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haobo 发表于 2010-11-2 21:48:27

在西安的朋友请进!

明天出差到西安!具体到陕西科技大学!

计划四天时间·!因为我在东莞!目前天气还不是冷!


查询了西安天气在7—18度!

http://www.weather.com.cn/weather/101110101.shtml




不知带几件衣服?要不要着羽绒?

[ 本帖最后由 lihaobo 于 2010-11-2 21:49 编辑 ]

kinslayer 发表于 2010-11-2 21:57:26

不用羽绒,
早晚:薄毛衣毛裤+外罩;
中午:脱掉外罩。
当然,假如你肾很强很巨的话,可以直接秋衣秋裤+外衣

lihaobo 发表于 2010-11-2 22:14:03

非常感谢!

我也是计划这样!讨厌带厚衣服!

kinslayer 发表于 2010-11-2 22:28:25

当然假如下雨的话也是有点小冷的,可以带件薄棉的外衣。波版不必客气

lihaobo 发表于 2010-11-2 22:42:39

反正预防!带多件毛衣!

当心背后 发表于 2010-11-2 23:00:42

......我有个朋友,出生在云南,在西安上学,在东莞工作,现在在北京混...

gjq_1988 发表于 2010-11-2 23:09:29

早晚还是比较凉的,穿件毛衣

o(豆浆油条)o 发表于 2010-11-2 23:54:57

冷。穿上保暖内衣。 毛衣不透风的外套。

吖paul 发表于 2010-11-2 23:58:45

只需带短袖短裤,凉鞋。和清凉油。足以

savagew 发表于 2010-11-3 21:53:35

樊记肉加馍
> 在西安,老樊家几乎成了腊汁肉的代名词。腊汁肉起源于战国,当时称“寒肉”,经
> 世代流传、演变,遂成今日之秦味腊汁肉。樊记腊汁肉已有近百年历史,由一姓樊小
> 贩所创。由于其选料精、调味全、火功到,又经长时间煨制,颜色红润、软烂醇香、
> 久贮不变 ...
>
>
>
> 馍有普通、优质之分,优质价格最高4元/个,只要是里面加的肉的多少肥瘦不同,当
> 然我们要的是优质的了,还有喝了黄桂稠酒和汗斯啤酒,不错!汤吗,当然是配了粉
> 丝汤,这是和肉加馍的最佳搭配,我放了辣椒,所有有些红红的
>
> 凉皮
> 陕西的凉皮分为两派:一是关中户县的秦镇凉皮,二是陕西南部的汉中凉皮。两派凉
> 皮各有特点,秦镇凉皮硬爽耐嚼,汉中凉皮柔软细腻。秦镇凉皮吃起来硬扎扎的,汉
> 中凉皮软到甚至筷子一挑就断。
>
> 红红的辣子油,拌好了的,看着就有胃口,不过当时在吃这个的时候,我是已经吃了
> 很多东西的,哎呀呀,为了给大家拍到好的图片,我是走访了很多地方,买了后,虽
> 说很撑,但不得不又被馋的吃了不少,后来的那个稀饭,当地都这么叫的,稀饭,熬
> 的特别不错,凉皮两块,粥一块,后来发现了别的地方,凉皮只要1、5元的.
>
> 熬制浓浓的粥,味道非常非常好,好多年没有吃过这么好的粥了,这家店的名字,我
> 稍后有门面图片给大家,大家到西安一定要去这家尝尝
>
> 凉皮的制作过程
>
> 老店,地址我是沿着钟楼一直往西走,走了很远的地方在马路的右侧,具体什么街道
> ,有西安的朋友么,介绍一下
>
> 腊肉汁面片
>
> 贾三灌汤包
> 贾三是西安城的名人。来到西安,你是无论如何该去拜望贾三先生的,该去品味贾三
> 先生透彻人心的清真和美伦美焕的技艺。找到贾三,你就算是找到了真正的小吃。西
> 安的小吃多,“贾三灌汤包子”是名头最大、字号最为响亮的西安小吃之一。
