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11|回复: 22

广州音乐会信息:大提琴与吉他的深情对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5 14: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音乐会信息:大提琴与吉他的深情对话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大提琴与吉他的深情对话
——从古典到爵士的音乐旅程

大提琴稳重雄浑的音色,在不经意间展現出一股浑然忘我的成熟的力与美;
吉他明澈清纯的音质,如煽情的西班牙女郎在旁踏着拍子尽情欢舞,有其别
树一格的特质。二者合而为一、相互搭配,典雅的旋律散发罗曼蒂克的气息。
旋律通俗明了,有一种清新細膩及充滿灵性与优雅的味道。


主要曲目: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    e小调奏鸣曲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G大调组曲(大提琴独奏)
格拉纳多斯·恩里克    西班牙组曲
维拉·洛博斯·海托尔   巴西的巴赫风格,作品第五
             爵士乐主题,作品第一(吉他独奏)
雷达米斯·格纳塔尼    奏鸣曲

主办:广东省星海音乐厅
时间:2005年1月29日(星期六)晚8:00
地点:交响乐厅
票价:¥230(VIP)/180/150/120/80/60
限量七折学生票
























吉他:Peter Korbel/彼特·科尔贝(波兰)

  1956年5月8日出生于波兰;

  师从Maritta Kersting 教授,后毕业于德国舒曼音乐学院;

  自1997年,每年在欧亚多个国家举行吉他独奏音乐会、参与多个国际音乐节;

  已灌录并发行了5张CD;

  积极参与慈善工作,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授权为儿童创作音乐作品。

  ——PETER在他6岁的那年他上了他的第一节音乐启蒙课,1967年他在完成了他在ROBERT SEHUMANN学院的吉他学业以后,他参加了一些国际吉他教学课程(与其一同学习的还有ELIOT FISK,MANUEL BARRUECO……)他在1985/87年完成了他的学业,并获得音乐学士学位以及乐团的考试。那些他所获得的国内,国际的专家头衔,无论是在独奏方面的,还是其他的重奏形式、录制的电视节目以及灌录的CD,都让他成为一个拥有自己独特风格及多元化发展路线的艺术家。

大提琴:Rolf Petrich/罗尔夫·彼特里奇(德国)

 1954年5月8日出生于Bad Segeberg(德国);

 师从汉堡Arthur Troester教授和柏林Wolfgang Boettcher教授;

 1977年-1980年工作于柏林爱乐交响乐团,随团多次演出于亚洲和欧洲;

 1982年在哥斯达黎加国家交响乐团工作;

 1986年到现在是哈根爱乐交响乐团的首席大提琴家。

  二人合作超过9年,1997年至2000年期间,在波兰、阿尔及尼亚、波恩、多米尼加、利雅得等地举行大提琴与吉他音乐会;已发行2张大提琴与吉他CD。


出版的部分CD: 国际圣诞颂歌 (吉他独奏)
探戈与西班牙舞曲 (吉他独奏)
蓝色音符 (吉他独奏)
如歌的 (大提琴与吉他二重奏)
大提琴与吉他 (大提琴与吉他二重奏)

(如果想更深入了解Peter Korbel的资料,请点击:www.peterkorbel.de)
发表于 2005-1-5 15: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好啊!听欧洲孕育出来的演奏家演奏感觉会如何。。。?唉,我还是睡觉去,或许能梦见。。。
发表于 2005-1-5 17: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麻烦HENRY帮我订一张票,60或80的吧~~没钱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1-5 1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以下是引用cat102183在2005-01-05 17:57:21的发言:

