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老6说着玩儿呢;锲而不舍,支持原创,不管成功与否,精华鼓励! 谢任兄加精,一定加油干了,不然对不起这精华了!呵呵!
回复 118楼 ysc666 的帖子
俺最多见过五拼的,七拼第一次见!回复 119楼 requestdenied 的帖子
控制在3MM以内!没器材,只有凭感觉了!回复 123楼 ysc666 的帖子
据说硬木要削薄点,xx毫米到xx毫米之间,软木可以厚点,xx毫米到xx毫米之间太厚了震不起来,太薄了跟鼓一样还容易碎,楼下的师傅给你讲解下具体参数
回复 121楼 ysc666 的帖子
注意面板的左右厚度是不一样的,右面要比左面薄,具体怎样的厚度老6可以短信咨询一下丁李老师。 等 YSC666 首创 首琴 问世了 借俺 玩两天 可否?回复 126楼 oo零 的帖子
可以啊,要是能弹会响的话!呵呵!回复 124楼 requestdenied 的帖子
哦!有这讲究啊!我的背板是柏木的,我怕太软,所以外面又搞了层1MM左右的玫瑰木贴面,背板两层加起来超过了3.5mm了!(局部可能突破4mm) 不知道是不是太厚了? 原帖由 只信上帝 于 2012-8-10 16:23 发表注意面板的左右厚度是不一样的,右面要比左面薄,具体怎样的厚度老6可以短信咨询一下丁李老师。 好的,这个建议好!
继续上图(面板音梁)
今天下午把音梁给粘上了!(前几天在=胶干的过程中就把音梁给磨好了!)图如下![ 本帖最后由 ysc666 于 2012-8-10 20:42 编辑 ] 挖!还真搞出的样子来啦,粘接的时候给加力了? 还真像那么回事儿!老兄的办公条件实在是差,连个工作台都没有,全在地上干!
[ 本帖最后由 扬子江畔 于 2012-8-11 07:55 编辑 ] 好帅的吉他,用的还是虫胶。
回复 131楼 M1961 的帖子
图是还没粘时拼位置的图,过后每根都加力了!目前正在加压中。。。。。 原帖由 扬子江畔 于 2012-8-11 07:53 发表还真像那么回事儿!老兄的办公条件实在是差,连个工作台都没有,全在地上干! 没法,这就是业余和专业的区别啊!
回复 133楼 gdjt@gdjt 的帖子
第一次泡虫胶、第一次用!什么都是第一次,都还不知道涂后的效果呢!呵呵!回复 135楼 ysc666 的帖子
在地上干活,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好你的腰,注意腰肌劳损和椎间盘突出等问题。保重!继续折腾! 加油 看样子比我的卡卡25先完工! 加油啊!! 原帖由 requestdenied 于 2012-8-10 16:09 发表据说硬木要削薄点,xx毫米到xx毫米之间,软木可以厚点,xx毫米到xx毫米之间
太厚了震不起来,太薄了跟鼓一样还容易碎,楼下的师傅给你讲解下具体参数
背侧厚度当以不震动为要务。硬木消薄点是因为可以削薄,3MM就已经接近震动临界点,已经是最大限度用材,用到两厘米厚只要制作师不心疼浪费更好,如果不是红木类低于3MM基本就废了;软木厚点是因为必需厚点,否则会震起来滴,不让背侧震起来才是要点。个人理解,瞎说一汽哈
回复 125楼 只信上帝 的帖子
老K直觉左右厚度不一只是个传说,可能源于6条弦的拉力差别,与物理震动发声无关。面板只要全板震动,背侧只要不震动,剩下的就是指板的精密度了。这个剩下的俺更相信机器。
[ 本帖最后由 k827 于 2012-8-11 22:25 编辑 ]
回复 141/142楼 k827 的帖子
继续上图!(今天准备把琴合了! )粘好的背板!粘合很好!个人很满意!
做好的鉓圈及面板!(鉓圈也不想去网上买了,就地取材,直接用玫瑰木贴面做了一个 标准尺寸是外圆直径12CM,俺做大点显得大气,增加到15CM 宽度由2CM增加到3CM)
目前进度就这样!已粘胶在加压中,呵呵,终于可以休息几天了,有时间么准备边线材料了!