> 贾三是回民,西安的回民差不多都是经商理财、运营资本的天才;同时,西安的回民
> 有着悠久的吃苦敬业、爱国爱教的传统。贾三依靠着优秀的民族传统和祖祖辈辈传下
> 的敬业精神,历经三年初创,五年立基,十年的潜心发现,二十年的不断出新,创制
> 出了“灌汤”形式的、以“贾三”冠名的系列美食。“贾三灌汤包子”的价值和意义
> ,不只是拘囿于为西安食苑填空补缺的层面,他的“灌汤包子”蕴籍着许许多多令人
> 思考的东西。
> 传统的小吃多大以“顶盘挑架”“沿街呼号”形式买卖,进一步发展也就出现了“明
> 锅亮灶”“前店后家”的店铺和街市格局,而贾三灌汤包子是以“集团化”的营销思
> 路进入市场的。贾三名下有自己的专业研究队伍、营销策划队伍和产业开发队伍。可
> 以说,贾三以“灌汤包子”响名享誉,同时,赋予“灌汤包子”无限的价值和意义。
> 贾三本着中国文化“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传统理论,用小小汤包做出了无限大的
> 事业。我们不能简单化地理解贾三,也不能简单化地理解“灌汤包子”,他所提供给
> 我们的是思想层面的启发,同时,他也从价值观念和营销理念两个方面给了我们深刻
> 的启迪。庸常的小吃经营者习惯使用“黄金分割法”指导营销,从而导致“地摊”,
> “沿街小卖”成风成习,极大地限制了西安小吃的内在价值蕴藉,同时,也导致了社
> 会管理层和治安管理层面的复杂;贾三采用“冰山结构法”指导营销,以高品位、高
> 配制的人才支援,确保技术质量和从业人员的素质质量,在稳定中求发展,于微利处
> 见精神,体现了一个高级营销者的清晰思路,体现了具有西安小吃传统特色的全部内
> 蕴。基于以上两点,贾三就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 纵观全国小吃行业,你不难发现:西安小吃多,品种全,花样多等特色,但真正具有
> “西安特色”的却未必很多;大都是家常化、粗食化、杂食化的营销品种,缺少具有
> 鲜明个性的、品质优良的小吃品牌。贾三是西安小吃苑的一朵奇葩,够得上货真价实
> ,也够得上独道独行;他在展示西安小吃区域特色的同时,更多展示了西安穆斯林饮
> 食文化的特色。
> 进了位于西安回族聚居区的北院门仿古一条街,在古雅端庄的牌楼和廊栋之间,你会
> 很容易地找到“贾三灌汤包子”的金字招牌,你会感受到一份扑面而来的热情和周到
> ;站在他的店里,四壁悬挂着许许多多你很熟悉的名人、名家的题词和照片;这时你
> 会惊异地发现——几乎全国所有的名人都光顾、品尝过“贾三灌汤包子”;而且你会
> 从中发现——在贾三的营销思路里,文化品味和文化品格占有很大的比重。只有在“
> 贾三灌汤包子”的店堂里,你才能真正地发现——包子的文化和文化的包子。贾三是
> 西安的名人。来到西安,你是无论如何都该去品尝“贾三灌汤包子”的。去领略那里
> 的民族风情,去品味那里的文化色彩。我想,“贾三灌汤包子”会给你留下刻骨铭心
> 的记忆。
>
> 那天晚上到回民街去吃,街里的店在从新装修,我们走了很远到老店去吃,里面人山
> 人海,不虚此行,照片里有两种口味的,三鲜和羊肉,我个人比较喜欢清真羊肉的,
> 味道不多说了,需要亲自去品尝的
> 贾三灌汤包子在制作过程中,选料严格精细、工艺复杂考究,使之深得“清真三味”
> ,风味独到,其特点是“清真妙品、皮薄如纸,馅嫩汤鲜,佐汁香浓”。
> 贾三灌汤包子的吃法也有讲究:一是时间,现蒸热吃最能体现其风味;二是手法,先
> 用筷子夹住包子收口处,轻轻上提,同时左右摆动,使包子底逐渐脱离笼垫,然后用
