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50|回复: 3

[转帖]久违的古典吉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12 14: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久违的古典吉他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这个写的挺有意思的:





久违的古典吉他








        首先出场的是苏萌,今年才16岁。上来第一首是《森林之梦》,先是不急不慢地调试一番,但抖落出来的吉他乐符就深深拽住我双耳,音质非常细腻圆润。一看宣传单,原来是德国名琴马里奥·格罗普(MARI-O GROPP),它的声音就如德国人,执着地追求内涵。这首曲目的亮点在于轮指,苏萌演绎得非常漂亮,一片片的音符都交代的很清晰,富于颗粒性,音声的处理很好。接下来是pa-ganini的随想曲24号,自然是一首炫技的曲目,但这首曲子让我感觉有些气堵。曲目本来就够快,她居然还提高速度来弹,一开始就没处理好,开始弹得比较浮躁,尤其在过渡的句段,弹错了一些,不少音没出来。在左手虚按的前一段,略现潦草。尽管这样,一曲下来,我还是看得张着大嘴合不下。只是她弹这曲时,炫技之心过于明显,显得浮躁而缺乏音乐性。为了技巧而牺牲了音乐感,小女孩还是小女孩。
       轮到王雅梦出场。陈志说,她的指甲意外受损,将影响发挥,但她却依然坚持按原定计划演奏高难度的《水彩画》,台下掌声涌动。王雅梦徐徐而出,年纪大了,不再是小女孩了,成熟了也发胖了。她的琴一响起,我立马心跳加剧。那音色,简直就像古钢琴的音色啊,非常非常古典的味道,好琴啊,羡慕……接下来,她的演奏是更让我羡慕的,除了因为指甲问题导致音色不统一外,整个高难度的大曲优雅而流畅的从她指尖飘出。
      这次演出的音箱设备很好,对得起演奏,调音也够专业,既保住了吉他的木头味,高音又不会失真,就是回响略给多了点。
       接着,便是她们的二重奏。实在太美了,弹的是一个法国现代作曲家的曲目,依旧很难,光是节奏上的对位就足以让我目瞪口塞。更让我惊讶的是苏萌,好像突然变了个人似的。二重奏时,她大放异彩,简直把王雅梦比下去了。在台上,她是如此的气定神闲,左手运指如行云流水,每个手指就像一个独立的系统,自如灵动;右手则就好像是挂在琴上,极度的放松,发出的音却非常的实。身体随着音乐轻轻晃动,俨然大师风范。在旁边的王雅梦就显得拘谨很多,跟苏萌比较,无论乐感和技巧都稍逊一筹,左右手都不够放松。而苏萌才16岁,按这样发展下去,不出意外的话,不久的将来肯定是国际级的演奏家了。
       遗憾的是,整场演出除了3首Paganini的之外,全是现代作曲家的曲子,整场的感觉略显疲软,感觉力度不够,现代的曲目,多是单向旋律,展现的主要是音阶和分解或是节奏。不如古典的,尤其是巴赫的那些复调,那些宏大而严谨的和声编配才是真正的迷人。我还是向往有巴赫、有《传奇》、有《大教堂》、有《魔笛》、有《啊兰胡埃斯协奏曲》的演奏会,那样才够味道,才来劲。
       前段时间累得够呛,这次去听演奏会,本是打算轻松一下的。但根本轻松不了,双眼一刻也没离开过她们的双手,脑袋也一刻没停止思考。听完她们二重奏最后一首压轴曲目,南美风格的《探戈组曲》,应该是全场最难的曲目了,我听完已经是大汗淋漓气喘嘘嘘了。我一心想努力聆听演奏,贪心如我不想走漏一粒音符,什么都不想放,反而在演出结束后觉得很空,似乎什么都没得到那样。心情异常复杂。只有在最后,她们在观众的强烈持久的掌声中,再回到舞台,加演一首《钟声》。那时我才真正抛开所有所有,完全沉醉于琴声当中,这首本是独奏,她们两首曲子拆开来演奏,显得非常轻松自如。我一直深锁的双眉终于在此刻松弛,以至于演奏完毕后我还没回过神,那样的感觉真让人享受,一切的思绪在此刻如烟消云散。
      整场演出感觉都很好,这些经过童子功浸泡出来的人,真叫人不敬佩不行,以看待大师的目光来看她们固然是过于苛刻,但演奏会上她们却有着向大师方向冲击的姿态,我相信这也是指日可待的。中国的乐手走向世界的越来越多了,现在日益跟国际接轨,中外交流频繁,以中国人的聪明刻苦,不少孩子有天赋有条件,加之有名师指导,走向国际级是必然的,李云迪、朗朗、李传韵,接着会有更多更多。
       走出演奏厅,观众依旧涌上包围她们,要求合照或签名。不远处,深南大道依旧繁华,她们无疑是幸运的,在这个被功利包围的时代可以沉心于古典,可以为理想步步艰辛,并且能有如此优秀的成绩。  














首页



精彩回顾

本期要闻

五色土

编辑部的故事

通讯专栏

校园文化

读书手记

理论创新

感性文字

旁观者






发表时间: 2004-7-7

发表评论

来自: 作者: 朱 锐
发表于 2004-11-12 15: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这位先生评价的很客观。。。。的确如此。。。。。。。
发表于 2004-11-12 17: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朱先生有提到王,苏2人的音乐会上很少涉及古典及浪漫时期的作品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那些作品不是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而是被作为教程保留了起来,这是必须值得庆幸的事情.另外演奏现代派作品也现下形式所趋.望朱先生理解!
发表于 2004-11-12 2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以下是引用030在2004-11-12 17:25:02的发言:
朱先生有提到王,苏2人的音乐会上很少涉及古典及浪漫时期的作品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那些作品不是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而是被作为教程保留了起来,这是必须值得庆幸的事情.另外演奏现代派作品也现下形式所趋.望朱先生理解!

古典吉他真的转向演奏现代派作品了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5-26 00:23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