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31|回复: 13

叶登民:加拿大纪行—邀请佩佩罗梅洛来华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2-11 16: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叶登民:加拿大纪行—邀请佩佩罗梅洛来华记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作者:叶登民 www.guitarschina.com/danny


       


农历春节前夕,我与上海市吉他艺术协会常务副会长闵元禔先生、上海爱乐吉他室内乐团团长陈华亮、乐团顾问朱学工等相聚一堂,我们开会主要的目的是讨论今年(2004)在上海举办吉他艺术节的议题,会后决定今年不但要进一步提高艺术节的档次,同时更要扩大艺术节的国际影响,所以我们一致决议邀请一位世界著名的吉他大师来华担任今年艺术节的艺术总监并参与相关的演出、大师班和比赛等活动。为此,恰巧不久前我正好收到加拿大维多利亚音乐学院的邀请,得知该院为庆祝建院40周年的院庆,特地邀请佩佩罗梅洛于1月24、25日在该院演出,于是我便决定在春节期间亲自前往加拿大邀请佩佩罗梅洛。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在飞机上度过除夕夜,2004年1月21日,晚上六点我搭上了加拿大航空公司由上海直飞温哥华的航班AC-038,原本以为飞机上会有特别为旅客准备的除夕夜大餐,没想到大概是老外不过中国新年吧,飞机上的餐点依然是那些junk food,食之既不觉有任何美味可言,但不吃又觉得长路漫漫,总不能一路挨饿到下飞机吧?况且春节期间机票价格飙涨,能吃一些是一些,至少可以稍微缓和一下作为消费者的不平衡心理吧!


将近11个小时的飞行时间,飞机经过了中国的东海、日本海、经白令海而穿越太平洋,在这一条我所熟悉的航路上,我已经不再好奇沿途天空的景色,反倒有趣的打量着飞机上的乘客。在这架航班上有不少所谓的「新移民」,也有不少老年人特地赶到加拿大和亲人团聚过节的,他们有的兴奋的一路上谈着未来的生活,更有一些老移民当场就面授机宜,怎幺回答移民局的问题、怎幺存款、报税、升学、就业……,我的天啊!没想到移民这幺麻烦,但是却还是有这幺多人趋之若鹜。我逛了一圈,整架飞机上老外不算,大过年的出国公差的大概只有我一个吧?呜呼!


飞机在加拿大当地时间中午12点半抵达温哥华,原本Jenny Chen(我以前在台湾的学生)约好到机场来接机,但是必须要等到下午2点,所以我给他去了电话让他不用来接,我自己叫了一辆出租车直接到我预定的酒店Empire Landmark Hotel。温哥华机场距离市区不远,出了机场沿着Granville Island大约20分钟就到了酒店,酒店位于市中心繁华的商业区Robson,几家温哥华最大的唱片行Virgin、A&B Sounds、Future Shop就在酒店边上,还有加拿大最大的乐谱连锁店The Ward Music和Long & McQuade都近在咫尺,所以这个地理位置对我确实是太方便了。





由于时差的关系,所以在我抵达温哥华的当晚还是除夕夜,稍事休息后我与特地从维多利亚赶来接待我的Leo Wang一起去逛了Virgin和A&B Sounds买唱片,这里的吉他唱片很多,除了一面墙全部是拿索斯唱片的专柜,另外各式各样的吉他唱片大概有二、三百张吧,当然在这里是看不到盗版的,而一张正版唱片的平均价格约在25元加币(含消费税),折合人民币大约是155元。买完唱片后,我与Leo Wang一起走进温哥华颇富盛名的牛排馆The Keg Steakhouse,享受了一顿美味的除夕牛排大餐后,等我们步出餐厅时已经是大年初一了……远处唐人街隐约传来的爆竹声此起彼落,新年来了!





























