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吉他中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885|回复: 16

[原创文章] 《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作品研究及演奏技巧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6 02: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本帖最后由 JiangYing 于 2017-2-7 13:18 编辑

泰雷加《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作品研究及演奏技巧分析
(上海音乐学院古典吉他演奏专业第17次学研论坛WORKSHOP)
邬  可

                                                                                  2006年4月23日
      上海音乐学院古典吉他专业开设的学研论坛(workshop)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教学形式是由本专业学生提出学术研究课题,并在预定的时间内搜集与该课题相关的资料,对资料进行研究从而提出个人的学术观点,整理成学术报告,由专业老师指导,并在本专业中进行交流。这是本专业教育的一个特色。
      本人在上海音乐学院古典吉他专业修业4年间,共完成Workshop报告8篇,现从我的学研报告中选出一篇关于泰雷加的研究报告。此报告是本人在大学一年级做的报告,当时资料相对匮乏和研究能力有限,写出来的东西现在看来稍显稚嫩,但还是可拿出几篇在当时比较满意的研究成果分享给大家。
1.jpg

2.jpg
关于《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演奏中的一点感悟
                                     ——回忆在祈祷时终结
      古典吉他名曲《阿尔汉布拉宫的回忆》是西班牙伟大作曲家演奏家泰雷加划时代性的作品,此曲据说是塔雷加于1896年在来到西班牙南部格拉纳达的阿尔罕布拉宫时,由于夕阳的映衬,宫殿显得分外美丽,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不朽的名曲,并取副标题为“祈祷”。另外,这首曲子附上了“Hommage a leminente Alfred Cottin”的字样,是为了纪念法国画家Alfred Cottin。乐曲从头到尾一直是以轮指技巧贯穿全曲,时而细致入微,时而气势恢弘,深沉反复的震音中充满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演奏此曲,可以把乐曲意识形象化,由点连线构成面。
原谱

3.jpg
原谱形象化
4.jpg
      从而可以看出各声部各音的比重关系的把握尤为重要,首先必须正确确立各伴奏音型的坐标,才能构成那优美起伏的音乐线条,线条就宛如演奏着心里沉淀着的乐思,各个线条随着时间的进行,演奏者对乐思矛盾冲突的控制能力使各线条在意识性空间上的交融,而形成《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整个乐曲的形象。
      因为这是一首轮指曲目,所以主旋律各个音都必须确保均匀,清晰,流畅。主旋律音的清晰固然重要,但花美也需绿叶衬托,如果把轮指比作美丽的花丛,那么伴奏音型就是那一片片绿叶。我们都看过园丁修饰花朵时,并不是在花朵上去修饰,反而是在那叶子上面去做剪裁,这里剪剪,那里裁裁,祛除黄叶老叶,使它生长出新的焕光的茁壮挺拔的绿叶,这样的花就能显得生机勃勃,具有生命力。其实,《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的演奏就是这个道理,要想在《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的演奏中得到力与美的体现,就必须在伴奏声部上做文章。怎样来表达伴奏声部的意境呢?在我看来,此声部在开始时是低沉的,犹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的步伐,在古老的宫殿中,却又是在岁月的长河里。
5.jpg

      那么在音乐声响上,每小节第二拍的第一个音应比其他音要突出。各音在音色上要有apoyando的感觉,演奏时节奏不宜太快,是在一步步缓慢的感觉中进行。伴奏和弦的不协和和弦在乐曲中表现的稍显突出,不协和和弦向协和和弦的倾向和解决在演奏中处理的别太突然,因为这首曲子的戏剧性不是很强,它自始至终都是以回忆、沉思的形式内涵充盈全曲。
      在高音旋律上的演奏,必须带有歌唱性,但是它不像泰雷加其他大多数曲子所要求的具有婉转,跳跃性的百灵鸟式的歌声。在这里的旋律如果以声乐的角度来衡量的话,那它是一个音色深厚的男低音。所以开始的时候,一直都是在第二弦上演奏旋律,因为第一弦的音色比第二条尖且细。况且第二弦在此更具伸张力,演奏出来的音色伸张性要强。如果开始几个小节的旋律就在一弦二弦上换来换去的话,就会使其稳定的音色产生变化,这样对其音乐性也是一种破坏。所以演奏此曲时旋律在二弦上的保持是非常科学的。
6.jpg

