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15|回复: 33

我的一点练琴体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4 1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一点练琴体会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我的一点练琴体会:下面这篇文章是我恢复练琴一年多来的一点心得体会(已发表在04年第11期《吉他平方》上,12月10号出版的《音乐周报》也刊登了,但是后者作了少许删节),现贴出来,供各位参阅,一方面希望能对初学者有所启发,另一方面也希望各位专家、老师和琴友批评、补充。
浅论古典吉他右手运指法
古典吉他右手技巧基础训练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和巩固右手各指的独立性、敏捷性和耐久性,使之能轻松自如地弹出既干净柔美明亮,又饱满结实有力,且富有穿透力的声音。那么,怎样做到这一点呢?
一、认识并自觉运用“触弦时小关节倒弯”的规律
众所周知,右手拨弦实际上包含三个动作:触弦、绷弦和放弦(离弦)。它们的特征是:1、触弦时大关节(即指根关节)要用一点力(非常小、非常轻柔),中关节(即第二关节)则辅助大关节略微带一点点力,而小关节(即第三关节)则要完全放松——全部放掉力气,因此小关节触弦时是倒弯的;2、绷弦时手指三个关节都要用力(包括小关节),当然拨弦的主要力量来自大关节,其他两个关节只是辅助发力,因此小关节是不能倒弯的;3、离弦之后,手指要立即放掉力气并自然舒展,注意:离弦动作要干脆、果断,离弦的一刹那手指运动的方向要与弦垂直(特别是拨弹4、5、6缠弦),以免指甲碰触到琴弦发出杂音。总之,在拨弦时,手指运动方向与面板大体平行(当然在绷弦时,手指稍向琴心方向压,离弦时手指运动方向与弦垂直);在触弦时手指关节要有弹性(力),在绷弦时手指与琴弦互相作用要产生摩擦力,在放弦舒展手指时则要利用手指自身的重量(力);在实际弹奏中,触、绷、放三个动作是在一瞬间完成的,三者是紧密关联的整体。
平时我们经常说 “右手拨弦时手指要柔软”、 “触弦时手指不用力” 、“小关节要放松(放掉力气)”等等,其实就是指触弦时小关节要倒弯(即折指、塌指)。在实际弹奏中,由于触弦时间非常短暂,所以小关节倒弯动作并不明显,但触弦时小关节倒弯却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判别触弦时小关节放没放松,主要看小关节倒没倒弯,若倒弯了则说明小关节是放掉力气的、放松的;若没有倒弯,则说明小关节是紧张的,还没有放松;触弦时小关节若没有完全放松(即小关节没有倒弯),不但容易造成手指挂弦、妨碍右手的灵活运指,而且还会产生杂音、影响发音的纯度。实践证明,若能认识这一规律并自觉运用这个规律,则能有效提高右手运指的敏捷性,最大限度地降低手指触弦时所产生的杂音,增加声音的柔度和纯净度。当然要让初学者一下子就做到这一点——小关节触弦时倒弯而绷弦时不倒弯——是比较困难的,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耐心、细心的练习才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知道,右手发力点是大关节,小关节和中关节是辅助发力,所以在强调“触弦时小关节倒弯”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提醒右手发力点是大关节,只有这样才能发出即干净柔美、又厚实饱满的琴声。
二、养成用大关节发力的习惯。
据了解,有很多习琴者还没有养成用大关节发力的习惯,虽然他们知道大关节发力的道理,但是在实际弹奏中仍然采用所谓的“鸡爪子”弹法,拨弦时靠中关节和小关节发力,中、小两个关节的动作很大,出音单薄无力,音量小且音质粗糙。我们知道,在右手指三个关节中,大关节是指根关节,它能用较小的力发出较大的音量,产生丰富的力度层次,因此它比中关节和小关节更有力也更省力;上述“大关节发力,中、小关节辅助发力”的含义就是指在右手拨弦时,大关节主动发力,而中、小关节不主动发力,后者仅仅是配合大关节运动,中、小关节是被大关节带动的,中、小关节主要起“力的传递”的作用,即把大关节的力传递到指尖,进而作用到琴弦上。而所谓手指独立性则是指每根手指都能单独有力地拨弦的能力,手指不互相牵扯。如当食指拨弦时,拇指、中指、无名指都处于自然松弛状态,若拇指、中指、无名指受食指的牵连也跟着乱动,就是手指缺乏独立性。当今古典吉他界绝大多数演奏家之所以采用大关节发力的用力方法,就是因为只有大关节发力拨弦,手指才能轻松地弹出厚实有力和富有穿透力的声音 ,并且也只有在以大关节为发力点拨弦时,才能真正实现右手各指的独立性;而以中、小关节为发力点却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学习用大关节发力是培养右手指独立性、耐久性和敏捷性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古典吉他右手技巧训练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坐姿、持琴、手臂和手腕的摆放都要配合这一点来进行。
我们知道,良好的运指是建立在正确的弹奏姿势上的,为了掌握大关节发力拨弦的方法,弹奏者必须采取科学的持琴姿势和右手手型。首先要选好合适的坐凳和脚凳,弹奏者要“自然端坐”,腰身要直,要“坐如钟”,让琴体有一个稳当的“依托”;右前臂轻轻搁在琴框和琴边上(琴身最宽的部分),前臂、腕、掌则自然下垂,肩、臂、掌完全放松。这时,手指若离琴弦较远影响正常拨弦,可通过调节右前臂与上臂的角度来解决。假如右上臂和前臂的姿势是正确而且放松的话,那么右手手腕将自然地形成弓形,手腕内侧与面板之间保持3一4英寸的距离,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与六根琴弦所构成的平面形成大约80-90度的角度(见图1);拇指则与食指交叉,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空间(见图2,a),而食指、中指、无名指均与琴弦形成一定的倾斜(倒向面板)。上述姿势和手型对大关节的发力至关重要,因为只有这样,在大关节带动下的手指运动才会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请注意,当大关节带动手指拨弦时,仅仅是手指在运动,掌、腕和臂基本上是静止不动的;而手指运动又主要是指大关节活动,中、小两个关节的动作则很小。在实际弹奏中,右手手型最常见的毛病是右手腕弓形弯曲不够,手腕内侧紧挨着面板,致使手指活动缺乏必要的回旋空间。
三、正确处理拨弦运动中手指“放松”与“用力”的辩证关系
吉他属弹拨乐器,弹奏用力时不能凭“死劲”和“蛮力”,而是要善用“巧劲”与“活力”,做到亦紧亦松,亦张亦弛,亦实亦虚。弹奏时,右手(其实也包括左手)始终是“用力”与“放松”的相互交替。这里说的“放松”即指手指从“用力”状态恢复到“自然状态”。具体而言,“放松”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放松指在拨弦之前手指都要放松(即处于“自然状态”);第二种放松指在拨弦之后手指要立即恢复到它的“自然状态”(手指要自然舒展、充分打开)。只有做到弹前和弹后两种放松,右手拨弦才会轻松有力;如果两次“用力”之间的“放松”掌握不好,就会形成我们平常说的“紧张”。演奏时手指“紧张”,手在用力后得不到休息,演奏时间一长就会疲劳,一方面容易造成手指劳损,另一方面还会严重妨碍右手运指的敏捷性、独立性和耐久性。
在右手拨弦运动中,还要注意把握好“柔”与“刚”两个因素的平衡,做到“柔中有刚”、“刚柔并济”;触弦和放弦时手指侧重于“放松”,属“柔”;绷弦时手指要有爆发力,侧重于“用力”,属“刚”。“刚”太多则手指僵硬、出音粗糙;“柔”太多,则缺乏力度、出音单薄且音量较小。很多初学者常见的毛病不是“刚”多“柔”少,就是“柔”多“刚”少。总之,要正确处理好拨弦过程中 “紧”与“松”、“动”与“静”、“刚”与“柔”诸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做到 “松紧适度”、“动静相宜”、“刚柔并济”,努力达到“强而不噪”、 “轻而不弱”、 “快而不乱”、“ 慢而不拖”的弹奏效果。
(图1、图2是引用《吉他艺术》第2辑“塞戈维亚技巧的要诀”一文的图8-10,因本人电脑技术有限没粘贴过来)



