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129|回复: 29

爱的罗曼斯之情感表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3-28 1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哦,原来如此,但是,《爱的罗曼司》已经被很多有名的电影,电视剧划为插曲,可见它的经典,所以,弹的时候,应该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程度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楼主| 发表于 2003-3-28 0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爱的罗曼斯之情感表达

吉他中国抖音
以前有人谈论到速度的问题,本人觉得速度的掌握关键是看个人的感情表达!整个曲子应该有所起伏,我觉得刚开始的前奏应该在音孔上演奏,而正曲的第一段最好在音孔偏前的地方,力度不宜太大,力求朦胧的美,地二次在音孔上方,地二段可以随意一点,最后要注意表达博爱的情感!毕竟曲作者最早是写给母亲的!演奏的时候,有注意时值的把握,这样有利于情感的表达!
发表于 2003-3-28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还是谈谈版本吧,我觉得李洁在“讲座”开片时把握的就不错。
发表于 2003-3-28 2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虽然是一首小曲,但想弹好却也不易。
发表于 2003-3-28 1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是一首神奇的曲子……
在任何心情下弹奏都会觉得很好听
发表于 2003-3-28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国外演奏家,佩佩弹得太快,有些听不懂;福田进一的版本非常朴实,毫无花哨之处,但把握得恰到好处,韵味十足。
发表于 2003-3-28 2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见过这首民谣的歌词,因时间太长忘记了很多:)
  你是我池塘边的一只丑小鸭,你是我童年的竹篱笆……你是我的吉他。……
  哈哈,忘干净了~不过就象哈哈兄所言,不要给音乐加上具体的内容,如果你非要这样,也不要强加于人,或受到什么人的“理解内容”的影响。
  在音乐的感觉上。悲伤的是听不出欢乐来的,写景以喻心情的也听不出那种直接心情宣泄的感觉,同样一首活泼的曲子,你也听不出忧伤来,在这个大的环境下,就充分的发挥的你的想象力和理解吧,不同的大师在演奏同一首乐曲的时候,细微的表现都不相同,这是风格的重要问题之一,但风格的形成,除了渊博的音乐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自己“个人”的对音乐的理解。
  就我个人而言,我鼓励那些敢给予音乐充分想象的朋友:)
  (嘿嘿~当然我也敢~)
发表于 2003-3-28 1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哦 !!!   书上没介绍过!!  我也不知道!!!
发表于 2003-3-28 1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汗……,是写给母亲的……?
我原来一直以为是写给情侣的
发表于 2003-3-28 2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的尽头是音乐的开始
发表于 2003-3-28 1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叶登民老师的书上写,该曲乐谱最早是出现在阿根廷RICORDI出版社,为Antonio Rubira所出版的《Estudio》,而后在Union Musica出版的Miguel Llobet编集作品中,改叫《Romance Anonimo》。似乎没有搂主说的那么玄妙。
发表于 2003-3-28 16: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说我还不知道是写给母亲的
发表于 2003-3-28 18: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就是一首曲子而已。。。
简单优美的旋律。。。
演奏的时候头脑中有一种纯净浪漫的感觉就够了。。。
发表于 2003-3-28 1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不太赞同将一首曲子滥加具体的内容,如果用文字可以表达清楚,干嘛还要音乐?
有人非要把贝多芬的《命运》前三小节说成命运的敲门砖,如果贝多芬他老人家知道了,估计非气得吐血不可。呵呵。
发表于 2003-3-28 2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
谁换一种感情试试
比如怨恨
好象效果不同哦
发表于 2003-3-28 2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王星亮?她弹得也是蛮有味道的。
发表于 2003-3-30 0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15楼的仁兄是跟我一样失察了,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爱的罗曼史原来是一首很长的曲子,而我们常弹的不过是它的第一和第二主题而已,整首曲子难度不小啊!
发表于 2003-3-30 09: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不用按照谁的标准
因人而议
发表于 2003-3-30 2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加长版的罗曼斯在哪儿能找到呢?我想听一听。旷野兄能否帮忙?
发表于 2003-3-31 0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是写给母亲的吗? 晕 我见过很多人拿它来向马子表白呢
发表于 2003-3-30 08: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不想弹这曲子了
发表于 2003-3-30 1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爱的罗曼史》有好几个版本呢!最简单的就是那个三段体,耶佩斯、罗密罗等许多外国演奏家大多弹这个版本。陈志先生的《古典吉他名曲五十首》里面加了个间奏。国内演奏家都喜欢弹另一个很长的版本,有前奏及各个变奏,中间还夹杂了轮指,难度不小。
不过我还是最喜欢那个最简单的版本,纯真、朴实且有情感深度,百弹不厌;感觉花哨的东东加得太多反而有损原曲意境。
发表于 2003-3-30 1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suns兄,你说它是一首很长的曲子是什么意思?难道还有其他主题吗?
 楼主| 发表于 2003-3-31 2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觉得怎么也不能弹好这曲子,觉得越来越难了,干脆就没有事情的时候不弹!
最讨厌的就是无论学了多救的人尤其是初学,老弹!听的人想打!糟蹋了啊!
发表于 2003-3-29 1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应该凭个人的感觉,音乐跟语言的不同大概在于音乐更朦胧,只是把一种情绪一种感觉传递给听者,你怎么理解就看自己了,每个人经历不同,理解也不同
说到《命运》我倒想起理查德有个版本在前几节还加了点打击乐,大概就是所谓的敲门声吧,不过我倒不喜欢。我觉得前几节就是表现一种强烈的挣扎和抗争情绪,感觉到就行了,愿意把它理解成敲门砖也无所谓,如果这样真的能让小芬复活并吐血,那也算对世界音乐艺术作了一个大贡献了
 楼主| 发表于 2003-3-29 1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大家的意见很好的,是啊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情夹杂在里面,所以不应该说的太绝对的!对不起~~改正!至于演奏我觉得还是朴实一点的好,加轮指虽然华丽但是~~~~~~~~
总之就是不好了,嘿嘿~~~~大家觉得呢
发表于 2003-4-1 0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想得太多,太复杂,太浪漫。
觉得好听就行了。
发表于 2003-4-1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象是爱的主题及变奏,我有一个,是挺长的,弹的水平还可以.
发表于 2003-4-11 0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美娜在2003-3-30 12:25:11的发言:
suns兄,你说它是一首很长的曲子是什么意思?难道还有其他主题吗?

这个我也说不好,因为这曲子版本实在不少啊
不过就我目前看到的版本其实是这样的:前奏-----主题-----第一变奏-----主题重现-----第二变奏-----第三变奏.
而我们常弹(也就是最为人们熟悉的)的就只是主题部分而已.
发表于 2003-4-11 0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把这个题目拓宽,就是音乐表现的问题。器乐演奏无非就是技巧和表现。
而这两者的关系历来就存在一些争论(其实没有必要争论),而值得探讨的问题更在于:如何提高音乐表现力?很多人认为音乐表现力与年龄和阅历有关,也就是说,在解决了机械技巧问题之后,音乐表现力会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自然提高,我不太统一这样的说法。
我认为,音乐表现,也就是用音乐来表达情感的能力,大部分还是靠天份,和对音乐的敏感性。另外,很重要的是要靠学习(兵不仅仅是音乐理论的学习),而是情感表达的学习,这其实也属于技巧的成份。技巧的含义并不仅仅是生理和机械技巧。许多人好像对技巧一词存在误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5-17 03:12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