1月22日大年初一,温哥华小雨。这一天我没有特别的活动,所以上午我就待在酒店里休息,中午时分我自己一个人到Robson街角的STARBUCKS随便要了一杯卡布其诺咖啡和一份三明治充饥。下午我和Jenny Chen约好一起去Ward Music买谱,Jenny是我过去在台湾艺术学院(现已改为台湾艺术大学)教过的学生,他在高二时全家移民到加拿大,后来考入哥伦比亚大学(UBC)音乐学院,师从Michael Strutt,现在毕业了留在温哥华当地的高中当音乐老师。下午2点,Jenny准时如约到达Robson,我们乘了一站Sky Line(温哥华地铁)再徒步约5分钟就到了Ward Music,这家乐谱公司我在95年就曾经来过,其店里所呈列的乐谱种类相当丰富,从各式各样的器乐作品到交响乐总谱应有尽有,同时还有数量可观的工具书。对我而言,在国外不论买唱片还是买谱,这种「寻宝」的乐趣绝对不是用网络订购能够代替或是比拟的。





Ward Music的吉他乐谱很多,不过仍和日本现代吉他社的乐谱数量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在现代吉他社几乎没有找不到的乐谱,只要你的信用卡不要刷爆就没问题。就像正版唱片一样,原版乐谱的价格也是惊人的,很多当代作曲家的作品,往往乐谱只有寥寥几页,但价格都在15-20美元之间,有些重要的作品(如协奏曲)更动辄上百美元。最终我在Ward Music买了一套阿根廷作曲家Maximo Pujol的作品,还有皮亚佐拉为吉他和手风琴的协奏曲总谱、一套新版的巴赫鲁特琴作品和几本很不错的工具书。


1月23日大年初二,温哥华仍是小雨。我和Leo Wang一起乘坐下午1点的BC Ferry(渡轮)到维多利亚,BC Ferry可说是加拿大的一大特色,也是骄傲。在这种偌大的渡轮上,它的设施足可媲美世界上任何的豪华游轮,BC Ferry一次可以容纳上千名乘客,同时也可以将汽车或大巴车泊入船舱,渡轮上有大小餐厅、游戏厅、礼品店,还有电话、电梯、按摩椅等一应俱全的设施。在这一段1小时40分钟的航程中,渡轮缓缓的穿越过星罗棋布的岛屿,时而有海鸥在船椲盘旋,有时更可以看见鲸鱼浮出海面嬉戏……沿途的景色只能用美不胜收来形容吧!











到达下榻的Green Gables酒店后,我兴奋莫名的期待着见到此行我最想见到的人---佩佩罗梅洛,按照原订的行程计划,佩佩罗梅洛应该会在下午4点30分抵达维多利亚,然后晚上由维多利亚音乐学院招待我们一起晚餐,不过我一直等到下午6点,音乐学院方面才打电话通知 我由于天气的缘故,佩佩罗梅洛从西雅图到维多利亚的航班取消,他必须改乘明天上午的航班直接到音乐学院出席指导大师班。抱着些许失望的心情,我散步地走到维多利亚的市区旧地重游,这个城市还是和我以前来的时候一样,那幺的English!














1月24日上午10点,我准时的到达维多利亚音乐学院,维多利亚音乐学院座落于市区中心,我记得原来的院址是在Vancouver St.,三年前学院为应付不断增加的学生,于是迁入现在位于Pandora Ave.的新校舍,今天是佩佩罗梅洛的大师班,明天下午音乐会。今天的大师班是在音乐学院的小型演奏厅举行,由于佩佩罗梅洛尚在从机场赶来音乐学院的路上,当我进入会场时,台上正由维多利亚音乐学院的吉他教授Alexander Dunn和他的学生Stephen Lochbaum在为大师班暖场,他们排练的是明天音乐会的曲目:四首改编自贝多芬的二重奏作品(为高音吉他与普通吉他)。





大约在11点的时候,佩佩罗梅洛终于来到大师班会场,久违不见的佩佩罗梅洛剪了一头俐落的短发,害我差点认不出来。随后Alex立即趋向前去,并向他引见我这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当他看到我时显得很惊讶「哦?你也来了!」,我笑着说:「我是专程来听你的音乐会啊」。由于大师班已经推迟了一个小时了,所以短暂寒暄之后我们就陆续入座开始今天的大师班。今天的大师班大约有一百位听众,一开始有两个临时安排的特别节目,首先是由维多利亚当地的一位女性吉他教师Helga Hagen指导的儿童吉他合奏团表演,他们演奏了两首俄罗斯民谣。由于他们演奏的水平还比较初浅,所以佩佩罗梅洛并没有提出太多的意见,只是给了一些鼓励的话。


