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今天,明天
八十年代,已成了一个远去的背影。它曾让走过它的人们刻骨铭心,因为它充满激情,泪水,彷徨,呐喊,甚至绝望。它就像一曲悲情布鲁斯,交织着不堪一击的理想主义和哀而不伤的末世情怀。当朦胧诗代表人物北岛大声喊出“我不相信”时,崔健也用《一无所有》宣布了中国摇滚乐的诞生,这是中国音乐史上一个革命性的、里程碑式的声音。崔健敏锐而又尖利地表达出了一代人的生存状态和自由精神,他直接造就了一代摇滚青年,我们不知道崔健是否依然孤独,但有了崔健的中国摇滚,肯定不再孤独。弹指一挥间,二十年悄然过去,让人不禁感叹:十年一觉摇滚梦,花落人亡两不知。崔健老了,张炬走了,长发飘飘的“唐朝”堕落了,窦唯在痴人说梦中离我们越来越远,今天的张楚也许会告诉我们没钱的人才是可耻的,郑钧的音乐中也不再饱含赤裸裸的欲望。有人曾讥讽地说,二十年中国摇滚走的非但不是一条新长征路,而是一条“伟摇滚—伪摇滚--萎摇滚”之路,更有人爱之深恨之切地诅咒:中国摇滚,别摇了,滚吧!中国摇滚精神真的失落了吗?后崔健时代的摇滚人是否只是在玩心跳,玩另类,玩技术,玩噪音,玩地只剩下垃圾?
然而,过度的怀旧必然走向对现实的彻底否定和极端的虚无主义。不可否认的是,在新一代的摇滚狂欢中,也有对摇滚精神更锐利的把握,正像新摇滚的代表人物许巍所说:“我只有两天,一天用来出生,一天用来死亡”,也许真正的生活始终在别处,真正的摇滚也始终在别处。地下摇滚大腕盘古乐队以“摇滚李敖”自居,并把格瓦拉的名言视为座右铭:“在别人的苦难面前,我怎么能转过身去。”在他们的原始和粗糙中,我们依然可以找到摇滚精神中不可或缺的浪漫元素和理想主义。和最初的摇滚相比,当下的摇滚确实已失去了当年的纯真和动人,多了些剑走偏锋的邪恶和噪声,然而,谁又能知道在他们中间会不会开出美丽的恶之花呢?
现在,让我们来理性地怀旧和热情的展望,让我们来倾听老一代摇滚人的心声:
到底什么是摇滚?摇滚何为?中国摇滚汲取了哪些国外的营养?昔日的摇滚英雄今何在?中国摇滚走过了什么样的道路?中国摇滚是否依然一无所有?又将摇向何方?
我们相信:生活不死,摇滚不死;只要在路上,就会有希望。
热爱摇滚,不需要理由。
赞同
应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摇滚,去热爱摇滚! 以下是引用小孩在2002-10-5 19:56:13的发言:
应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摇滚,去热爱摇滚!...
我并不觉得一定要鼓舞更多人去热爱摇滚,
我们认识摇滚么?
首先要明白摇滚是什么?
它究竟需不需要被大多数人所去了解,去认同?
这样对摇滚就一定积极么?。。
唉,这是什么文章啊,和有些媒体上那些不懂装懂,自以为一针见血的枪手文章有什么区别…… 金属金属金属万岁 我咋瞅着这么眼熟涅~从哪抄的??
走咧!伤自尊咧!! 更是喜欢这样的帖子 中国没有摇滚
玩的都是 二手音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