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手漫谈自己的器材发烧路(转载)
来源于:风华艺校吉他手漫谈自己的器材发烧路 这几年在这条路上摸爬滚打过来,又看到周围无数的琴友也在重复着和我一样的道路,未免还会碰到我原来的烦恼和痛苦。所以斗胆将我和我熟知的琴友的发烧历程总结出来。希望要上路的琴友能得到些借鉴。您如果已经是“过来人”了,而且文中所述和您的经历类似,请会心一笑,表明咱们产生了“共鸣”。
另外要说明的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这里所说的琴友或发烧友指的是和我一样的广大业余爱好者。咱们共同的特点是:第一,完全是自费发烧(花钱买罪受?);第二,经济并不十分宽裕。判断依据是您最近时常想念的吉他或音箱的售价是您父母月收入的二至二十四倍。而且倍数越大,说明您发烧的度数越高。正是这两个特点,注定了我们广大的琴友发的发烧路无比的曲折。如果您用的是公家的顶级器材,或者觉着开始就买“顶级”吉他加一套专业音箱并不是很大负担的话,本篇文章肯定就不适用于您了。
一、上路之前
大多数人在正式发烧之前都有一定的弹琴经验,或自己有把廉价的木吉他,或弹过朋友的木吉他或电吉他,甚至自己已经有一把电吉他,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后来会如此的痴迷。驱动你踏上这条路的动力是多种多样的,或者看到朋友给你show了精彩的一段演奏,或者看到哪个guitar hero的现场演出,甚至仅仅是墙上的一幅海报,你好像一下就被感染了,就像得了流感一样。你开始想我是否也能“演奏”出这样的旋律。碰巧一次朋友帮你录了一段你弹的东西,看看自己这简陋的设备出来的声音真是惨不忍睹,你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钻研一下。
二、双摇,一定要24品双摇才能搞“创作”
只弹过木吉他的你觉得以前弹的东西表现力不够的原因归结于没有选对琴。买琴之前你要经过一番考察。这“考察”是你慢慢推开了吉他世界的大门,各种品牌型号林林总总,你肯定会感慨于这个世界的博大和你囊中的羞涩。经过一番痛苦的抉择,你终于下定决心,把你能承受的最贵的一把国产或进口的24品双摇琴请了回家(本文尽量没有提到品牌,但“品牌”有可能是在以后是你苦恼的重要因素之一)。你在不知不觉之中已把双脚踏上了这条发烧“不归路”。
三、要配齐各种效果器,最起码是常用的各种效果。
在你用你新买的吉他弹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要出“作品”远不是有琴就行那么简单。回过头看名家的作品,哇音,延迟,移相。远不是你的小音箱能调出来的声音。你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是你发烧历程中又一次飞跃(发烧温度的攀升)--你开始关注效果器了,虽然你现在看到的只是效果种类这一项。你开始挖空心思要“凑”齐所有“常用”的效果器。不幸的是当你在开始买吉他时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刚刚“放完血”的你更加苦恼于资金的不足。可这迫切的愿望时那么的强烈以至使你盯上了“便宜”的综合效果器。这样你就能用有限的资金完成你的计划。你甚至为找到这样高性价比的效果器感到洋洋得意。
果然,你在效果器上的投资没有白费,你的琴声有了显著的改观。虽然这可能仅仅是由于你效果器有了压缩,失真,调制,延迟等效果而给你带来的“与众不同”的感觉。你周围的人对你的“作品”的认同和夸赞无疑又给你增添了继续前进的动力。
四、再来一把琴,要用专业的标准要求自己。
再添一把琴的想法此时又滋生出来了。你说服自己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是:
1、可使用不同的调弦,一把标准音,一把降半音;
2、一把练习用,一把演出用;
3、有一把备用的琴以防万一;
你试图用这三个理由说服自己但又不愿意深究这三个理由是否成立。因为你心底深处真正的想法是要买一把更好的琴(时下叫升级)。可是在你买第一把琴时怎么也想不到会烧到现在这个程度或者当时确实财政吃紧,总之,你认为只有再买一把更好的琴才能配齐你的“系统”,而如果只有当前这一把琴的话肯定会妨碍你出“作品”。
经过长时间的紧衣缩食,你终于又实现了你的这个愿望。有了两把琴的你终于有了点“专业”的自我感觉,特别是跟朋友一起“jam”的时候。可是新鲜一过,你才发现:
1、不同的调弦练琴时不常用到,就算有也可以用winamp的插件临时移调;
2、就算是练习的时候,你也要用好的那把。
3、很少上台的你根本不需要备用琴,而且本身琴出毛病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慢慢的,你又开始用一把琴了,当然是更高级的那个。原先的琴在你小屋的墙角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五、效果器除了种类以外,更重要的是调节的范围和参数的多少。
你原本以为在器材上的投资已经结束了,可不幸的是这只是你花钱高潮的序曲。