第二个特别安排的节目是由来自美国华盛顿一个年仅10岁的天才少年Oliver Aldort演奏大提琴,他演奏的是西班牙作曲家拉罗(Lalo)的大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这个小孩子各方面的表现果然不负其“天才”的美誉,基本功扎实、技巧精准,整个曲子演奏下来除了少数个别的音准有些问题外,音乐性的表现也是无可挑剔的。紧接着他又坐到钢琴上弹奏了一首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演奏完毕台下响起了如雷的掌声,惊叹之语此起彼落。此时佩佩罗梅洛除了同样报以热烈的掌声外,他也评价认为这个小孩子在技术上已经没有太大问题,他应该设法去找更好的老师,启发他在音乐上所有的潜能,同时也要接触音乐以外的各种艺术如:文学、哲学、美术、舞蹈等等。(注:在稍后的休息时间,佩佩罗梅洛也邀请这个小孩子和他的家长和我们一起共进午餐。)





接下来就是正式的大师班,接受指导的学生全部来自维多利亚大学和维多利亚音乐学院。第一个接受指导的是二重奏:Stephen Lochbaum和Adrian Verdejo,他们演奏了罗德里戈的《短曲集》,这两个学生的演奏非常腼腆,技术上也显得有些力有未逮,因为这个曲子要求很高的技巧和二重奏配合的默契。佩佩罗梅洛对他们的指导也集中在两个人的节奏上,他用了将近十分钟纠正他们拍子统一的问题,还有最大的问题是:他们的演奏没有对比,从头到尾音乐非常的平淡,佩佩罗梅洛解释说:演奏西班牙音乐往往需要比较大的对比,如果没有这种对比,那就无法表现出西班牙音乐的风格和韵味。


第二个接受指导的是一位日本学生Juri Kobayashi,他弹的是巴里奥斯的《前奏曲》,他的演奏可以说是非常典型的“日本式”,技术上中规中矩,音色也颇为讲究,不过就总是觉得缺少了些“什幺”?在他演奏完毕后,佩佩罗梅洛让他试着回想生命中有没有什幺痛苦或者不快乐的事情,但必须是真实的事情和回忆。于是这个学生立刻就换了一张“痛苦的脸”,引得台下一阵哄笑。第二次,这个学生用深沉的感情重新弹了一遍,真的完全不一样了。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必须说明的是,类似佩佩罗梅洛这种“抽象式”教学法,仅适合具有相当程度或是对音乐有一定领悟力的的学生,至于许多连基本演奏技巧都不具备的学生,是很难从他的指导中受益的。


结束第二个学生的指导,时间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大家都早已饥肠辘辘,我们一行六个人来到音乐学院附近的一家墨西哥餐厅共进午餐,佩佩罗梅洛点了一份熏鸡凯撒沙拉(不怕!加拿大还没有禽流感),Alex要了一份牛肉汉堡,我则点了菜单上唯一的一道中国菜“馄饨面”,不过它的味道实在是……不提也罢。午餐中我们闲话家常,佩佩罗梅洛谈到了他的一些近况,我也告诉他一些我在上海的生活、工作和吉他音乐在中国的现况等等,不过我并没有提到邀请他的事,我认为应该让他专心的把下午的大师班和明天的音乐会结束后,我再跟他详谈邀请一事以及具体的操作。


下午还有四个学生,第一个就是上午弹二重奏的Adrian Verdejo,他弹的是巴赫的鲁特琴组曲BWV.997的前奏曲。这个学生的演奏十分生涩,明显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因此佩佩罗梅洛只是列举出某些段落要求他反复弹奏,并没有对巴赫的音乐演奏进行深入的讲解。第四个学生是叫Bradford Werner,他演奏的是巴赫的阿勒曼和吉格舞曲(改编自BWV.1008),这个学生的水平明显要比前一个学生好很多,所以佩佩罗梅洛在指导时也就显得比较兴致盎然。而从曲目上的安排看来,连着两个巴赫的作品,说明巴赫的作品在国外的音乐学院绝对都是必修的课程,而且还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


另一方面,其实过去我也曾参加过佩佩罗梅洛在美国和台湾的大师班,他的教学法一向不会着眼于学生的技术上,对于音乐理论上的东西也很少涉及。因此整个大师班下来,佩佩罗梅洛并没有针对任何曲式、结构、和声、指法和技巧给予指导,他讲的都是一些很抽象的:“这个地方你要热情一点”,“这个地方你要用内心去弹”,“某些地方你要用歌唱的感觉去唱出来”……,其目的主要是启发学生对音乐的灵感和想象,而这种“抽象式”的指导在有些时候非常关键的,不过对于仍处于克服技巧阶段的学生来讲,我觉得可能像大卫罗素、费尔南德斯或是福田进一他们的教学法对学生更“实惠”一些吧!在这一方面,我认为每个大师班能带给学生的启发和帮助是见仁见智的,需要不同的心情去理解。


