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之间》上“她来听我的演唱会”多处错误!
在反复钻研<弹指之间>时,我发现书上有多处印刷错误。比如经典曲目<她来听我的演唱会>,前奏第二小节从1品滑到四品是个明显错误,此外,前奏的简谱和别人的不一样,具体哪个正确啊??在baidu图片搜索“她来听我的演唱会+吉他”能找到其他两个版本的吉他谱子(其中一个是孙海波编配刘传修订),和《弹指之间》上的前奏差别比较大,入歌也有多处不一样。《弹指之间》入歌第一小节最后一拍又是印刷错误,本来是4个十六分音符,但上面只有三个!请弹过此歌的高手听下这歌的现场版本(那个吉他手很牛,站着都弹的那么好!),给予解答。一个朋友要在元旦晚会上唱这个歌,感觉到自弹自唱难度很大,让我伴奏,所以硬着头皮耐心啃这个谱子! 上面简谱是12,怎么可能跨3品,应该是1品到3品。baidu里面搜索的2个版本的谱子简朴是71,但是标示的是1品到3品。怎么回事啊?我看了王鹰的谱子,他上面没有简谱,但标的也是1品滑到4品。但是几个版本的前奏2、3、4小节,差别都比较大,哪个对啊?《弹指之间》没有截图,请有书的朋友看书! 奶奶的,非要把这个事情弄个水落石出不可,世界不可能到处都是正确答案!下面我分别贴出五个版本的完整谱子,请大家支起耳朵听原版,睁大眼睛看图片,大家一起来贡献一个真正的原版《她来听我的演唱会》吧!PS:感觉《弹指之间》版本在某些地方也不太对。先来弹指之间的版本。 王鹰版本来了! 孙海波编配刘传修订版本! 虫虫版本! 另一网络版本,和虫虫版本几乎一样! 为什么非要原版呢? 有你这么多功夫去找这一大堆谱还不如去多听听,想弹原版就按照原版的声音弹呗 那就自己扒呗 我也发现了,,,《弹指之间》里边是有很多不正确,没办法,自己扒别 水平有限,听不出来啊!关键是前奏,谱子标的都不一样。 建议楼主自己参照谱子改动下.王鹰和马鸿的编配已经差不多准确接近原版了.你可以参照那个铺子用MP3仔细对照,改动不一样的地方没有一本书能够编配的所有歌曲都是原版.
扒带也是吉他手的一项基本功! 我说下自己的想法。有些朋友可能会说,有毛病啊,干吗非要原版,或者自己去扒不就行了。这个曲子编配的非常巧妙,是一把木吉他伴奏的极品,演奏运用技巧也比较高,在王鹰的民谣吉他标准考级教程中已经是最高级别——9级了。正象潘尚文在书中所说,如果能一边听音乐,一边用吉他跟着原版弹奏出来,那感觉就是一个字:爽!王鹰、潘尚文这样的高手玩了那么多年的吉他,扒谱、听音都是一流的,扒的谱子都有一些问题。让我来扒谱,说实话,水平有限,我真的做不到。 根本无所谓的东西~~
吉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不嫌累啊? 楼主还真执着啊 厉害! 哎~~~好办,就别让她来听你的演唱会就行了吗~~~~~ 其实张学友每次弹的时候也不一定一样。。。 很多人其实误会了我的意思!哎!我是抱着认真学吉他的态度,本来是想和大家交流讨论的—— 上面的各个版本在这个歌的结尾(“静听着我们的演唱会”这小节)有三种处理手法:两个和弦都弹琶音(弹指之间版本);两个和弦前一个分解后一个琶音(王鹰版本);两个和弦前一个琶音后一个分解(其他版本)。这三种不同的处理,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琶音一般用在最后节奏放缓的地方,一个就足够了效果比较好,但位置也很讲究。所以我感觉在这点的处理上,王鹰最好,弹指之间次,其他版本最差。 大致一样,感觉相同就行 楼主对于这个问题挺没劲的。。。。。 钻研是好事啊 其实我最需要的是这首歌的前奏,本来想在网上搜索简谱的,可是找不到!如果哪位朋友有简谱,麻烦给我看下。如果你能准确扒出前奏,我更是不胜感激! 这样的帖子才叫讨论。。。精华~~ 顶啊,我下来研究下. 我来讲讲这首歌的编配和练习的方法。