随着你琴技的提高你开始又一些作品需要录下来。原本听着也还凑活的声音怎么回放出来仍然惨不忍睹。无疑,这个效果器已经难以满足你越来越挑剔的眼光了。你现在也知道了“音质”是怎么回事,越来越注意自己设备发出的声音好不好,失真等效果对不对味。你开始意识到刚开始买效果器时只考虑效果种类可能是最不成熟的行为。虽然也许是你的效果器没有调好,或是录音时出的问题,但你还是越来越不满足你这个廉价的“低素质”效果器了。
这次你确实比原来成熟了,学会了在买东西前先找齐所有的资料,反复对比各项指标,也开始在吉他中国的音箱效果器论坛打听并评论着一些产品。还是由于资金的原因,你不得不考虑性能价格比。虽然开始你仍然觉得没有必要买硕大的综合效果器,但已拥有很多资料的你后来慢慢发现这些效果器和那些“业余”的综合效果器的的差别不仅仅是功能,效果种类,可调性,而是音质和做工的不可比性。这一点在效果器的价格和重量上充分体现了出来。换句话说你觉得现在只有这种高档的效果器才能满足你高级别的要求。
要买这种效果器的想法刚冒出来的时候着实吓了你一跳,因为这意味着你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这远远超出了你最初的心理底线。况且这钱不是一下能攒的来的。
然而你现在“中毒”已经太深,你开始每天晚上睡觉都梦到那一两台效果器。经常在陪家人逛街的时候跑到琴行,“爬在柜台上痴痴地看货架上的‘梦中情人’直到口水流出来”(一位吉他中国坛友的妙语)。你终于无法承受这一番痛苦折磨,痛下决心,砸锅卖铁也要买下这效果器。你首先想到的是把你原来的效果器出手。可到了吉他中国的二手论坛你才知道你悉心爱护下的足有九五成新的效果器别人最多能给你五成的价钱。你终于明白了“鸡肋”的确切含义。由于你太需要钱了,虽然你心里痛骂着对方但还是把效果器留给了他。
当你终于把“梦中情人”拿到手上以后自然是无比的欣喜,虽然欣喜中带有一丝心痛。插到家中的设备上发出的第一声响表明这“高素质”的效果器果然不负众望,这使你心理得到了极大的安慰。可在以后的使用中你越来越发现实际你并不需要这么一台效果器。从练习的角度来说以前那个“垃圾”其实也可以用的。终于等到学校的演出,摩拳擦掌的你后来才听说学校的舞台音响不行,调音师也只是装一下样子,台下你的声音根本就听不到。退一步说,就算你的声音能听到,台下的同学也意识不到你这个“梦中情人”和以前那个“低素质”的效果器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区别。特别是当你扛着“梦中情人”和吉他去演出场地的途中气喘吁吁时,你甚至开始怀念现在已经属于别人的效果器了。
六、单块,你真的需要了!虽然主要是在心理上。
毕竟你在家看吉他平方和上吉他中国的时间要远远多于你练琴的时间,而在家时你又忘却了效果器沉重给你带来的不便。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你在看器材资料和各种测评文章时下意识的转变了立场:你总是不自觉的想寻求你拥有的效果器的缺点和不足。就象你爱一个人,她/他在你心目中太完美了,你害怕她/他会有一点点的瑕疵会影响到其在你心目中神圣的形象所以对她/他的缺点有一种神经质的敏感。
果然,一篇测评的文章把你彻底击垮了:“是非常值得拥有的效果器单块,特别是在众多专业乐手的使用和高质量的音乐作品中便可充分体现。”。
再对比一下价格,就算买几个著名的单块也要低于你现在这个综合效果器的花销。你现在脑子里完全充斥着你的效果器这个可能是唯一的但现在是你最介意的缺点。你越想越觉得你好象又犯了个错误。
单块,你真的需要了。虽然主要是在心理上。
七、tube amp,一个新的梦想的开始
看看guitar hero身后的音箱堆成了墙,head+cabinet的想法开始滋生了,光从外观上这种音箱就非常拉风,更不要说音色。你原来只知道这种音箱只有专业的乐手才会使用,现在你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他们要用。虽然电子管音箱在使用,保养方面要麻烦一些,但它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就连网上也有人说某某DIY的全管音箱比中档的某晶体管音箱如何如何的言论。
虽然电子管音箱在国内的品种不多,但你还是可以有多种选择。从几千的combo到几万的分体式,你都可以量力而行,作出合适你的选择。它与晶体管音箱的差别买了你就知道了。
可当你真的投资买了电子管音箱以后,你会发现比起你以前的箱子,真是太麻烦了。搬运使用都格外小心,可气的是音量要开大些才好听(我的邻居怎么办啊)。这就是为“追求音质”而付出的代价。
然而对“追求音质”是无止境的,不同的电子管音箱声音又各有特色。这什么时候算到个头啊?
八、你又需要一把木吉他了!但你现在管它叫Acoustic Guitar。
虽然这条路上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痛苦,但走到现在你才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痛苦:拥有这么多器材的你每天还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能在学校演出的机会一年也没几次,即使能演出也是上台摆个样子,没人留意你器材多么好,琴技多么棒,真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看了一些国外大师的不插电视频,你突然发现原来Acoustic Guitar也有这样的
杀个发坐坐``哈哈:D OH MY GOD!
