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个毕业论文,大家给我参谋一下
浅谈各类拨片的应用摘要:
作为一名专业的乐手,了解乐器的每个部件与使用技巧是一门必修课。拨片在很多吉他手的演奏硬件构成中被轻视甚至忽视。本文将从拨片的简介,拨片的种类规格,拨片使用的误区,录音时各种拨片的使用技巧着手分析探讨,引证举例。此文旨在介绍拨片的重要性与实用技巧,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乐手重视拨片并自发研究探讨。
关键词:拨片扫弦吉他录音
1:拨片的简介
拨片的英文pick(匹克),它是用于拨弦的一种工具。
拨片最初是用贝甲材料做成的。形状也只有仿人体指甲的水滴型。随着吉他演奏技巧的日趋完善及风格特点的多元化,拨片无论从制作材料以及到外形结构都有了不断的更新及变化。比如:材料由原来单一的“贝甲”变成了赛璐璐、尼龙、甚至是金属;而形状也由原来单一的三角形变成了桃形、心形、鹅卵形等等。是吉他演奏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
2:不同规格厚度的拨片的不同效果
种类性质规格 适用范围 第一种软 (Thin) 0.46-0.58mm适合用于木吉他扫弦弦。其效果整齐富有层次感第二种中 (Medium)0.58-0.72mm适合用于木吉他分解和弦及solo。其效果清澈透明,颗粒感强第三种硬 (Heavy)0.72-1.2 mm适合用于电吉他中的重金属节奏。器效果粗狂奔放充满活力。第四种超硬 (ultra-Heavy)1.2-1.6 mm适合用于电吉他中死亡的重金属节奏。其效果威猛,富有排山倒海之势。
3.各种主流类拨片与对应使用人群
看过大师现场演奏或者是视频的朋友,一定会注意到,在吉他手面前的MIC架上有粘有一排拨片。这是为什么呐?1:很多专业的现场伴奏乐手或者是演奏家(尤其是速弹吉他手)。为了使演出达到一个尽量完美的效果,他对拨片的磨损程度的要求是很苛刻的,因为演奏时存在大量的快速SOLO,导致拨片的“尖头”很快就被磨损殆尽。如果不及时更换拨片就会影响下面演奏时的音色和颗粒感的表现。所以他们会备有大量的拨片用来不停的更新。2:由于质地软的拨片触弦后会对相对较硬的“弦”产生一个“让”的动作,而这个动作所产生的无意义时间对于速度型吉他手来说是非常“致命”的弊点!
箱琴扫弦时多数采用质地较软的拨片,用来表现出从低音弦到高音弦之间的和谐度,出现很整齐干净的“刷刷“的效果.如果这时使用较硬的拨片会产生过硬过紧的声音,这种声音对于民谣风格所需要的氛围是相违背的。芬克风格的吉他手多数采用0.72M~1.2M之间的拨片。芬克弹奏时需要不停的在和声节奏与旋律中交错,0.72M~1.2M之间这种中硬的拨片可以满足这一类乐手的需求。金属类风格的吉他手大多采用较硬的拨片在1.2M~2.0M之间,这种硬质地的拨片可以使拨片与弦碰撞更激烈,音色更为硬朗,很好的表达出律动感。
4.拨片使用的误区
在弹的快的时候拨片会被弦拌住?这应该是最多人经常遇到的问题了,也是提不高速度的原因!!
在速弹时拨片是上下交替的大家都知道!可要达到能真正的高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上下交替的平衡”!
而怎么来做到上下交替的平衡呢,下面几点是一定要注意的
第一:拨片与弦的垂直
意思就是拨片的平面和吉他琴身的平面保持90度垂直,这样才能使上拨和下拨所需的力道相同,换弦的时间达到最小。
只要提到拨片的拿法,不管教科书或是大师们最常说的就是:“自已拿着舒服就行”。
这话确实没错,可就因为这句简单的话,很容易使自学的人陷入一个误区,完全不管拨片是否和琴弦保持垂直,只管自已拿着舒服行就。最常见的就是拨片往下偏斜,本来上拨就比下拨费力,这样一来,上拨就变得更费力,也更容易被弦拌住了。。
第二:上拨的大量练习
意思就是只练上拨。这样才能使上拨变得有力,最佳的状态就是把上拨的感觉练得和下拨完全一样,在全上拨时不感到任何的便扭。
下拨是平时最常用到的,我想很多人应该都练过master of puppets之类的。本来人体手指的生理构造就使下拨变得很简单,再加上平时多用的是下拨,使上拨很容易被忽视,导致上下拨全完不平衡。所以不要想了,平时弹的无聊的不知道练什么的时候就练上拨吧,但也不是一直上拨的练,最好就是上拨一会,再变成上下交替,然后换弦交替象这样变换着练最好。
第三:拨片与弦的角度
直接看图了
尽量保持一个角度,不管是多少。
把上面几点作好了,也就能真正达到上下交替的平衡了,但想要弹很快的速度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正确的大量的练习!
5.录音时不同种类拨片产生的效果(着重讨论扫弦)
现如今的吉他手都有很多机会尝试录音。而录音也是检验我们基本功与手法技巧经验的最好的途径。
平时我们在练习或者演出时由于现场气氛和音量等因素会让我们感觉自己发挥的很好,演奏效果很不错。其实假如你事后看一下你的现场同期音频,你会发现演奏质量非常的糟糕!
如今的录音设备技术都有了改善,我们可以“一段一段“的录。甚至”几个音,几个音“的录,之后由工程师帮你拼接处理,达到最佳效果。但是没有好的”前期“就没有更好的”后期“。作为一名艺术学院专业的吉他手,了解并提高自己的录音水平是我们的必修课!!!
