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河人- 发表于 2014-1-30 15:47:23

倪本初 发表于 2014-1-30 16:54:20

这里有一首原创的作品,还不错的,上海林幻奇老师的作品“Calling”

http://www.ximalaya.com/#/1074291/sound/347616

josephshen2013 发表于 2014-1-30 17:29:05

其实原创、改编都是可以的。

smarthin 发表于 2014-1-30 18:41:56

所以他们叫演奏家,不是作曲家

fangkuai7 发表于 2014-1-30 18:50:40

泰雷嘉?几零后?

cw20020812 发表于 2014-1-30 21:30:11

回复 1楼 湍河人- 的帖子

你觉得你很了解中国古典吉他吗?

失色的水彩画 发表于 2014-1-30 21:34:43

中国本来就落后好吧

cw20020812 发表于 2014-1-30 21:47:15

台湾和大陆有些作曲家写了些古典吉他曲,那算不算原创呢?因为文化的不同,老外不见得会去弹他们作的曲也不见得会去推广。就如老外来学中国的秦腔,按你的认识他们再搞个原创你觉得其原创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个人认为中国古典吉他再怎么去原创绝不可能达到你说的泰雷加卡尔卡西这些大家的高度,其中绝大部分的原因在于文化特别是音乐文化的巨大差异造成的。请指正!

[ 本帖最后由 cw20020812 于 2014-1-30 21:49 编辑 ]

湍河人- 发表于 2014-1-30 23:39:57

都市蜉蝣 发表于 2014-1-31 03:09:06

原帖由 湍河人- 于 2014-1-30 15:47 发表
这里不是说谁弹的多快,不是谁的修吉他修的多,也不是谁拿奖拿的多,这里主要是中国的吉他音乐缺少最自己的原创的东西,大霍塔的单音鼓敲的再响也只是自认高深的玩弄…原创的东西几十年没有多少,特别是对位严谨的古 ...
没想到春节有如此沉重的话题,这里我想聊一下个人看法。
    首先,吉他作为目前三大乐器来讲,因为音量的局限性和历史原因,始终排在钢琴和小提琴之后,不只是在中国,在世界范围都存在这个问题,在综合乐器比赛中,第一名都是给钢琴或小提琴。但古典吉他作为一个和声乐器,音色优美,声部饱满,模仿能力强和便携性的特点使她能延续几百年而不灭绝,注定古典吉他将在今后很长时间在夹缝中存在下去。
    第二,在现代和当代交通和资讯发达社会中,几千年发展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音乐元素基本上开发得差不多了,想要找到一种带领古典吉他崛起的新的风格目前已经是世界难题。中国民歌,古曲在20世纪已经在ZF的主导下,都已经改编得七七八八。古典吉他很难有新的音乐元素激发灵感。
    第三,商业利益驱动,文艺的市场化,制约了正式严肃的古典艺术的发展。霍尊的《卷珠帘》今天红遍大江南北,这首曲子含有丰富的中国元素,我也听过其他乐器演绎的版本,也非常好听。但这首曲子最终是以歌曲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不是霍尊擅长的钢琴或其他乐器演绎出来呢,原因是无论创作者和推广者需要利益的最大化。当今电子音乐设备非常发达,一个MIDI键盘就能模拟各种乐器,现在还有多少人为枯燥而又费钱费时古典乐器去投资呢。
    第四,中国风格的音乐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偏重于旋律优美,缺乏多声部和声丰满特点。而西方音乐非常注重和声效果,吉他恰恰是和声乐器,所以西方旋律优美的音乐能被广大爱好者推崇。中国风格的创作开始就只有旋律,不是同和声一起出生,这样不擅长和声的中国乐曲也比较难向世界推广。
    最后,中国市场经济开始后,拜金主义尤其严重,ZF、企业、个人有几个能支持鼓励古典艺术发展呢?在这种氛围下,有几个人能象巴里奥斯安于贫苦坚持自己的理想。读读国外古典吉他作曲家的历史,大部分都是有家庭,个人,团体和政府资助才有现代的丰富的作品。如果LZ真的想在中国出现这样的人,你先无偿投资1个亿将土壤平整好,然后撒上种子,记得天天浇水施肥整枝,估计十几年后或许有大果果结出来。或者自己忍受饥寒和人们歧视的眼光投身到不一定有结果的创作中去,也许也会有大果果,可能你还看不到大果果成熟,你愿意吗?
    此文是我个人的观点,不当之处望海涵。写完时是初一凌晨,顺便给各位爱好者拜年,新年健康快乐,万事胜意!!!

[ 本帖最后由 都市蜉蝣 于 2014-1-31 03:12 编辑 ]

湍河人- 发表于 2014-1-31 04:51:48

美丽音乐中心 发表于 2014-1-31 08:00:24

支持 支持

oo零 发表于 2014-1-31 08:18:24

不光是吉他 整个器乐界的明星都很少光搞歌唱秀 能唱出一个时代精神面貌来吗?难道只要一枝独秀 不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M1961 发表于 2014-1-31 12:34:56

原帖由 箫竖笛 于 2014-1-31 11:45 发表
楼主 根本就没想通 。
   只要是古典艺术 钢琴 小提琴 单簧管 交响乐美声歌曲。。。。它们的主旨就是演绎经典 ,你看哪个古典艺术形式提倡创作 是芭蕾舞吗,只要是现代或叫流行艺术 主旨就是原创性 肯尼基 理查德 ... 说的有道理!
就如歌剧《卡门》《魔笛》《阿依达》《弄臣》、、、、、芭蕾《胡桃夹子》《天鹅湖》《睡美人》、、、、以及各种交响乐管弦乐室内乐等,同样的作品上百年来有很多人作了不同的演绎,包括:版本、布景、乐队、指挥、演员、乐手、灯光等等,还有不同的观众和听众。这些不是创作?为何都乐此不彼、都(浪费)自己的生命?就是因为经典(当然翻译为古典)。
当然也有不少现代创作的作品,但是至少有很多在目前上演频率不是很高。
祝大家春节快乐!

