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门唐甜 发表于 2014-3-14 20:15:43

讨论个事儿 同样品数 同样粗的弦 琴颈是长的时候 弦拉力大 还是短点时弦拉力大

想在这跟大家讨论个事儿========同样品数      例如22品      同样粗的弦       例如011套弦       琴颈是长的时候   弦拉力大   还是短点时弦拉力大

比如单边卷弦器的琴颈      通常会比双边卷弦器的琴颈         要长些      在这时候      琴颈是长的时候   弦拉力大   还是短点时弦拉力大

有懂的朋友      测试过的朋友吗          欢迎参与

李老棒子 发表于 2014-3-14 20:47:51

让中国第一吉他工程师来解答!!!

antonfung 发表于 2014-3-14 20:49:36

有几个因数,品数多少没关系,

1,弦长,
2,弦高,
3,琴枕带锁或者不带锁,如果不带锁的话,是单边还是双边,这点说的是推弦什么的拉力。当然了,很多人觉得琴弦硬,拉力大都是觉得推弦要达到一定的音高的时候感觉用的力。其实这里是一个幅度问题。带琴枕锁的琴,比如双摇,不用很大的幅度就可以推到一个音的高度,但是如果换成不带锁的ST,特别是高音弦,要推更大的幅度才能达到相同的音高,幅度大了,拉力也就更大。双边的琴和单边的琴不一样,比如说,单边的ST,高音E弦的弦钮离琴枕更远,所有要推的幅度越大,反过来越觉得弦拉力大。

总结,如果第1第2项目相同的情况下,也不涉及推弦,只是按下去,那么琴弦的拉力是一样的,
如果涉及第3项,你会觉得单边的琴弦最硬,双边的高音部分力度低些,双摇的想怎么推就怎么推。

[ 本帖最后由 antonfung 于 2014-3-14 20:51 编辑 ]

唐门唐甜 发表于 2014-3-14 21:12:57

谢谢回复       我指的不是推弦或者按弦         不是手感问题

而是说装上弦的         调标准音自然状态下      琴颈承受的拉力          琴颈是长的时候   弦拉力大   还是短点时弦拉力大

有的朋友说         同样规格的弦,同样的定音,有效弦长越长,拉力越大...         我不是很懂这原理         看看回头想办法测一下

小旺 发表于 2014-3-14 21:22:16

这个..
同样的拉力,同样的弦粗,有效弦长越短,则音越高——比如1弦空弦和1弦1品
所以——
同样的音高,同样的弦粗,有效弦长越长,则拉力越大.
一并可推出
同样的音高,同样的有效弦长,弦越细,则音越高.

至于原理,1弦1品音高比1弦空弦音高要高,就是原理了
这个事儿还真没想过上到测试的高度..

指姦上的温柔 发表于 2014-3-15 23:09:36

可以试试这个方法简单试验:
单摇或双摇琴弹簧只装一条,让灵敏度明显一些
只用一条弦,分别测试不同弦长时琴桥被拉起的幅度

bassister 发表于 2014-3-16 04:53:52

在琴头仰角相同情况下,同样音高长的琴颈,琴弦拉力大

修理工 发表于 2014-3-16 10:29:12

吉他琴弦的拉力大小 来自以下3方面
1 有效弦长,注意有效弦长 不是琴颈长度 不是琴头长度 也不是 琴弦后面拉线板 拖的琴弦长度。有效弦长是 琴弦工作时震动的长度,就是弦枕到琴桥弦码的长度。
2 琴弦粗细,这个是量化的有标准的规格这里不讨论。
3 音高, 这个也是标准的 这里不讨论。

