了Stauffer众多徒弟中的佼佼者。学有所成的C.F马丁本想回到祖国做一番事业,然而因为行业协会的一些纷争,C.F不得不搬到美国开始自己的事业。
在纽约的哈德逊街196号,C.F Martin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在当时马丁的销售记录中,能找到不少以物易物的交易记录,有用酒换琴的,有用小孩的衣服换琴的,可以想象C.F Martin也经历了举步维艰的岁月。和马丁一起做吉他生意的好基友Schatz说:我们几个人从来就没有对当时的生活满意过。Schatz决定举家搬迁到物价更便宜一些的宾夕法尼亚州去,并且邀请老伙计C.F到他的新家做客,C.F在这个短暂的旅行之后也决定搬家,在宾夕法尼亚的Nazareth郊区买了一块8英亩的空地,从此开始了马丁吉他突飞猛进的阶段。
老马丁C.F一世于1873年逝世,给子孙后代们留下了传奇的制琴技艺。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变迁发展,在马丁的销售记录上再也看不到用酒和婴儿尿片换琴的记录了,子孙们在改变销售模式的同时,也不断制作、生产以及管理上创新。
今天的马丁员工超过600人,加上墨西哥工厂,每年要制作超过一万支吉他,对品质却毫无妥协。



马丁工厂已经不是C.F Martin一世最初的8英亩那块空地了,不过仍在Nazareth,距离原址仅仅几公里。



现在的厂房其实距今也已经快30年了,这一大堆木料里面可能有一些还是二战时期留下来的,数控的抽湿机永远开着,恒定的温度和湿度使得这些木料保持着呼吸。



恰巧被制琴师选中的木料,会送到加工车间。也许是因为马丁开设访客参观服务,所以车间格外整洁、干净,即使是一些机械制造车间也难得一见,必然产生木屑的制琴车间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面板和背板的选择先要入一些有经验的制琴师的法眼,和音箱的电子管一样,吉他的板材也是需要配对的,以得到外观和音色的双重匹配。





配对完成后的板材,还要经过一些光学的测试,以防有瑕疵或者纤维不均匀的板材流入制作车间。



马丁看起来是传统工艺的保持者,其实在吉他制造业中一直是技术革新者,我们熟知的X音梁、D型琴、14品吉他都是马丁的首创。激光切割和CNC数控设备也是马丁现在的标配。





面板裁好后腰上都会有一对“耳朵”,以方便加工。





许多关键的步骤还是有手工完成,例如琴颈仰角的微调。如果您注意看,马丁琴头和琴颈衔接处的有一颗菱形钻石,这颗钻石就是用手打磨出来的。



音圈装饰的镶嵌也由手工完成。





音梁的切削算是最讲究的部分,也是最耗时耗工的地方,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所以只能由最有经验的技师完成。



背板和侧板中间的弹性木条可以增加侧板的韧性。



琴体粘合好之后,由老司机们装上包边。Martin的包边选择有好几种。



镶嵌品丝,由琴师调节琴颈的角度,这一步如果不够精确,对一只琴来说,是致命的。



品丝的找平最后由PLEK设备完成,自动测量,自动适配张力,自动找平,可以说很先进了。



调校完成之后会上弦,放置一个月。



当然,最后还会由一个小帅哥或者美女或者老司机,做最后的试弹测试环节





最后,传奇的马丁吉他会装到盒中,不远千里的来到你手上。
如Frank Henry Martin所说,如何制造吉他,让他出声,不是什么秘密,只是需要耐心和细心而已。然而细心在于木料选择,在于每一个条音梁的雕琢,每一根琴颈的舒适度调节,耐心去完成每个该完成的部分。好吉他并不便宜,但是,好的声音又怎么能用马丁与劣质琴与差价来定义呢?“只是需要耐心和细心而已” ,这句话从一百一十四年的历史中走了过来,历史的风尘却从未让这句话中马丁对于乐手的承诺失去一点点颜色。

发表于 2018-8-31 21: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4-6-2 11: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