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04|回复: 9

我简单的谈一下我对于拨弦的认识(答雪松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3-2 0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不会不会:)能成为yanfeng兄的以前朋友,那一定是前辈了:)
发表于 2003-3-2 1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哈哈,写得很好:)

我对音色也渐渐讲究起来了,在见过很多琴友后,听了无数讨论拨弦的方法后,我蓦然发现:手指粗的琴友,音色就是要浑厚些:)

其他的就不想多说了,累~
发表于 2003-3-2 0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我很佩服你对音色的追求,而且我觉得你在音色的练习上根本没有走弯路,只不过你走的是一条漫长而艰苦的道路。
对音色的忽视是我那一代人最普遍的问题,到了现在不知道怎么样,所听到的也还不行。
从前我有个朋友也是像你这样的(天哪,不会就是你吧?),进步很慢,曲目极少,可是我很敬重他。
怀念中。
 楼主| 发表于 2003-3-2 0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简单的谈一下我对于拨弦的认识(答雪松兄)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我简单的谈一下我对于拨弦的认识,关于基本的方法我觉得没什么可说的,大家基本都说得差不多了,而且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就是在网上争论了半天我对你错的拨弦,见了面一出手,呵呵,基本差不多,顿时惺惺相惜起来,大多还会总会揣起自己孱弱的语言控制力,一脸无辜埋怨在网上交流的诸多不便:)

在音色的练习上我是走了很大的弯路的,以前,我总以为音色是吉他音乐的生命(现在还是这样),再加练琴有一些左,总是不得音色死不休,反复的变化着拨弦的角度,方法,指甲的形状,长度,每日的练习也几乎是以无聊的蹦蹦蹦的空弦为主,花费了大把的时间。最痛苦的是,和别人一交流,人家曲子弹得特别完整,心生敬慕之余,不免悻悻要挑些毛病,可是仔细一听人家音色也不差,不免掩耳盗铃的想您那时贪功冒进我这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后来忘了在哪里了,看到这样一句话:过早的探讨音色问题是最大的弯路。一开始不理解,我老师又加了一句脚注:你单音音色再好,可是没有曲目的应用,怎么也都是无用武之地。顿时汗然。所以我觉得对待音色也好,拨弦也好,其他技巧也好,高老师的态度可能是好的:技术早晚要掌握,没有必要一次要求到位,这也是不可能的,只要方法正确,第一次也许只有50%,再好的在法的巩固下,达到90%知识早晚的事,所以不必过早的强调结果。

我拨弦的方法是以不靠弦为主,刚才雪松兄说的压弦我不知道是哪个意思,可能各师各法吧:)不靠弦的动作和靠弦的方法是一样的,这一点可能已经得到了大家的承认,在我的认识里,靠弦是一种不完全控制下的拨弦,因为靠弦在离弦阶段只用考虑离弦的角度,其余的靠惯性靠在相邻的琴弦上就可以了,在意识上是比较容易的。而不靠弦则需要完全的控制手的动作,需要对手有很强的控制能力(所以我一般习惯称不靠弦为控制了的靠弦),是一种较为高级的技术动作。诚然,一个完美的拨弦动作是复杂的,很难用一个详细的时间序列来描述清楚,但总有些要点是需要注意,下面是我认为比较重要,但难免挂一漏万,希望大家补充。

1。放松,全身都要放松,当然这是弹琴的前提,对于拨弦而言,肩,肘,手腕必须放松。
2。手腕的角度。
3。触弦的角度。
4。大关节发力
5。发力后马上放松,恢复弹奏前的状态。

其中1-3是一次拨弦前的准备,2,3很多教材都有提及,而且都给了一个推荐角度,见过一些人弹琴,总是刻意保持,我觉得很不可取,我比较倡导拨弦的动作集中于大关节以下,也就是手腕到肘到肩应该是放松的,自然的,所以如果要调整手腕和触弦角度的话,我一定会从琴鼓和右胸的接触点开始,然后是右手前臂于琴桥的延长线的接触点(触弦角度的关键),让手在放松的状态下自然符合我所要找的角度。这样会使演奏更为轻松,自然,而一味的追求角度就会造成不必要的紧张。
4。应该是拨弦的具体方法了,这个还是各师各法,我说一下我的练习步骤(以下缺省为在身体放松的前提下)

第一阶段:掌握大关节发力和用力后放松,这个时期用最小的力量,但是最大的动作,来做靠弦,完成后马上放松。小力度有利于放松,大动作容易观察错误,以及可以把动作做开,在逐步收小,以后可以用很小很小的动作完成拨弦了。其间难点在于要完全放松后在做第二次拨弦,以及零速度出弦,当然方法就是向大家所描绘的那种,绷弦呀什么的。