问一下,大学生可以买学生票吗?售票地点呢?可以网上订购吗?我现在在上海,15号放寒假就回广东
可以在这里看看
http://www.183.gd.cn/post/ticket/
发表于 2005-1-5 2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会去上海演出一场(1月31日)日程表早以按排好!曲目请看:http://www.guitarw.com/xinwenzhongxin.asp
发表于 2005-1-6 0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到时一定去.
发表于 2005-1-28 14: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晚上的大师班有没人去?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16: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帕蓝朵在2005-01-28 14:56:25的发言:
今天晚上的大师班有没人去?
我去听陈歌辛,陈钢父子世纪音乐会,同事送的票。
发表于 2005-1-28 1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能与大提琴对话吗?
发表于 2005-1-29 1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和朵去看了大师班,今天又和别人去听音乐会。
发表于 2005-1-29 2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30 0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去听了,非常好的乐器组合。虽然水平未到大师级,但效果还不错,值得去听听。不知演奏者的吉他是什么吉他,比较怪,有一个长方型的盒子在面板下面,本来以为是扩声设备,后来证实没有用扩声设备,在交响厅里的楼座也能听得很清楚。明天或者后天放些相片上来。
发表于 2005-1-30 0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去了,还买了两张CD,拿到了亲笔签名。那个盒子是有点怪,前一天听大师班的时候也没有,应该是加装上去的。楼上的用什么相机照的啊?中途有闪光的不是你吧?还是用717?
发表于 2005-1-30 1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30 1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胜子在2005-01-30 1:07:23的发言:

我也去了,还买了两张CD,拿到了亲笔签名。那个盒子是有点怪,前一天听大师班的时候也没有,应该是加装上去的。楼上的用什么相机照的啊?中途有闪光的不是你吧?还是用717?
俺在演出当中没有用闪光灯,只是在结束的时候闪过一次。





吉他下面那个长方形的盒子是什么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01-30 19:22:2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1-30 19: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录像片断[mp=500,350,1]http://www.guitargd.com/video/guitar&cello.wmv[/mp]数码相机有时间限制,中间有间断。
发表于 2005-1-30 2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音色不亲和,
----深情对话?!感觉不大像.
发表于 2005-1-31 0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一天去听大师班,发现Peter是一个相当风趣幽默的人。
发表于 2005-2-1 1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12356在2005-01-30 20:04:29的发言:

音色不亲和,
----深情对话?!感觉不大像.
如果钢琴伴奏就亲和了吗?
发表于 2005-2-1 1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gann77在2005-02-01 13:19:40的发言:




如果钢琴伴奏就亲和了吗?

提琴类的重奏音色最亲和。
在其他不同风格的吉他演奏家手里吉他和大提的音色可能相当融合。钢琴的也有类似的情形。仅凭感觉。
另外此曲吉他和提琴重奏的音量的对比也不均衡。吉他声太弱了。而演奏者没想到应该要努力提高吉他的演奏音量,这点也是很令人感觉有点奇怪。

感觉其音效比不上元旦叶登民和交响乐的对话的音效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02-01 14:29:35编辑过]

发表于 2005-2-2 0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师班的时候就有人问过关于音量的问题了,答案是他们会自己去协调,但毕竟吉他的音量天生就小,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敢说自己弹木吉他的音量能赶上提琴?我坐在交响乐厅的G区声音还是很清楚,这已经很难得了,三年前我同样是在这里听吉他音乐会,所有演出者里只有福田进一和高君做到这一点,其他的独奏都是入mic的。
发表于 2005-2-2 1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12356在2005-02-01 13:44:25的发言:



提琴类的重奏音色最亲和。
在其他不同风格的吉他演奏家手里吉他和大提的音色可能相当融合。钢琴的也有类似的情形。仅凭感觉。
另外此曲吉他和提琴重奏的音量的对比也不均衡。吉他声太弱了。而演奏者没想到应该要努力提高吉他的演奏音量,这点也是很令人感觉有点奇怪。
感觉其音效比不上元旦叶登民和交响乐的对话的音效好。

发现你脑瓜较死。如果按你的逻辑思维话,吉他音量与管弦乐队相比就更弱了,何况一把大提琴。那些作曲家就不会创作吉他与小提琴、大提琴、或其他乐器的合奏了。所以,不同乐器的合奏只是音乐表演方式。没必要争论。
发表于 2005-2-2 15: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gann77在2005-02-02 13:42:56的发言:


发现你脑瓜较死。如果按你的逻辑思维话,吉他音量与管弦乐队相比就更弱了,何况一把大提琴。那些作曲家就不会创作吉他与小提琴、大提琴、或其他乐器的合奏了。所以,不同乐器的合奏只是音乐表演方式。没必要争论。

元旦上海音乐会上的吉他是带麦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5-29 07:25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