      但是在乐曲中的高潮部分时有两组旋律跳到一弦演奏又是恰好不过的。
7.jpg
      首先在吉他原理上去分析,二弦音在其高把位相比低把位的较闷,但是此时的旋律在音乐上又是一种感情激动时的一种流露,所以跳至一弦演奏非但不损其音乐性,反而能成为一大亮点更促使其音乐性接近完美。不知是泰雷加作曲时的匠心独运,还是事物本身偶然性的完美碰巧所至。但是我们不得不敬佩泰雷加为吉他作曲时炉火纯青的技巧和超越性的思维方式。
      第一段结尾处的演奏琴弦巧妙变换
8.jpg
      第二段中的演奏琴弦巧妙变换
9.jpg
      《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第二段与第一段的调不相同,演奏方法是有所区别的,第一段是a小调,第二段转到了A大调。在调性上分析,第一段是暗淡的色彩,第二段是明亮的色调。调性上虽然是如此,但是我们需要拨开调性现象的外衣,在曲中窥探泰雷加的乐思,才会发现思绪仍然是暗淡的,乐曲色调的“明”之处是比第一段多了一份激动与愤慨。在演奏时,意识平面要比第一段的演奏有所扩展。乐思的范围已不仅限于阿尔罕布拉宫本身,而应该是对人生与自我的思考。
10.jpg

       在此音乐达到最高潮。   
11.jpg
      在此乐句演奏过程中,我觉得应已更细腻的一种表现方式,表达那种愤慨中的一丝冷静,因为这就是泰雷加的音乐!在他的《玛丽埃塔》这部作品,是泰雷加在面对自己小女儿的去世的悲痛下创作出来的,情感描写细致入微,就像一块丝绸被分割成细丝一般。堪称代表作的《阿尔汉布拉宫的回忆》更是他感情的集中写照。泰雷加的作品是理性的,我们在进行“二度创作”的时候,应该运用高度理性思维来把握情感表现中的平衡。正如有些人把这个高潮在音响上用大声响来演奏,音色上乃至一切音乐表现素材上加大表现,都是有过而不及的。持续的加大声响可以达到一种演奏快感,但是演奏者的处理是盲目的。我们除了投入情感外,还要走出一个“我”来看清楚我们所要表达的乐曲真正内涵。
12.jpg

      在全曲的进行中,轮指里出现了“三连音”。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整首曲子,有五个不相同的三连音,这些三连音在里面都是起到一种重要的装饰性,如果把这五项装饰音都去掉弹的话,演奏效果会大打折扣。首先在乐句上分析,这个三连音永远都是在乐句的最后一小节前,它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过渡的作用,因为在乐句中它前后两音的都是二度下行,显得平坦且乏味。加上三连音后不仅在作曲技巧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其纯粹的音乐性,更给人一种“非此不可”听觉习惯,让人根本不会注意到它的“前生”是平坦的二度音程进行。小小的装饰,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乐曲将近结束时,低音伴奏部分,出现了“小插曲”。
18.jpg
19.jpg
20.jpg
      此时的高音“停滞”在一个音上,其伴奏音型成为乐曲的“主旋律”,就简简单单的几个音在点、线、面的构成过程中,影射出泰雷加作品《阿尔汉布拉宫的回忆》的深邃内涵。我想起泰雷加给它加上的副标题——《祈祷》,或许是对Alfred Cottin的缅怀。乐曲在平静的琶音里结束,回忆在祈祷时终结。
21.jpg



发表于 2017-2-6 0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发表于 2017-2-6 15: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很棒,学习了。
发表于 2017-2-7 01: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b
发表于 2017-2-7 17: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2-7 21: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2-7 22: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7-2-8 02: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邬老师好!感谢您跟大家分享!

另外,联系方式放在签名里面就好了,别在贴里宣传微信号,否则只能按广告处理。这贴我帮您编辑删除贴里的微信号和二维码。下不为例,谢谢合作。
发表于 2017-2-8 15: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2-8 20: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9 03: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JiangYing 发表于 2017-2-8 02:17
邬老师好!感谢您跟大家分享!

另外,联系方式放在签名里面就好了,别在贴里宣传微信号,否则只能 ...

谢谢提醒!
发表于 2017-2-10 17: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
发表于 2017-2-13 00: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客气,谢谢您合作!欢迎常来分享,交流!
发表于 2018-3-6 21: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好贴 好贴 谢谢楼主 的指导
发表于 2018-3-9 08: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我是专程而来的,最爱这样的帖了!
发表于 2018-3-9 08: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我是专程而来的,最爱这样的帖了!
发表于 2018-3-14 10: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宫是我学琴的终极目标,学习了,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4-6-2 12: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