发表于 2005-1-14 1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赞一个先.慢慢学.
发表于 2005-1-14 14: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比较好的文章,理论趋于完善. 但缺点就是到现在为止,没有看到关于吉他本身发声属性和恰当利用这些属性的文章. 提到大关节用力,大关节用力实际上产生压的效果,为何压的效果要好实际上是琴的属性,琴好听的声音是共鸣箱发出的,不是琴弦,琴弦是动力源,琴弦振动引起共鸣箱的震动才是吉他美好的声音. 再分析共鸣箱,共鸣箱的发声部位主要是面板,面板的振动是上下,而不是左右,要更好的引起共振,震动方向最好一致(对于振动,大家可以去参考有关物理的书),所以琴弦上下振动(垂直于指板和面板)时琴的声音最好,所以就有了靠弦法,压弦,压放后手指惯性的到下一弦不能立即收回.上面文章中的大关接用力和小关节倒弯,产生的效果一样,使用力方向更趋于垂直于指板. 实际上这些是一些普通的物理道理,我们没有必要搞的太神秘,好象很专业的样子.我接触吉他也就一年,自己玩玩,但物理的东西是很实在的,不会因人而改变.
发表于 2005-1-14 14: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老兄,写得不错!顶一下
发表于 2005-1-14 14: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压能有这种效果,同样,拉也是垂直于指板,看如何利用?
发表于 2005-1-14 14: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兄,再写写左手吧
发表于 2005-1-14 14: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先顶在漫漫学习
发表于 2005-1-14 15: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指的疲劳有两种,一是肌肉疲劳,另一是关节疲劳,放松手指不能减缓关节疲劳,甚至有加重的感觉.(自己感觉)
发表于 2005-1-14 15: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flli883在2005-01-14 15:10:30的发言:
手指的疲劳有两种,一是肌肉疲劳,另一是关节疲劳,放松手指不能减缓关节疲劳,甚至有加重的感觉.(自己感觉)
正确的方法,弹上8个小时手指都不会疲劳。。人的手天生有耐疲劳的能力。。
发表于 2005-1-14 16: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bluesqiao在2005-01-14 15:41:57的发言:


