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多了,还是胡言乱语,刚才手潮了,好冷的笑话
上午去买绸缎卖家:18一米
我:9快
卖家:给你便宜两块钱,我这也不挣钱了
我:10钱不能多了,要不没钱坐车回家了
卖家:你再加3快吧,别让我陪了,我12进货
我:11不卖拉到
卖家:好吧好吧,小伙子真会讲价。
然后,我为了庆祝讲价成功,就喝了点小酒。迷迷糊糊的,我就想了一点蛋疼又无聊的问题。此时的想法完全酒后胡言乱语,可以鄙视,不能无视。
我觉得咱们的摇滚应该商业化,绝对的商业才能发展。有人担心商业了,摇滚就变味儿了。变味那是肯定的,绝对不可能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也不可能让一个金属乐队一下子去唱爱大米什么的。就像买东西,他想18卖,我想9快买,最后11快成交。两个人都没有得到自己最优的预期效果,但是这样的成交结果两个人都没什么意见,等我下次去的时候直接喊11,合作时间长了,9块钱也不是什么难事,,因为他的底线也就4 5快。所以说,乐手和唱片公司之间,一个想出名想推广,另一个想挣钱,一个金属乐队首先花11块钱唱唱流行金属也无可厚非。总是抱怨社会啊什么的,其实这样没意思,不是有那句话吗,有招儿想去,没招死去。看了91年METALLIC红场那个演出,那么多人,虽然社会有差异,但是我们需要转换的过程。你可以问问GC兵总,让他在**广场办万人现场,可能吗?但是过两天不还是在海淀公园办音乐节?迷笛也开了,草莓也办了,也没有谁派军队去砸场子吧。。说到这里,有点乱了,总之吧
1,摇滚商业化,是一个转化的过程,不断的商业化才能让西方摇滚乐在中国摆正位置
2.,摇滚商业化是一个改变的过程,通过商业化,去让大环境就改变摇滚,让摇滚去改变大环境。两个都会改变,结果谁都不知道,摇滚能不能想国外那么风光谁也不知道,但是融合是肯定的,双方达到一个平衡点也是肯定的,不商业,你就永远开着你的失真单块喝着闷酒骂街没人接受你吧。
3。商业化是推动摇滚乐的绝对动力。没有任何一个乐手愿意拿着国F在台上演出,这木头玩意就是贵,没钱这东西是绝对不会响的。
4,不商业,你身边总会有人问你吉他和贝斯究竟哪里不一样。今年的迷笛我有不少同学去看了,他们原来不知道迷笛究竟是个啥,摇滚是个啥,完全是被人拉去了,后来我问他们,怎么样,他们说,在现场的感觉比蹦迪嗨。商业化第一步,让大家知道吉他和贝斯不是一种乐器。
刚才看见某个神仙把IN3那个帖子挖出来了,又看到了一场精彩的辩论,还是那句话,你可以鄙视,不能无视,我们要尊重任何一个人的作品,连我们自己人都不尊重自己人,何谈让别人去尊重摇滚人?兴许商业化没有我说的这么Nb,但是这是我想到唯一能推广摇滚乐的方式了。每年的这么多的音乐节,GC办的这么多演出,一直这么努力,盈利与否我不讨论,但是想让这个音乐门类能够让更多的人接受,这是真的。如果只有这么几场演出,只有GC办的这么几次活动,我感觉20年以后摇滚也不会有什么起色,因为GC一直是 抛砖引玉的那块砖,而那块玉,一直没有引来。不改变我们自己就想让别人接受,这是妄想,摇滚在广大劳动人民心中仍然是长头发吸毒打架的代言人,说句换玩笑话,连摇滚音乐节都提倡低碳生活了,你们TM就不能少抽点烟?
说的很乱,兴许不和口味,但就这么个意思,我希望摇滚乐能在中国站起来,你们也一样。 牛屄,说得头头是道的 党中央发来贺电 中国摇滚有望在2012后崛起 11块的绸缎 同楼上的表情 深深的湿了 那句话在我们这是这么说的:“有招使去,没招死去”
LZ说得很好 楼主说的好 楼主厉害牛B 酒后真言
页:
[1]