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84|回复: 51

上海赛事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7 2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赛事印象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刚好十年未出门一步,外面的吉他世界变化好快.
12月31日下午5:00,因下雪塞车坐了21个小时的车来到上海,途中瞄到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一眼.
到了教育大会堂,杭州的徐宏,任海鹏,北京的杨永喜等已经都在,在路途饿了24个小时之后便独自先在餐厅吃点饭,接着,彭来柱的学生家长大部队就开来了.记着10天前的承诺,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图兰多,带二包家乡的土特产去看她的时候,她正在练着罗得里戈的三只小品.看人家那股认真劲还有好象刚生过气的样子,听到她嘟嘟哝哝地说一句"谢谢"后,就不再妨碍她了.随后到了彭来柱的房间,马志敏在那指导孙其曹原二个小MM二重奏[塔朗苔拉].过后,老马开始发话:".演奏中要突出音乐的对比..这只曲子的曲意是描述传说中一个人中了毒蜘蛛的毒后,必须拼命地跳,中途一旦停止就会中毒身亡,在生与死的决择中,越跳越让舞蹈者觉得生命的可贵....尾奏中舞蹈者看到了重生的希望,表露出无比幸福的情感..."马如是说,简称"马说",马说,我喜欢.我当时情不自禁的拍手直呼:"精彩,精彩".----象我这一个在鸡蛋里都能挑出骨头的竟然对马师的话语想找出一丁点的不同而使不出一点劲来.在后来的一次邂逅中我对马师讲:"马老师啊,你说的话简直象全身穿了件防弹衣,刀枪不入呵.."....说的蒋达民笑了!
元旦上午8:00,选手们开始会集登记.人山人海,一派热闹场景.
三楼四楼的过道上,一些选手一坐下便开始练习.来自吉林的11岁的吴忧小子象是要给其他大小选手各位来宾来一个下马威.手握全场最低价2000多人民币的古典吉他在一刻不停地弹奏着巴赫的恰空和E大调前奏曲,其手指机能的确让人惊诧不已----仅仅是一个仅有11岁的毛头小孩.在听着一伙人由衷的赞叹之时,他妈妈发话了,"赛后就是全家勒紧裤带也要为吴忧买一把好琴!"...感动.
一个身穿银灰色奇装的小伙映入了我的视线,----哦~那不是说过自个不来参赛的火花小弟嘛!!可爱.
借过他的严泰昌琴一坐下便猛弹它半个小时,好一个松松的感觉,简直无需花一丁点多余的力,特别适合我的飙速度猛弹.一时间居然也围拢了好多人,还把我当成是参赛选手...沾沾自喜.
评委会开过之后,比赛[复赛]开始啦.各组的参赛人数超乎我的想象.成人古典组的参赛人数达45名.按每人10分钟计算,得需7个半小时比完.看看时间,开始比赛的时针落在10:00.[待续....]

