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侠客
UID116339
好友
回帖0
主题
精华
积分3669
阅读权限255
注册时间2004-10-8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发表于 2004-11-15 0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巴赫的这六首无伴奏小提琴曲,在业已成名的小提琴家们心目当中自然是一座神圣的山峰,将永远吸引人们前去攀登.不过事实是,并非任何一位已经名满天下的小提琴家都能如愿以常的.这不仅仅是技巧问题.论技巧,当代的帕尔曼是演奏巴赫"无伴奏"的最佳人选之一,听他的录音,似乎一切都来得非常轻松,以至于他轻而易举就拿下了六首曲子。
聆听指南:
《赋格曲》 (选自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第一首》,g小调,BMV1001之2) 巴赫作有三部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BWV1001,1103,1005),它们都按教会奏鸣曲的程式由四个乐章组成。其第一与第三乐章速度徐缓,第二与第四乐章用快速度。换言之,是采用缓——急——缓——急的速度安排。巴赫这三部奏鸣曲的第二乐章都采用赋格谱曲。
本曲采用快板速度,4/4拍子,全曲共有94个小节,颇具规模。原曲g小调,吉它改编曲改为a小调(也有改为e小调的)。有塔雷加、塞戈维亚、阿斯皮亚苏、杜瓦特等不同的版本。赋格主题简洁生动,从属音开始。塔雷加改编的版本,主题呈示时要求运用滑音奏法而与上面不同。只有1小节的主题在第二小节至第四小节则在其它声部依次用主音或属音奏出。主题出现的声部应该奏得比其它衬托声部突出。同时要注意每一个声部的横向联系,都要弹得象旋律声部那样流畅。主题在不同声部交替之后。出现简短的间奏段。接着出现展开段落,使乐曲积极发展下去。
全曲就用以上一些音乐素材逐渐形成丰满的音响,高涨的情绪,按赋格曲式的程式用复杂的对位手法展开而变化无穷。最后以优美的装饰性的音型平静地收敛全曲。
《西西里舞曲》 (选自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第一首》,g小调,BMV1001)西西里舞曲原系意大利西西里岛农民的民间歌曲和当地的民间舞曲,一般具有明朗的田园风味。巴赫运用二声部的对位法来加以谱曲。乐曲用中板速度,12/8拍子,原曲降B大调,塞戈维亚编曲改用A大调。主题的音调成全曲的核心在曲中多次再现。
展开过程中调性上有较多变换,最后返回原调在平稳悠闲的气氛中终曲。
音乐家介绍: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生于爱森那赫市音乐世家。十八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生前仅以管风琴演奏家著名,去世近百年后,其创作才得到应有的尊重。他笃信宗教,把路德派新教的众多赞歌和教会乐器管风琴当作自己的创作素材和音乐构思的核心,但又深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这使他的宗教作品明显地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其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构思严密,感情内在,富于哲理性和逻辑性,并在德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上,集十六世纪以来尼德兰、意大利和法国等国音乐之大成,是巴洛克音乐发展的顶峰。巴赫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全人类音乐的进步和发展指明了宽广的远景,为世界古典音乐树立了丰碑,巴赫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巴赫一生作品浩如烟海,主要作品有:二百多部宗教及世俗“康塔塔”、若干部宗教《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创意曲集》、《古钢琴组曲》、小提琴和大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布兰登堡协奏曲》六首、《乐队组曲》四首和大量管风琴曲及晚年所著《赋格的艺术》一书。
演奏
帕尔曼(1945- )Itzhak Perlman
以色列小提琴家,5岁开始学琴,进特拉维夫舒拉米特(Shulamit)音乐学校学习8年,13岁就被选入"以色列天才儿童表演团"到美国演出,后获奖学金,进朱利亚德音乐学院从加拉米安学习.1963年在卡内基音乐厅首次独奏会,获辉煌成功,1964年参加"利文特里特"国际比赛获一等奖.帕尔曼患有小儿麻痹症,一直坐在轮椅上演奏,他属于技巧型演奏家,有弦目的技巧,手指十分伶俐,琴声音色饱满,有强烈的倾诉力,但对作品的内涵常常表现不够.他演奏得最为出色的是帕格尼尼、维厄当、维尼亚夫斯基和戈德马克的作品以及巴赫的《6首独奏奏鸣曲和帕蒂塔》,他和阿什肯纳济合作的二重奏,也多获得佳评.专辑简介由网友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