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英雄
UID8180
好友
回帖0
主题
精华
积分8575
阅读权限255
注册时间2002-8-24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发表于 2003-3-30 0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艺术可以这样评价。
今天几经周折爬到GC上,看到了哈哈兄《今天的现代音乐会成为百年后的古典音乐吗?[讨论]》的帖子,使我想起戴望舒的一首小诗《我思想》
我思想,故我是蝴蝶
万年后小花的呼唤
透过无梦无醒的云雾
来震撼我斑斓的彩翼
很久以来,对于他的解释,我总以为是取自庄周梦蝶的典故,无非是一种生死虚无的臆想,然而今天,猛然觉得这竟是一个真正懂得艺术的艺术家的心声。“我思想,故我是蝴蝶。”大抵是我因为思想,而美丽,因为创作而美丽。“万年后小花的呼唤”可理解成为当作品流传后世,得遇一位知音,无论是浅吟低唱,或是别的什么,都是一份缘于肺腑的感动,而这一份感动是可是穿透死亡、历史与时间(无梦无醒的云雾),重又使我震撼。
这种情感,格外的符合的音乐的审美,音乐艺术是“对影成三人”的,是一种互动的审美,作曲家,演奏者和欣赏者,缺一不可。那么,Bach之所以感动了我,不仅是因为Bach,而且还是因为我。这种前世知音的感动,我想可以成为对艺术的个人审美的一个的标准吧。
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