一把琴 只要是有效弦长确定了(这个不是吉他手自己能改变的,琴出厂后有效弦长就固定了)琴弦粗细确定了音高确定后,无论 多少品(19品 21品 22品 24品甚至 27品 等)琴弦拉力都一样。
不存在 24品拉力比19品大。24品只是在19品后面延续了几品而已。
同样一把琴 有效弦长 琴弦粗细 音高确定后,琴颈琴头的长度与琴弦拉力无关。因为无论你琴头多长 是否有后仰 琴弦震动的区域是在弦枕与弦码之间。一根琴弦粗细固定了震动的长度固定了 那么拉力也会固定 ,要某个音高就需要某个拉力 超过某个拉力 音高就会变高。因为吉他是12平均律为原则的,数据是量化的 不会是随机的。
而琴头是单排扭 还是双排扭 是否有后仰 这是吉他厂家自己为了独特的外观声音风格等的设计。
举个例子:
很多木吉他 弦长也是25.5 琴颈比电吉他短得多 但是他琴弦拉力比电吉他琴弦拉力大很多,因为木吉他琴弦粗很多。
斯坦伯格无头琴, 琴头那没琴弦延伸到弦扭,同样09的弦 你弹他拉力和fender 差不多(抛开音色 手感的区别)不会因为无头琴 琴头那没琴弦伸出去 拉力就会比 ST大。
lespaul装10的弦 弹的时候拉力感觉不会比ST装09的弦 大多少,因为lespaul有效弦长比ST短。

这里说下嫌琴弦硬拉力大的琴友 你们要手指力度练一下,大部分职业乐手 大师什么的 都不用细弦(国外一些吉他手甚至有超粗弦) 因为粗弦质量大震动惯性也大能带来更饱满的音头更好的延音 更能产生音色(容易和琴的木头取得震动反馈)。 为什么木吉他要用粗弦 因为粗弦能让面板更好的震动起来。

小旺 发表于 2014-3-16 11:29:17

老修啊,好像似乎略略你有点误解我上面的回帖了
我上面说的准确没有歧义
我再换个角度说明
若两次调弦,第二次调弦将1弦1品定音为第一次调弦1弦空弦音,则满足:
1,两次之间,琴弦规格一致;
2,两次之间,第一次的1弦空弦,和第二次的1弦1品,音高一致;
则当弹响第一次的1弦空弦,和当弹响第二次的1弦1品时满足:
该次弹奏,第二次的有效弦长为1品到琴桥,第一次的有效弦长为琴枕到琴桥,第二次调弦有效弦长更短
该次弹奏,第二次的琴弦拉力更小.

此处引用的有效弦长就是泛义上的"参与振动的琴弦部分之长度"
而弦乐制造时所引用的有效弦长是个简化词,往往指代于"所有弦,从琴枕到琴桥的长度平均值".
如果能把两次调弦想像成第二次是在一品夹了变调夹(事实上并没有变调,变的是有效弦长)的话,
那么就很容易想得通;
如果一定要认为"夹了变调夹怎么改变了有效弦长呢,琴枕没动位置啊"的话,那就实在很难对话了.
事实上连变调夹也是不必要的.只需用手指按在1弦1品品柱的靠琴头侧就可以了.
其实这个操作也是不必要的,在调音之后尚未弹响时,心中就既定知道了它的音高.
那么,就连调音都是不必要的吧?

个中道理,硬是要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好似一只5.5¥的面包,你给我10元,我找给你4.5元,你也可以给我10元+0.5元,我找你5元.
如果后者说不通,那就不得不收你10元,然后找你1元+1元+1元+1元+0.5元.
在本案中,相当于本例前者的解决方案是,制造两把有效弦长不同但其余严格相同的琴,人为尽力排除所有外因干扰,进行一次并不必要的比对,仅仅是比对,不能叫做"实验".
实验是讲究思路和方法的,当理论解决不了时,方采用实验.
当理论想不通看不懂时,那个叫试下瞧瞧,不叫"实验".

这就像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默认当然是其余各条件都一致,包括琴头仰角,湿度温度材质重力加速度等等
考虑那些反而弱化主题,不利于验证核心问题.

至于此回帖最初猜想老修可能误解我的点
"不存在 24品拉力比19品大。24品只是在19品后面延续了几品而已。"
是这样的,只是老修这句的前提是"音高确定后".
我的话如果把理论延续到24品和19品的关系,
那么就是"同一把琴,同一根琴弦,当24品和19品的音高一致时,24品的拉力更小"
它的原因正是在其它条件确定后,由于24品弹响时振动有效长度小于19品弹响时,所以24品弹响时拉力定将小于19品弹响时.
一致的话,可以使用两次不同定音的调弦,也可以使用两把琴采用不同定音的调弦,都可以达到同样结果.
我亦从未单独抽象直接片面地讲过"某品和某品之拉力不同".