短暂休息后,是一个音乐学院毕业的女学生Janet Grohovac,她演奏的是罗德里戈《绅士幻想曲》的第一和第四乐章(钢琴伴奏)。看得出来,这个女孩子是一位很认真的学生,她演奏时非常用心而专注。然而幽默的是,在这个学生弹完后,佩佩罗梅洛没有对她说什幺,而是转身对钢琴伴奏说“你弹得非常好”。紧接着佩佩罗梅洛讲解了一个关于演奏音阶的要领,他说:在弹奏快速的音阶时,如果你是一个音追着一个音去弹,那你的手会永远追不上你想要的速度。但是如果你能在弹奏之前,心里就先唱一遍,那幺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了。比如说:这里有四串音阶,当你弹奏时必须把它当成一个东西,而不是四个东西。也就是说不管你心里想的还是唱的必须超前你所演奏的速度,久而久之你的手指自然就能跟上这个速度了。果不其然,这个学生在他这幺提醒以后,试着弹了几遍,确实是比她原来弹的好太多了。我觉得这是个很有突破性的见解,所以我也联想到,为什幺佩佩罗梅洛可以在演奏快速音阶时,总是如此流畅华丽、气定神闲,具体说他在弹奏快速音阶的时候,不是以一个音为一个单位,是以整段音阶为一个单位来演奏的。


最后一个学生Stephen Lochbaum,他演奏的是罗德里戈著名的《三首西班牙小品》。作为最后一个上台压轴的学生,这个学生无论在技巧的表现还是音乐的处理上,无疑是今天大师班上最出色的。但他有个问题:演奏的时候神情极为木讷,没有任何肢体语言。我觉得对于西班牙音乐来讲,它应该有些随兴、有些激情、有一点浪漫的色彩,而他面无表情的演奏,让人感觉到他的演奏只有手指的移动,象是在听MIDI音乐。针对他的演奏,佩佩罗梅洛并没有明确讲什幺重点,基本上重复了上一个学生讲的内容,因为在这首罗德里戈的作品中,也有许多快速的音阶和把位移动,所以他希望这个学生也应该理解掌握这个技巧的要领。


大师班最后,佩佩罗梅洛语带轻松但也严肃的说:弹琴要去听“内在”的声音,如果你听不到你自己内在的声音,那幺你演奏出来的音乐的一定没有任何的感情。整个大师班从头到尾,他一再用英文强调着“inside”和“emotional”(内在的和感情的)。我个人认为:佩佩罗梅洛并不在乎学生的技巧如何,重要的是演奏者是不是用内在的声音和情感,将这些东西串联起来成为音乐。如果你用很科学的方法,去把一首乐曲分析出强、弱、快、慢、演奏时用哪个手指、哪根弦去弹?我想佩佩罗梅洛是有点鄙视这种所谓科学性的分析,他认为弹琴应该是用与生俱来的热情去弹奏。(注:佩佩罗梅洛之所以抱持这种观点,其实是建立在他本身非凡的天赋上,对于一般的演奏者来说,科学性的学习仍是一种必不可缺的过程吧!)








结束大师班后,我们各自回到酒店稍事休息,晚上八点Alex和我,佩佩罗梅洛和这次活动主要的赞助商Newport Realty & Newport Property Management Ltd.老板 John,我们还是约在午餐的那家墨西哥餐厅共进晚餐。John是一个吉他的狂热者,五十几岁的年纪,从谈话中知道他和许多世界著名的吉他家都有交情,就像今天晚餐,他便带了一把从安杰尔‧罗梅洛手上买过来的罗德里戈斯的琴。晚餐开始之前,我把准备好的邀请函和计划书,还有临行前在国内买的一个很漂亮的宝鼎赠送给佩佩罗梅洛,正式的代表上海音乐家协会、上海音乐学院和上海市吉他艺术协会邀请他到中国访问演出,佩佩罗梅洛在收到邀请函和礼物时显得非常高兴,他说安杰尔到过上海,并说他一直非常向往到中国,可惜没有合适的机会。此时在旁的Alex悄悄地跟我说:这事情“定”了!