正确的方法,弹上8个小时手指都不会疲劳。。人的手天生有耐疲劳的能力。。

不对,由速度决定,轮指速度达到250,连续几个小时,肌肉关节都会产生疲劳.但速度慢的曲子则不会.
发表于 2005-1-14 16: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练习有没有感觉疲劳,可能是老古典和新古典训练技法的一个分界处.比如做健身锻炼,也有若干个程序办法.每次练累[手腕酸了]了休息一下重头来过.塞戈维亚的手指机能训练方案其主题精神就是:弹好吉他要靠你的腕力和毅力.对练琴的强度和时间问题比较关注.好象是每天不练他4个小时以上不算练琴....[戏语:塞戈维亚真的是一个伟大的吉他自学者]而现代训练法对手指机能的训练讲究"够用就可","不提倡重复练习""学以致用""目标引导原则"等,学生学习进度看起来"飞快".每天练习时间无需很长.适可而止.而且有相对放松的感觉.看似非常科学,但也暴露了他的一些弱点.....大赛中也有所表现....
发表于 2005-1-14 16: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和强度是耐力训练,和好的音响一样,任何时候都有很大的势能.但学习进度和天生条件和自己专注感悟能力也有关.
发表于 2005-1-14 19: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当面说,其实就是几句话,好方法是化繁为简,呵呵。
发表于 2005-1-14 1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小关节倒弯一说,值得商榷,有的观点是恰恰相反的。
发表于 2005-1-14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给你补充图8、图10
发表于 2005-1-14 2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塞戈维亚技巧的要决:http://www.guitarschina.com/old/htm/lesson/classical/
发表于 2005-1-14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什么要决只不过是基本的东东.是专门拿来为新演练技法服务的----陈志学派的成就确实很了不起!真正的手指机能基础训练要看塞戈维亚的吉他研究生教材[日本版本,有阿部保夫编著的书]
发表于 2005-1-15 0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ww在2005-01-14 19:21:17的发言:

另外,小关节倒弯一说,值得商榷,有的观点是恰恰相反的。

同意!
发表于 2005-1-15 0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派是绝对禁止折指的。不知道喜欢折指的代表人物有谁呢
发表于 2005-1-15 0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塞戈维亚的演奏法不适合大部分人,除非你的手指和他一样胖。
发表于 2005-1-15 0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电影在2005-01-15 1:16:31的发言:
塞戈维亚的演奏法不适合大部分人,除非你的手指和他一样胖。

至少不适合偶!
发表于 2005-1-15 0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电影在2005-01-15 1:16:31的发言:
塞戈维亚的演奏法不适合大部分人,除非你的手指和他一样胖。

你怎么不能感觉到他的胖手是练出来滴....
请你仔细看看李洁的左手,练功练的也有点发"胖"了.比起大师差好多,还要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05-1-15 0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好熟悉的文章,老先生好像很早就讲了吧。特别是第一节触线和倒弯,我记忆犹新啊!我还专门的回去练了。就是由倒弯到不倒弯,我当时就是做不到,一瞬间,真是不好把握。感觉太难了,就没坚持练。这回回去再试试!
发表于 2005-1-15 0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flli883在2005-01-14 14:26:32的发言:

