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E与降F
在宋大叔的"看谱学歌与基础乐理2"中宋大叔说,没有升E与降F,那样说是闹笑话
但在李重光的乐理书上却提到
在钢琴键盘上,包括白键和黑键,相邻的两个琴键都构成半音
按照十二平均率,E到F是半音没错啊,而且李重光也给出图例,上面有写升E与降F嘛
为啥宋大叔会那样说啊?
不是的 按照 严格 音乐理论 好像是要分开的
就好像 升b调 跟c调 是不一样的!
不知道 对不对 我也是 看人音的李重光的书的! 我用男人和女人来做比喻
如果下面这条成立并且不包括其他因素:
非男人=女人
非女人=男人.
那么只要说是男人和女人,并不需要说非男人或非女人
所以
#E=F
bF=E
那么只要说E或者F,并不需要说#E或者bF 原帖由 zrqh 于 2008-4-27 17:05 发表 http://bbs.guitarschina.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用男人和女人来做比喻
如果下面这条成立并且不包括其他因素:
非男人=女人
非女人=男人.
那么只要说是男人和女人,并不需要说非男人或非女人
所以
#E=F
bF=E
那么只要说E或者F,并不需要说#E或者bF
那B到C之间也是半音关系
是不是也没有#B与bC
只叫B与C
还有要怎么解释李重光的那个图例
上面有标着#E bF,#B bC
[ 本帖最后由 卡农味 于 2008-4-27 17:53 编辑 ] 不是说没有,只是没有必要那样说而已
你按照这个观念去学就可以了,没必要抠的这么细
[ 本帖最后由 zrqh 于 2008-4-27 19:54 编辑 ]
回复 #6 zrqh 的帖子
我知道了,谢谢^13 如果按照传统乐理或严谨点说,升E或降C这些都是有意义的。解释一下“音程”,音程分度数和音数,有时度数相同音数会不同。 举个例子,例如:C——G包含CDEFG,是五度,bC——#G、#C——bG也都是五度。但是他们的音程是不同的,因为音数不同,不过这时bC有了它的意义,如果写成B的话,B——#G就是六度了。
其实这东西真是一点用也没有,不用那么较真。^9 ^9 ^9 ^13 ^13 ^13 简单点来想,只是个音名的称呼,不用太认真来看待“升E与降F”这个问题 ^12 用在五线谱与度数的概念中就有了
比如
D的往上增2度=#E
E的往上增1度=#E
G的往下增2度=bF
当我们把五线谱1234567都升的话
就得到#1#2#3#4#5#6#7
也就得到了#E和#B
他们的度数关系没有改变^12
而我们得到的#E还是在5线谱的第一线上(也就是原来的E..........加一个升号)
这时的#E≠F 那是理论....
没必要较这个真儿...
明白怎么回事就好了 四楼的同学实在太有才了,我支持你。 这个问题嘛~~
请楼下的回答~~ 对此只能说一句
:宋大叔错了!~~~ 怎么感觉成了一个饽论题了?
个人意见:大家都应该再深思一些
1)音乐是流动的,最基本的例子,哪怕不考虑和声,仅仅针对音阶,那音阶是有上行、下行的,大家觉得同一个音,在上行、下行中的“相对”位置是与固定音高一样“绝对”的吗?2)同样,在和声体系中,“F”这个音,是不是在另一个和声中,就不是“F”了呢?
应该这样去思考,或许答案已经不重要了,毕竟理性对于音乐来说是个重要工具,而且是可以完全变成私人理解的,只要你能去相对“系统”地理解,和创造音乐。
以上言论,与是否能创作出获得共鸣的音乐,无关。是不是大家应该对“音程”的概念再理解透一些,“音程”是有方向的,这种方向对色彩是有影响的,足矣。 同意楼上的,简直是个哲人啊 理论上说是有的 但是不采用这种记法 胡说,#E有什么奇怪的,#f和声小调的7级,巴赫都会用。
bF少见一些,但作为bA大调的降6级,也不是没有道理。
宋说没有#E和bF,不仅是没有等音的概念,连调式也不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