自由琴声 发表于 2014-1-31 12:37:58

原帖由 倪本初 于 2014-1-30 16:54 发表
这里有一首原创的作品,还不错的,上海林幻奇老师的作品“Calling”

http://www.ximalaya.com/#/1074291/sound/347616


表示惊讶!非常好听的曲子,演奏也非常棒!!欣赏了!

湍河人- 发表于 2014-1-31 12:49:58

men2011 发表于 2014-1-31 21:45:52

按楼主进一步推,其实小提琴和钢琴也不怎样,再推,其实西洋乐器都那样,民族的呢?也不怎样
流行乐倒是跟着香港台湾日本欧美这么多年,和军备一样在逐步缩小差距
山寨是国人最强

ooff 发表于 2014-2-12 19:56:44

执着不是病 发表于 2014-2-17 08:54:53

回复 14楼 箫竖笛 的帖子

解释的很到位!

巢湖渔夫 发表于 2014-2-17 10:52:47

原帖由 都市蜉蝣 于 2014-1-31 03:09 发表

.第三,商业利益驱动,文艺的市场化,制约了正式严肃的古典艺术的发展。霍尊的《卷珠帘》今天红遍大江南北,这首曲子含有丰富的中国元素,我也听过其他乐器演绎的版本,也非常好听。但这首曲子最终是以歌曲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不是霍尊擅长的钢琴或其他乐器演绎出来呢,原因是无论创作者和推广者需要利益的最大化。当今电子音乐设备非常发达,一个MIDI键盘就能模拟各种乐器,现在还有多少人为枯燥而又费钱费时古典乐器去投资呢。 ..
丝丝入扣、同意蜉蝣的观点……!

湍河人- 发表于 2015-1-5 00:08:56

orionce 发表于 2015-1-5 00:33:07

什么叫机械死弹大曲目啊?

维也纳爱乐演个蓝色多瑙河算机械死演奏嘛?

一来就中国没创新,没原创,全世界都有现代的古典吉他曲目,现代作品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其他真的好听吗?

古典乐发展到现在本来就是个陶冶情操的东西,以个人的理解来演绎经典,本来就不是以创新为主,且小众。

你这就好比说姚明游泳弱爆了,所以他是菜逼。

什 么 逻 辑

lst2542564 发表于 2015-1-5 11:33:42

存在就是合理的,不要拿自己的眼光看问题,也不要期待别人都爱你所爱~~~

演奏家和作曲家的老生常谈话题,飘过~~~

Ruyo 发表于 2015-1-6 14:52:28

不只是古典吉他,其他古典音乐的现状大致相同,最近常看X视的古典音乐频道,大部分时间都在播朗朗,古典音乐好比浩瀚的大海,曲高和寡,但生命力旺盛,中国和世界从来不缺创作人才,缺的是能把那些隔世的作品演绎好并继续将之流传下去的人,因为这样的人可能几十年才出一个

JiangYing 发表于 2015-1-7 23:11:15

箫竖笛 发表于 2015-1-4 23:10
分析的很全面我喜欢
补充一点
    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比别的民族骨子里缺乏合作精神 而吉他这样的 ...

80年代就流传一句话 一个外国人是条虫三个是条龙,中国人是反过来。

翻译一下,萧兄的意思是:简谱,五线谱,六线谱是三条龙,加一起等于一条虫。(开个玩笑,别收拾俺哈。。。)

lb1598 发表于 2015-1-7 23:53:41

很赞同楼主观点,一天到晚死抱着“三阿四大”之类,古典吉他只会死在古典二字上。
搞专业的这么搞也就罢了,我们业余玩玩也这么“古典”,那就是纯傻一个。
吉他迫切需要原创,还有对最广大人民群众喜爱能听得懂听得进去的俗乐改编。比如胡彪老师“中国风格吉他作品集”就非常不错,给业余玩家送来了好听能弹的音乐。当然,也不要局限于什么中国风格,一切能愉悦人打动人触动人心灵的音乐,都可以改为吉他所用。
各院校每年培养出不少本科硕研,能不能在无所事实百无聊赖之余,为业余吉他玩家创作改编些好的作品,也算为中国吉他干点正事,最起码也能扩大市场好找碗饭吃。

谭飞扬 发表于 2015-1-11 13:02:35

要弹自己内心的曲子,需要长时间的沉淀,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

Night_Owl 发表于 2015-1-13 08:30:17

说得好不伦不类,古典乐玩原创你不如去玩名谣, 你看过人钢琴小提琴原创很出名的?你坚持你的东西吧也不是在讽刺你,照你这么说中国古典吉他没希望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吉他音乐落入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