我在5楼回帖的例子仅仅是想助于问者理解这个事儿,本意是一问一答一点就得.
但看楼上各位回帖纷纷大量提及了毫不相干的因素
想来我这个说法定是造成了越说越麻烦的效果.

[ 本帖最后由 小旺 于 2014-3-16 11:52 编辑 ]

修理工 发表于 2014-3-16 11:51:29

小旺 兄 你分析得正确
我只是广义的分析,并不是说你是错的。

小旺 发表于 2014-3-16 11:57:19

不不不,你从未说我是错的,我不是在打反手
我仅仅说似乎(连你都)没能理解我论证这个事儿入手的角度
我这六七年不说看你的帖长大也差不多了,所以
可能我的原理,要么不正确,要么表达上使人难以理解

如果我要因此误导了人,那就罪大恶极了,所以我特地弄这么一出沽名钓誉,来巩固我在5楼的看法,使其尽可能"传播正能量".

p.s:此外楼主在顶楼中谈到了卷弦器等涉及到琴头结构的部分
那两句是"问题陷阱",在考虑弦长对拉力造成的直接影响时,不要去考虑楼主关于卷弦器那两句.
另外琴头仰角越小,则琴弦在琴枕处的理论摩擦力越低,在大幅度推弦时,不足够大的摩擦力会使琴头部分的琴弦部分移入指板内.
原理类似双摇琴桥在推弦时,琴桥的角度变化对手感上的影响.
它往往需要你略微加大推弦幅度才能推至足够音高.
在其它条件(包括琴弦定音等等)一致时,推至同样音高,需要的推弦幅度越大,意味着可控制的推弦范围就越大,很可能被认为"推弦较软".

另外一个例子,不论是何种琴头和琴枕,只要琴枕有严格锁死结构,琴头部分的琴弦就彻底不能参与指板部分琴弦的工作,甚至把这部分剪断了也毫无关系
在此情况下,琴头这一部分琴弦对指板部分的琴弦,就没有任何手感上的影响,体验严格一致.
在琴枕槽不足够润滑的情况下,45度仰角和10度仰角不会有任何差别,那相当于"近似锁死".或者更惨的情况是"莫名其妙的锁死状态"
所以6个好的琴枕槽很重要!
至于怎么开好琴枕槽,嗯老修有详细帖子图文并茂写过如何制造和更换lp和tele琴型的琴枕.

[ 本帖最后由 小旺 于 2014-3-16 12:11 编辑 ]

修理工 发表于 2014-3-16 12:03:07

哈哈你把这个东西细致化了。

SIULEA 发表于 2014-3-16 21:35:49

弦振动频率公式:f=1/2L√ T / ρ,推导可得T=4L2f2 ρ,f ——振动频率(Hz)、 L ——有效弦长(m)、 T ——琴弦拉力(n)、ρ——琴弦单位长度质(g/m)。可知在相同琴弦相同频率下,有效弦长越长,琴弦拉力越大。与品数无关。记得有人推算过弦拉力还与琴头与琴桥处弦下拉角度有关

smart_li2002 发表于 2014-3-16 21:54:54

回复 8楼 修理工 的帖子

解說很詳盡 易懂 重要的是 也還TM的正確 服了

裂空雷痕 发表于 2014-3-17 07:31:41

原帖由 SIULEA 于 2014-3-16 21:35 发表
弦振动频率公式:f=1/2L√ T / ρ,推导可得T=4L2f2 ρ,f ——振动频率(Hz)、 L ——有效弦长(m)、 T ——琴弦拉力(n)、ρ——琴弦单位长度质(g/m)。可知在相同琴弦相同频率下,有效弦长越长,琴弦拉力越大 ...
漂亮,这才是真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讨论个事儿 同样品数 同样粗的弦 琴颈是长的时候 弦拉力大 还是短点时弦拉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