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行者
UID898776
好友
回帖0
主题
精华
积分592
阅读权限255
注册时间2008-9-8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号称-乐器王子-的吉他,让我魂牵梦绕了这许多年。
少年时期那懵懂的内心,无限的求知欲望总会驱使我去了解自己喜欢,向往的事物。
和同伴三年的初中生活,耳濡目染了音乐的美妙,深深为音乐所着迷。这期间,我认识了--BEYOND。
无疑,BEYOND是多少年轻孩子心目中顶礼膜拜的对象,首首经典在华人摇滚乐坛永垂不朽。可惜,无奈,天妒英才,家驹的陨落,让那个年代所有钟爱摇滚,以BEYOND为偶像的乐迷黯然神伤。BEYOND,让我认识了吉他。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同学家里看了张CD,是一张BEYOND的演唱会,现在回想起来,摇滚演唱会中让人如痴如醉,疯狂到无法自拔的魅力,内心的震撼,胸中的喜悦,一直陪我走了这么多年。舞台上炫丽的灯光下,家驹身背吉他,放声高歌,让人神往。自己的第一把吉他也是黑色白边的琴箱,豁口,小巧玲珑。记得,那台演唱会中,家驹背的就是黑色白边的吉他。从那一刻起,几个朋友便对BEYOND膜拜不已,胸怀大志般口口声声说要买吉他,组乐队,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好笑,那时多么的天真烂漫,最少我们那时有个共同的梦--吉他梦。
漫长的学业暂告以段落,高中毕业后,好说歹说,苦求妈妈给我买吉他的费用,许诺自己准备与朋友一起玩吉他,其他几个都买过了,唯独自己直到现在没有吉他。英明神武的妈妈竟然无比大方的拿出一百五十块钱,陪我一起跑到市区宋陵百货大楼挑了那把黑色白边的号称是真正的-红棉吉他,后来发现是冒牌。一向学无所成的我,小学三年级,妈妈给我买了我喜欢的乒乓球拍,好像是五块钱一副;初中毕业,妈妈给我买了我喜欢的篮球,仿佛是二十块左右;高中毕业,妈妈给我买了那把吉他,一百五十块。一个在农村待了一辈子,学识文化很有限的家庭主妇,能够如此这般的开明,英明神武,有这样伟大的妈妈,我只能用自己全部的爱来回报。吉他拿到家里,妈妈又四处打听村子里有没有会弹吉他的人,有个叔叔仿若玩过段时间,来到家里后,帮我调弦,校音,教我右手的基本指法,左手的最常用的几个和弦。后来,这个叔叔又特意从镇上请来一位“大师”,据说他从师于这位“大师”,那位大师在当时我眼中绝对是世外高人,即兴来了两首曲子,高人啊。
启蒙阶段,人生无论哪个阶段从事某种技术,没有一位良师益友在身边指导交流,想要在短时期内有所重大突破都会步履艰难,困难重重。有很多心中有梦,有爱好的人就在这个瓶颈无法突破之前就放弃了,放弃意味着梦想的毁灭。
摸索着,跌跌撞撞的在人生道路上缓慢前行,这仿佛已经成了我人生的固定轨迹。
吉他的学习之路在大学时期并没有重大的突破,业荒于嬉,精于勤,天生态度散漫让我在所有的爱好面前都学无所成,成绩平平,然而我仍然能够乐此不疲,始终处于不温不火,不思进取,自我陶醉的状态。
大学时宿舍里不方便摆放吉他,索性就整天放在床上,晚上就与吉他同眠。或许和吉他的这份感情,莫非是大学那三年和吉他睡出来的,说不定。
大学毕业后,匆忙为了工作生计而北上,仓促之余,将这把黑色白边的吉他托付给了楠姐,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在楠姐家里摆放着吧,或许,她已经把那把琴给扔了。
工作时,北京的日子里,渴望有把更好的吉他,无论从音质,手感,还是外观,要比第一把吉他要有所优越。当工资略有剩余的时候,便和一位玩音乐的同事一起跑到北京新街口那么多高档的琴行逛了一圈,大为震惊,见了许多高人,更让我惊讶的是那么多标价奇高的----神器,如此多,如此美。
第二把吉他,一把高仿的型号为YAMAHA-FD32的民谣吉他,纯木米色的琴箱,背板很漂亮,优雅。550大洋。