晚餐间我们品尝了各种加拿大的啤酒、红酒和鸡尾酒,利用这美好的气氛,John饶有兴致得把他的罗德里戈斯拿了出来,问佩佩罗梅洛这把琴你认识吗?佩佩罗梅洛接过来看了看说,当然认得,你是跟安杰尔买的吧?这把琴原来是我的!大家都笑了起来。这把琴是1973年的琴,音量相当的大,音色也还算通透,这支琴现在的售价大约是两万五千美元。佩佩罗梅洛拿起吉他演奏了一首马拉兹的《西班牙小夜曲》,接着又弹了一些弗拉门哥音乐的片断。稍后,John也请我试弹这把吉他,我演奏了巴里奥斯的《茱利安‧佛罗里达》和阿尔贝尼兹的《红塔》,佩佩罗梅洛听了后,笑道:「Danny,明天你来做音乐会的特邀嘉宾吧!」我婉拒了他的邀请,因为如此一来必定会给主办单位添不少麻烦,同时这也不在我此行的计划之中。














晚餐结束前,佩佩罗梅洛和我约定明天音乐会后进一步确定访华的事,同时他也将知会他的经纪公司,确认一下他的时间和行程。事实上,这次邀请佩佩罗梅洛到中国来的计划,我在出发前就已经和闵元禔先生讨论过,应该以什幺样的理由和何种形式邀请他,同时也将尽量避免直接和他的经纪公司交涉,因为佩佩罗梅洛所属的Columbia Artists Management LLC(简称CAMI)不仅是美国首屈一指的经纪公司,而且也是世界上“贵”得出名的经纪代理。最终我们决定将邀请计划定位在两个框架:一是下届艺术节的主题定为纪念罗德里戈的艺术节;第二是艺术节中同时举办个纪念塞雷多尼欧‧罗梅洛的吉他比赛,也就是说这个比赛是以佩佩罗梅洛的父亲命名。这两个构想一提出来,我想佩佩罗梅洛是毫无理由拒绝的,因为对佩佩罗梅洛而言,罗德里戈和他的父亲都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我们以如此强而有力的计划来邀请他,他是不可能说“不”的!








1月25日星期天,上午阴雨,但很幸运的是今天中午阳光终于露出久违的灿烂笑容,在我到达加拿大的这几天,几乎天天下雨。今天的音乐会是在下午两点半,因为在加拿大冬天,晚上五点不到天就黑了,加上夜晚气温很低,所以一般活动都安排在白天进行。下午两点Alex请他的学生Marissa开车来接我,到了音乐厅我直接走进观众席并环顾四周,现场的观众几乎已经坐满了(据说这座音乐厅能坐800人),同时由于这座音乐厅过去是一座教堂,有着非常好的自然混响,加上它的观众席椅子都是木制的长条凳,所以不像沙发椅子有吸音的问题。此外在每个观众席的前排椅背都放置了一本小册子,上面介绍了该音乐厅的建筑历史和文化价值,请大家共同维护并珍惜,这种从小地方做起的文化兼环保教育,值得敬佩。


音乐会的上半场基本上都是二重奏(为高音吉他和普通吉他),首先是由佩佩罗梅洛和Alex演奏的迪亚贝里的《小夜曲》,佩佩罗梅洛弹的是高音吉他。很多吉他爱好者都知道,佩佩罗梅洛对古典时期作品的演奏堪称一绝,其独到的演绎在乐坛尚无出其右者,在这首乐曲中,他那原本就浑厚明亮的音色,在这座古老的音乐厅里回荡萤绕,益发显得光彩夺目、晶莹剔透。听完这首曲子时我的感觉是:尽管佩佩罗梅洛已届耳顺之年,但是他的技巧依然是精准无比,几个炫技的段落他弹的近乎完美无缺。


第二个曲目是Alex和他的学生Stephen Lochbaum演奏四首改编自贝多芬的作品。Stephen Lochbaum的演出比昨天的大师班沉稳许多,伴奏的部份烘托的也算灵巧,由于他们的排练时间很有限,所以默契自然不是很好(这首乐曲原定也是由佩佩罗梅洛和Alex演奏),但就整体而言还是在水平之上的。Alex弹的高音吉他,技术上几乎无可挑剔,音乐性也非常的流畅且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不过四首风格相似、将近40分钟的的乐曲演奏下来,对台下听众的耐力不啻也是一种考验。


