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分合合—MB分组机头浅谈
这厢还和吉他手讨论Randall的KH分体组合型机头的性能,电话里就听到世雨同志催促的声音,MB出了组合机头啦,赶紧来看。
于是又和小赵同志赶早班车到了他公司;一套410和单15刚组合完成,他还在拆箱子翻出一个个小盒子,逐一摆开。
一个空出三列方框的机头进入我们眼帘,世雨同志神神秘秘地说;很炫目哦!
确实挺炫目,当三组机盒分别接入后,机体两边的LED光管散发着MB招牌的黄光,幽暗的环境里,机体表面的参数显示得一清二楚,很人性也很趣味的设计,至少在昏暗的舞台上不用打手电了。
这个新机体分配得很直接;第一组是输入,第二组是均衡系统,第三组是效果器(MB从一而终的滤波···)每组设计有三套组件,可以按照个人需要分别选择购买,各取所需,而且价格相对起MB其他系列产品,价格会相对便宜(按照协定我是不能问价的,想知道的价格的朋友直接去问厂商或者代理吧··)。
我开始尝试使用最高配置,以电子管输入,加滤波+均衡组,再加上另外一组滤波系统(因为只发了两套),声音的暖和度很高,MM的声音给还原得很出色,电子管独有的噪音(我最恨的··)也保存下来;小胆子有大作为!调配那些其实和一般的机头设置一样,无太大的不同,准确地说,这就是一个浓缩系统!我想特别说说的是这两组410和单15音箱,自带有增益和削减旋钮—可调整箱体的输出效果,声音变化很大!这种设置,从适配性和通用性来说,是一个很巧妙的设计,如果一个场地需要做很多不同形式的演出,而演奏者又希望使用自己设备的时候,仅需要带自己的机头和效果器组即可,箱体的配合度相当高!我是蛮欣赏这种巧妙性的!
另有一组号称录音室级别的机体,可惜环境所限。没有细致尝试,但音质依旧是MB出品,自然是值得信赖,有待日后录音室专业人士去细细评价。
接触得多,慢慢就理解MB为何能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轻便快捷的设计是目前行业所需,巧妙的创造,确实是可以提升产品本身的吸引性,除了我们这些消费者,不晓得对于业内制造行家们,有否启示作用? 上班时间,偷偷上吉他中国来顶你
那天你状态不好,小心身体!工作虽然重要,还是要多休息。 这个箱头是不是类似于吉他的一些产品,模块形式的? 学习了 原帖由 金属暴徒 于 2009-7-7 22:12 发表 http://bbs.guitarschina.co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箱头是不是类似于吉他的一些产品,模块形式的?
型号应该是 MoMark,不知道记错了没有…… Markbass的官方网站有详细介绍。
他应该是前级 和 后级 分离了,前级 变成了很多模版,可以随意更换。类似Line6的 Tonecore 效果器一样。我个人还是很喜欢的。几种声音,虽然感觉特点不太突出,但中规中矩。感觉不错。
而前级有很多模版,从电子管、滤波等等 到什么都没有,直接还原琴的音色的模式都有。
测评,就等其他高手去写了。自己水平十分有限,免得让大家笑话 2楼真体贴啊 ````````````现在还在发烧呢·· 辛苦了,蜘蛛大哥,顶上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