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韵味
谢谢喇叭兄褒誉多指教啊! 原帖由 谢信鸿 于 2013-1-16 17:34 发表
哈哈,姜版赐个精化,外带个……,正负抵消,我好像就不欠你的了哦……
谢兄啊,咱们得把事实弄清楚,精华是论坛给您的,”打PG“是嫂子和女同胞们给您的,跟俺一分钱的关系都没有! 打杂滴最多也就是个messenger,对吧? 俺是个没学问的人,姜版的messenger是啥意思?俺就学习一下,感情是通讯软件?还是先驱?请看截图:
[ 本帖最后由 xyduht 于 2013-1-18 08:43 编辑 ]
回复 1楼 谢信鸿 的帖子
节奏是西方音乐的基本构成要素,舍其而西乐则无从谈起。 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啊。向楼主学习!回复 1楼 谢信鸿 的帖子
大受启发,才顿然醒悟:节奏是西方音乐的基本构成要素,舍其而西乐则无从谈起……下决心翻出那些自以为“会弹”了的所有曲子的曲谱,第一眼就是查找曲谱的节奏标记,然后一首一首地检查纠正自己的节奏……平时听无论什么曲子,除了跟旋律,都试着去找出曲子的节奏来……无论弹什么,都要打拍子跟节奏,无所谓指法是否精准,音色是否饱满,维在意节奏是否正确,演奏是否连续……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感同身受,学习之!相信不久也会有一种全新的体验!谢谢!谢谢!
真有顿然醒悟之感觉!再次谢谢! 讲的真好 节奏是个大问题 俺得继续好好学习 争取能有谢兄的感悟就好办了!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13-1-18 03:30 发表
谢兄啊,咱们得把事实弄清楚,精华是论坛给您的,”打PG“是嫂子和女同胞们给您的,跟俺一分钱的关系都没有! 打杂滴最多也就是个messenger,对吧?
哈,油嘴滑舌……反正都是你送来的,全算你头上啊……你当初又没举着白旗一面叫“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刀架脖子上了,才忙着声明我是Messenger,是不是晚了点啊…… 原帖由 xyduht 于 2013-1-18 08:40 发表
俺是个没学问的人,姜版的messenger是啥意思?俺就学习一下,感情是通讯软件?还是先驱?请看截图:
大熊兄,也为你的研究尽微薄之力:上面说了,Messenger也就是“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中的那个“使”啊,哈哈…… 回45楼WHW7777朋友/46楼lwxzmgdjt朋友/47楼40帮主/48楼wssxxs0401朋友/49楼ngok朋友:
多谢光临很乐意分享,更高兴有共鸣啊……
前年首次带Morgan Szymanski到国内开演奏会,他同时受邀做了一吉他比赛的评委。期间他跟我说,中国的吉他学生和许多演奏者,演奏技巧的确了得,训练有素,没的说!不过,他同时发现,正是这些人,很大一部分演奏时节奏都有些飘忽,总可以听出些问题……他第一次到中国时,通过接触一些传统中国民乐就注意到,中国音乐似乎更讲究旋律,而不太在意节奏,但节奏在西方音乐里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节奏就不成音乐了……
我听后不得不佩服这专业音乐人的耳朵和乐感!说的真好,我自己在学新曲子时,心里记得和想要追寻的,总是那些“感人”的旋律段落,而从来没有在意过“这曲子什么节奏?”;再往前推,我在被一首曲子“感动”时,基本上就是因为旋律”优美”“抒情”等等诸如此类,似乎从来没有什么曲子是因为其节奏而打动了我……再回想民乐和中国古典音乐,例如“高山流水”等,不能说完全没有节奏,但节奏在其中的位置和作用,确实和西方音乐不一样,我们更追求一种“无羁自由的挥洒和意境”,某一个音的随意延长或缩短,可能正是演奏者当时内心感受“感觉”的一种表达和体现……好,这大概可能是中国音乐的态度,但西方音乐是不是也一样,或者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呢?
每当遇到西方音乐人在一起议论不同的音乐时,听到最多的是关于节奏的变化和特点,而几乎没人专门把“旋律多么优美”单独提出来去讨论,似乎他们压根儿就从来没有想过,旋律和节奏还可以分开来说的!曾听我们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毕业的售琴小姐转述:威廉斯在谈音乐风格(当然是指西方音乐,我想)时说,音乐风格的不同,奥秘主要就在节奏的变化和特点上!于是再回头看乐谱,调式标记之后,紧接着的就是节奏标记,然后才是我们期待的“优美的旋律”,这不说明些什么吗?最后,我终于醒悟过来,我原来弹的都是些啥了……
回想起去年什么时候有坛友上传高晓松谈音乐的一个视频,不记得他是怎么说我们汉人没音乐和舞蹈细胞的了,但记得他举了个例子:足球场上那拉拉队喊口号的节奏,其实就是扭秧歌的节奏!让大家换个不同的,来点变化,就是不成,好像我们就只跟得了扭秧歌这节奏,其他的不会!……
又想起一次,夫人给我演示不同节奏的舞蹈,只几下子,就把不同舞曲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了,顿时佩服得五体投地,也幡然醒悟:为什么我没能把自己“会”的那些曲子的风味表现出来?首先不是技巧问题,不是音色问题,更加不是吉他的问题,哈哈,而是因为,我还完全没把握那些曲子的节奏!!!
