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琴”这个词,电吉他到底有没有这回事??
如题,一把新电吉他到底有没有开琴一说,就像煲耳机一样,我之前倒是听说过,新琴经过一定的弹奏,共振,音色会变得更好,比如延音加长,共振更加明显。为什么这么问,是因为手头有一把琴,经过半年的养护,每天2小时的弹奏,确实有很大的变化,原来觉得共振不太好,随便当个练习琴,实验琴得了,各种折腾也不心疼,但是前一段突然发现他的感觉也超过我手头最好的琴的感觉,所以问问。也可能是拾音器的衰减,达到了拾音器的最佳状态所以音色特别好,这个不是太明白,所有求教,兄弟们踊跃发言啊,要是真有开琴这一说,那么要注意什么,因为我又搞了一把新琴,准备验证。 太厚太大一块实木了, acoustic guitar弹开声都要多久. 实木的电吉他还是别太在意这个了. 没有...拾音器据说有点关系 会有影响,但那个过程很漫长,所以简单说就是多弹,没时间多弹就看我的旧帖,有机械人代劳 拾音器电路没这回事,是瞎掰,但磁铁有衰减的问题,但那不是好事 疯狂的和弦 发表于 2017-2-17 12:57
太厚太大一块实木了, acoustic guitar弹开声都要多久. 实木的电吉他还是别太在意这个了. ...
我那把一开始觉得不太好的琴确实发生了变化,这让我很不解 堕落VS追求 发表于 2017-2-17 14:13
都是玄学,尤其是拾音器,出场时候所有参数都是准确的,一旦有变化那么肯定是与原设计产生偏差。而所谓的改 ...
一开始我也觉得有点玄学,实话讲,我说的这把琴是一把库存的日产jackson,dkmg,有点瑕疵很便宜收的,拿到手觉得共振不太好,延音短,音色有点糊,和美j比啊,一开始就没看好他,各种折腾,完全当成是个实验琴,但是他发生了变化,现在的中频非常好,不糊了,而且不插电的弹,明显感觉共振很好听,这是什么情况 Hendrix-HK 发表于 2017-2-17 14:43
拾音器电路没这回事,是瞎掰,但磁铁有衰减的问题,但那不是好事
拾音器的衰减之前有过耳闻,当时看的好像说是衰减到原来的85%时是他的最佳状态,当时就觉得有点玄乎,没太在意这个事,不知道真假 电吉他不太明显,箱琴很明显 Hendrix-HK 发表于 2017-2-17 14:41
会有影响,但那个过程很漫长,所以简单说就是多弹,没时间多弹就看我的旧帖,有机械人代劳 ...
简单的说,原来插上电搞金属有种一片一片的感觉,糊了吧唧,现在会有比较透的感觉,一个琴友说琴弹开了,把我说蒙了 但是有一种现象是已经证实的,比如一把新琴刚一开始,琴颈会随着季节有明显的的变化,可能要求高的化,要经常调。但通过经常弹,经常上指板油,一年左右,琴颈会变得比以前稳定,基本上个季节不用怎么动,我的好几把琴都有这种感觉。但应该不算是开琴的范畴吧 lyh0720 发表于 2017-2-17 15:01
我家那个菜板子 经过了菜刀的洗礼 估计已经开声了。。。。我今晚拿他做个ukulele ...
悟空,又在调皮 堕落VS追求 发表于 2017-2-17 15:01
这个问题如果不是个人心理问题,那么就是弦高问题。任何一把琴,包括木琴,琴弦太低都会对音色打折扣,琴 ...
兄弟你说的这个我知道,拾音器的高度,琴颈的变化,弦距高低,对这个都有影响,特别是弦高和拾音器高度。 punkhead007 发表于 2017-2-17 14:59
简单的说,原来插上电搞金属有种一片一片的感觉,糊了吧唧,现在会有比较透的感觉,一个琴友说琴弹开了, ...
http://bbs.guitarschina.com/thread-1823069-1-1.html
木头本身是生物,做成产品后也会随时间和使用的影响有变化。
电路金属是死物,不会变的。
hifi 届的真空管之类是另外一回事,和吉他的简单电路不能相提并论 Hendrix-HK 发表于 2017-2-17 16:33
http://bbs.guitarschina.com/thread-1823069-1-1.html
木头本身是生物,做成产品后也会随时间和使用的影 ...
我擦,一开始以为你说机器人是开玩笑,原来真有这玩意,真牛逼 punkhead007 发表于 2017-2-17 16:41
我擦,一开始以为你说机器人是开玩笑,原来真有这玩意,真牛逼
我觉得是有开声这一说的,但是有的琴明显有的不明显
我有一把弹了两年才开,有把垃圾半个月就开了
好几年前买过一把中分,刚收到时延音那个短啊,又是延音夹子又是调琴换弦的,然并卵,还是那个逼样
没办法,当练手琴呗,然后我用这把琴练了两首曲子,都挺难练了好久,半年吧,这货居然莫名其妙的的开声了
咋描述呢,不插电听干琴,声音不紧了,开阔了,共振好了,最主要是延音变长了 没有吧?可能一套新弦弹久了会有些变化!
发自吉他中国iPhone客户端 看帖顶帖 木头会不会被弹”开“不知道
我觉得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一把琴如果一直不弹,偶尔弹时感觉就不那么好
人和琴之间有一个适应程度,光这点足矣导致上面的感觉
而琴自身有没有变化,木头会不会”开“
这个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的吧 哈哈 可能是木头变形造成弦距弦高等细微调整 然后影响音色? 会,我gibson是1993年的,你拿现在什么新gibson都出不了那个动静
发自吉他中国iPhone客户端 音箱应该是需要的。
因为音箱是需要变形的。
还有电子管的设备,工作状态好像是会变的。
其他的应该是没有必要吧?? shiguohui6833 发表于 2017-3-3 08:01
会,我gibson是1993年的,你拿现在什么新gibson都出不了那个动静
发自吉他中国iPhone客户端 ...
