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会员
UID17027
好友
回帖0
主题
精华
积分87205
阅读权限225
注册时间2002-12-20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楼主 |
发表于 2004-10-6 09: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节目介绍:前奏曲一号 ---------------------------- 威拉.罗伯丝
亚马逊河的传说 ------------------------ 威拉.罗伯丝
安那托里亚歌的变奏 -------------------- 多美尼哥尼
五首巴格太尔 -------------------------- 沃尔顿
二重奏(方放、黄文锦)
帕凡与加亚而德舞曲 -------------------- j.约翰逊
望春风 -------------------------------- 中国民歌------------- 中场休息 ----------------------------幻想曲10号 ---------------------------- 穆达拉
恰空舞曲 ------------------------------ j.s.巴赫
卡法蒂那 ------------------------------ 迈尔斯
可庸巴巴组曲 -------------------------- 多美尼哥尼 乐曲简介
〈前奏曲一号〉是著名的巴西作曲家威拉.罗伯丝的作品,全曲分三个乐段,是传统的ABA曲式,A段是由浪漫抒情的低音旋律组成,感情真实动人,(此曲副题为“抒情旋律”)B段从活泼的舞蹈性乐句开始,织体和节奏都和A段有鲜明的对比,全曲洋溢巴西独特的风情,是威拉.罗伯丝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亚马逊河的传说〉选自威拉.罗伯丝的高级练习曲作品集,是练习曲集中的第11首,伟大的吉他大师塞哥威亚对这套练习曲赞誉有加,称其既具备提高技巧的练习价值,同时又有超越技巧上的音乐的美,足以与斯卡拉蒂的奏鸣曲和肖邦的练习曲相比。第11首在这套作品中的音乐价值十分突出,看似缓慢的旋律中蕴涵极大的张力与情感,中段的快速六连音与乐曲需要的情绪结合的十分贴切,此曲可以看出威拉.罗伯丝对吉他了解的透彻与大作曲家的功力。“安那托里亚”意为“小亚西亚”,这首作品是由小亚西亚民歌〈独自在漫长的旅途〉发展而来,作曲家当时在土耳其采风,一个盲人歌手向他推荐了这首民歌,多美尼哥尼就以这首民歌为主题,写作了这首变奏曲。主题优美动人,各个变奏的阿拉伯特色十分浓郁。英国作曲家沃尔顿的〈五首巴格太尔〉是近代吉他的杰出作品,沃尔顿作为英国作曲家中一位较有特色的代表,其作品混合了各种风格;爵士音乐的影响、强烈刺激的节奏和多变的音程、温暖逍遥的地中海色彩都是其突出的特点,而吉他作品〈五首巴格太尔〉对这些特点也都有所展示,作曲家本人对这首作品也很喜爱,还将其改编为管弦乐作品〈变化随想曲〉。二重奏:〈帕凡与加亚而德舞曲〉帕凡舞曲和加亚而德舞曲的组合,在文艺复兴时期上很常见的形式,也是组曲形式的前身,“帕凡”是二拍子稳重而庄严的舞曲,而加亚而德舞曲是三拍子轻松而活泼的舞曲,二者构成鲜明的对比,但是在作曲手法上又有统一的成分,从而结合出一个对比统一的整体。作曲家约翰逊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皇室作曲家,为鲁特琴二重奏发展做出了很杰出的贡献。二重奏:〈望春风〉是中国的传统民歌,在台湾更是人人尽知,这首民歌无论从旋律还是和弦伴奏都十分的中国化,著名的高音萨克斯演奏家凯尼.金的专集里也收录了这首作品,进一步让这首作品红遍了东西方。这首作品由英国华裔作曲家谢家齐改编为吉他二重奏作品,很好的保持了〈望春风〉悠扬动人与东方特色。〈幻想曲10号〉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作曲家穆达拉的作品,原曲是为吉他的前身“唯乌拉琴”所做,现在统一为吉他演奏,作曲的手法在当时是属于比较新颖的,使用了不少不协和的和弦。但对于我们现代人的欣赏角度来看,作品清新自然,轻松而富有动力。〈恰空舞曲〉本来是小提琴奏鸣曲(BWV1004)中的一首,因其广受欢迎而被改编成众多演奏形式,吉他版本是非常成功的,著名指挥家拖丝卡尼尼在听完吉他演奏〈恰空舞曲〉后,认为吉他的版本比小提琴更为适合表现巴赫的想法。而这首音乐的伟大实在已超出语言表达的范围,或许可以简单的用巴赫专家施魏策尔评论恰空舞曲的一句话“巴赫用一个主题唤出了一个世界”。奥丝卡影片〈猎鹿人〉是一部经典的电影作品,其中的配乐〈卡法蒂那〉不但为影片增色添彩,其本身也步入了古典吉他的经典作品之列,波浪式的琶音伴奏衬托的简单如歌的旋律,刻画出纯洁而略带感伤的情绪。〈可庸巴巴组曲〉可以说是多美尼哥尼采风土耳其时期的代表作品,也是多美尼哥尼最著名的作品。乐曲自九十年代来风行全世界,全曲分四段,自美丽动人的旋律开始层层推进,段段渲染,最后发展的效果十分丰富,全曲感情充沛,充分的利用了吉他的潜力,实为民族浪漫主义不可多得的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