> 汤匙托住包子,将包子咬破一个小口,然后轻轻吹气,待其稍凉,吸出汤汁,品尝其
> 鲜香,最后;将包子放入佐汁碟,蘸取适量佐汁,入口细品,其馅滑嫩、汤浓厚、皮
> 筋韧。如果再配以八宝粥或黑米粥一起进食,则别有一番风味。
> “贾三灌汤包子”享誉三秦、闻名全国,有西安三大名优食品(饺子宴、牛羊肉泡馍
> 和贾三灌汤包子)之一的称号。在当地流传着“灌汤包子数贾三”、“古城第一笼”
> “名星荟萃、群贤毕至”之说。
>
> 八宝粥,回到北京后,几方寻找,找不到啊,味道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
> 老店店面
>
> 西安柿子饼
> 黄桂柿子饼,也叫水晶柿子饼,是一种用柿子和面制成的风味食品。西安黄桂柿子饼
> ,是用临潼县产的“火晶柿子”为原料制作成的。这种柿子的特点是:果皮、果肉橙
> 红色或鲜红色,果实小,果粉多,无核,肉质致密,多汁,品质极好。
>
> 近景特写,热热的刚出锅,跟北京卖的晒干的那种柿子饼完全不同,香甜可口,里面
> 的馅也很不错
>
> 裤带面,好吃...
>
> 熏肉大饼...
>
> 西安特色酸菜炒米,炒米就是北京的炒饭,北京更多的是蛋炒饭、扬州炒饭、酱油炒
> 饭这些,酱油炒饭一桶,来份酸辣汤,两人吃够了,舒服的不得了。到了西安这些是
> 一特色,得尝尝了,味道怪怪,因为吃了好些别的东西,这个依然胃口全无,同桌的
> 西安朋友,吃的很是不错。
>
> 这个吃的很是过瘾,涮牛肚,他们强烈推荐之一,大家猜猜多少钱一串
>
> 不说名字大家也知道,点的时候,我说咱们要多少串啊,西安的他们笑了,说不用点
> ,接着店小二过来,拿起一把,询问后放到桌子上,他们说吃把,都是事后数签子的
> 。价格和涮牛肚一个价,便宜啊
>
> 酸梅汤,1元每杯,好喝啊,跟北京的又是不一样,味道不浓不涩,适中的很,好喝
> 的很,怀念中
>
> 新鲜出炉的烤羊排,说实在话,烧烤是各国都有的牛羊肉做法,全地球通行啊,去了
> 全国这么多地方,每个地方的烧烤都吃过不少,味道大同小异,但西安的羊排用料非
> 常的足,腌制的也下功夫,外焦里嫩,咀嚼后口齿流香,唯一遗憾是当天吃的这个羊
> 排的羊瘦小一些,肉质稍稍偏老
>
> 西安小吃街满大街都有的炒凉粉,我有点吃不惯,还是四川辣子油凉配碎花生拌的凉
> 粉好吃
>
> 西安回民街的特色小摊
>
> 果脯,看的多买的少,当颜色新鲜,很是漂亮
>
> 西安临潼石榴是有名的,照片拍的有点虚,那时已经是酒足饭饱后的午夜一点半了,
> 然后从鼓楼那打车回酒店,洗澡睡觉
>
> 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相传
> 是唐僧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
> 的修建故名雁塔。
>
>
>
>
>
> 空中俯瞰陕西民居,黄黄的屋顶都是晒的老玉米棒子

tekikesyo 发表于 2010-11-3 22:43:50

我也在西安出差呢。。。
很冷,地暖15号才有,我要盖两床被子,早上不想起床
西安么, 唉怎么评价呢。。。。

没落的都市,腐败的重灾区

lihaobo 发表于 2010-11-5 22:14:03

出差刚回来!天气真好!不冷!谢谢各位提供!

少妇也疯狂 发表于 2010-11-5 23:17:3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西安的朋友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