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歌者
UID122640
好友
回帖0
主题
精华
积分843
阅读权限255
注册时间2004-11-8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发表于 2004-12-9 2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觉得现在中国吉它的演奏是越来越好,无论如何,在旋律表现上日趋成熟.
如果有人说是一个模子出来的,还算是真话,中国吉它从以前的空白起家发展到现在各种木的电的各流派,风格各异,但在下认为无论哪一种的成长过程都需要这种模子!
知道吗?在八十年代(再太早说来不会有多少人理解,没意义),那时无论别人怎么吹,央台怎么高度评价某大师(所有器乐演奏大师,吉它还排不上号)如何世界一流.其实我们用不着看,或用不着介绍,只需要一听就知是中国人演奏的.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那时的环境太闭塞,每当某人练有所成,个人对音乐的理解总有限,在技巧尚未达到境界时,过早地溶入个人感情.所以怎么听都是显得幼稚.
现在好了.新学琴的朋友都有数不清的教材供选择,里面多是著名的练习曲。所以不少学生的基本功必须在多个练习曲下练就,而且几乎为西洋乐曲练西洋乐器,练习中严格的节奏是以前用中国民族乐曲练西洋乐器所无法比拟的.现代年青人受西方文化熏陶素质更为提高.音色表现更是令人赞叹.所以基本功是必须的.这种似乎是一个模式的风格倒应该提倡.
只有练就基本功,拥有娴熟的技巧,才能更好地表现音乐.那时再形成自己的风格不算晚.因为你想要陈老师的学生或其他老师的学生过早拥有自己的风格,显得太仓促,包括正在练琴的各位高手.因为经历不丰富理解表达都会受到限制.
很高兴有薛伟和吕思清为中国人树立了一种榜样.要知道:薛伟手中的那一把琴世上最珍贵-----价值上千万!而吕思清手中的也是众多小提琴大师梦中的可望不可及的历史名贵。
虽然是小提琴,但哪位敢说帕格尼尼不是吉它大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09 21:59:40编辑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