只要把“优美的旋律”稍稍放下那么一小会儿,关注一下节奏,即便技巧还不完美,音色仍然粗糙,吉它依然便宜,我们也能够把曲子的风味表现出来,要不,我们至多是在演奏某种精美的华丽的但什么都难算得上的东西!!!!
回头继续排查我弹琴的节奏,要不,我就永远只能演奏什么都不算的东西了…… 弹得真好 受益匪浅啊
回复 52楼 谢信鸿 的帖子
只要把“优美的旋律”稍稍放下那么一小会儿,关注一下节奏,即便技巧还不完美,音色仍然粗糙,吉它依然便宜,我们也能够把曲子的风味表现出来,要不,我们至多是在演奏某种精美的华丽的但什么都难算得上的东西!!!!谢谢!! 落实到节奏上,去体验高一年级的享受。 很羡慕你们夫妻,仙人一对啊 恭喜信鸿兄修得大法! 回53-54楼shycamus朋友和55楼frenzy01朋友:
多谢光临!! 原帖由 lwxzmgdjt 于 2013-1-19 14:33 发表
只要把“优美的旋律”稍稍放下那么一小会儿,关注一下节奏,即便技巧还不完美,音色仍然粗糙,吉它依然便宜,我们也能够把曲子的风味表现出来,要不,我们至多是在演奏某种精美的华丽的但什么都难算得上的东西!!! ...
大熊兄那一帖提到,在网上搜索有关节奏的东西,多半是“针对幼儿、小学的节奏训练和教育”……窃亦以为,这不算高一年级的课哦,应该是最基础的……我们共同努力啊!! 原帖由 萧十一郎 于 2013-1-19 14:42 发表
很羡慕你们夫妻,仙人一对啊
多谢狼版光临!!
记得狼版初复出之时,那视频里的融合幸福气氛,叫好多琴友羡慕嫉妒啊…… 原帖由 庆老五 于 2013-1-19 19:23 发表
恭喜信鸿兄修得大法!
多谢庆兄鼓励!!我这是刚才找到“大法”,远未“修得”啊……向庆兄学习! 再来学习一次,真是受益匪浅啊。顺便再顶一个。 谢兄谦虚
回复 63楼 WHW7777 的帖子
朋友的乐感和把握功力很高啊,谦虚啦 原帖由 M1961 于 2013-1-20 12:27 发表谢兄谦虚
非常高兴能与61兄“原声”交流,且受益良多啊……
听61兄说了才知道为何把20年的老琴拿出来,哈哈……若是61兄像以前渔夫兄(哪去了啊?……)说的去“夹皮沟”,下乡蹲点之类,猜想是个录音录视频的大好时机啊,小弟等着61兄归来发新曲啊!
是不是应该ia换把好点的琴带去啊? 学习学习再学习, 原帖由 谢信鸿 于 2013-1-17 06:41 发表
本家过誉了啊口水话而已啦,本家觉得还中听我就心安了啊…… 本家所写这些确实是咱们学西方音乐太重要的方面了,这也是民乐跟西方音乐理念上的最大差异,对人家来说从小就是受这种教育长大的,咱们也是从小就听京剧的西皮二黄跟学习什么好榜样一类的音乐长大的,这种理念上的不同整整耽误了不止一代的中国广大的吉他爱好者以及别的西方乐器的爱好者,只有极个别的天才走向了世界。反过来讲,就跟老外学咱们的二胡等乐器一样,怎么练都不是那么回事,其实也是与技巧等等无关了。本家这篇文章其实比起看个什么吉他视频要重要很多,即便咱们这一代改变不了许多,但是从我们自身意识上现在就要重视起来。起码对孩子们学习西方乐器时可以提醒他们一下,当然了,对学习唢呐三弦等乐器的咱就不去多嘴说些没用的了,别给人家弄的不会玩了。 原帖由 夜总汇 于 2013-1-21 02:19 发表
本家所写这些确实是咱们学西方音乐太重要的方面了,这也是民乐跟西方音乐理念上的最大差异,对人家来说从小就是受这种教育长大的,咱们也是从小就听京剧的西皮二黄跟学习什么好榜样一类的音乐长大的,这种理念上的不 ...
本家是位达人
孩子学音乐自有老师教他们,倒不担心,就觉得自己也得乐上道才够好玩,哈哈……
回复 68楼 夜总汇 的帖子
原帖由 xyduht 于 2013-1-21 08:03 发表韵味十足 我从这篇文章中又学到了新东西。。。非常好! 原帖由 谢信鸿 于 2013-1-20 18:48 发表
非常高兴能与61兄“原声”交流,且受益良多啊……
听61兄说了才知道为何把20年的老琴拿出来,哈哈……若是61兄像以前渔夫兄(哪去了啊?……)说的去“夹皮沟”,下乡蹲点之类,猜想是个录音录 ...
哎,劳您惦记————我来啦,! 曲子让人听着感觉很美了,那么节奏还有问题吗?
弹的棒! 原帖由 巢湖渔夫 于 2013-1-24 11:25 发表
哎,劳您惦记————我来啦,!
渔夫兄,久违!
渔夫兄文彩盖坛(至少),弟岂能忘怀啊……GC重逢辉常高兴! 原帖由 福多嗓 于 2013-1-24 13:01 发表
曲子让人听着感觉很美了,那么节奏还有问题吗?
弹的棒!
福兄光临寒帖生辉,幸甚!
谢福兄鼓励:这曲弹得节奏也许没大问题了,但技巧和细节有待提高的地方,就太多了……窃喜的唯有,节奏对了,在此基础上完善的技巧和表达细节,才不会付诸东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