那是老化了吧??
对音色的要求,
很多时候是属于没必要的。
每个批次的恐怕都不一样。
哪个是好的??
你觉得很好的,别人可能觉得垃圾。 可能和环境有关系,木头所处环境湿度会对共振有影响,原声吉他明显些。电吉他上可能理论上说的通,但实际是心里作用打些。还有的可能性就是琴弦高度,张力的变化 xuxihui 发表于 2017-3-3 11:27
那是老化了吧??
对音色的要求,
很多时候是属于没必要的。
您说的对,我的R9也是垃圾 shiguohui6833 发表于 2017-3-3 17:05
您说的对,我的R9也是垃圾
可能坏了,你还真当神器了?? 你的耳朵习惯了
你的手慢慢适应了某些特性 xuxihui 发表于 2017-3-3 17:18
可能坏了,你还真当神器了??
可不,因为我傻啊,您用啥?汤姆墨菲?您的作品呢?这好的琴放家里下崽? shiguohui6833 发表于 2017-3-3 17:23
可不,因为我傻啊,您用啥?汤姆墨菲?您的作品呢?这好的琴放家里下崽? ...
哟,跑这bb来了?
不告别gc了? 我觉得开声 有这个东西 但就像楼上哥几个说 对电琴没木琴的那么明显否者YAMAHA等大琴厂也不会有类似开声 老化木头这个工艺用在琴上{当然不信的人也可以理解为圈钱手段}YAMAHA2024 2025等BASS就用了此技术使新琴 状态像弹了好多年的琴体一样 本帖最后由 am79 于 2017-3-4 20:51 编辑
据我所知,好像有专门的器械及软件,可以探测得到乐器发声的各频段的波形图,得出详细的数据。你买一把刚出厂的新琴来,测一遍;弹它一年半载再来测一遍(前提是琴高之类的参数都不变),然后比一下参数有什么明显不同。光用耳朵听很难得出翔实数据,那是感性认识,没办法量化。什么“圆润”“通透”“下潜”“干瘪”之类的形容词只适合用到玄学领域,因为它们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数据化。
乐器本身的状态可能随季节略有变化,这倒是真的,主要是温度+湿度,会导致乐器形状结构略有变形、含水量变化,从而影响音色,这是可以解释得通的。古诗中还有“犹恐春阴咽管弦”句,说的就是湿度的事儿。但这与所谓“开声”是两回事。如果你承认开声一说,就等于承认“一块木头上面绑了金属丝震动N个月后木头的结构就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没结论。
至于音响界的玄学就更玄了。我估计乐器界的玄学与音响界实在有不可推卸的关系。但音响的厂家从不提“煲机”“开声”之类。如果他们承认这个,就等于承认他们制造的硬件参数不稳定,这不pia~pia~打自己脸么?但消费者群体却承认这个,我猜特么的多半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耳朵有多么灵,然后用几个“圆润”“通透”“下潜”“干瘪”的形容词来震慑一下别人,你要是承认听不出区别来就丢人了。这就根当年魏晋时期吃五石散的风气一样,高门贵第才能吃到五石散,吃完浑身发热脱衣抽风一会儿是很时尚的;如果你没这个经验说明你家不高贵,所以民间也常有屁民常常当众表演发热然后脱衣抽风一会嘴里还念念有词“散发了~”以示自己吃了五石散从而暗示自己门第高贵。
不同时期心情也挺重要的。。 吉他这东西和女人一样 am79 发表于 2017-3-4 20:37
据我所知,好像有专门的器械及软件,可以探测得到乐器发声的各频段的波形图,得出详细的数据。你买一把刚出 ...
我要是**教主就好了,可惜没那个口才
但是我要安利你一下
买个差不多点的hifi耳机试试,初听和50小时以后差距挺明显的 你感觉手感音色好了, 说明你的审美已经下降啦 , 哈哈 , 已经适应了这把琴的手感跟音色!木琴开琴有说辞, 但是电琴,没有! 吉他我刚刚学,不太懂,但是小提琴是有这种现象的。
买过最贵的一把琴快3W,但是束之高阁已久,因为声音发瘪,拉起来也各种不舒服,,,一直用的一把琴我小舅从上音拿的,用起来各种顺手。 ebenezersong 发表于 2017-3-5 08:30
我要是**教主就好了,可惜没那个口才
但是我要安利你一下
买个差不多点的hifi耳机试试,初听和50小时以后 ...
我没用过HIFI耳机,用过最好的也就森海塞尔200多元的,从没感觉现在的音色比初买时变好,变差了的倒是有几副。如果一定说这世界上有人长着金耳朵,这个我承认。但同时我承认我不是,我身边也从没见过这样的人,可能是我的圈子太low吧。想要说服我,还是给我看参数吧,有数据在比什么“通透”“圆润”这一类的形容词要有说服力多了,平均值、方差、SD、SEM、*,**,***这些概念可以说服我。 am79 发表于 2017-3-5 14:15
我没用过HIFI耳机,用过最好的也就森海塞尔200多元的,从没感觉现在的音色比初买时变好,变差了的倒是有 ...
哈哈,我放弃说服你了,我也仅仅是初烧
不管是听音乐还是玩音乐,开心就好嘛
还是大脑最重要,比如不论音色,听同一段乐句,断句的地方不同就能听出不同的感觉
再加上音色差别呢,就更不同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