看的我都有点不敢往下走了啊 :Q :Q :Q :Q 没看出哪儿发烧了,是不是真发烧了,烧糊涂了? 楼上的闭嘴 呵呵~~好帖!上去 我看了之后 我感觉我以后还是少逛2手斑的好 烧吧,烧这个也是有形资产,不象玩网络游戏,那是真烧啊,记得前一段时间有一网友化45万RMB玩<征途>到处讲座游戏心得,那是烧糊涂的了,怎么的也比花500W写博客的那"主"强些. 呵呵我才走到第3步.. 止步~ 有点小幼稚了,放15年前的标准看还行。 男人的天性,劝也没用,买器材总比吃喝X赌强!:D 我会走下去````放心```坚定的``没说的``` 哈哈~~~真是一条轮回的路啊~~好文!!:Q 这话说得虽然是那么回事~但是我觉得不叫发烧~。。。
发烧是买什么东西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其实一个专业吉他手,他必须要有他自己的习惯使用的设备,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而一个业余吉他手实际上也是以专业吉他手为模仿对象的~所以,这条路没有什么错~ 没话说,顶啊! 我还是觉得继续下去好!
玩音乐,追求音色很理所当然呀!总好过把钱花在吃喝嫖赌上!
如果这样“发烧”能使中国音乐能正确地发展下去,怎么花都值得!;) 继续走!继续失去!在我来不及难过的青春!
继续吧~!青春是无价的~!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
在自己青春无敌的日子里~怎么折腾也不是错! 燃烧吧!
小宇宙! 东西买多了自己都乱了~ 我觉得“发烧”也应该适当
有些用不着的,买了也是摆设 我已经烧到第七步tube amp了,,,,
正准备烧第八步 电箱琴,,嘿嘿 说的很中肯,感觉自己也走过,不过已经走出了差不多,因为我觉得在这些都齐了之后别人还是不懂你的音乐,你可能觉得别人档次低,自己无知音,其实这时你的路才真正开始了,我想音乐该回归生活,器材太无所谓了(得在你拥有之后才觉得呵呵,悲哀) 其他的我不说,我觉得有两把琴很正常啊,比如说我,就想有一把降调干金属,一把标准音弹点JOE和其他的东西,我不觉得这有那点不对啊。 很高兴,我烧到了第八步..................:cool:
PS:设备,技术,缺谁都不好!有钱啥都好!
12楼的KK,言之有理.................自己挣的钱,花起来就是踏实~:lol:
男人有点梦想,不容易!:cool:
[ 本帖最后由 浮出海面 于 2007-2-1 00:51 编辑 ] 1、可使用不同的调弦,一把标准音,一把降半音
哈哈~差不多!只是多降一点 想通了的话
一把SQ是可以用很久很久的 牛比牛比说的很有道理 原帖由 slash-7 于 2007-1-30 20:24 发表
说的很中肯,感觉自己也走过,不过已经走出了差不多,因为我觉得在这些都齐了之后别人还是不懂你的音乐,你可能觉得别人档次低,自己无知音,其实这时你的路才真正开始了,我想音乐该回归生活,器材太无所谓了(得在你拥 ...
果然层次高!!!:Q 其实论坛中一位朋友有句话说得很好的“电子管的音色正是吉他的音乐的精神所在,电子管的音色才是吉他手们源源不段的灵感来源”,当然,好的音乐没有好的音色支持,的确说不过去!
至于百姓对音乐的理解,那个话题可是复杂的了!中国的教育什么都没有,怎么理解???起码健全的音乐教育就不普及!所以我想在音乐上,在中国这样国情的国家,发烧友的带头作用还是少不了的!;) :Q :Q :Q 只有真正的喜欢才会买这些东西. 我认为应该按照自己的需求有目的性的,有针对性的,有选择性的,合理的投资是完全正确的!
哈哈﹐
哈哈﹐这就对了﹐生命在于折腾吗﹐我和我身边地朋友都是好折腾的高手﹐到最后能陪伴自己的只是sq哈哈。拥有了才知道也就那么回事了。 哈哈。。。怎么和我的经历一样样呢?我比你说的还烧呢,我刚订了套PA SYSTEM,还做了隔音墙,现在电吉他5吧,木吉他2把,效果器2个,单块6个,看来我是神经病了!!! :Q :Q 没有的时候 就惦记着,所以你必须要知道拥有后的感觉!确实是好!但是久了也就那样! 人生就是要不段突破,不段超越!如果一辈子只是满足于一把SQ的话,似乎这些不叫弹吉他了!:cool:哪怕以后有了电子管音箱,我想我对于器材方面还是有追求的!这些东西不会嫌少的!
哈哈,进入了音乐的怀抱,就是涌无止境地追求,为艺术奉献自己的力量! 我日,一针见血啊.好象有鬼神相助啊. 上去!
好文章! 頂一下!!好帖
算是給大家的提醒!!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