上半场最后一首曲子是朱利亚尼的《协奏风的变奏曲,Op.130》,这是朱利亚尼非常著名的一首二重奏曲。众所周知,佩佩罗梅洛所演奏的朱利亚尼《吉他协奏曲集》在20世纪的吉他唱片中堪称经典,我记得在13、14岁刚刚学吉他的时候,我还曾在三更半夜躲在被窝里听佩佩罗梅洛的磁带呢!朱利亚尼的这首《协奏风的变奏曲》,佩佩罗梅洛和Alex配合得非常好,他们宛如父子的师生情谊,更使他们的演奏在精彩之外还增添了一份温馨。


中场休息,大堂里在贩售佩佩罗梅洛的唱片,现场大约100多张的CD,一刻钟不到就被抢购一空,其中有一张国内还没有出版、是塞雷多尼欧‧罗梅洛在1996年录制的最后一张唱片,其它还有佩佩罗梅洛的精选集、罗德里戈吉他协奏曲等。


下半场开演前,主办单位特别安排了一个简短的颁奖仪式,仪式的主旨是为了表彰佩佩罗梅洛在吉他艺术上的伟大成就和对维多利亚音乐学院的杰出贡献,典礼由音乐学院甫上任的院长Terence Williams绶予佩佩罗梅洛维多利亚音乐学院终身荣誉院士证书。稍后佩佩罗梅洛致答辞说:「这是我第四次来到维多利亚演出,每每来到这里我都有种回到家的温馨,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时间经常回到维多利亚。对于吉他音乐事业的努力和贡献,我觉得Alex已经做得非常好、非常成功,至于我为吉他所做的一切,我认为那都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吉他是我生命中唯一的最爱,我是为了吉他而活着的!」


下半场是佩佩罗梅洛的独奏,一开始的节目是维拉罗伯士的《五首前奏曲》。过去我听佩佩罗梅洛的CD演奏,总觉得他的维拉罗伯士过于温和,缺乏巴西音乐特有的原始、狂野和充满拉丁的味道。不过今天音乐会一听,他这《五首前奏曲》弹下来,给人的感觉是一种不同的境界,虽然他还是那幺的柔和,但整体的表现却不松散,五首曲子一气呵成,流畅非凡,二十多分钟的曲子,听起来不象五首曲子,而是一首曲子。大师就是大师,果然厉害。


第二首曲子是罗德里戈的《西班牙田园小品》,这首作品在罗德里戈的吉他作品中,虽然不象《阿兰费斯协奏曲》、《祈祷和舞蹈》那幺著名,但却是十分有特色的一首小品。从佩佩罗梅洛演奏中可以感觉得出,他对罗德里戈的音乐有着相当精辟的理解,因为罗德里戈跟罗梅洛家族的渊源极深,尤其罗德里戈对佩佩罗梅洛更象父亲一样的关怀倍至,基于这份亲密的情感,罗德里戈生平的最后一首吉他协奏曲《庆典》就是献给佩佩罗梅洛的。


音乐会的最后一首作品是塞雷多尼欧‧罗梅洛的《安达鲁西亚组曲》。在罗梅洛家族中,塞雷多尼欧所代表的精神无疑是至高无上的,不管是佩佩罗梅洛、还是安杰尔罗梅洛,他们都经常会在音乐会上演奏父亲的作品,藉以表达他们对父亲感激和崇敬。这首《安达鲁西亚组曲》是塞雷多尼欧‧罗梅洛最著名的作品,乐曲充满了佛拉门哥的韵味,其中最后一个乐章的《幻想曲》,更是罗梅洛家族在返场时必弹的曲目,曲中运用了古典吉他罕见的“拍弦”技巧,舞台演出效果极佳,两年前安杰尔罗梅洛在上海的大师班上示范的也是这首曲子。


