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52|回复: 12

编了个新笑话,《好为人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9 16: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论坛有一等好为人师之人,自己狗屁不通,却性喜教人这那,唯我独尊,(我也是其中之一),今编此笑话以讥之,并自嘲。如下:


话说令狐冲自幼为孤儿,由师父师母抚养长大,师父教武功,师母教文化,毫不懈怠。
自从岳不群为练葵花宝典自宫了之后,师母每日独守空房,甚是寂寞,与令狐冲每日授课,见其日渐长大,颇有男子气概,二人竟有了不伦的淫情。

一日,二人正在激情澎湃之时,师母忽良心发现,叹曰:冲儿,我二人如此苟且,必遭天谴呀。
令狐冲问:何为“天谴”?
师母:天谴就是上天震怒,降下雷霆,将你我劈死。

令狐冲:被雷劈到是何感受?我倒很想见识一下。
师母:  冲儿,万不可小看了雷霆的威力!
令狐冲:愿闻其详。

师母: 要说这雷么,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放电现象。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
阵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风。积雨云顶部一般较高,可达20公里,云的上部常有冰晶。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气对流等过程,使
云中产生电荷。云中电荷的分布较复杂,但总体而言,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因此,云的上、下部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当电
位差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放电,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闪电现象。闪电的的平均电流是3万安培,最大电流可达30万安培。闪电的电压很高,约为1
亿至10亿伏特。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可达一千万瓦,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放电过程中,由于闪电通道中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
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 带有电荷的雷云与地面的突起物接近时,它们之间就发生激烈的放电。在雷电放电地点会出现强烈的闪
光和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人们见到和听到的闪电雷鸣。
雷电分直击雷、电磁脉冲、球形雷、云闪四种。其中直击雷和球形雷都会对人和建筑造成危害,而电磁脉冲主要影响电子设备,主要是受感应作用所
致;云闪由于是在两块云之间或一块云的两边发生,所以对人类危害最小。   直击雷就是在云体上聚集很多电荷,大量电荷要找到一个通道来泄放
,有的时候是一个建筑物,有的时候是一个铁塔,有的时候是空旷地方的一个人,所以这些人或物体都变成电荷泄放的一个通道,就把人或者建筑物
给击伤了。直击雷是威力最大的雷电,而球形雷的威力比直击雷小。
  产生雷电的条件是雷雨云中有积累并形成极性。科学家们对雷雨云的带电机制及电荷有规律分布,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和试验,积累了许多资料,
并提出各种各样的解释,有些论点至今还有争论。   1对流云初始阶段的“离子流”假说   大气中存在这大量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在云中的雨滴
上,电荷分布是不均匀的,最外边的分子带负电,里层的带正电,内层比外层的电势差约高0.25V。为了平衡这个电势差,水滴就必须优先吸收大气中
的负离子,这就使水滴逐渐带上了负电荷。当对流发展开始时,较轻的正离子逐渐的被上升的气流带到云的上部;而带负电的云滴因为比较重,就留
在了下部,造成了正负电荷的分离。
     当对流发展到一定阶段,云体伸入0℃层以上的高度后,云中就有了过冷水滴、霰粒和冰晶等。这种由不同相态的水汽凝结物组成且温度低于0℃的云,叫冷云。冷云的电荷形成和积累过程有如下几种:   ① 过冷水滴在霰粒上撞冻起电   在云层重有许多水滴在温度低于0℃时也不会冻结,这种水滴叫过冷水滴。过冷水滴是不稳定的,只要它们被轻轻地震动一下,就马上冻结称冰粒。当过冷水滴与霰粒碰撞时,会立即冻结,这叫撞冻。当
发生撞冻时,过冷水滴外部立即冻成冰壳,但它的内部仍暂时保持着液态,并且由于外部冻结放的潜热传到内部,其内部液态过冷水的温度比外面的
冰壳高。温度的差异使得冻结的过冷水滴外部带上正电,内部带上负电。当内部也发生冻结时,云滴就膨胀分裂,外表皮破裂成许多带正电的冰屑,
随气流飞到云层上部,带负电的冻滴核心部分则附在较重的霰粒上,使霰粒带负电并留在云层的中下部。   ② 冰晶与霰粒的摩擦碰撞起电   霰
粒是由冻结水滴组成的,成白色或乳白色,结构比较松脆。由于经常有冷水滴与它撞冻并释放潜热,它的温度一般比冰晶高。在冰晶中含有一定量的
自由离子(OH-和H+),离子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多。由于霰粒与冰晶接触部分存在着温度差,高温端的自由离子必然要多于低温端,因而离子必然从高
温端向低温端迁移。离子迁移时,带正电的氢离子速度较快,而带负电的较重的氢氧根离子则较慢。因此,在一定时间内就出现了冷端氢离子过剩的
现象,造成了高温端为负,低温端为正的电极化。当冰晶与霰粒接触后,又分离时,温度较高的霰粒就带上了负电,而温度较低的冰晶就带上了正电
。在重力和上升气流的作用下,较轻的带正电的冰晶集中到云的上部,较重的带负电的霰粒则停留在云层的下部,因而造成了冷云的上部带正电而下
部带负电。  雷电
③ 水滴因含有稀薄盐分而起电   出了上述冷云的两种起电机制外,还有人提出了由于大气中水滴含有稀薄盐分而产生起电机制。当云滴冻结时,
冰的晶格中可以容纳负的氯离子,却排斥正的钠离子。因此,水滴冻结的部分带负电,而未冻结的部分带正电(水滴冻结时是从里向外进行的)。由于
水滴冻结而成的霰粒在下落的过程中,摔掉表面还未来得及冻结的水分,形成许多带正电的小云滴,而冻结的核心部分则带负电。由于重力和气流的
分选作用,电正点的小滴被带到云的上部,而带负电的霰粒则停留在云的中、下部。   3 暖云的电荷积累   在热带地区,有一些云整个云体都
位于0℃以上区域。因而只含有水滴而没有固态水粒子。这种云叫暖云或水云。暖云也会出现雷电现象。在中纬度地区的雷暴云,云体位于0℃等温线
一下的部分,就是云的暖区。在云的暖区里也有起电过程发生。   在雷雨云的发展过程中,上数机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分别起作用。但是,最主要
的带电机制还是由于水滴冻结造成的。大量观测事实表明,只有当云顶呈现纤维状,丝缕结构时,云彩发展成为雷雨云。飞机观测发现,雷雨云中存
在以冰、雪晶和霰粒为主的大量云粒子,而且大量电荷的积累即雷雨云迅猛带电机制,必须依靠霰粒生长过程的碰撞、撞冻和摩擦等才能发生。

