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学生
UID117470
好友
回帖0
主题
精华
积分33
阅读权限200
注册时间2004-10-13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发表于 2004-10-16 2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奏曲
在演奏巴赫的古典吉他改编版作品时,最常见的标题就是《前奏曲》。
这个标题没有什么具体所指,不像《恰空》《萨拉班德》等具有明显的体裁,也不同于《奏鸣曲》、《变奏曲》等明确曲式的名称。
从字面上来讲,“前奏曲”应该是表示演奏时态的标题。从它的起源看业的确如此。
早期的音乐没有独立器乐曲,乐器都是为歌曲伴奏的,顶多是根据歌曲的旋律和调子演奏一些前奏和间奏,目的是为演唱者做一些调子和旋律的提示,或者使各区段落间不至于间断。
15世纪的以后,这些前奏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前奏曲,虽然很短,有时仅仅几个小节,形势也很简单,充其量也就是几个和弦或者琶音,但毕竟是独立了。到了巴赫的时代,《前奏曲》已经有了多种形态,甚至于很多“没有后文”的“前言”也称之为前奏曲。
所谓前奏,可以理解为某个重要事件的“热身运动”,往往带有明显的即兴色彩,比如说弹吉他的人往往在正是演奏一首曲子的之前谈几个音节或者一串琶音活动活动手指头。
乐队伴奏舞会开始前,也经常有各种乐器即兴地来上两段找找感觉,巴赫那个时候也如此。
巴赫经常为宫廷写作舞会的曲子,后来抽象出来写作了很多器乐独奏的舞蹈组曲比如说我们经常演奏的小提起组曲改编版。按照惯例舞会开始前都有乐手的热身运动,所以,巴赫就为每个舞蹈套曲都写了一首前奏曲并放在第一位。所以,有人说巴赫的这些套曲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宫廷娱乐生活的一部分,看来有一定的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