这首歌词曲俱佳,在这方面不做太多评论,下面步入正题。《弹指之间》上面讲了很多技巧,紧接着也附录的歌曲来练习,但是要知道,一首歌曲在编配方面涉及的技巧可能是综合的,而不仅仅是本单元讲的内容。《她来听我的演唱会》里面就综合了很多。这首歌曲的音乐形态是慢灵魂乐,这在流行歌曲中是最常见的形态。由于歌曲的速度比较慢,属于慢歌,所以伴奏织体就搞的尽可能密集点,这样听起来感觉比较好,如果还是比较松散的伴奏,你自己试下就知道是什么效果了。伴奏运用的和弦并不难,关键在在于大横按和弦Bm和其他和弦的转换,以及一些和弦在转换中跨度比较大,注意连贯起来。伴奏真正难的地方就在于节奏的把握,因为有不少切分节奏。具体技巧方面大量使用了钩击滑弦,这种基本功是一个吉他手所必须掌握的,还有双音的运用,不能偷懒只按一个高音。我觉得歌曲编配的妙处在于,一方面是重根音的使用(看出来没有,这里是十六份音符,速度快了而已,请参阅《弹指之间》重根音部分),听起来有一种特别的效果。王鹰的书上把它叫做重音移位,造成听觉上的错觉,有种三连音的感觉。另一方面是在乐段衔接处,和一些时值长的音符处,添加了一个小乐句13465,在伴奏中多次出现,这和另一首经典的吉他弹唱歌曲《乡愁四韵》有相似之处,增添了伴奏的可听性,也是打破单调伴奏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所以弹吉他不仅仅是照着谱子弹就完事了,自己要多思考,自然就有收获。对于书上一些经典的曲目,如《遇见》、《泪洒天堂》、《恰似你的温柔》等,希望你能用心来弹。在以后你自己编曲时,自己就可以借鉴和发挥了。
下面说说练习方法。现在网络很发达了,网上的资源很多,练习大体有四种途径:1、听原版伴奏;2、听高手在网上的弹唱;3、听高手在网上的纯伴奏;4、自己对着谱子练。我感觉把这四点结合起来效果比较好。 其实扫弦的节奏型很单调,还是分解弹法丰富啊!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几乎经典的弹唱歌曲都是分解手法! 我见两样都难无论是扫玄或分解还包括会弹的曲子~到现在还没发现那个容易。 14楼,王鹰马鸿要扒一首歌,没有扒不出来的。但要时间, 你以为他们每首歌都会花大量的精力去扒带和原曲扒的一样么,他们一般的曲子都是听几遍,然后写出大致的和弦和旋律,再简单修饰,润色。其余都是请伙计做的。他们就是再厉害,也不可能一遍弹下来一个不错,别说他们,只怕全世界这种人很少。 但你可以听无数遍,就是再难的歌,你一个音一个音去听,没有扒不出来的谱,态度问题罢了,扒带完全是个死东西。 就是不会弹吉他的人,主要耳朵好试,都可以扒 不得不承认其实楼主和我一样,
我们都是--治学严谨--的人! 原帖由 人工泛音 于 2008-11-20 00:46 发表 http://bbs.guitarschina.com/images/common/back.gif
14楼,王鹰马鸿要扒一首歌,没有扒不出来的。但要时间, 你以为他们每首歌都会花大量的精力去扒带和原曲扒的一样么,他们一般的曲子都是听几遍,然后写出大致的和弦和旋律,再简单修饰,润色。其余都是请伙计做的。他 ...
是这样的,不过一般人们对原版更有感情,毕竟听了一百遍了~我也总力求原版,想想其实也没什么必要,但就是有强迫症... 关于前奏1-4那个滑
我是直接用GLISS
中间部分王英的好些 特别是“嘿一嘿嘿”那块 前奏的滑弦那里,我倒觉得1到4品更有味道,不觉得是个错误 提高自己的实力.
自己扒~~ 我练的是孙海波的
练了好久
楼上的大姐
这歌扫弦还有味道吗 是啊做事情要严谨好,,这位兄弟,我一定顶你,因为我们都追求完美,,但又不失自我,,谁说追求原版就太死板,,!是你们自己的问题吧?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n96Tqa8WHVY/我见你那么执捉,,我帮你把,,找个视频你参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