压能有这种效果,同样,拉也是垂直于指板,看如何利用?
古典吉他, 关于拉弦作为常规拨弦技巧. 原理和压应该是一样, 但不具可操作性.
(电BASS经常用拉弦技巧创造特殊效果属于例外, 米老鼠动画片中拉弦三尺, 也可当做例外)
古典吉他的所谓"压弦", 在实际弹奏中并无故意施压的动作, 手指的运动轨迹在过弦的时候自然会把琴弦压向面板方向, 这是一种合乎人体工学的自然动作.  
如果是"拉弦", 手指必然产生不自然的运动. 不利于手指运动技能的发挥. 而且容易打品. 当然, 可以作为一种音色加以运用. 这在电BASS和民摇的弹奏中会运动到.
PS. 关于楼主的"小关节倒弯", 我持不同意见. 个人认为, 小关节应该保持足够的弹性, 和其他关节协调运动为好. 如果故意放掉力量, 属于不自然的运动. 也不利用控制音色.
以上拙见.
发表于 2005-1-15 0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关节倒弯不一定是实际的倒弯,相对于钩弦实际上应该是舒展和放松,在指甲短或没有指甲的情况下效果更明显.但有一个不好的方面就是增加了摩擦噪音,声音稍有发干.(个人体会)
发表于 2005-1-15 0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flli883在2005-01-15 8:56:16的发言:

小关节倒弯不一定是实际的倒弯,相对于钩弦实际上应该是舒展和放松,在指甲短或没有指甲的情况下效果更明显.但有一个不好的方面就是增加了摩擦噪音,声音稍有发干.(个人体会)

弹琴的放松不同与普通意义的放松. 弹琴, 任何关节都要舒展放松, 但过弦的瞬间要保持紧张和弹性, 过弦后, 则立即恢复放松状态. 弹琴的放松实质上是自如地处理紧张和放松之间的关系.
楼主"倒弯"的意思是过弦的时候关节也不紧张不加力, 个人觉得有待商榷.
发表于 2005-1-15 1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12356在2005-01-15 1:22:15的发言:



你怎么不能感觉到他的胖手是练出来滴....
请你仔细看看李洁的左手,练功练的也有点发"胖"了.比起大师差好多,还要继续努力!
练习一段时间后,手背的肌肉是有一点了,指头确没有变化,不知道指头如何也变粗
发表于 2005-1-15 16: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电影在2005-01-15 12:39:31的发言:



练习一段时间后,手背的肌肉是有一点了,指头确没有变化,不知道指头如何也变粗

偶的经验:在练习中把音弹饱满.
我以前断玄很会断,即便是尼龙玄也如此.[偶还一意孤行的练了3年的弹奏速度]
希望没把你带到放松与紧张之间的误区.....
发表于 2005-1-15 17: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插沙子
发表于 2005-1-15 17: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ri999在2005-01-15 17:08:07的发言:

插沙子

你这练的是死力笨力,弹吉他的力是巧力.
发表于 2005-1-15 19: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老何在2005-01-14 12:56:10的发言:由于触弦时间非常短暂,所以小关节倒弯动作并不明显,但触弦时小关节倒弯却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判别触弦时小关节放没放松,主要看小关节倒没倒弯,若倒弯了则说明小关节是放掉力气的、放松的;若没有倒弯,则说明小关节是紧张的,还没有放松

  

这回俺还是回去试了。触线的一瞬间,倒弯不倒弯,真的还是看不清楚,但我能感觉倒刚触线的一瞬间,手指是完全放松的。“由于触弦时间非常短暂,所以小关节倒弯动作并不明显,但触弦时小关节倒弯却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应该就是这原因。

完全放松的触线;然后在加力绷线,同时手指应该很容易的感觉到线的张力的增加;再在瞬间,以最快的速度离线,把这个过程中积聚的能量完全释放出去;手指又会以完全放松的状态去触线。  这回算是领悟到一点了吧。  ^_^[em01]
发表于 2005-1-15 2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一下。触时倒弯。但绷时用力也会倒弯呀。为什么说触时弯而绷时不弯呢?????
发表于 2005-1-15 2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tonny在2005-01-15 22:50:05的发言:
我看了一下。触时倒弯。但绷时用力也会倒弯呀。为什么说触时弯而绷时不弯呢?????
应该说的是,不靠线的情况吧。  不靠线手指也会到弯曲,我以前经历过,弹奏时间长了,感觉第3关节很容易疲劳;弹奏快的时候,琴弦很难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张,也很容易在压线的过程中,丢失一部分能量!
发表于 2005-1-16 1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把压弦看成一个单独的动作.手指自然运动轨迹在过弦的时候自然就会把弦压下去. 除非改变自然的动作.不存在丢失能量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5-29 07:26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