发表于 2005-1-7 2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恩恩恩,看到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发表于 2005-1-7 2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用心写就该精华。继续写,得挖掘出新的东西!写作文应注意避免流水帐……
发表于 2005-1-7 2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哎,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不出场老虞文笔没有弹琴好啊~~~
发表于 2005-1-7 2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流水线
发表于 2005-1-7 2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来自吉林四平的吴忧小朋友是不是弹得很出色?我跟他们一家在音乐会和大师班都聊过几次,好像他是爸爸一手教的,很可惜只有2000多的琴的,更可惜没能拿到更好的名次。
发表于 2005-1-7 2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babyegg在2005-01-07 23:46:30的发言:
那个来自吉林四平的吴忧小朋友是不是弹得很出色?我跟他们一家在音乐会和大师班都聊过几次,好像他是爸爸一手教的,很可惜只有2000多的琴的,更可惜没能拿到更好的名次。
阁下是哪位啊?能自我介绍一下吗?
发表于 2005-1-7 2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一仅1年多琴龄的小辈,这次去上音那儿混了三天,纯属爱好:)
发表于 2005-1-8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水平肯定不差~~
 楼主| 发表于 2005-1-8 0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本是要在少儿组赛场看比赛的,但十年来中国吉他到底发展得怎么样了?带着这个问题,在顺便接替徐宏在民谣组赛场看门看了30分钟其间,对民谣组选手在过道中的练习我大略看了一下,除了少数玩指弹弹唱,二重唱的还稍稍有点味之外,感觉其他选手的弹唱水平还是停留在20年前的三分弹七分唱的水平,若是随便请来几个酒吧歌厅乐手,尽可以拿下决赛圈了...于是,随后我就主要选择成人组古典吉他赛场看比赛了.[其间偷偷溜达到少儿组看看].----没事专程来玩玩的我就是爽!
成人组的复赛正式开始了,前面上来的三个选手居然自报姓名,来处,[后边上来的也同样.不知比赛规则对此有无禁止].嗯,技巧水平都还不错,而且弹的大多是我没听过的曲目,[从赛场参赛曲目看,有太多是我不熟知的了].感觉一下子把赛场的气氛给升温起来........
后面上来的也是很少错音,可就是听着有点象干巴巴的视奏,而不是演奏,弹的是想说什么意思啊?听得我昏昏欲睡中....
穿唐装的上来啦.众人熟悉的[西班牙小夜曲]一下子唤醒了好多人.正点,正点,就这味儿~~弹完之后全场掌声经久不息.
这才叫演奏.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人还有火花,一个演奏阿拉伯风格夷想曲的小伙,一个来自南京大学的演奏维拉罗伯士一号的漂亮MM.
李巴赫在演奏的形象也很上镜......[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01-08 4:53:03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8 0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中…………一边看一边回忆快乐的三天
发表于 2005-1-8 0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虞遊記贊!!送個花.....這樣才叫身歷其境
发表于 2005-1-8 0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困了,明天再来看了。多写点啊。
 楼主| 发表于 2005-1-8 0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可就是偏偏没听决赛得1,2,3名的复赛演奏[不知是听到过没有],换换口味跑到少儿组的赛场去看了.出场的是一个闵元提的16岁的学生弹大教堂.不错!1,2,3三乐章竟没出一个明显的错音.感触好深!少儿组的演奏就是严谨.一丝不苟.对此,比他大整整20岁的我深感惭愧.[不知和我有同感的人还有没有].
下午的比赛要是连续听的肯定感觉吃力.评委们频频地决定中途休息.我有一半时间在睡眠中[可能是路途劳累的缘故吧].直到下午5:30才全部结束复赛.
人们在密切的关注进入决赛的选手名单直到2日上午张贴公布.
而就在元旦的晚上,一场音乐会将扣人心玄.[待续]
发表于 2005-1-8 0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汗……我穿的是亮紫色的!不是什么银灰色奇装!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1-8 0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5-1-8 0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太"内个"就失真了!流水帐,我喜欢!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1-8 0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5-1-8 0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采访多名参赛选手,得知:大部分选手的琴龄都在3,4,5年,有的仅2年,居然还能进决赛.真是不可思议!从某个角度上说,现在的古典吉他教学技术水平确实是高,能在短时间内训练出进全国大赛能完整而又很少出错的弹下各大曲目的进复赛和决赛选手.古典吉他在人们的心目中不再是望而生畏的东东!另一个特点是选手们都比较注重演奏的音色.比十年前的好多了.还能做到比较放松.[大家用的琴普遍好了,按玄不再吃力,对于完成演奏完全曲的技巧不觉得很难]然而,有很多选手上台调不准音,在台上玩了一出机械的技巧游戏.再者,很多选手基本功训练得不够扎实,对发音强弱,音色对比控制能力见弱,快速乐段的效果出不来,平平淡淡的见多.还有,上台演奏在表现乐思上不够明确.有很多地方让人听不懂,不知他们自个听懂了没有.另外,在演奏中,手指的运作看似相当放松了[训练有素],可他们的心理不够放松.整个人的心思埋在对演奏技巧运作的先后次序上.而脸色表情比较呆板.虽说仁见仁智可以不必表现的尤如福田大师那么夸张.但自然,顺理成章的感觉应该要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05-1-8 04: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海彪的演奏台下人气反应十足.为什么?听他说,他是一个经常在演出场所跑活的人,玩吉他演出也只搞了一年左右.平常一个场子叫他过去演出,20分钟的出场费是250元.对于跟赵海彪类似的吉他手在全国各地的演出场所里并不少见.他们以前都玩过古典吉他,为了揽活养生,选择了多元化的吉他音乐演出之路.他们深韵各类音乐语言,善于在吉他演奏中表达这种语言.并非单纯的追求结构严密,难度大的表演曲目.而对自个的演奏曲目能很好的驾驭.在此也探讨吉他音乐如何受大众欢迎.其中一个想法是跟现代人的心态接轨.---多创作演奏一些短小精焊,琅琅上口.麻雀虽小,五脏具全.动感丰富,表意明确的古典吉他曲.这样以来就更能突显吉他音乐特色,使古典吉他音乐能深入民心了.赵海彪代表老古典吉他们所作的复赛决赛二重演奏和他获得本次大赛的特别演出效果奖再度向古典吉他新手表达了一种信息:老吉他们有很多地方值得新手们学习和崇敬!另人不解的是在元月2日晚的嘉宾表演中,赵海彪搞了一首不沦不类的吉他"指弹"即兴创作曲目后加爱的罗曼史不知是要想要表达"我爱你们"还是其他意思.-----不过还是有很多人还是报以较热烈的掌声.
 楼主| 发表于 2005-1-8 06: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5-1-8 0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精彩~!
发表于 2005-1-8 1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海彪也真是这次比赛的唯一的亮点,多关注下音乐本身,少一些浮躁,可能更适合现在的年轻古典吉他爱好者.我觉得音乐好听不好听最起码的标准是让搞其它乐器的人觉得你也是搞音乐的,而不是弹吉他的人自己总觉得自己是个真正搞音乐的人.(自恋)音乐的喜好本身就带有很多个人色彩,就象我上次放的某国内演奏家演奏的回忆的录音,当时现场掌声也是比较热烈的,拿给任何喜欢音乐的人听,都觉得是演奏的是个初学者,当然这也从某种角度说明了国内古典吉他的真正水平和实力.不知道没有陈的学生参加的比赛.......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1-8 1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5-1-8 1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继续啊
发表于 2005-1-8 1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忧,你好棒!
发表于 2005-1-8 1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真是辛苦啦!
发表于 2005-1-8 2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26楼的姐姐非常喜欢吴忧那东北小家伙么?
发表于 2005-1-8 2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好啊!现在大家的吉他水平进步很快.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古典吉他事业会有一个飞跃的发展
发表于 2005-1-8 2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看到中国的古典吉他正在走向成熟啊!
发表于 2005-1-8 2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顶一下
发表于 2005-1-8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挖断六根弦在2005-01-08 22:35:20的发言:

