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76期间的音乐作品是一座富矿
我们要有新的音乐作品,从哪里来呢?除了借鉴西方之外,我们当然还有几千年积攒袭来的那些音阶、那些调式、那些作品,这些都是富矿。但其实,1949年--1976年间的革命音乐作品,也是一座人们不甚重视的富矿。很多人是出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对那个年代的文艺不屑一顾,
但抛开意识形态不谈,我们必须承认,那个狂热年代还是涌现了很多一流的音乐家的。
比如《红色娘子军》,还有《白毛女》,《瑶族舞曲》等等,甚至一些革@命京剧的唱腔,也是极其精妙的。
那个年代虽然穷,但是文艺上不会“穷对付”,不像现在,现在物质丰富,文艺上却全是“穷对付”了。
现在要写歌作曲的人完全可以去探索这一座富矿的,会大有帮助。
比如《白毛女》这一段,完全可以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因为这是一流作品。
虽然说这个作品仍然需要归类到“宣传品”的行列。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M5NTI2OA==/v.swf 祝你好运~~~!!! 白毛女还是老版本的好看
新版本的不做评论 楼主总是那么的超俗 的确如此,那个时期的音乐作品比现在好太多了,虽然意识流上让人颇有微词 我徒弟并没有超俗,这是我徒弟下曰本动作电影时候无聊随便写的,不要当真。 必须支持!必须的!!!!
13叔很喜欢!!!!
抛开歌词不论,那个时代很多歌的曲子作的那是相当的经典!!!
之前一点的黄河大合唱也是经典,最近一直在听
“怒吼吧!黄河!!!” 13叔以前教导的还是对的,在这里稍微用大人的口吻说几句话,就没人看、没人回,甚至有人开始抱怨了,
近三个月以来我就明显感到自己回到了童年,以至于我不得不编个贾老师的故事来娱乐大众,才能让小朋友们开心,
哪知道小朋友们还是嫌难懂,这可怎么办?
只好回被窝看书,才是正经。 物以类聚嘛
13叔觉得大龙没病,13叔相信贾老师是很有思想的,13叔有预感以后会和楼主。。。。 原帖由 boss6tg 于 2011-11-17 02:48 发表
13叔以前教导的还是对的,在这里稍微用大人的口吻说几句话,就没人看、没人回,甚至有人开始抱怨了,
近三个月以来我就明显感到自己回到了童年,以至于我不得不编个贾老师的故事来娱乐大众,才能让小朋友们开心, ...
在被窝看什么书? ,意识不良啊你!! 我看红楼梦,助睡眠。呵呵。 一切都让李痞给弄坏了。挺好的贾富贵老师,诶…… 除却歌词,只看音乐,还是有很多值得听的。最起码梁祝就是那个年代的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