第二阶段:加强对于指端关节的控制,虽然指端关节一般应该是弹性放松的,但是它对于离弦动作而言影响很大,还是要控制一下的,这个阶段虽然还是靠弦,但是使自主的把手靠到弦上,而不是靠惯性。力量还是最小,动作逐步减小。

第三阶段:就是不靠弦了,比较常见的就是手腕跳,这样声音会不稳定,手腕不该再是完全放松的了,要弹性保持放松。

作为练习曲,不靠弦之前老师为我选的是塔雷加的练习曲。

可能拨弦已经被大家讨论烂了,我觉得大家可以谈谈认识上的,比如有人就喜欢每个音都有质量,而有人则喜欢变化丰富的音色。大家可以谈谈自己怎么找到自己的音色的。
发表于 2003-3-2 1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音色的认识真的是长期的过程,和手指发力,哦,和交朋友一样,日久见人心,只要你用心。
刚开始学琴时能弹出音就满足了

恩,我老师对我最大的功就是教我或者说让我体会揉弦~
右手发力他跟我说了很多次,也模糊。后来经常体会,漫漫找到感觉了。
发表于 2003-3-2 2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非常敬佩楼主!音色也是我这几年来不段学习的探索的东西,就象楼主说的那样,为了寻求它,我几乎放弃了“以前弹的很流利的曲子”有的曲子要想演奏甚至必须从新看谱子,因为时间过久有的地方居然忘记了呵呵~从指甲到触弦我也曾改了不少次,还有那难忘的“极慢速”的放松练习,而这这样的毫无音乐性可言的练习中,我也体会到了练习后的一种身体和心灵的舒适。现在叫我去弹一些曲子,我很不弹的,比方轮指达到那样的速度,而音色,音量,颗粒,都让我兴趣全无,我喜欢右手真正的把握弦和音色的那种感觉,那样我觉得自己才能随心所欲的去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 音乐。
    在重视音色的和右手的练习中,其他的技巧也要进行每日的练习,所不同的就是在练习的时候要知道这一阶段的着重点在哪里?在练习时间上可以通过这样有目的的练习进行合理的技巧训练安排,实践证明(嘿嘿~我的实践)这样的练习,即使你不去弹以前的一些曲子,当你进行一段时间这样的“基础练习”时,你仍然会发现自己进步了,这不仅仅是因为你已经在练习的过程中知道怎样才是“正确”的演奏下来,更在于各个手指的把握会让你欣喜:)
    有目的,持之以恒的基础练习,加上练习一个阶段后的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在次的找出自己的技巧的不足,在进行有着重点的基础练习,在应用……在练习……。应用练习中,练习曲或乐曲的选择很重要,即要突出这个阶段练习的重点,有要在全面的“难度”方面适合自己现在的“程度”,这是在学习中循序渐进至关重要的事情。一般有教学经验的老师总是能够指导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而在自学中的朋友,要想达到这样的阶段,却非轻而义举的事情,这里本身包含了对吉他全面的了解的若干因素。
    练习曲每首都有它的主要“针对性”或是某一方面的技巧,或是某一方面的表现,在练习之前,都要对它进行一下研究和“定位”,有时候为了需要,自己也可以设计一些适合自己的“练习曲”(这样并不是什么‘高深莫策’的事情,明白自己的程度和训练目的,给自己设计练习曲是很见简单的事情,而切也许是更“行之有效”的事情)
    呵呵说跑题了,关于音色的练习,也要建立在实际的应用上,能否让这样优美的音色在右手各样的组合中都能完美的体现它?这也是音色训练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我的观点就是“真正有意义的练习,是在实际应用的基础上的,背离了这个,就有可能会使苦苦练习来的技巧处于“单一”的应用和“无法应用”的尴尬局面”,我想这理提醒一下在进行技巧训练的朋友还是有些必要的。
发表于 2003-5-20 2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以前看过这个帖,但今天看这个帖,领悟的东西又多了一些,估计到下一次,还会有新的感受。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东西不是看了就懂了,需要在学习、摸索之后才能慢慢领会。感谢noodles和999T翻出此帖。
发表于 2003-5-20 2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翻出这个帖子,希望大家再多讲讲。
另:raimundo你能不能具体说说不靠弦到底咋控制啊?为啥你说靠与不靠是同样的方法呢?
如果我想不靠的时候,有刻意躲上一根弦的倾向,是不是发力就不对了呢?
发表于 2003-5-20 2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很好!

我补充:
其中
5。发力后马上放松,恢复弹奏前的状态。
对获得好音色[I][B]至关重要!!![/B][/I]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3-5-20 2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7-7 22:34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