当时心气好高,决定从师于这位同事,毕竟人家水平远远在我之上,又同样的三分钟热度,玩了半个月,就继续不温不火了。
直到自己结束北漂,吉他水平仍然没有很大的进步,惭愧,尴尬,痛苦。
期间这段时间,为了生计四处碰壁,竟然在一家饭店端盘子的同时,那时经济已经没有来源,身上的盘缠已所剩不多,但是,看到居住的公寓楼下有家---三人行琴行,问了学费以后,在毫不考虑生计问题的情况下,交了两个月的学费---三百块,人或许在自己真正喜欢的,热爱的人或物面前才会为了这份爱而不计后果,叫---为爱痴狂吧。
转折点就在这不经意间,从师于孙老师之前(三人行琴行老板是位姓孙的三十岁左右的帅帅的古典派音乐人),除了自己看书,自己瞎摸索,乱弹琴之外,间或认识过几位算是良师益友的人物,但是都非正规的,都和我一样属于自己乱弹琴,结果造诣比我高超的人。学习方法乱七八糟,在众多说辞之间,恍然不知孰对孰错。结果越弹越乱。
背着吉他去孙老师那里上第一节课时,他看了下我的琴,说还可以,初学者有这样的琴已经不错了。然后拿了一把尖嘴钳将整个吉他给拆了,琴弦,琴栓全部从琴箱上给卸了下来。当时的我傻眼了,自从买回来这把吉他,珍爱有加,生怕有所损害,很少让别人碰的。结果他如此这般的“摧残”,让我心疼不已。我始终没有吭声,只是呆呆的看着,孙老师说,六弦有些--打品,其他弦也有些低,音色不太准,所以要调一下,十几分钟以后,孙老师又把部件全安装到琴箱上,接着就按照他自己的琴的音准,帮我把音高调准。
久石让的《天空之城》,孙老师弹得非常棒,我连连点头,折服了,当时就想如果两个月内可以把这一首曲子给搞定,也不枉交了这学费,内心对这首曲子的神往现在仍然让我兴奋。一直幻想着自己在不久的将来可以亲手独奏一曲《天空之城》。
孙老师从最基础的乐理知识开始,包括古典吉他的标准指法,持琴姿势等等都对我一一讲解,改正我的左手指法,右手勾弦,扫弦的手型以及方法。系统的几节课结束以后,恻然若有所感。
那段日子里,有些时候是下午上课,偶尔晚上十点以后才去上课,孙老师经常在晚上九点以后单独在琴行里练琴,他告诉我说自己学琴已经有二十年了,童年时期就已经学习吉他,直到而立之年对古典吉他钟爱有加。青少年时期也搞过乐队,玩过摇滚,贝斯,但是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学习吉他的方向----古典。从他的语气和眉宇之间可以多少领略到他对民谣,电吉他的不屑。在经过系统的了解古典音乐之后,民谣,摇滚无论从技术还是历史渊源在古典吉他面前都是小儿科,这更让我从心底产生对古典音乐的敬畏。
短短的两个月正规系统的学习吉他,在我看来才算真正的入门,走上正道,距离我拥有自己的第一把吉他已经有五年了,五年间对吉他的狂热到不温不火的学习状态,好像就此止步不前,始终无法突破,这让我对吉他的疯狂爱恋大打折扣。爱始终会有高潮有平淡的,贵在一如既往的追求。我做到了。
一晃一年时间又快过去了,难得自己现在生活终于安定下来了,真的需要静心学些知识,为自己的爱付出承诺,用行动来呵护自己对吉他的爱恋。
每天坚持着或多或少的基础指法练习,音阶练习,包括乐理知识,五线谱的阅读,进步总在不经意间。
内心的欢喜或许只有自己知道,论坛里有位大哥这样说,自己学习古典吉他间断有二十多年,一直处于不思进取,自娱自乐,自我陶醉的状态,乐此不疲。有人说,这是对音乐,吉他热爱的最高境界,呵呵,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学习状态呢。
丘吉尔在《写作的乐趣》中说,“在我眼里,有种人很幸运-------这个世界上那些在工作中得到乐趣的人”。
现在为了生计左右碰壁,衣食无着,只不过想做那一个幸运的人罢了。
在没有成为幸运的人之前,或许自己只能从广博浩瀚的历史知识,让我如痴如醉的音乐中寻找乐趣了。
做着我的吉他梦,在乐趣中追寻幸运,努力成为世界上那一种幸运的人,至死不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