录制吉他大类分为2种:一种是“实录“也就是由MIC收吉他音箱进入电脑;一种是吉他直接进电脑,在电脑上使用模拟软件进行录制。曾经有一位制作人对我说”用混缩的理念去编曲“,那么这句话放在吉他录音上是不是也是行得通呐?我来举个例子:
在一首歌的前期编配过程中,词,曲,配器是和重要的。等框架完成后,各个乐手开始进棚实录,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们吉他手在一首歌的制作中起到什么作用?毕竟听众大多都不是专业人员,而我们的工作就是为伴奏灌入吉他的亮点!我们的工作就是伴奏!
你的音轨可能没什么音量。可能你的音轨只是为整体伴奏贡献了某一段频率。
所以,我们在吉他录制中也要用混缩的理念去编曲,去录音!
综上所述,进入我们的重点:扫弦的录音技巧。
我曾经碰到一个情况,我们平时分解和弦,大多都是由低频的根音开始向高音弦分解,那么录音师告诉你,有鼓和BASS或其他乐器占据了低频,你的演奏范围仅仅在前3根高音弦上进行,你怎么办?我们有时会看到一段音轨上下平行,没有峰值。如果你给混音师一段这样的音轨他该怎么进行高低切。。。。。扫弦的录音是非常有难度的,我们必须注意的是:
第一:注意扫弦时手的上下音量音色是否平均。
大多数我们下比上要稳得多,音色的控制也相对更好,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分别谈论电吉他与民谣吉他的各自要领。
首先因为电吉他靠的是拾音器收音,琴自身没有什么共鸣性,我们在扫弦时右手的位置恰恰是在拾音器上面的位置,这就要求我们扫弦时要对弦有一个“让”的意识,例如SKA节奏快速的上拨动作同时又要及时护弦消音,这时我们会发现,由于持续这种动作,我们的手掌碰弦和拨片与弦撞击的声音会被拾音器吸收,经过放大器处理之后,这个“杂音”会变得非常之大。而在录音中这种杂音是不能容忍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尝试0.58M~1.2M之间厚度的拨片,这类拨片的特点就是有相当好的韧度同时又不缺劲道。对于上下扫弦的处理效果是相对较好的。我们必须刻意的去磨练自己,增加自己的实战体验,积累自己的秘诀。
第二:注意在民谣吉他对MIC录音是的拨片声的控制。
有时候我们录完后发现,拨片触弦的声音被MIC收了进去,而且声音很大,影响的质量。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0.72M~1.2M之间的拨片,逐一的试试效果。并且在左手的编配和弦上尽量使用开放和弦,尽量在第7品前演奏,这样可以保证弦的松弛度,不至于弦的过度紧张导致拨片与弦的触碰声音更加激烈。如果情况还不是很乐观,那么我讲一个我自己的小经验,你不妨修改你的节奏类配器,更改原来的节奏性或者配器的音色,运用后期技术,使拨片声与配器的节奏融合,使它们在音色和节奏上达到更高的融合度,形成和谐的律动,这样可以勉强弥补这个缺憾。
第三:注意扫弦时拨片上下动作与弦之间的配合
当我们扫弦时,右手手臂是在做一个类似机械节拍器的摆动。这种半弧型的摆动可以使我们很好的利用上下动作的幅度控制节奏的稳定性。而这里我们在拨片使用上要注意的是由于要使得上下的动作幅度声音效果平衡,我们在向下扫弦的时候要把手腕转动上提,使拨片在触弦之间做好一个“躺倒”的姿态来进行下扫动作,而上拨要注意由于拨片上拨是,弦和拨片之间的碰撞制约性要大于下拨,我们务必要抓紧拨片同时手腕做下压准备,在上拨的时候提升手腕加快拨片的过弦速度和力量。
6.总结
想成为一名综合能力突出的吉他手,对硬件的掌握了解是必须得。尤其是在当下竞争激烈的社会,多研究多思索会令你比别人拥有一件有力的“必杀技”。
通过写这篇论文,我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有一些自己原来也模棱两可的知识,在这次整理中也得到了验证,受益匪浅。同时也总结出了几个经验:
1:在进行拨片练习首先弄清楚各种拨片的厚度定性规格,不同质地材料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以便于日后练习中为自己快速的选择所需要的拨片。
2:拨片练习是一个“慢功”如果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到位,或者理念方法不正确,可能会牺牲你日后大量的时间精力返工。所以务必在练习前查阅权威资料,多咨询,多交流。
3:在录音时多去总结和思考这次的不足之处,及时的练习弥补,大量的听一些吉他原声类的音频作品,体会大师和专业乐手在作品中所表现的优点,及时的吸收补充自己。
我想,成功的吉他手背后必定是大量的练习付出和丰富的实战经验来支撑。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持这个习惯,大量的研究学习资料,得到正确理论后加以巩固练习,充实自己,让自己迈上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资料:百度网(www.baidu.com)吉他中国乐手交流平台(http://bbs.guitarschina.com/index.php)
。。。貌似格式还要修改。。。 多了一个弦!! 好啊。。。写自己喜欢的 不错,论文都是东拼西凑 字数不够
挖掘不够深刻
重写 短了些,肯定不合格。。。 想法是好的
但估计真要拿这个交作业的话
毕业有难度
望楼主慎重 原帖由 听自己的心跳 于 2010-4-15 10:21 发表 http://bbs.guitarschina.com/images/common/back.gif
1203890多了一个弦!!
NO NO NO 这样写比较卡哇伊~~ 楼主这样能毕业吗? 为楼主毕不了业默哀。
悲剧了
我毕业论文写得是话说长江
答辩的时候老实说该休息了
直接过了
。。。。。。。。。。。。。。。。。。。。。。。。。。 已阅...离合格要求还很远很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