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05|回复: 9

看“[原创]福田进一大师班笔记”的感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5 15: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原创]福田进一大师班笔记”的感想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昨天看了篇“[原创]福田进一大师班笔记”,今日找不到了?。但有些感想说一下,文中介
绍接受福田进一大师指导的都是年龄不等的学生,而且都是经过拔苗助长的学生,这里是学生的
问题,但是深层次的问题应是老师的问题,我们的老师有多少接受过古典吉他的从启蒙到演奏和
教授吉他的系统专业训练以及教育学专业的学习;有多少老师结合教育研习过适合各年龄段各学
习段的吉他教学法;有多少老师有能力真正发现学生的长处,在放下功利心成就感,避免拔苗助
长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有多少老师了解自己的真实的教育水平,知道自己是幼教老师、小学老
师、中学老师或是大学讲师、研究生导师;有多少老师以吉他专业的角度教育学生,而不是以自
己会弹或能弹什么来教授学生;有多少老师有能力在学生的每一个进步阶段以音乐而不是音符把
学生送入下一个阶段;又有多少。。。。。。不说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1-5 15: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5-1-5 15: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汗,又一次受了电脑的打击…………不过还是有人看到了我的笔记,总算是可以安慰一下,今天晚上有空再重新整理吧听大师班的时候,我在想,头天晚上那帮吉他界的人怎么没几个露面的?难道他们不屑于像我这个初学者这样认真听听大师的班么?
发表于 2005-1-5 16: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我是看见他们中的一些喽,不过都在底层最后一排远远地看着呢。junlan所言极是,大师班上那位小MM七岁开练,今年九岁就能弹把<大序曲>弹得飞快!一曲下来,连福田大师也不禁带头鼓掌,全场掌声一片,大师说想认识一下她的老师,大伙的纷纷往后看,起着哄要那人上去,偶回头一看,只见她老师点头含笑挥手向大家致意。哪知搁下来,大师话锋一转,非常含蓄地点出,小朋友弹得虽快(至快处大师也“自叹弗如”),不过音乐性实在是太差了,也太难为这位小朋友了!(在我看来,这位小朋友运指弹琴已经纯粹成为一种肌肉的生理反应了,不需要经过大脑的指挥)。这也是叶大师在其<古典吉他艺术教程>里开宗明义所反对的那种只有技术而不讲音乐性的作法!福田大师又提出小孩子练琴应该循序渐进,基础要扎实,才能更好地表现音乐。接着大师指导小朋友如何放慢速度,如何呼吸甚至亲自示范针对不同乐句的各种呼吸和停顿来。 可怜的小朋友大概从来没听过这些东西,有些不知所措了。。。。。。可恶的目光短浅的功利主义!救救孩子。。。。。。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1-5 16: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5-1-5 17: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不一定是这个问题。以前争论过。小孩子开始学琴,他们面对的主要问题是:技术,然后才是“艺术)10岁以前学技术,应该也没什么错,让9岁的孩子驾御艺术,就未必对吧彭大将军的少儿组应该是以技术见长,但细心的可以看看他的琴龄大的,一样有艺术,彭博演奏时就已经有了大家风范(2年前)现在这个社会谁都不傻,家长难道把孩子往火坑里扔?谈不上救救孩子。也许,现在你看到这个9岁的孩子只是个机器人,那么,谁能保证将来他不驾御艺术呢?~~~
发表于 2005-1-5 1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所言有理。现在的确不能把这类小孩子“看死”,也许今后她能在艺术上也大有长进。但是从老师的角度来说,是不应该让这样小的小孩子弹这么大的曲子的,应该打扎实基础,培养她的感觉。
发表于 2005-1-5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练技巧就要在小时候,"童子功"才会扎实,而技巧是为音乐而服务的,所以小时候练技巧,还是有很大的好处,因此不能否定老师的做法.
发表于 2005-1-7 17: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弹吉他的,尤其弹古典吉他的,绝对都不傻——这个世界,做什么事都可以有正确的理由,也可以不需要理由。需要吗?不需要?不需要吗?需要?
发表于 2005-1-24 2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小孩子大曲目的话题.他说其他的都是铁布衫.就是说了这个人们开始发觉他的"练门"在哪儿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5-29 02:56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