可以看到中国的古典吉他正在走向成熟啊!
比起过去肯定是好多了,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5-1-9 1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999Y在2005-01-08 22:47:40的发言:


比起过去肯定是好多了,呵呵

姜还是老的辣!
尽管新姜很多.生产技术大有改进.
 楼主| 发表于 2005-1-9 2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一生古典在2005-01-08 22:17:34的发言:
写的好啊!现在大家的吉他水平进步很快.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古典吉他事业会有一个飞跃的发展

这句话是肯定的!
发表于 2005-1-9 2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在纵向比,作为鞭策,应时时注意横向比。
 楼主| 发表于 2005-1-10 1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一种感觉:参赛的很多选手的指导老师在指导选手们练琴的时候大约会采用费尔南德斯的"学以致用"的学习理念.不去浪费重复练习的时间.----一种类似于"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理念.     但他们在比赛中暴露的弱点也是很明显的.[如以上贴所述]
然而参照塞戈维亚的学习方法理念,重复练习必定要做得很多.手指机能也相应较强.----象万精油,什么病都可一用.
是不是学"费"的就可以不要"塞"了呢?
请问怎样安排习琴者训练方案比较好?

另外:
听说本次大赛很多得大奖的琴龄不长,而且平均每天练习的时间也只有2个小时左右?

他们究竟有什么练琴的绝招?
请介绍介绍?
----而偶十几年前听说日本的练琴者每天都要练他8,9个小时以上....
而且还有人说:每天练琴不到4个小时的算不上是在练琴,而是在玩琴.

发表于 2005-1-11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批评12356同志你的印象写得乱78糟,东一个话题,西一个话题,现在都不知道你讲到哪里了!太失败了,连首页都没上去失败太失败真得很失败[em16][em16]
发表于 2005-1-11 2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人家擅长灌水,你非要人家写报告,这不是为难他吗!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 2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火花,你回到家了没啊.好想再弹弹你的琴啊!上海赛事印象你接着写吧.........................................
发表于 2005-1-12 14: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12356,你不能善始善终,哎,怪不得你的古典吉他就差那么一点。所以现在搞得不伦不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5-29 09:30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