同时先做油漆试验,用一块板子先做试验,琴粘好么就上手啦!估计10天以后的事吧!
到目前为止,还是坚持那个观点:不知道能不能成功,还是未知数! 小鸟兄以前如果没有做过木工活儿,套用姜兄的一句话“打死你,我都不信”! 上面板之前一定要做个震动试验,前段时间有人上过一个视频,其中有个镜头是碎木屑在面板上跳动,那就是在做共振试验。决定声音之第一要义大约就在这个环节了。
老6可以搜索下有个央视的吉他制作节目,里面有讲到如何通过加装面板背后的木条来达成良好震动的环节,相信对于懂木工的人,几乎把手工琴的秘密一语道尽!
热心看客,希望没误导楼主。
回复 146楼 只信上帝 的帖子
任兄:直的不片你!什么木工活都没干过!什么都是第一次!即使“打死了你,也是第一次!”
[ 本帖最后由 ysc666 于 2012-8-12 11:29 编辑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A0OTg3MTY4/v.swf
注意1分27秒左右。 小鸟牌古典吉他快成功了
回复 147楼 k827 的帖子
那个视频俺前段时间看过了!是根据木粉通过振动后的形状决定音梁分布的!那个是需要一个什么设备的!俺没那条件,只有用手敲了尔朵听听了,声音均匀了么就行了! 大概这就是纯手工了吧!回复 149楼 k827 的帖子
谢谢,注意到了!不错!我还在网上看到过一组截图,就是振动前和振动后的比较! 原帖由 zhangyumengyi 于 2012-8-12 11:27 发表小鸟牌古典吉他快成功了 感谢提醒!好了后就贴上这名字!“小鸟吉他-仅此一版”
回复 152楼 ysc666 的帖子
http://sannong.cntv.cn/program/nongguangtd/20120113/124204.shtml看一下这个,用手试的,大约在11分25秒左右,前面尺寸详尽,可能有帮助。
[ 本帖最后由 k827 于 2012-8-12 11:37 编辑 ]
回复 154楼 k827 的帖子
收到,仔细观看中!谢谢老K! 受教了!唉,如果有时间的话,下一把吉他时好好研读这个视频!收藏了!再次谢谢! 原帖由 k827 于 2012-8-11 22:12 发表老K直觉左右厚度不一只是个传说,可能源于6条弦的拉力差别,与物理震动发声无关。
面板只要全板震动,背侧只要不震动,剩下的就是指板的精密度了。这个剩下的俺更相信机器。
到这份儿上其实说什么都晚了,如果小鸟兄有意再做第二把的话可以参考
回复 157楼 只信上帝 的帖子
没成想这老六还真是个动手的主回复 158、157楼 k827 任兄的帖子
呵呵,老K那视频很好!已下载了视频,认真多看几次,下次准备好点的材料肯定还要再做一把!这次主要目的是试手!探探水。下次做的话,全套做了!材料也要搞点好的了!但需好好总结和酝酿哈!
[ 本帖最后由 ysc666 于 2012-8-12 12:53 编辑 ]
回复 158楼 k827 的帖子
忽然有个想法,如果吉他面板用高档云杉或红松而整个琴箱用ABS注塑一次成型(因为一次成型的箱体不会存在机震杂音而且成本也低;为美观,整个塑料琴箱可以用木纹贴面),应该非常适合制造低档优质普及练习琴,不知这个想法是否可行,也许比较幼稚, 呵呵一个建议是,老6下次如果再想做的话想办法找些废弃的塑料粘合一个琴箱与木面板整合,这应该是一种创意;只要成功地发出声音(我们先不要追求音质,制作的重点放在琴颈、品丝位置的音准上,甚至将来上下琴枕都可以用高科技将牛骨打磨成纳米级粉状加粘合剂进行高压一次成型,当然这都是后话),那倒是可以想办法开模推广商品化的;
如果能够成功的话那将是吉他制造业的一次工业化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