随着《幻想曲》的最后一个和弦落下,音乐厅里响起了如雷的掌声,佩佩罗梅洛几度出场谢幕仍无法平息观众的激动,于是他又加演了《阿罕布拉宫的回忆》和《伦巴舞曲》,为今天的音乐会画下了一个完美的句点。音乐会结束后,维多利亚音乐学院安排了一个简单的庆功酒会,让参与此次活动的各界人士有一个互相认识和交流的时间。酒会结束后,我和佩佩罗梅洛、Alex等来到活动赞助商John家中享受法国大餐,席间我们共同举杯祝贺今天的演出圆满成功,John也拿出了他私人珍藏多年的法国红酒和古巴雪茄与大家分享。餐毕,我特地准备了10张音乐会海报请佩佩罗梅洛签名,我好带回国内分赠朋友和学生,另外我们也就邀请一事进行了最后洽谈,佩佩罗梅洛再次表示他非常乐意接受这份具有特殊意义的邀请,同时他也留下了私人的手机、传真和email,希望我回国后随时和他保持连系。至此这件事情可以说是拍板定案,我也总算像是吃了一粒定心丸。








回顾此行,这次邀请佩佩罗梅洛的工作基本达成,然而就像过去两年里,我曾经陆续邀请大卫罗素、费尔南德斯和福田进一到国内来,所有的这一切都只是个开始,未来我们的计划是以上海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家协会、上海市吉他艺术协会三个单位的合作,面向上海,甚至面向全中国,逐步提高国内的吉他音乐水平。对于这次请佩佩罗梅洛来,由于限于时间和经费,所以可能只在上海举办活动,但是我希望今后能定期邀请一些国际著名的吉他大师来,或是跟他们签下协议,固定一年一次或两年一次,邀请他们到国内来举办大师班或音乐会,使这种交流形式成为国内主办吉他音乐活动的一个模式。


       

发表于 2004-2-11 2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要是佩佩罗梅洛来


我肯定买头等票

发表于 2004-2-11 2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文章中多次出现的“&#8231”是什么意思?
发表于 2004-2-11 2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精彩!向老叶致敬!期待佩佩的到来!
 楼主| 发表于 2004-2-11 2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就是个“.”,估计繁转简出了点BUG
发表于 2004-2-12 0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没到多伦多!
发表于 2004-2-12 0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佩佩谈托列斯吉他:



http://www.guitarsalon.com/?site_url=145&focus=23&PHPSESSID=868d4698b768b85eb9ffbda4ff52de79







发表于 2004-2-12 2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并和叶老师说说,看能不能加一长写奏的! 一定要听听他现场的啊蓝湖爱四
发表于 2004-2-15 0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前能来吗?


希望票价不要像维也纳爱乐得票价那么吓人


1000之内我一定听,豁出去了

发表于 2004-2-15 1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的         应该最低100左右吧感觉                         不过pepe应该贵!
发表于 2004-2-17 1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有音乐会看啦~~感谢叶大师!

发表于 2004-2-20 1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美路结他世家演奏西班牙著名作曲家亚尔班尼斯、杰曼尼斯、葛拉纳多斯、塔力加及杜鲁巴的作品。







在音乐界获推许为「结他音乐皇族」的罗美路结他世家,三代均在古典结他音乐上缔造出卓越成就。创团的塞利多尼亚曾写下不少经典作品,所到之处,观众莫不如疑如醉。他於1996年去世后,对西班牙古典结他的影响力并未消失,他的儿孙秉承家族传统,令罗美路结他世家继续成为西班牙结他的皇者。
四人运指如飞的超凡技术,将卢狄高、杜鲁巴、葛拉纳多斯及亚尔班尼斯等大师的作品演奏得栩栩如生。无论是四重奏、合奏又或是独奏,罗美路结他世家对西班牙音乐及文化的热爱,每每令所弹奏的作品光芒四射,在观众的脑海激发起斗牛勇士飞扬的红斗篷及西班牙女郎热情的舞动。

《阅艺》文章 / 详细资料








演后艺人谈28/2/04艺穗会


大师班

比比·罗美路 (结他)29/02/04 (日) 上午11:00 ━ 下午2:00名额: 6费用: $250 (成人) $125 (学生)报名: 2824 3555 (香港艺术节节目部周小姐)旁听名额: 100 (免费,门票於12月中起在艺术节谘询处派发,先到先得,派完即止。)香港演艺学院合办希慎兴业有限公司赞助英语主讲
发表于 2004-2-20 1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不太懂……


请问pepe是2月28到香港演出举办大师班吗?似乎有传闻说pepe3月要去台湾?


那什么时候来上海呢?


谢谢~

发表于 2004-2-23 0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哦——————————————————————被我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哈哈哈哈哈哈哈!!!!


[em01][em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5-22 15:52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