  暴风云通常产生电荷,底层为阴电,顶层为阳电,而且还在地面产生阳电荷,如影随形地跟着云移动。阳电荷和阴电荷彼此相吸,但空气却不是
良好的传导体。阳电奔向树木、山丘、高大建筑物的顶端甚至人体之上,企图和带有阴电的云层相遇;阴电荷枝状的触角则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
近地面。最后阴阳电荷终于克服空气的阻障而连接上。巨大的电流沿着一条传导气道从地面直向云涌去,产生出一道明亮夺目的闪光。一道闪电的长
度可能只有数千米,但最长可达数百千米。   闪电的温度,从摄氏一万七千度至二万八千度不等,也就是等于太阳表面温度的3~5倍。闪电的极度
高热使沿途空气剧烈膨胀。空气移动迅速,因此形成波浪并发出声音。闪电距离近,听到的就是尖锐的爆裂声;如果距离远,听到的则是隆隆声。你
在看见闪电之后可以开动秒表,听到雷声后即把它按停,然后以3来除所得的秒数,即可大致知道闪电离你有几千米。


令狐冲:感谢师母赐教!听了这番教导,才知道自己是个菜鸟。
师母: 学无止境,不可满足,下节课我们学富兰克林发现雷电秘密的故事。好,下课。

令狐冲下了床,提上裤子,走了。

[ 本帖最后由 boss6tg 于 2011-11-9 16:06 编辑 ]
发表于 2011-11-9 16: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下班。。。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6: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这个谁要是再憋着不笑那就是彻底跟我过不去,哼哼。
发表于 2011-11-9 16: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em94] [em94] 这个真不好笑。说完了,谢谢
发表于 2011-11-9 16: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头像楼主像个女的  看签名图楼主像个男的  看3楼的2个哼哼 是男是女呢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6: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我已经到了神出鬼没的地步,以至于我编的笑话太过高深,太过幽默?
是的,是这样了,嗯。
发表于 2011-11-9 19: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   没看
发表于 2011-11-9 19: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间复制的吧~
发表于 2011-11-9 21: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没看。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22: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上的呵呵,感谢百度知道。
发表于 2011-11-10 08: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字数够了吗?
发表于 2011-11-10 08: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需要看开头和结尾····· 我是真的笑了的······
发表于 2011-11-10 10: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字数够了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5-15 13:16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